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政策研究

2020-05-18卢晶

经济研究导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建议辽宁

摘 要: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已成为各国和地区占领未来竞争制高点的关键。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了一系列扶持发展的政策措施。与此同时,各地政府纷纷出台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创新政策,以抢先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快车道。基于此,以辽宁省为例,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政策概况进行梳理,总结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为相关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政策;辽宁;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10-0033-02

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已成为各国和地区抢占未来经济制高点的“新宠”[1]。世界各国和地区纷纷制定新兴产业发展战略,制定产业促进政策,以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动权。我国政府也高度重视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如2010 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2年《“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2016年《“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等,均提出了扶持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措施。

与此同时,我国各地政府纷纷出台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创新政策,以抢先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快车道。2010年以来,辽宁省针对自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和优势,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创新政策,但仍旧无法满足产业发展的创新需求,相关制度尚待调整和完善。鉴于此,对辽宁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政策概况进行梳理,总结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为相关部门政策制定提供借鉴参考。

一、辽宁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政策概况

2010年,辽宁省针对自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和优势,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各种政策,以实现对辽宁省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布局。例如《辽宁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指导目录》《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新兴产业的意见》《辽宁省“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关于鼓励沿海重点园区加快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工作实施意见》《辽宁省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实施方案》《辽宁省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方案》以及《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等。

同时,一些地市也陆续制定出了本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如沈阳出台了《沈阳市“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沈阳发布新能源产业发展方案》;大连出台了《关于加快壮大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振兴发展新引擎》《大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18—2020年)》;锦州出台了《锦州市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引进培育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工作实施细则》等等。

二、辽宁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政策存在的问题

虽然当前辽宁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新兴产业创新政策还存在不足之处。

1.创新政策体系不健全,协同性不强。目前,辽宁省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制定的创新政策主要集中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和专利政策的运用,而对于科技政策、保护政策、人才政策、产学研合作政策、技术政策等的运用上尚不充分。同时,既有的各项政策也不够全面具体,如财政政策支持力度不够,金融政策的审核程序过于复杂,范围限制过窄等等;且各项政策由相关部门负责制定,出现分散、多头管理的局面,也影响创新政策的实施效果。

2.相关配套制度缺失,市场环境不规范。目前,辽宁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还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由于新兴产业技术和市场的不确定性,需要政府制定相关配套的制度措施,以保障各项政策的实施,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和秩序。但当前辽宁省尚未形成完善和配套的制度措施,如法律制度、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因而导致现有产业政策无法发挥良好的效力。

3.创新政策监督系统不完善,政策实施效率有待提高。创新政策的有效实施,需要政府有完善的政策监管、评估和反馈的系统。目前,辽宁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政策的监督系统构建存在缺失,明显滞后于政策的执行,这不仅影响创新政策的执行效果,也无法及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市场需求做出反应和调整。

三、完善辽宁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创新政策建议

1.健全创新政策体系,增强协同性。政府部门除要进一步完善细化财政、产业、税收、金融和专利等政策来鼓励战略性新兴发展外,还应制定旨在引导、保护和协调新兴产业发展的创新政策。如:政府应明确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技术和产品的发展方向,把有限的资金集中在关键性技术上,实现技术突破;加强政府采购、实施试点示范工程,以及通过消费补贴、行为示范和广告宣传等方式,培育内需市场,拉动战略性产业发展;扶持龙头企业和大企业建立研发中心,支持企业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建立创研发中心,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2];健全贸易关税保护政策,抽取外国的垄断利润[3],反哺辽宁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此外,应进一步加强各部门的分工合作,建立各级政府各部门的政策落实协调机制。

2.建立相关配套制度措施,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助力辽宁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如:建立相关技术标准,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规范化发展;健全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提高自主发展的能力;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储备管理制度,构建人才储备库,以坚实产业发展的人力资本;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平台建设,增强科技的支撑能力;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介服务平台和机构建设,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3.完善创新政策监督系统,提高政策实施效率。政府应加强政策实施情况和效果的跟踪督察[4],建立创新政策的监管和评估体系,完善监督体系的问责制度,以切实推动落实各项政策,促进辽宁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奎,陈丽佳.基于创新双螺旋模型的战略性新興产业促进政策体系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2,(12):179-186.

[2]  谯薇,宋金兰,黄炉婷.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创新政策研究——以四川省为例[J].经济体制改革,2014,(3):178-182.

[3]  孟亮,刘清.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贸易关税保护措施分析[J].北方经贸,2013,(12):15-16.

[4]  张嵎喆,史建生.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评述[J].经济研究参考,2010,(52):15-20.

收稿日期:2019-10-08

基金项目:2017年度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基于产业需求视角的辽宁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政策研究”(L17DGL004);2019年辽宁省教育厅青年科技人才“育苗”项目“辽宁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公共投资效率研究”(LG201936)

作者简介:卢晶(1979-),女,吉林吉林人,讲师,博士,从事公共投资、产业创新与政策激励研究。

猜你喜欢

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建议辽宁
读辽宁 爱辽宁
江苏省中小企业融资现状调查与思考
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十二五”回顾与“十三五”建议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间接融资支持研究
科研经费管理政策改革研究
城市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位培育模式、机制与策略
辽宁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