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顺应审美心理活动规律,展开语文阅读教学

2020-05-19任平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导语文本阅读教学

任平

接受美学告诉我们,作品意义的生成并不是作者写完文本就已完成,而是在读者的阅读过程中完成的。读者用自己的审美经验和想象去填充和改造文本,作品的意义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日益丰富。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怎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作品的精神世界,使读者的心灵与文本世界碰撞、激活,从而创造性地完成对文本世界的重新建构呢?在纯熟把握作品之余,教师还要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心理,在熟知学生阅读情感运动规律的基础上,展开良好的阅读教学。

阅读中,读者内在的审美心理与文本进行碰撞交流,经过解读欲望、解读愉悦、解读判断等几个相应的阶段,完成阅读过程。本文尝试探讨在顺应学生审美心理的基础上,开展阅读教学。

一、激发解读欲望

解读欲望,主要是解读兴趣和解读动机在起作用。这是一种精神的渴求,一种对美的希望的情感反应状态。解读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解读欲求,产生解读动机。激发学生的解读欲望,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将阅读引向有生命力的积极过程的重要前提。要达到预期目的,必须更新导课观念,改变导课方式。

(一)善于巧妙选择切入口

传统阅读教学一般遵循“作者——背景——作品”这一老套路,这固然能使学生熟悉陌生文章,辅助理解作品内容,却会在某种程度上抵消作品的新鲜感。如古典诗词语言凝练,内容含蓄,年代久远,先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有助于理解内容,但为了使学生更有兴趣,有时可以直接从诗词本身入手,要求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不断生疑、解疑,使阅读过程始终被好奇心吸引着,直至探究其深层意义。此时再适时介绍作者和背景,诗词的内在含义也就理解了,而且会理解得更明白透彻。这种学习方式,符合文章的结构特点,也适合学生的接受规律。由于突破了通常的教学顺序,激发了兴趣,学生能自始至终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参与教学,效果很好。

(二)导语富有感染力

导语对一节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说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风光旖旎的神秘世界,那么,精彩的导语就是打开这个世界的金钥匙,给人以无限的诱惑。它轻轻拨动学生的心弦,把他们带入情境,形成积极的心理期待。于漪老师为《春》设计的导语已成为导语中的典范,一上课就将学生带到了生机盎然的春景之中。毛波老师為《长江三峡》设计的导语,激情澎湃富有感染力,易于将学生带入课文情境,成为学习的内驱力,学生定能精神为之一振,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解读欲望随之而生。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中,学生的阅读会变得积极、有活力、有创造性。

二、解读愉悦阶段

解读愉悦是指在解读过程中,读者与文本之间的某种感情上的交流和心理上的审美沟通。这种沟通的产生有其内在原因,在艺术作品、人的视知觉及内在情感之间,存在着根本的统一。我们在外界看到一些富有表现力的事情,一片悲哀的秋叶、一湾欢快的溪水,它们本身就有一种“力的式样”,这种“力的式样”与人在悲哀和欢乐时的心理结构达到了一致。文学作品是情感的艺术,特别是诗歌与散文,更是自我情怀的直接抒写。读者只有与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发生共鸣,才能对作品产生深刻而有见地的理解。

(一)借鉴其他艺术门类表现手法,激发学生的情感

文学作品的审美欣赏,要依靠主体的审美情感为背景和内驱力,而这正是与欣赏艺术作品的相通之处。所以,在文学作品的学习中,引入一些音乐、图画资料,利用它们的情感因素,创造一种情与景、情与理相融的艺术境界,从而奠定语文课的情感基调,为学生深刻理解课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音乐激情是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方法。音乐通过音乐语言塑造音乐形象表达审美感情,最易将人带入“忘我”的审美状态,达到如醉如痴的境界。教《故乡的榕树》,在马思聪深情、幽怨的《思乡曲》的音乐背景中,教师深情地朗读课文,将学生带入悠远的思乡愁绪中去,体验作品中对故乡的拳拳深情。学生就在这动情的投入中体味出了文章的妙处,在此基础上再适时点拨,其效果与“贴标签”式的分析讲解相比,自是不可相提并论,优劣自见。

情感激发是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过程,读者一旦与作品产生共鸣,情感便会在不同层面上立体展开。当情感达到高潮时,读者的心灵会受到强烈的震撼,进入忘我境界,作为社会角色的自我渐渐消失而完全进入自由境界与文本世界进行和谐的交流。

(二)在反复涵泳中获得敏锐的语言感受能力

语感是深入理解作品的基础,语感的获得离不开语言实践。许多语文老师都有过这样的体验:一篇精美的作品,学生自己读时,能够感受到作品美的力量,一旦老师在课堂上讲解,却变得干巴巴没有滋味。这是为什么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没有让学生用自己的经验和情感去体悟作品,而是由老师给予统一的“正确认识”,学生的情感没有积极活动起来。任何一位作者、任何一部作品,都有其独特的创作风格与语言特色,需要读者反复品味体验方能获得。

所以,在良好的情绪感染的基础上,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训练,学生的感知能力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会得到不断发展,形成强烈的情感体验,进入一种似懂非懂的愤悱状态,此时正是进行点拨启发的良好时机。

三、解读判断阶段

在解读过程中,读者与文本之间产生了感情上的交流和心理上的审美沟通,这并不是解读活动的最后阶段,也不是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我们的目的是对解读对象的精神,即意义的占有和把握。这种解读的深度和境界,是读者在理性的参与下对文本作出的解读判断,是读者对文本的理性认识,也是读者对文本语言的悟解力。它直接带领读者切入文本内部的情感世界,对文本作品进行鞭辟入里的解读判断。

学生对作品是否有创造性的理解是一堂课是否成功的标准之一,也是对解读欲望和解读愉悦阶段的检验。如果前两个阶段能够达到预期目的,教师只需适时点拨,便能将充满活力的解读活动引入到意义的深处。我国著名特级教师蔡澄清老师在讲解《祝福》中的“画眼睛”技法时指出:“不仅仅是描写人物的眼睛……是艺术创作中典型化的一种手段或准则。”提纲挈领的点拨,引导学生对鲁迅小说中“画眼睛”片段进行综合整理。这样,学生对《祝福》的理解,已经站在了较高的层次之上,同时还掌握了一种新方法,堪称是点睛之“点拨”。

读者情感反应运动的三个阶段,是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可分割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应及时引导学生与文本世界产生强烈碰撞,带领他们更好地走入作品的精神世界,重塑自己的心灵空间。

作者简介:山东省平原师范学校高级讲师。

猜你喜欢

导语文本阅读教学
导语
阳光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本期专栏导语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导语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