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2020-05-19高洁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创新性初中生初中语文

高洁

初中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语文教师要按照他们的个人特点,去开展一些创新性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但是部分语文教师的思维过于僵化,导致学生缺乏自主选择的权利,他们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无法展现。教师应该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改变原本的教学观念,发掘学生的创新思维,推动教学改革工作的顺利实施。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一)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教学中培养初中学生的语文创新思维,实际上也是提高他们核心素养的一种手段。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会只是局限在某个单一的层面,也涵盖了思维的创新性、实践性。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按照学生的个性化特征,组织一些有趣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逐渐向着一个自我完善、自我认识的方向前行。在课堂上设计一些问题,往往可以刺激学生的求知欲,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萌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按照不同的课文内容去开展一些多元化的课堂活动,并将德育理念融入其中,借助故事人物去感染学生,能让学生在创新性的活动中逐渐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二)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也是薄弱生完善基础知识的一种途径。部分初中生受到多种条件的制约,他们对学习抱有一种消极的态度,不会去规划自己的学习。为了将教学大纲进一步落实到位,教师就应该采取一些科学、有效的措施,将组织者的作用体现出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这样能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理应将创新性教育看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为中学语文课堂融入全新的活力,指引教学工作向着一个更加正确的方向发展。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改变原本的教学观念,发掘学生的创新思维

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和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在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时候,可以采用问题法。教师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和解决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初中生已经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是如果缺乏教师的指导,他们的学习会显得毫无规律,无法领悟语文的魅力。将问题法应用到语文教学中,提出一些趣味性的问题,能够吸引初中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主动分析的时候,得到一些比较有趣的答案。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选择一些合适的问题。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要按照初中生的实际情况,去设计问题,让他们在理解课文的时候,也能学会一些关于生活的知识。例如《背影》的教学主要目标之一,是让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可以深刻体会到其中的父子情感。课堂导入中可以提出问题:背影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出现的?作者采用了何种方法去抒发自己的情感?这些问题能够让学生进入到学习的情境中,当他们在思考的时候,也掌握到了学习的方法。

第二,教师选择合适的机会,秉承着因材施教的原则进入到课堂教学中。阅读教学开始以前,询问学生:我们小学时是否学过朱自清先生的文章?对于作者有着怎样的理解和认知呢?学生会根据这些问题去查阅资料,对于文章背景也会有一个更为具体的认知。

(二)借助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新时期背景下,教师借助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真正将学生的创新能力彰显出来。多媒体技术具备个性化、直观性的特点,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当教师在制作课件的时候,将自己的个性化理念融入其中,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扩宽学生的认知面,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以《济南的冬天》为例。一开始不直接向学生阐明济南冬天的魅力,而是询问同学们:我们都经历过冬天,那么冬天给每个人留下的印象是什么?有的学生说打雪仗,有的学生说冬天非常寒冷,每个学生都讲出了关于冬天的词语。这时候,教师出示幻灯片,向学生展示济南的风景。当学生看到这些景色的时候,对此产生了强烈的向往之情,激发了他们的热情,这样很自然地就进入了学习的状态中。

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可以要求学生在电脑上查找相关的信息,提前掌握作者的背景。而且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获得更多的教学信息,形成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特意识。

从整体的教学情况而言,信息技术的存在,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为他们的自主性学习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最为重要的是体现出了其中教育方法和方式的革新,这也是教育改革的重点。

(三)通过“理论+实践”的方法,强化学生发散思维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在教学中,需要留给学生更多自由活动的空间,真正将整个课堂活跃起来,培养中学生的发散思维。将一些具备创新性、竞赛性的活动融入其中,能够增强同学们的合作意识。

教师在制订活动的过程中,要将每名学生的个人特点都考虑在内,并将课堂上的知识真正应用到现实的生活中。一方面是主题活动的开展。由于课堂上的时间有限,无法将知识全面地教授给学生,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通过主题教学情境的应用,让学生对同一个主题的内容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另一方面,教师在具体实践的时候,应该加强相应的指导,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采用阅读的方法提高初中生的求知欲,及时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提出一些有效的阅读指导意见,通过记笔记等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相应的阅读活动。例如在口语交际中,安排一些成语故事、读书心得等活动,让学生分组去交流自己喜欢的故事。教师要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比如在说的时候,一定要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将整体的表達效果都展示出来。还可以在家长会的时候,让学生来主持,让课代表将本学科的学习情况汇报给家长,班长进行总结,教师作出一些补充性的发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工作也在不断推进,这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一些全新的要求,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教师就应该更新传统的观念,将学生的重要性体现出来。而在未来的教学中,语文教师也应该以真实情况为基础,将教学同生活巧妙地衔接在一起,慢慢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样既能为他们日后的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又能推动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工作的顺利实施。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景城学校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创新性初中生初中语文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论媒介文化的混杂性与创新性
忠实性与创新性——当代莎士比亚演出和改编批评的转向
成公绥赋作的模式化与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