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基于青少年服务的博物馆教育实践方式

2020-05-19彭茜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4期
关键词:博物馆教育青少年兴趣

【摘要】现如今,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已经越来越得到重视,并且已经是博物馆三大功能之首。面对越来越多的观众,尤其是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观众,该如何开展其教育活动吸引青少年走入博物馆、驻足博物馆、深入博物馆,是每一个博物馆教育人员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在青少年服务的博物馆教育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博物馆教育;青少年;兴趣;心理

【中图分类号】G266 【文献标识码】A

博物馆作为社会文化教育机构,从成立之日开始,社会教育就是其功能之一。博物馆在对青少年实施素质教育方面具有特殊的优势,是实施青少年教育的另一种课堂。引领青少年快乐地在博物馆里学习知识、技能以及塑造正确的价值观,是博物馆的职责所在。

一、策划生动的展览,吸引青少年走进博物馆

博物馆面向观众提供服务的方式之一便是展览。博物馆举办的陈列是一种直观的教育。博物馆对青少年的教育方式一致便是丰富而生动的展览。博物馆工作人员应努力拓宽其与青少年沟通的渠道,洞察青少年的心理和真正的需求,优化自身服务和展览的质量,策划出更加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知识接受水平的高质量展览。

展览的选题是策展的第一步,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展览能否成功。面向青少年的展览,选题要切合青少年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内容,以青少年的需求为出发点。

在博物馆展览的展陈设计中,还应充分考虑到展板内容的全面性与丰富性,语言上应通俗易懂,对青少年有特别的提示;在展板的设计上,也应该考虑青少年的视线高度,方便他们进行阅读。针对青少年的展览,笔者认为要比较有创意性,才能足够吸引他们驻足,可以多融入一些艺术性和人性化设计,多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对视频、音频、动画、图片、文字等形式加以组合应用,声、光、电融为一体,将展览尽可能办得生动活泼、声情并茂,充分诠释展品的文化内涵,帮助青少年受到发自内心的启发与教育。

二、进行多样化的讲解,吸引青少年了解博物馆

讲解是将博物馆展览信息传达给观众的极好方式,因此讲解员的工作非常重要。青少年群体是有别于成年人群体的,他们对事物的好奇心与强烈的求学心理,再加上其鲜明的个性,对于讲解员来说是需要区别对待的一个群体。因此,博物馆要有专门针对青少年群体的讲解词或者讲解员。

面对青少年群体,讲解员除了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最重要的是要有耐心。青少年的年龄跨度是比较大的,从小学到高中,讲解员需要根据青少年年龄层次的差异、知识储备及接受能力的不同来“因人施讲”。在面对青少年的讲解过程中,要多与他们进行交流,及时回答青少年的提问,给他们发表个人意见的机会,拉近博物馆与青少年的距离。

除了传统讲解,还可以进行数字化讲解、互动讲解、角色讲解等创新讲解模式,尤其面对青少年的讲解,充满创意感与新鲜感的讲解是最吸引人的。

三、建立互动体验区,吸引青少年体验博物馆

博物馆应加强互动体验活动区和动手试验区的建设,多开发学生、家长和教师感兴趣又与学校课程密切相关的展品教具和课程以及实验操作项目。优秀的互动体验区可以让他们真正参与进来,更加深了其对展览的了解。

除了历史,还有艺术、科学等等方面的综合知识,这些对他们的身心发展都是由深远意义的。欧美地区的博物馆几乎都将青少年作为重要服务对象,基本上每家博物馆都设有青少年求知探索区域,或者在展厅设置专门针对青少年的活动区,根据不同年龄阶段设置不同活动内容。而这些内容也恰恰可以引发青少年强烈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青少年在博物馆的互动区域中可以自由玩耍、扮演角色、体验历史、探索未来。博物馆中的互动体验项目使青少年不仅对理论知识和观念有了简单的认识,而且通过亲身经历的过程与感悟,更好地提升他们对周围事物的感知兴趣、实践能力,让青少年勇于发挥想象力,进一步表现自己。

博物馆也应该是家庭活动的良好场所,是培养亲子感情的绝佳去处。在国内的博物馆中,围绕青少年形成的具有家庭氛围的互动体验区是比较少的。当博物馆真正成为趣味十足的活动场所时,其内在的深厚文化底蕴就会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慢慢地浸入青少年的心灵深处,逐渐的滋养他们的精神世界,不断地为社会塑造出“三观”健康健全的“四有”好青年。

四、举办丰富的教育项目,吸引青少年爱上博物馆

博物馆的教育项目分为教育活动和教育课程。针对青少年的特点,博物馆应举办具有趣味性和实践性的教育活动和教育课程。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认识事物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青少年一旦對某些事物有兴趣,就会主动来求知和探索。让青少年通过亲身体验、动手操作、参与角色扮演等,提高学习和探索的兴趣。所以,博物馆应该从青少年的需求和心理出发,针对他们活泼、好动、好奇的特点,按照青少年的思维、心理来策划和开展具有趣味性、吸引力的寓教于乐的各类教育项目。

国内博物馆在社会教育方面较为普遍的做法是:立足本馆馆藏和展览,将理论知识讲授、展厅讲解、体验区手工活动等相结合。很多博物馆的教育体验项目大同小异,并无创新可言。怎样根据自身博物馆的特点,结合馆藏来策划有意义、有创意的教育项目或者教育活动是目前每个博物馆需要思考的,并且各个教育活动的策划还要针对各个阶段的观众,尤其针对青少年的教育活动该怎么策划怎么开展怎么吸引青少年的关注与参与是博无感面临的又一重大问题。在教育活动方面可以多多参考国外先进案例和经验,引进活动策划的人才,结合博物馆自身馆藏来进行符合中国特点的博物馆教育活动策划。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博物馆在单次教育活动的基础上,已经开始了教育项目系列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类教育活动属于博物馆的启发和探索教育项目,是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形式的创新,此类项目以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倡导尊重青少年的思维方式,在教育项目的实施中引导青少年调查研究和质疑,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使他们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主动实践。以国家典籍博物馆2016年暑假活动为例,此暑假活动分为典籍课堂基础班、小小考古工作者、印一本自己的书和小小讲解员中、英文班,是在已有单次教育活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系列教育体验项目。课程时间有5~6天。该课程以不同的典籍文化为主题,从文字和典籍的起源说起,包含了说文解字、文字的解体、书籍的产生和传播等。事后调查也显示家长对此教育项目的满意程度是非常高的,这也是近些年博物馆教育活动转型的表现。

五、加强馆校的互动,将博物馆融入青少年的平时学习

学校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核心,而博物馆教育则是社会教育的重要环节,二者有机结合,可以共同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博物馆教育应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注重教育项目与学校教育的互动,鼓励学校教师利用博物馆资源,将博物馆作为校外教学货单的场所,同时鼓励博物馆教育人员走进学校,将博物馆的馆藏相关知识都带给青少年。

在美国,博物馆与学校的的教育配合十分普遍并且关系也非常融洽,不论大小博物馆都设有教育部门,而且开设了大量的服务项目配合学校教育,为学生设立了专门的教室和实验室。尤其是美国史密森博物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与美术馆联合会,根据馆藏和美国的学生课程开发出了很多相关课件,放在史密森博物馆的官网,供教师下载,这就更加拉近了博物馆与学校的距离,课件内容就是根据馆藏特点和学业课程再针对不同的年龄段来设计和开发的,不论青少年暂时不会来博物馆,也可以很好地了解到博物馆里的知識。

在我国因为中小学的学业普遍紧张,不可能经常组织学生外出参观。而随着教育部政策的倾斜,2016年将研学旅行从选修课变为必修课,研学的目的地就包括了国内各个博物馆。这也就进一步促使了馆校的合作,这两者的合作只会越来越紧密。

不论是将博物馆内容送进学校,还是学校师生主动踏入博物馆来学习,都将对博物馆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意味着未来会有更多的青少年来到博物馆学习和探索。而怎样吸引住他们的目光,吸引他们一次又一次前来,不是单单的政策就可以改变的。只有博物馆自身做到越来越吸引人,才会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前来。

六、家长的有力引导 吸引青少年真正爱上博物馆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需要家长、学校、社会的共同参与。其中家长是第一要素,也是青少年教育的核心力量,对青少年自身的影响是最大的。如果父母喜爱博物馆、了解博物馆,愿意将博物馆作为第二或者第三课堂带着孩子们走进去浸润其深厚的文化,那么孩子们也就有更大的可能性爱上博物馆、走进博物馆。父母的言传身教才是最好的教育。因此,博物馆在实施青少年教育的同时,成人教育、全民教育、终身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带一环,这样才能进一步激发青少年对于艺术、历史、科学等方面的兴趣与探索。让青少年真正爱上博物馆,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郑奕.博物馆教育活动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2.

[2]宋伟宏.博物馆与青少年活动[J].博物馆研究,2015.

[3]郭笑微,赵国香.国家典籍博物馆公共教育调查报告——以2016年暑假班“典籍文化之旅”为例[J].中国博物馆,2017.

作者简介:彭茜(1990-),女,汉族,湖南省韶山市,本科,助理馆员,博物馆学。

猜你喜欢

博物馆教育青少年兴趣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虚拟现实技术在文物遗产保护和博物馆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中美博物馆与学校合作的比较研究
寓教于乐 开创博物馆教育新形式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青少年教育活动的发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