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阅读共情力”的培养
2020-05-19彭小清
彭小清
共情是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提出的,是指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剑桥英语词典对“共情”的定义是:能够想象自己置身于对方处境,并体会对方的感受的能力。
“阅读共情力”是指学生有意识地把自己置身于文本所描写的情境中,设身处地地感受作者所描绘的文字世界,进而与文本融于一体,达到与文本情感共鸣的能力。共情作为一种咨询师技能广泛应用于心理咨询,笔者认为也可将其运用于语文教学中。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理解文本,促进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让学生与文本形成共鸣,需要“阅读共情力”。笔者认为,可通過以下途径培养学生的“阅读共情力”。
一、激发兴趣,奠定共情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学习活动开始前,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请生入“瓮”,让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例如,阅读教学可通过讲故事、设悬念、作者背景介绍,或者一幅画、一张照片、一个实物,也可以教师激情朗读,作为文章的“引子”,诱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比如我在教学《彩色的非洲》时,带了一个非洲彩陶,学生上课兴致极高。接着我继续用课件显示非洲的彩色物品——彩色的动物、彩色的植物、彩色的服饰,学生顿时被吸引了过来。我用慢速播放,要求学生在文本中找到相关的语句分享。整节课先是学生观看课件中的尖叫声,接着就是回归课本细找语句的安静,进而是踊跃发言,上课流程非常紧凑、有效,课堂气氛很好。在分享之后,让学生合上课本看着课件内容进行导游式解说,学生更是眉飞色舞,仿佛真的走进了非洲地带,为旅游者进行解说。激发兴趣,发挥“阅读共情力”,让学生跟随作者走进文本,身临其境去了解非洲,再走出文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向他人转述,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媒体介入,辅助共情
教材选用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作家的作品,小学生由于生活阅历、认知水平、知识背景有限,对教材中的部分文章存在理解的盲点,无法产生“阅读共情”,无法入情入境地体会文本的魅力与作者的情感。而多媒体技术带来了图、文、声、影交互呈现,形象生动,能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从而为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扫除障碍,引发阅读体验的共情。比如教学《夜莺的歌声》,我用多媒体把苏联卫国战争、游击队的任务、德国兵的罪行等相关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了解文本所描绘的社会背景。只有在了解的前提下,才能真正体会游击队员和小夜莺不顾个人安危、保卫国家的爱国精神,才能更好地理解小夜莺的机智勇敢,理解小夜莺的“话里有话”,理解德国兵的形象。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及时补充背景知识,让学生充分感受文中生动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对这些形象发自内心的欣赏,从而更加积极地去了解人物形象的事迹,理解人物形象所寄寓的意义。
三、探究美读,激发共情
叶圣陶曾说:“美读,就是读的时候把作者的情感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美读,就是“设身处地”的朗读,融入自己真切的感受去品读,从而达到与作者的内心世界及言语活动的共情。
美读的前提就是探究文本。探究文本指的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包括通读感知、细读品析、美读感悟,就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文本,走进文本的字里行间,理解文本内容,学习文本语言,品味文本情感。多读、多品是阅读共情的前提。比如:《窃读记》有一些描写窃读的句子“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恶狼,贪婪地读着”“我有时还要装着皱着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还有装作别人的小妹妹或小女儿,还不免做白日梦等等描写,俨然写出了一个极度渴望看书的小女孩的小心思。在探究美读中,引导学生体会每一个句子所表达的心理活动,再安排学生朗读再现人物的情感。这既是朗读指导,也是人物探析,又是言语赏析。让学生多读多悟,感受作者赶往书店的“急匆匆”,挤进人群寻找图书的迫不及待,怕被店主发现的恐惧、知趣,饥肠辘辘、手脚酸痛仍坚持吞下智慧的轻松,真正体会作者对读书的渴望,读着书的欣喜和读完书获得知识的满足。
四、换位思考,亲历共情
换位思考是一种心理和情感的体验,是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和理解问题,是扮演对方角色的感受过程。小学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常常是作者在特殊条件下有感而发的产物,以大多数人的生活体验为前提,加上文学加工而成的,意在引起读者的共鸣。传统的语文讲解分析,只能获得概念上的知性理解,而难以把握作品的内在神韵。
语文课堂上的换位思考,指的是学生有意识地抛开读者身份,跟随文本的描述,借助知识与经验,把自己代入到作者的角色中,把自己在生活中的情感与作品所展现出来的情感进行沟通,仿佛自己就身在文本的环境中,见作者所见,思作者所思,悟作者所悟,达到从作者角度去看待问题的境界,感悟作者的内心变化轨迹,从而理解作者的真实感受,实现与文本的真正对话。
比如学习《穷人》一课,如果学生只是表面了解渔夫夫妇的贫穷,对他们抚养西蒙的孩子觉得了不起,这只是低层次的接受。如果学生能设身处地地想象深夜渔夫暴风雨下出海捞鱼未归,想象渔夫他如何艰难地在风浪中逃生,而又空手而归的失落与忧愁,想象桑娜深夜还在缝缝补补,跟着桑娜体验抱回孩子的忐忑复杂心理,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这一家子日子的艰辛,有上顿没下顿的窘迫。这时再理解渔夫不管自己多么辛苦,都要抚养两个孩子,学生会理解渔夫夫妇的行为极其不易,会由衷地佩服他们善良的心灵,这就是共情。
一个“共情”的课堂,就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与交融的过程。在语文课中,我们应大胆把心理学的“共情”理论应用于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共情力”,引领学生进行角色替代走进作者内心,走进文本的世界,让自己的心灵空间与文本空间相融合,实现“阅读共情”。而学生语文共情力的培养、“阅读共情”的实现,能让学生切身体验、感悟作品,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意义,实现与作品的融合,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简介: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庚子首义中山纪念学校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