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020-05-19牛丽婷
牛丽婷
在各阶段的教学中,语文一直是最基础也最重要的一门课程。语文基础知识掌握得牢固与否将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产生直接影响。一直以来,大家都非常重视对语文教学方式的研究,其中研究最为广泛的就是高中语文的教学方式。近年来,相关研究表明,在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还有诸多问题存在,如语文课堂死气沉沉,毫无生机和活力,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较低,缺乏较高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等。所以很多专家学者便将高中语文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提了出来,在学生的生活中融入教学目的,收到的教学效果非常好。深入推行的教育改革,让高中语文生活化教学模式越来越突出。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对文章内容展开深入理解,改掉浅尝辄止的不良习惯,促进自身人文素养与学习能力的提高。
一、设置生活化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三观
教学的方向以及所有教学活动的指导就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整节课起到一个导向的作用,直接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要使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高中语文教学必须回归生活,教师需将教学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设置生活化的教学目标,让语文和生活紧密相连,让生活进入到语文教学中。现代教育强调以人为本,把重视人,理解人,尊重人,爱护人,提升和发展人的精神贯注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全方位。教师除了要解放思想,确立“生活中到处是语文”的观念,还需积极实践,让学生不再受课本的束缚,由课本知识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拓展。
比如,在学习《热爱生命》一课时,鉴于课文的主旨是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因而教师在教学时就不能“照本宣科”,对课文生硬地讲解,而要与学生的生活体验联系起来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将自己对生命的认识讲述出来。这样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另一方面也能够产生情感共鸣,将心中的亲情意识唤醒。而把语文学习延伸到了生活中,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二、善于对生活进行挖掘,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丰富
语文这门学科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相关调查显示,一名高中生一天内说话的总量是其两个学期在课堂上讲话量之和,其课外阅读的总数量也有课内阅读量的十倍之多。可见,高中语文教师如果想顺利实施教学,就必须有效利用生活。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认为: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如果教育只是书面上的,那么就失去了教育的真正意义。将生活作为教育内容,教育内容才会广阔丰富。如果语文教学能够立足于生活而展开,那么学生就能够在实际生活中丰富自己的语文知识,促进自身语文素养的提升。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提倡学生从生活中对一些有关语文知识的教学资源和知识进行挖掘。
以《我有一个梦想》一课为例。教师在教学时可让学生在课堂上对自己的理想进行讨论;又如在对《荷塘月色》一课进行学习时,可让学生对自然风光予以感受;也可让学生对文物古迹进行观赏,或者在日常生活中对各种民俗风情予以了解,不断丰富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只一味地进行课本知识的传授,还需进一步延伸教材内容,对生活场景做课堂化处理,让学生能够从生活中学习语文知识,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也对生活有深刻感受。
三、设置生活情境,使学生能够感同身受
语文基础知识的识记(字、词、句等)并非高中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此阶段更注重的是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感和人文关怀,让学生能够通过作者的情感态度体会到真善美,将假恶丑自觉摒弃,而这也是教学目標与内容所在。若要顺利实现此教学目标,就需对生活化教学情境予以设置,让学生身临其境,对作者的情感思想进行揣摩领会,进而感同身受。
比如,在教学戴望舒的经典诗《雨巷》时,诗中的“丁香”姑娘具有非常强的象征意义和隐喻色彩,学生往往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把握。所以,在对此篇诗歌进行教学时,教师可遵循以下步骤。第一,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了解诗人的生活背景及其创作经历。第二,教师为学生播放《雨巷》这首诗歌的经典录音,让其对诗歌情境有更深的感受。在录音播放完后,教师可让学生讲述自己的感受,并启发他们联想自己在雨天进入胡同和小巷的内心感受。联想,可引发出学生黯然销魂、莫名哀伤的感受,在激发出学生的情感体验后,他们就能够更加深入地体会作者当时的所思所感,从而对丁香姑娘这一意象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四、突破传统作业模式,践行生活化理念
高中语文教师在衡量学生是否掌握上节课语文知识时,经常会根据学生的语文作业的完成情况来判断。但作业又以练习册上的习题为主,毫无创新,致使学生对语文产生误解,认为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我们必须承认,这种练习方式能够巩固学生的知识,但单纯的书面练习极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十分不利。对此,就需要教师对作业模式进行创新,体现出作业的生活化。
比如,在高二语文课堂的一个习作中,有这样一个延伸活动,让学生对身边喜欢读书的人进行采访,之后再与同学就采访的经过以及采访的心得体会展开交流,并结合采访时的内容作笔记,以课文为例将材料的记录整理出来。这是一个操作性非常强的生活化习作课题,教师可将此项写作当作课后作业布置给学生,让学生于课后完成。先让学生在课堂上把采访需要准备的内容撰写出来,确定采访对象,准备好采访材料,确保所有学生均能够从容不迫地进行采访。在此过程中,教师的职责就是引导,并第一时间对学生采访工作的准备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学生确定采访内容、采访目的、采访对象,让学生不断完善采访材料。当全班学生都完善得差不多的时候,教师就可让学生在课后把这一项作业完成。
学生完成了作业并非就说明整个教学环节都完成了,教师还需及时检查学生作业完成的情况,对于作业完成得较好的同学给予相应的奖励,从而帮助学生“进入生活之中”,对语文学习的乐趣有充分感受。
总而言之,深入推进的新课改,对高中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不仅要对新的角色予以扮演,还应把新的任务承担起来。所以,教师就必须对崭新的教学模式予以应用,对存在于生活中的语文知识展开积极挖掘,并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布置生活化作业。这种语文教学模式可有效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所有学生均可从生活中学到语文知识,使语文教学效果有显著提升。
作者简介:甘肃省甘谷第一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