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超声对子宫腺肌症的诊断价值分析
2020-05-18乔阳
乔 阳
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超声科,河南 南阳 473000
子宫腺肌症是指具有生长能力和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在子宫腔以外位置进行种植生长的疾病,是女性群体中常见且多发的一种良性浸润性疾病[1]。患者发病后会出现痛经(通常为继发性痛经)、月经量多、贫血、性生活疼痛、腰腿背痛、肛门坠胀感、月经周期不规律等临床表现,其中痛经是子宫腺肌症最常见的一个临床表现,虽子宫腺肌症为良性疾病,但其仍存在与恶性肿瘤相似的复发和侵袭转移等特点,造成患者出现痛经持续性加重等临床表现,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及日常生活造成了较大的影响[2]。随着医疗科学的发展,超声检查在临床应用的越来越广泛,是对子宫腺肌症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和尽早治疗的有效方式之一[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阴道超声对子宫腺肌症的临床诊断价值,以期为临床后续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于2017年1月—2019年2月期间在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疑似子宫腺肌症患者12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年龄19~58岁,平均年龄(38.61±3.54)岁;婚姻状态:81 例已婚,41 例未婚;临床表现:46 例痛经,52 例月经不调,16 例阴道不规则性出血,13 例肛门坠胀感。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①存在痛经、阴道不规则流血、月经不调等临床表者;②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正常者;③无药物治疗禁忌症者。(2)排除标准:①精神疾病史患者;②认知功能障碍者;③合并恶性肿瘤者;④血液系统疾病者;⑤免疫系统疾病者。
1.3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彩色超声诊断仪先后进行阴道超声和腹部超声检查。(1)阴道超声检查具体内容如下:所有患者均采用截石位,在患者进行检查前叮嘱患者将膀胱处于排空状态,设置阴道探头频率为5~9 MHz,在探头上套一层医用避孕套,同时在上面涂抹耦合剂,而后将探头送入至患者的宫颈内及穹窿部位,多切面的对子宫等盆腔结构进行扫描观察,对患者的子宫形态(大小、位置等)及回声特征等进行检查,对子宫内膜声像及厚度、宫内膜距子宫前后壁的距离及比例进行重点检查。(2)腹部超声检查具体内容如下:所有患者均采用仰卧位,检查前充盈膀胱,在患者的耻骨部位进行多方向检查,对患者子宫及两侧附件位置进行观察,并对子宫大小及双侧卵巢进行测量,重点检查肌壁回声、肌壁及宫腔内、两侧附件位置是否存有包块,观察包块大小等形态,同时对病灶组织位置、数目等情况进行扫描观察。
1.4 评价指标
观察并详细记录阴道超声、腹部超声及手术检查结果,并以手术检查结果为对照,记录影像学特征。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阴道超声及腹部超声诊断结果
手术检查结果显示,122 例疑似患者中,子宫腺肌症110例,占全部疑似病例的90.16%;阴道超声的符合例数为105例,诊断符合率为86.07%;腹部超声的符合例数为80 例,诊断符合率为65.57%,阴道超声诊断符合率较腹部超声诊断符合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影像学特征
(1)子宫呈均匀弥漫性增大患者65例,呈球状,宫底圆钝或球状,宫颈短粗,子宫后壁较厚,有时可见子宫内膜异位现象,肌层内部回声不均匀。(2)子宫轮廓规则52例,不规则10例,不规则患者为局限型子宫腺肌症。(3)肌层出现回声增强光斑、不均且颗粒粗糙患者42例,相比于正常子宫肌层无明显界限。(4)肌层出现片状无回声区48例,回声增粗的肌壁内间存在散在大小不同的岛状或蜂窝状低回声区。(5)肌层内存在回声稍强的异常团块患者31 例,团块无清晰边缘,无包膜回声特征。(6)极少部分患者的肌层内存在较小的出血病灶聚集成片状无回声或低回声区,相互之间进行融合形成较大囊。
表1 阴道超声及腹部超声诊断结果
3 讨论
子宫腺肌症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异位子宫内膜出现周期性出血及其周围组织出现纤维化现象导致异位结节形成,同时病变范围能够将所有的盆腔组织及器官覆盖,其中最常见的受累位置为卵巢、子宫直肠陷凹及宫骶韧带,同时腹腔、胸腔及四肢也会由于转移性而发病。子宫腺肌症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认为可能与子宫手术过程中操作不当导致子宫内膜碎片被带入至子宫肌层,对子宫肌层造成破坏而出现损伤,大大提升了子宫腺肌症的发病率,大部分认为该原因是造成子宫腺肌症最大的危险因素[4]。此外,年龄因素、孕激素、激素分泌异常、经常性食用易增高雌激素的保健品食物、生殖道阻塞因素、不良生活方式、遗传因素及性生活紊乱、不洁性生活等因素均会导致该疾病的发作,使患者出现痛经、月经量多、贫血、性生活疼痛、腰腿背痛、肛门坠胀感等一系列临床表现,将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具有较大的影响[5]。有研究表明,对子宫腺肌症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痛经等临床症状,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具有促进作用,提升了患者的预后状况[6]。
超声检查是临床上常采用诊断子宫腺肌症的诊断方式,具有无创性、操作简单、较高的重复性等特点,主要包括腹部超声和阴道超声,腹部超声主要是通过于患者的耻骨部位进行多切面检查,扫查范围较广,对子宫腺肌症疾病具有一定的敏感度,但患者接受腹部超声检查前,需要进行大量喝水、憋尿等将充盈膀胱措施,同时探头频率较低所致分辨率较低,可导致画面不清晰等现象出现,同时腹部超声较易受患者的腹部脂肪层及肠气等因素影响,从而对诊断结果造成影响,出现漏诊误诊现象[7]。而阴道超声能够将探头直接送入患者的阴道内,能够更直观的对患者盆腔内脏器等器官进行观察,分辨率较高,能够清晰逼真的将患者的盆腔内图像反馈出来,同时不会由于肠道气体等因素对诊断结果产生影响,且与腹部超声相比,阴道超声能够清晰仔细的将子宫壁较为洗胃的病变反馈出来,大大提高了子宫腺肌症的诊断准确率[8]。本研究结果显示,阴道超声的诊断符合率为86.07%,腹部超声的诊断符合率为65.57%,阴道超声诊断符合率较腹部超声诊断符合率高,表明对子宫腺肌症患者采用阴道超声进行诊断,可以有效提高子宫腺肌症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尽早对患者进行治疗。
综上所述,采用阴道超声对子宫腺肌症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较高,能够有效缩短对患者进行早期救治的时间,提高患者的预后状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