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对肝癌粒子植入术后疼痛的影响
2020-05-18余晓若林秀如
余晓若 林秀如
肝癌是死亡率仅次于胃癌﹑食管癌的第三大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在目前临床治疗肝癌中,碘125粒子植入放射治疗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手段,具有满意的治疗效果。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1],碘125粒子的植入放射疗法存在术后疼痛问题,不仅加剧了患者痛苦,也会对患者的遵医行为产生影响。因此如何做好患者碘125粒子植入治疗后的临床护理,对于促使患者获取良好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研究显示[2],良好的心理护理往往能够减轻和避免患者的疼痛,稳定患者情绪,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所以针对这种问题,本研究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19年2月收治的88例接受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术治疗的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临床护理阶段,将心理护理方法应用到临床上,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术后疼痛的影响,临床显示心理干预护理可显著减轻术后疼痛,整体护理效果满意,现将相关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8年1月—2019年2月收治的88例接受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术治疗的肝癌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44例,包括男37例,女7例,平均年龄(58.1±6.3)岁;对照组患者44例,包括男37例,女7例,平均年龄(59.6±5.4)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均知情并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根据围手术期护理的相关要求,对患者实施护理,主要内容包括:(1)术前准备阶段。根据手术治疗要求,做好备皮﹑血常规检查等基础工作,并详细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用药史等。(2)术中护理。根据患者病变部位与碘125粒子植入放射治疗要求,选择患者舒适体位;在手术治疗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发现异常后及时通报主治医师;手术结束后,清点粒子数量,避免粒子丢失而造成污染。(3)术后护理。取患者舒适体位,并向家属讲述患者术后康复期的注意事项,赢得家属的认可;注意观察患者切口变化,若发现出血﹑白细胞下降等问题时,应考虑并发症的可能。(4)放射线防护护理。为患者提供单独病房,并在医护人员接触患者之前,提供铅衣;严格控制医护人员接触放射线的时间,并对患者的探视作出明确的规定,尽量采用集中操作的方法;在植入术后的14 d时间内,探视者与患者之间保持2 m以上的距离。
在对照组患者护理方法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干预,主要措施包括:(1)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在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充分了解患者所出现的心理状态变化,例如放射性元素是否会对自身预后产生影响﹑疼痛是否耐受等。根据这种心理状态,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健康宣教,根据碘125粒子植入放射治疗的特殊性,深化患者对该疗法的认识,并了解碘125粒子疗法的先进性,如能量低﹑半衰期长,并且对正常组织的影响小等。通过健康宣教,逐渐转变患者对放射治疗的认知。(2)心理干预。在整个护理阶段,护理人员按照“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充分理解患者因为疼痛而出现的不良心理状态变化。所以护理阶段需要通过温柔﹑清晰的语言,详细向患者介绍碘125粒子术后疼痛的机制﹑产生原因等,并根据患者的诉求,介绍疾病的进展以及放射治疗对预后的重要意义等,尽可能的缓解患者因为不良心理状态出现的疼痛误觉。(3)舒适护理。在手术前,护理人员为患者营造良好的术前准备环境,不仅要保证室内空气流动水平,也要确保病房环境整洁,且温度﹑湿度使用。严格控制病房内人员流动情况,避免因为高频次的人员流动加重患者不良心理,保证患者可以在正常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手术治疗。在手术治疗阶段,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个人喜好,播放患者喜欢的音乐,减少手术治疗对患者的刺激。在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尽可能的采用集中护理的方法,避免过多打扰患者,为患者术后恢复营造理想的病房环境;术后护理人员每天接触患者时,通过语言艺术与患者交流,例如“早上好”“睡的怎么样”等,吸引患者注意力,并给予其必要的情感支持。整个护理阶段,护理人员需要通过热情的服务,协助患者顺利度过术后的烦躁期。(4)情绪松弛训练。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完成自我放松,根据患者的兴趣爱好等,开展针对性的娱乐活动,包括看报﹑看电视﹑散步等;对于过度紧张的患者,指导患者通过深呼吸的方法调整心理状态,尽可能消除负性心理所造成的疼痛应激反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鼓励患者多食用甜食,通过甜食来调整患者心理状态,达到放松心情的目的。
1.3 观察指标
采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进行统计,其疼痛划分标准为:(1)无痛,VAS评分为0分;(2)轻度疼痛,VAS评分为1~3分;(3)中度疼痛,VAS评分4~6分;(4)重度疼痛,VAS评分≥7分[1]。疼痛率=疼痛人数/总人数×100%。同时,详细统计两组患者的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包括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等。满意率=(非常满意人数+一般满意人数)/总人数×100%。
表 1 患者疼痛分布
表 2 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本次研究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当P<0.05时,认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疼痛分布情况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疼痛率仅29.55%(13/44),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资料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通过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观察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45%(42/44),高于对照组满意度81.82%(36/4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资料见表2。
3 讨论
在当前肝癌临床治疗中,癌组织间的碘125粒子植入放射治疗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治疗方法,其先进性已经得到了诸多学者的认可,该治疗方法的关键,就是要将碘125粒子植入到肿瘤或者邻近的癌浸润组织中,通过近距离的放射治疗方法来达到预期目的[3-4]。疼痛作为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已经成为临床上的最常见症状,不仅包括外界或内部对人体的伤害性刺激,也包括机体本身所伤害性刺激而产生的痛觉反应[5-6]。在碘125粒子植入放射治疗中,术后疼痛已经成为影响治疗效果的关键,得到了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在传统的临床护理中,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主要围绕放射治疗而开展的,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制定了各种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手段[7-8]。临床经验证明,传统护理方法只能满足临床治疗的要求,对改善患者疼痛无明显效果。
针对上述问题,本院在临床护理中联合采用了心理护理干预的方法,取得了理想效果。从表1﹑表2的资料可以发现,两组患者在经过不同的干预后,其疼痛情况存在明显的数据差异,并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更高,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本文的经验,在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中,需要重点关注以下问题:(1)整个心理护理中需要充分考虑到患者的个性诉求,严格按照临床治疗的要求,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深化患者对整个碘125粒子植入放射治疗的认知,做到心中有数,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并对可能产生的术后疼痛做好心理准备[9]。(2)心理护理干预阶段,护理人员采用预见性的工作方法,在坚持患者为中心的同时,对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心理状态做分析,通过介绍疼痛发生的机制﹑病情进展等,逐渐调整患者心理状态,避免因为患者的焦虑恐惧而出现疼痛误觉[10-11]。(3)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掌握几种调整心理状态的的方法,如深呼吸﹑转移注意力方法等,确保人体的一些非自主反应可以得到控制,也有助于改善疼痛情况[12-13]。文献[14]在相关问题的研究中,选择了96例肝癌患者为观察对象,分别对患者实施了心理护理与常规护理,研究了两种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最终结果证明,护理后心理护理组患者的极度疼痛﹑重度疼痛﹑轻度疼痛等患者数据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得出结论: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疼痛情况,这与本文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在肝癌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术后疼痛患者临床护理中,采用心理护理方法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疼痛情况,并改善护患关系,证明心理护理方法具有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