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巧问”之桨,推主动学习之舟
2020-05-19陈秀桃
陈秀桃
新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要充分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强调了“问题意识”对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性。笔者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就“如何巧设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的问题进行探索,结合四种有效提问方式——“诱问、巧问、善问、追问”的实践经验来进行阐述。
一、在新授课时“诱问”,培养自学
1.不悱不发。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应体现在,教师能设计出具有诱导性的问题,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促其提出和分享有价值的问题,甚至是在已有旧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借助教师的精心诱发点拨,自主学习与建构新的知识,变“旧知”为“新识”,化“他教”为“自悟”。
如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
师: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熟读深思,讨论交流,猜一猜,今天老师可能给大家提出哪些问题?在哪些地方提问题?你们又将如何回答这些问题?
生:我认为老师一定会问,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师:嗬!这么肯定!请你说说。
生:课文主要写有一年发生在美国的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了儿子和同学的事。
师:概括得很好!语言简洁!但是,你提的不是我要问的。
生:我觉得老师会问,“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这里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挖了36小时?
师:你在提问时把课文读得很透彻。那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我想作者这样写是为了突出挖的时间之长,过程之艰难,更能表现父亲执着的信念。
师:你抓住课文中有特色的语言,从阅读中习得方法。很会读书!遗憾的是,这还不是老师想提的问题。
生:我想老师会问,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
师:这个问题很有价值。作为奖励,请你把“了不起”三个字写到黑板上,写在“地震中”的下面。那么,这对父子的“了不起”体现在哪儿?
生:父亲的“了不起”就在于他信念执着,舍身救子;儿子的“了不起”就在于先人后己,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先救自己的同学。
…………
学生在这种轻松愉快的“自问自答”环节中解析文本,自主探究,体现了“教为了不教”。
2.不愤不启。“不愤不启”,就是“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所谓的诱发式提问,除了问在别具匠心的“课前引疑”,还可以巧借情境,诱发学生“自发质疑”,一吐为快。
在教学《将相和》中“渑池之会”一段时,我仅提出一个问题:秦、赵双方究竟是分出了胜负,还是打成了平局?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带着这个疑问兴趣盎然地读起了课文,想探个究竟。接着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讨论交流,全体学生都主动参与,畅谈看法,不吐不快。通过朗读、比较,教师点拨,学生逐步体会到虽然渑池会上,秦赵两国看似维持了表面的势均力敌,实则胜利方在赵国,因为赵王鼓瑟是秦王主动要求的,而秦王击缶,却是在赵国蔺相如的迫使下完成的。相形之下,秦王不得不屈尊于有勇有谋的赵国臣子,尽失颜面……在解疑过程中,还将不时收获惊喜的发现。例如,有个学生由此提出很有价值的问题:赵国在渑池之会的胜利归功于谁?教师抓住契机,引导进一步讨论,领悟到“将相”团结是多么重要。
正所谓“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诱疑善问的课堂,犹如注入源头活水,重、难点的突破也是水到渠成。
二、在体裁上“巧问”,把握规律
如何在课题处巧设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呢?笔者认为,可以在学生了解文章的体裁后,根据文体特征来质疑发问,因学定教。
如《刷子李》是一篇写人的文章。上课伊始,我首先引导学生思考:针对“写人”的一类文章,通常可以提出哪些问题?学生自然而然地想到:刷子李有什么特点?课文是怎么写出他的特点的?为什么这样写?接着引导学生对照《阅读提示》的要求“熟读课文,想想‘刷子李的技艺高超表现在哪儿,作家冯骥才又是怎样写出他技艺高超的。再把描写最精彩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体会一下表达的效果”谈谈自己的发现。学生自主思考得出:原来阅读提示也是根据文体特点设计问题的。待到学生学习《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詹天佑》这类文章时,便能迁移学法,读题时就思考文章是如何展现人物特征的。
把握体裁式的巧问,循循善诱的设疑,犹如推动主动学习的小舟的船桨,推动学生驶向知识的海洋,让学生收获成功的体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多问几个为什么,帮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其实也是在教学生写作文如何布局谋篇,如何选取材料。
三、在矛盾处“善问”,点燃思维
很多文章在行文的高潮处都有一些看似矛盾的点,教师就要紧抓这些矛盾点,启发学生积极地发现问题,善于提出问题。
如《学会看病》,在品读完母亲和儿子的对话后,了解到母亲因为觉得儿子長大了,应该让他学会看病,所以在儿子发烧后狠心地让儿子独自上医院看病。此时,引导学生再读课题《学会看病》,按理说文章接下去应该写什么呢?(儿子怎样学会看病)可是文章却重点写了什么?(儿子出去后母亲的心理变化)相信此时学生一定能深入思考为什么文章却接着写母亲的心理变化呢,也会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四、在煽情点“追问”,升华情感
《落花生》是一篇叙事平凡却饱含深情,能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的好教材。学完这篇课文后,学生并不满足于文中所揭示的“花生的品格”——做人的道理。笔者抓住学生情绪制高点的契机,抛出了问题“你想要做什么样的人”,并鼓励大胆提出疑问,勇于发表独到见解。此话一出,学生们议论纷纷。有的学生会问:“难道就没有人想做桃子、石榴式的人吗?”有的学生还问:“在讲究包装的现代社会,桃子、石榴、苹果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这样不好吗?”有的学生追问:“父亲说花生‘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其实在生活中,有很多东西外表既好看又实用,为什么我们不能悦纳它呢?”……我当即肯定了这些学生的看法,表扬他们积极思考的精神。在课文煽情之处追问,升华了情感,培养了不“唯书”不“唯上”的思辨能力,便是在这读书时多问几个“为什么”之中取得。
运用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四部曲”,唱响了学生“阅读中寻找答案——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查找资料,同桌交流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构建新知识”的主旋律,无疑帮助学生在主动质疑解疑过程中逐渐提高了阅读能力。但是也要谨防“问题泛滥”“泛而不精”“串讲串读”的误区,务必在问题的设置上少而精,体现价值。
作者简介: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侨英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