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池塘河豚鱼养殖技术初探

2020-05-18

粮油与饲料科技 2020年2期
关键词:塘口金湖县河豚

河豚鱼也称红鳍东方鈍,是一类经济价值很高的硬骨鱼类。河豚鱼因其肉白如霜,肉质细嫩,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而被誉为“鱼中之王”,是人间的一道美味佳肴,故有文人曾以“不吃河豚,焉知鱼味;吃了河豚,百鲜无味”而赞之。时下一股河豚鱼养殖热潮正在祖国大江南北悄然兴起,发展潜力巨大。江苏省金湖县以《河豚鱼生态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为依托,于2018年、2019 年连续2 年在9.8×667㎡的池塘内进行河豚鱼试养,取得了平均每667㎡获利5690 元的较好成绩,其经济效益远超其它常规鱼养殖,成为了促进当地渔业经济增长的新途径、新亮点。现将河豚鱼试养初探技术小结并介绍如下,供养殖者借鉴。

1 池塘条件

1.1 塘址选择

应选择在靠近水源、水量充足、水质清新、水温稳定、无污染源、电力配套、交通便捷的地方新建或改建池塘。

1.2 池塘条件

池塘呈长方形,面积为5×667~10×667㎡,水深为1.5~2.0m,池埂宽为2~3m,池坡比为1:2.5~1:3.0,池坡用30 目的聚乙烯网片作护坡,土质为壤土,池底基本平坦。养殖池塘应建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以控制水位、调节水质和减少病害。养殖池塘还应配备相应的机电设备,以5×667㎡的塘口为例,应配备1.5kW 增氧机2 台、3kW水泵2台、120W投饲机1台。

2 放养前准备

2.1 塘口修整

冬季排干池水,清除杂草杂物,挖除过多淤泥,保留淤泥10㎝左右;加固池埂,堵塞漏洞,冻、晒池底整个冬季,以加速底泥中有机物的风化分解。

2.2 清塘消毒

于放苗前15~20d 开始清塘消毒。先用100㎏/667㎡的生石灰干法清塘;7~10d 后注水80~100㎝,再用10%的溴氯海因消毒,用量为250~300g/(667㎡•m),以迅速、彻底杀灭病原菌、寄生虫(卵)及野杂鱼等有害生物。

2.3 施肥培饵

鱼种放养前5~7d,向池内投施长效生物有机肥水王,用量为1㎏/(667㎡•m),以培育浮游生物,为即将入池的河豚苗种提供生物饵料。以后每隔10~15d,追施1 次氨基酸肥水宝,用量为500mL/(667㎡•m),以提高浮游生物繁殖速度、增加密度,为河豚鱼源源不断地提供生物饵料。生物饵料适口性好,营养全面,是河豚鱼的天然“保健食品”;是增强鱼的体质、提高放养成活率和加快生长的重要物质基础;是降底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关键措施。

2.4 搭建投饲台

投饲台搭建于池塘北岸中间位置。用木板或水泥板作台面并伸向池内水面5m 左右,台面下方用木棍或水泥杆作桩,将投饲台固定于高出池塘最高水位40~50㎝处,在伸向池内端头的台面上安装投饲机。

2.5 围设食场

在投饲机前方用20 目聚乙烯网布围设一方形浮性食场,面积约为20~30㎡。网布下缘入水30~40㎝,网布外侧用竹竿(木棍)固定,网布上缘用10㎝×10㎝的方形泡沫塑料或直径为10㎝的塑料管子作浮子,以防饲料漂流场外。围设食场的目的是利用自动投饲机将饲料抛洒在食场内,让河豚鱼到食场内“集群就餐”。这样做既可提高饲料利用率,又可方便观察河豚鱼的摄食及生长情况,及时调整投饲量。另外,可在食场内安装小型微孔增氧设备,并与投饵机并网使用,以增加食场区水体溶氧,增强河豚鱼的食欲和吸收消化,促进其健康快长。

3 苗种放养

3.1 苗种质量

河豚鱼苗种必须达到膘肥体壮、躯体匀称、体色鲜明、规格整齐、顶水能力强、摄食能力强、生命力顽强、无畸形、无伤病、无虫害的质量要求。金湖试养的河豚鱼苗种选购于江苏中洋集团河豚鱼苗种繁育基地。

3.2 苗种运输

苗种运输应遵循快装、快运、快放的“三快”原则。从苗种启运至养殖塘口的整个运输过程,各项工作必须环环扣紧,层层落实。一般采用45㎝×75㎝的塑料氧气袋运。选择塑料氧气袋运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装运密度大,成活率高等优点。苗种以早晨或傍晚启运为佳。早晨和傍晚气温较低,苗种的活动量小,运输时不易受伤。一般途中运输时间为6~8h,时间过长容易产生缺氧、疲劳、受伤等现象,影响成活率。

3.3 苗种放养

河豚鱼苗种的放养规格为3~5㎝,密度为2000~2500尾/667㎡,时间为5月底至6 月初。

江苏省金湖县在2018 年河豚鱼精养试验成功的基础上,2019年增加搭配放养了部分小规格的鲢、鳙、鲫鱼种,以提高池塘生产力和综合经济效益。现将该放养模式介绍如下(见表1),供参考。

表1 江苏省金湖县2019年河豚鱼养殖塘口667放养模式明细

表1 江苏省金湖县2019年河豚鱼养殖塘口667放养模式明细

品 名 规 格 数 量 时 间河豚鱼 体长5㎝2300尾5月30日鲢 鱼 尾重25g60尾6月15日鳙 鱼 尾重50g20尾6月15日鲫 鱼 尾重30g15尾6月15日

3.4 苗种消毒

河豚鱼苗种放养入池前需用5%的食盐水溶液消毒10~15min,鲢、鳙、鲫鱼苗种需用15~20mg/L 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消毒10min 左右,以杀灭苗种体表粘细菌、水霉菌及寄生虫(卵)等。

4 养殖管理

4.1 合理投喂

由于对河豚鱼生长的营养需求尚未完全了解,合理的营养配方还在摸索研究之中,因而标准化专用配合饲料尚未普遍推广。目前多数养殖者以鲈鱼或鳗鱼配合饲料“取而代之”。江苏省金湖县河豚鱼养殖全程投喂蛋白含量为40%的鲈鱼配合饲料。

河豚鱼苗种入池前3d,以池中预先培育好的浮游生物为饵,不投喂其它饵料。从第4 天起在食场内投喂配合饲料(破碎料)进行驯化,引诱河豚鱼到食场内集群摄食,养成“定点、定时、定量、定质”摄食的好习惯。驯化7~10d 成功后,使用自动投饲机投喂,实行“一日三餐”制,即:每日7:00~8:00 时、13:00~14:00 时和18:00~19:00 时各投喂1 次。河豚鱼每天摄食主高峰为18:00~19:00时,次高峰为7:00~8:00时,因此,应侧重于早上和傍晚投喂,傍晚投喂尤为重要。养殖前期投喂颗粒饲料的粒径为1~2㎜,日投饲率为6%~8%;中期投喂粒径为3~4㎜,日投饲率为4%~5%;后期投喂粒径为5~8㎜,日投饲率为3%~4%。具体的投饲量应根据天气、水温及鱼的摄食、生长情况灵活掌控。一般以投喂后20~30min基本吃完或吃到八成饱为宜。

鲢、鳙鱼以池中的浮游生物为饵,鲫鱼摄食池中残饵,均无需投喂其它饵料。

4.2 科学调水

每周加水1次,每次加水20㎝左右;每月大换水1 次,每次换掉30%的底层老水,保持水质清新,稳定透明度为30~40㎝。适时开启增氧机增氧,保持池水溶氧在5mg/L以上,让河豚鱼在享受“氧调”的优越条件下快乐生长。每半月泼洒1次微生态活水素,用量为200~300g/(667㎡·m),以有效去除水中有毒有害物质,调节pH 值在7.5~8.5之间,保持水质的“肥、活、嫩、爽、稳”。每月抛洒1次鱼塘底改灵,用量为500~1000 g/(667㎡•m),以修复底部环境,保持底部生态平衡。

4.3 疾病防控

河豚鱼属娇贵的鱼类,对有害其生长发育的任何因子反应都很敏感,在养殖过程中一旦管理不到位,极易引发疾病。因此,养殖者应切实做好以下疾病防控工作:(1)每周进行1 次食场消毒,将1㎏含氯30%的漂白粉溶于50㎏的水中,在投喂前泼洒于食场区水域,以阻止病原体的大量滋生。(2)每半月泼洒1 次20%的菌毒双杀,用量为100mL/(667㎡•m),以杀灭水体中的细菌、真菌和病毒。(3)每月泼洒1 次鱼虫净,用量为400~450g/(667㎡•m),以防寄生虫病的发生。

养殖过程中,应始终坚持“无病先防、有病早治”和“防病为主、治病为辅”的原则,将损失降至最低。一旦池鱼发病,应及时诊断原因,对症下药(严禁使用违禁药物),早治快疗,将疾病消灭在“萌芽”之中。由于河豚鱼对药物剂量及处理时间反应比较敏感,用药时应按照药品说明书的要求,正确计算池水量和池鱼量,合理确定施药量和疗程,确保用药安全。

4.4 日常管理

坚持每日早、晚各巡塘1 次,观察池鱼的活动、摄食和生长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应变有方;检查养殖设施使用和机电设备运行情况,发现破损及时更换。定期检测透明度、酸碱度、溶解氧、温度和氨氮等水质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改良措施。平时认真填写养殖塘口记录,为投喂、调水和防病等提供参考依据。

经过4~5个月的精心养殖,当年放养的河豚苗种可长成100~150g 的上市规格,一般回捕率可达90%左右。江苏省金湖县试养河豚鱼的平均规格为125g/尾,回捕率为90.6%,产量为260.5㎏/667㎡,效益为5800元/667㎡,是当地常规鱼养殖效益的2倍。

猜你喜欢

塘口金湖县河豚
金湖县以“四度”推动阳光护企走深走实
金湖县以党建引领安全生产执法检查
有趣的小河豚
金湖县为侨服务“小切口”打开“大格局”
调皮的河豚
沿海地区二龄鮰鱼种四川养殖模式初探
金湖县扩大宣传 防控风险
51年养殖历史,塘口卖价70~80元/斤,虾苗要排队预订,这条虾今年被看好
河豚生气了
淡水小龙虾养殖技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