APP下载

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

2020-05-19唐细燕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识字汉字记忆

唐细燕

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模式也逐渐兴起,并以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新颖的教学模式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给我国教育的创新和改革提供了可行性方向。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全面提高教学效率成为了我们共同探究的课题。

一、信息技术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的影响

首先,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模式成为教育发展趋势,是人文教育改革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方向,是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的必经之路。其次,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颠覆了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对于小学生来说,信息技术的应用无疑更加具有趣味性,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再有,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从教学内容上看,依托的是互联网的大数据,相对于传统的书本教学,内容更加广泛和丰富,对增加学生知识储备,丰富教学内容有很大的帮助。最后,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空间和时间上的束缚,让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课下时间和碎片时间随时随地学习,实现无障碍的师生交流,对构建师生关系和实现个性化教学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1.主体性原则

人文教育下,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所以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也要立足于学生主体,遵循主体性原则,充分关注学生兴趣和认知能力。一方面要全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另一方面还要尊重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认知特点,合理选择信息技术素材,设置难度相当的问题,提高学生学习自信。

2.辅助性原则

在信息技术教学下,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明确,信息技术是传统教学的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并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信息技术虽然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提高课堂的趣味性,但是运用过于频繁会给学生造成严重的视觉疲劳,课件过于花哨反而会影响学生注意力,影响教学效果。所以在信息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教师还要遵循辅助性原则,使信息技术能够科学合理地应用,避免喧宾夺主。

3.针对性原则

无论是传统的教学方式,还是信息技术教学,最终的教学目的是进行知识教育,完成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性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所以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还需要遵循针对性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教材为基础,以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针对性地进行信息技术教学,使其作用最大化,全面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三、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方式

1.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应用

汉字作为汉语的主要形式,新课程改革下,要求小学生的识字量要达到2460个,可以说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同时也是人们用于沟通和交流的重要媒介,所以在小学阶段进行汉字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传统小学识字教学,大多数教师会以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向学生灌输汉字知识,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缺乏学习兴趣。在汉字记忆过程中死记硬背是主要的记忆形式,不仅学生会感到枯燥、无趣,而且记忆效果不佳,学生在记忆过程中容易张冠李戴。在写字过程中,往往缺乏良好的书写习惯,导致了学生的汉字七扭八歪,难以显现汉字的美感。

对此,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掌握汉字学习规律,提高识字教学效率。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汉字情境,引导学生从汉字的含义和组成上理解和记忆。一方面可以增加识字教学的趣味性,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多媒体中图片、视频等对学生进行多感官刺激,从而加深学生印象,提高学习效率。在学习《日月水火》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与汉字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从图片中感受汉字的形状、来历等,以此加强汉字和实物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其次,在汉字学习中,相似汉字之间细微的差异,通常会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困惑,不仅容易混淆,而且在记忆和运用过程中也会出现很大困难。对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游戏情境,引导学生从游戏中加强对汉字的认知、理解和记忆。就像在学习《小青蛙》的时候,其中“青、清、情、请”等汉字都是以“青”字为基础,不同的偏旁有不同的含义,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找朋友”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根据部首来加深理解,提高记忆。

2.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也是小学语文新课标的重要要求。我们将信息技术融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一方面借助信息技术丰富的教学资源来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直观性,来引导学生获得情感体验,从而达到高效的阅读目的。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常用的方式有以下几种。第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开展情境教学,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随着情境的深入来产生共鸣,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提高学生思维敏捷性,强化学生对阅读素材的学习和理解。第二,利用信息技术将教学直观化,变静态为动态。在学习《大自然的声音》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音频,把静态转化为动态,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效率。第三,利用翻转课堂强化学生思维能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文思维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此,教师可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在此过程中锻炼思维,提高阅读能力。

3.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学生不仅缺乏写作兴趣,而且缺乏写作的主动性。教师可以针对此情况,将信息技术全面融入写作教学中,为学生构建不同的情境,或者利用多媒体图片、视频等给予学生听觉和视觉的刺激,鼓励学生以文字的形式抒发和释放情感,从而引发学生思考和情感共鸣,以此来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积极性。这对于提升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就仿佛给小学语文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对提高学习兴趣和丰富教学内容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信息技术的优势和应用原则,将其积极应用到小学语文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學中,全面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简介: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荷城街道沛明实验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识字汉字记忆
识字
识字儿歌
记忆中的他们
识字谜语
记忆翻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