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特征 提骨词 学状法

2020-05-19艾娟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毛虫状物成蝶

艾娟

《小毛虫》是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的一篇状物说明文。文中的小毛虫不仅形神兼备,意趣盎然,还有一种托物言志、托物言情、托物言理的内在神韵。课文借助一些关键字词,让所状之物跃然纸上,撞击心灵。但是教学时,若简单地抓住几个典型的说明方法,围绕物的特点,按照课文的写作顺序按部就班地讲解,显然不能对物的立體形象和文字材料的质感进行深度挖掘。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教学呢?状物类文本,无论是客观描摹还是主观寄情,都会着力凸显事物的最主要的特征,而抓住文本表达,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当然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我们以《小毛虫》为例,探讨如何以词句为桥梁来把握文章主旨,挖掘文字内涵,感悟事物神韵。

一、抓特征,提骨词,概览文章主要旨意

状物类文章在借物言情、借物明志的时候,对物体的特征描写是有侧重点的。《小毛虫》抓住小毛虫的动作特点和心理活动,让小毛虫的内外特点不言而喻。按照顺序可以理出课文的行文思路:这是一只笨拙的小毛虫,这是一只不悲观、积极向上的小毛虫,这是一只尽心竭力工作的小毛虫,这是一只终将变成色彩斑斓的蝴蝶的小毛虫,这是一只不再笨手笨脚的小毛虫,这是一只成功的小毛虫!我们可以借助文中“骨词”来搭建教学框架。

一字或词立骨,原本是散文创作的手法,即以一个字或一个词建立起文章的骨架,一字之工,文章旨意尽显。具体而言,它是一种以某个能统领全文的字、词或句子作为线索,来谋篇布局的结构技法。通览《小毛虫》全文,不难发现文中主要写了有关小毛虫的三个画面:一是与其他昆虫活动作对比的画面,二是小毛虫奋力编织茧房的画面,三是小毛虫破茧成蝶的画面。文本通过这三幅画面的描写,将一个不悲观失望、发奋努力的小毛虫呈现在大家面前,所以提取骨词时要尽量提取出反映小毛虫状态变化及其精神品质的词语。根据这三幅画,我们分别提取“笨拙”“尽心竭力”和“灵巧”这三个骨词。当别的昆虫飞的飞、跑的跑、又唱又跳时,小毛虫什么也不会,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只能挪动一点点,这样的状态显得十分笨拙。而且“笨拙”一词也与下文写小毛虫破茧成蝶后的变化,“时辰到了,它清醒过来,但它已不再是以前那条笨手笨脚的小毛虫”这一句相呼应。而骨词“尽心竭力”则是小毛虫从“笨拙”蜕变到“灵巧”的关键桥梁,这个词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围绕“尽心竭力”我们会想——小毛虫为什么能做到尽心竭力?它如何去尽心竭力做的?尽心竭力付出努力后的结果怎么样?三个骨词穿插在教学过程中,遵循了课文脉络的同时,更凸显了文章的主要旨意,即每个人都应该做好自己的事情,尽心竭力付出,最终将破茧成蝶,从笨拙蜕变为灵巧。

二、换角度,学状法,运用文本精妙表达

文中用了许多生动的词语,精准地将小毛虫的特点表达出来,比如轻歌曼舞、九牛二虎之力、纤细、牢固等,可谓词词生辉!在具体表现小毛虫特质的时候,文中还运用了一些令人称道的状物法,与文中传神形象的词语交融共生。在教学时,我们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将这篇说明文的状物方法潜移默化表现出来,在言语实践活动中锻炼学生的语用能力。

(一)状在画面中

为了写出小毛虫的笨拙,文中先写了小毛虫眼中其他昆虫的本领,有的会飞,有的会跑,有的会边唱边跳,文中的省略号暗示,还有其他昆虫的各种敏捷的动作本领,它们在一起,非常快乐,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接着镜头聚焦到小毛虫身上,它什么也不会,显得十分可怜。为了将这样的画面呈现出来,更为了迎合低年级儿童的具象思维,我们在导入环节可以用图片和课件相结合,呈现出昆虫们在一起活动的画面,抓住儿童的注意力,吸引他们进入到课文中来。我们一边一一展示大自然的昆虫,一边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本领,让小朋友与它们打招呼,说一说它们的名字,拉近学生与昆虫们的距离,再自然而然将画面转到小毛虫身上。无独有偶,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也是在描摹画面中突显小毛虫的质变——小毛虫它灵巧地挣脱出来,轻盈的翅膀,色彩斑斓的花纹,一团绒毛,飘然而起,蓝色雾霭,这些描写本身就是在勾勒小毛虫破茧成蝶后的美好画面。所以,我们的处理方法是结合儿童的朗读想象,再用视频呈现出这种画面。如此,课文一首一尾的文字内容便可观可感。

(二)状在对比中

状物类说明文要追求写出事物的最大特点。为了突出小毛虫由笨拙到破茧成蝶后变得灵巧这一特点,课文巧妙地安排了两处对比。一是小毛虫与其他昆虫的对比,另外一个是小毛虫自身前后的对比。在教学时,我们可以通过具体举例设计几处对比。

一是昆虫的动作特点。比如可以通过课件或词语卡片醒目地展示蟑螂跳、蜻蜓飞、蚂蚁爬等等,再展示小毛虫挪。

二是对比中理解关键词语。对文中“整个世界”的理解,可以先引导儿童说一说小鸟的整个世界是什么?(天空)萤火虫的整个世界是什么?(大自然)而小毛虫的整个世界是什么?(一片叶子)这样对比说明小毛虫的整个世界之小,进而引导学生感悟出小毛虫的笨拙与可怜。

三是小毛虫自身前后对比。突出它积极努力的品质——之前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挪动一点点,后面是灵巧地挣脱出来,飘然而起。小毛虫之前的世界就是一片叶子,后面能飞到天空中,能在蓝色雾霭中翩翩起舞。此处我们可以设计一些课文内容对比填空,让学生先打开书对着课文练习,填一填,说一说,去感受这种变化。这也为下面的言语训练以及对文中主题思想感悟打下基础。

(三)状在变化中

之所以能通过多方面对比呈现出小毛虫的特点,是因为小毛虫自身发生一定的变化。课文通过小毛虫心理活动的描写,点明了小毛虫变化的原因。“尽管如此……它懂得……”“小毛虫一刻也没有迟疑……”,针对这两段文字以及小毛虫的变化,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言语训练。

一是以第三人称的身份说出一只小毛虫是如何由笨拙地挪到灵巧地飞。当然,要提供给小朋友一些关键词语作为提示,比如笨拙、挪、九牛二虎之力、不悲观不失望、懂得、尽心竭力、挣脱、色彩斑斓和飘然而起等。

二是引导学生将自己化身为小毛虫,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说说自己的变化。同样提供如上关键词作为提示。

三是以其他昆虫的身份来评价一下前后的小毛虫。针对变化前的小毛虫,可以嘲笑、同情它的笨拙与可怜。针对后面成蝶的小毛虫,询问它是怎么变成这么美丽的蝴蝶的。

挖掘文中的变化来设计言语任务,不仅是对文中所学词句的迁移与运用,而且在思考运用表达的过程中,升华了对小毛虫的认识,语文教学达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自然统一。

识文先辨体,解文先理序。我们将提取骨词的方法,用于状物类说明文中,以便提取出事物最主要的特点并把握文章的脉络,围绕这些体现主要特点的骨词,深挖文本的状法,结合学段特点巧妙设计教学活动,《小毛虫》的教学思考便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大市中心小学校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毛虫状物成蝶
写状物作文,如何观察
小毛虫的梦想
The great monarch migrations
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如何写好状物类文章
状物篇:写一种植物
破茧成蝶,焕发出生命的光彩
未化茧成蝶的毛毛虫
你若破茧成蝶
毛虫和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