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施番茄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

2020-05-18张庆银王丹丹李燕齐连芬及华师建华

河北农业科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黄化病斑乳油

张庆银,王丹丹,李燕,齐连芬,及华,师建华*

(1.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1;2.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遗传生理研究所,河北 石家庄 050051)

番茄又名西红柿、洋柿子,全体生黏质腺毛,茎易倒伏,有强烈气味。番茄产品安全问题是当前农业发展关注的重点,安全产品的保障需要从源头上避免或减少不规范操作带来的污染[1~3]。使用绿色、高效、低毒、低残留生物农药和肥料,能够有效提高番茄的食用安全性。为了提高番茄品质和质量,有效防治病虫害,必须坚持标准化的质量安全生产。《设施番茄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DB 1301/ 268—2018)以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为目标,提升设施番茄质量和经济效益[4,5],从设施番茄生产的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栽培管理关键控制点、包装、标识及贮运等质量安全控制方面进行了规范。

1 产地环境选择

选择在不受污染源影响或污染物含量在允许范围内,生态条件良好的农业生产区域。产地环境的灌溉水源、土壤和空气质量应符合NY/T 5010[6]的相关指标要求。

2 农业投入品选择

2.1 种子

按照GB 16715.3—2010[7]选用抗病虫性强、无病原菌感染的种子、种苗。

2.2 肥料

采购、储存的肥料应符合NY/T 2798.1[8]。选用充分腐熟或经过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

2.3 农药

2.3.1 农药种类 优先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并科学轮换使用作用机理不同的农药品种。禁止使用的农药见表1。农药的使用应符合GB/T 8321—1989[9],特别要遵守安全间隔期的要求。

2.3.2 施药器械 施药器械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操作。施药前后应清洗器械,以确保其洁净无污染。

2.4 地膜

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地膜应符合GB 13735—2017[10],注意使用完毕后应及时回收。

表1 国家禁止在蔬菜中使用的农药目录Table 1 Catalogue of pesticides prohibited to be used in vegetables

3 安全生产管理

3.1 施肥管理

3.1.1 施肥原则 宜采取测土配方、精准施肥原则。按照NY/T 496—2010[11],坚持以有机肥料为主无机肥料为辅、基肥与追肥相结合的原则施肥。

3.1.2 施肥

3.1.2.1 基肥。设施秋冬茬和冬春茬番茄目标产量9 万~120 万kg/hm2,施用腐熟有机肥45~60 m3/hm2或商品有机肥1.2 万~1.5 万kg/hm2和复合肥150~225 kg/hm2;越冬长茬番茄目标产量15 万~18 万kg/hm2,施用腐熟有机肥60~90 m3/hm2或商品有机肥1.8 万~2.25 万kg/hm2和复合肥300~375 kg/hm2。

3.1.2.2 追肥。生育期内追肥采用滴灌、微喷灌或膜下沟灌等水肥一体化追肥方式,清沟理墒、防渍防旱,合理控制土壤中水肥含量,平衡施肥。追肥选晴天上午进行,其中,第一穗果直径为3~4 cm 时用氮磷钾水溶肥(N、P2O5、K2O 含量分别为1.4%、1%、2.4%) 90 kg/hm2追施1~2 次,第一穗果进入白熟期后用氮磷钾水溶肥(N、P2O5、K2O 含量分别为1.4%、1%、2.6%) 150 kg/hm2追施2~3 次,第四果穗开始采摘后用氮磷钾水溶肥(N、P2O5、K2O 含量分别为7.7%、1%、10.3%) 120 kg/hm2追施1 次。整个生育期共追肥5~6 次。滴灌肥料宜选用含氨基酸、腐植酸、海藻酸等具有促根抗逆作用的功能型完全水溶性肥料。

3.1.2.3 叶面喷肥。在番茄花蕾期、花期和幼果期叶面补充钙、镁、硼中微量元素肥,浓度为0.2%,10~15 d 喷施1 次。坐果后停止补充硼肥。

3.1.3 施肥记录 建立肥料施用档案,包括肥料名称和来源、施肥方法、施肥量、使用及停用日期、生产者姓名等信息。做好记录,并注意保存。

3.2 授粉

3.2.1 授粉原则 设施番茄授粉应遵循“自然为主,人工辅助”原则,优先采用熊蜂授粉,合理使用人工辅助授粉。

3.2.2 授粉方法 可采用昆虫授粉和人工振荡授粉2种方法。 (1) 昆虫授粉。当温室内番茄植株有5%~10%的第一果穗开花时进行熊蜂授粉,蜂群的配置和授粉期管理按照NY/T 3045[12]。 (2) 人工振荡授粉。番茄花序开花盛期,选择晴天8:00~10:00 无露水时,用人工振荡授粉器辅助授粉。

3.3 病虫害防治

3.3.1 防治原则 病虫害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物保护原则。优先采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措施以预防或减轻病虫害,从而减少用药量。

3.3.2 病害防治 设施番茄的主要病害为叶霉病、灰霉病、叶斑病、黄化曲叶病毒病、溃疡病等。

3.3.2.1 叶霉病。叶霉病初期在叶片背面出现一些退绿斑,后期变为灰色或黑紫色的不规则形霉层,叶片正面在相应的部位退绿变黄,严重时叶片常出现干枯卷缩。主要防治方法为:

(1) 及时摘去植株下部病叶及老叶,适时整枝打杈,以利通风透光。控制湿度,多施有机肥、生物肥,少施化学肥料。

(2) 发病初期用10%小檗碱600~800 倍液加植物免疫蛋白1 000 倍液,整体植株及地面喷雾,5~7 d 喷施1 次,连续2~3 次。

(3) 用25%阿米西达悬浮剂2 000 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 倍液均匀喷雾。间隔7~10 d 喷施1 次。

3.3.2.2 灰霉病。灰霉病发病初期被侵染部位出现水渍状斑点,后逐渐扩大,侵染区域坏死变成棕黑色至黑色。严重时病斑处呈干枯状。主要防治方法为:

(1) 控制环境湿度,通风透光,保持叶片表面干燥。及时清除病叶、死株。

(2) 定期喷施杀菌剂。40%嘧霉胺悬浮剂800~1 200 倍液、50%异菌脲按1 000~1 500 倍液均匀喷雾、28%灰霉速克粉剂(12.5%乙霉威,15.5%百菌清) 800 倍液等,交替使用。

3.3.2.3 叶斑病。通常表现为叶片边缘坏死和起皱。发病初期在叶背出现透明的小斑点,随后病斑数量迅速增多,小斑点扩张为水渍状斑点。主要防治方法为:

(1) 摘除病株,及时销毁。

(2) 发病初期用乙蒜素加腐植酸加红糖,10~12 d喷施1 次。

(3) 定期喷施杀菌剂。用72%硫酸链霉素3 000倍液、53.8%氢氧化铜2 000 干悬浮剂1 000 倍液或250 g/L 嘧菌酯悬浮剂1 500 倍液,64%恶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400 倍液喷雾,交替使用。5~7 d 喷施1 次,连续3 次。

3.3.2.4 黄化曲叶病毒病。植株矮化,生长缓慢或停滞,顶部叶片稍褪绿发黄,变小,叶片边缘上卷,叶片增厚,叶质变硬,叶背面叶脉常显紫色。生长发育早期染病植株严重矮缩,无法正常开花结果;生长发育后期染病植株仅上部叶和新芽表现症状,结果数减少,果实变小,成熟期果实着色不均匀(红不透),基本失去商品价值。主要预防方法为:

(1) 彻底清除前茬残枝落叶;7~8 月高温季节灌水闷棚,消灭烟粉虱和减轻土传病害发生。

(2) 苗期2~3 片叶时5 d/次、连续喷施3 次黄化曲叶病毒疫苗,并用黄化曲叶病毒灵B 2 000 倍液在分苗时和定植前灌苗床2 次,预防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定植时用黄化曲叶病毒灵B 2 000~3 000 倍液浇穴水,缓苗后用黄化曲叶病毒灵A 2 000 倍液3~4 d 喷施1 次,连续喷施4 次,预防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

(3) 发生期用黄化曲叶病毒灵B 2 000~3 000 倍液灌根,3~4 d 喷1 次黄化曲叶病毒灵A 或黄化曲叶病毒疫苗,连续喷施4~5 次。

3.3.2.5 溃疡病。全生育期叶、茎、果均可受害。幼苗发病时由下而上逐渐萎蔫,严重时植株矮化或枯死。叶片受害时,叶缘卷曲、皱缩,干枯,凋萎,似失水状。果实受害时,幼果表现皱缩、畸形,果面上形成圆形的病斑,呈白色,有时隆起,单个病斑较多,且大小一致,中间为褐色,形似“鸟眼”称为鸟眼斑。茎秆受害时,茎内维管束变褐,后期茎杆变空、下陷或开裂,有臭味,最后植株枯死。主要防治方法为:

(1) 加强检疫,严防病区的种子、种苗或病果传播病害。

(2) 种子消毒。用55 ℃温水浸种25 min 或1%盐酸浸种5~10 h,然后用清水洗净后催芽。育苗或移栽时苗床、基质消毒。

(3) 发现病株及时拔除销毁。发病初期用47%加瑞农600~800 倍液、50%DT 500 倍液、77%可杀得600 倍液、农用链霉素500 倍液喷雾防治。7~10 d 喷施1 次,连续喷施2~3 次。

3.3.2.6 晚疫病。幼苗期发病,病斑由叶片向主茎蔓延,叶柄及茎病变部变成黑褐色,腐烂,植株折倒。成株多由下部叶片先发病,叶片出现褐色病斑,潮湿时边缘着生白色霉层。茎上病斑呈黑色腐败状,植株易萎蔫或折断。果实上主要发生于青果,病斑初为油浸状暗绿色,渐变棕褐色,病部呈不规则云纹状,病斑质地硬,潮湿时上生少量白霉。主要防治方法为:

(1) 用1∶1∶150 的波尔多液预防,防止植株徒长和过茂。

(2) 选择用25%嘧菌酯悬浮剂1 500~2 000 倍液,或68%精甲霜灵,或代森锰锌水分散粒剂600 倍液,或69%烯酰锰锌可湿性粉剂1 000 倍液,或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500~700 倍液等轮换喷洒,7 d喷施1 次,连续喷施2~3 次。

3.3.3 虫害防治 设施番茄的主要虫害有蚜虫、蓟马、白粉虱、螨、根结线虫等。

3.3.3.1 蚜虫。成虫和若虫在叶背面和嫩梢、嫩茎上吸食汁液。嫩叶及生长点被害后,叶片卷缩,生长停滞,甚至全株萎蔫死亡;老叶受害时不卷缩,但提前干枯。主要防治方法为:

(1) 释放丽蚜小蜂30 万头/hm2。

(2) 发生初期用藜芦碱或苦参碱400 倍液、印楝素800 倍液喷雾防治,10 d 喷施1 次,连续喷施3次。

(3)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000 倍液、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 000 倍液、3%啶虫脒乳油1 000 倍液叶面喷雾,5~7 d 喷施1 次,连续喷施3 次。

3.3.3.2 蓟马。叶片、嫩芽被害处常呈银灰色伤口或有愈伤组织形成的斑块,以至嫩芽、心叶凋萎,叶片卷曲、皱缩甚至全叶枯黄。花朵受害后花瓣卷缩,花朵提前凋谢。主要防治方法为:

(1) 悬挂捕虫板450~525 片/hm2诱杀。

(2) 喷施50%辛硫磷乳油1 500 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3 000 倍液等,交替使用。

3.3.3.3 白粉虱。叶片上有一个个小的黄色斑点,粉虱多时叶片变黄。主要防治方法为:

(1) 加强通风。

(2) 悬挂黄色粘虫板诱杀,450~525 片/hm2。

(3) 用1.8%阿维菌素2 000~3 000 倍液、25%灭螨猛乳油1 000 倍液、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2 500 倍液、2.5%联苯菊酯3 000 倍液叶背喷雾,5~7 d 喷施1次,连续喷施3 次。

3.3.3.4 螨。最初症状为新叶向下反卷呈杯状,发皱。螨多群集叶背,可发现其虫体、卵粒、丝网等分泌物,受害叶片有黄化斑点,严重时叶片干枯,脱落,植株死亡。主要防治方法为:

(1) 加强通风。

(2) 喷施73%克螨特乳油1 000 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2 000 倍液等。

3.3.3.5 根结线。主要发生在须根和侧根上。病部肿大成不规则瘤状结。剖开根结有乳白线虫。根结大小不一,一串串如糖葫芦一般。染病植株瘦弱矮小,生长不良,结果少。主要防治方法为:

(1) 合理轮作倒茬。与禾本科或葱蒜类作物进行2~3 a 轮作,或实行水旱轮作。

(2) 冷冻处理土壤。发病重的棚室,作物收获后,在小雪前后灌一次透犁水,去掉棚膜。经2 个月的冰冻,可有效杀灭病原线虫。

(3) 撒施药剂。在幼苗定植前15 d,用10%噻唑磷颗粒剂或1.1%苦参碱粉剂45~75 kg/hm2,与细土拌匀,均匀撒施地面,然后耕翻入土。也可在定植后,将上述药剂或5%根线灵颗粒剂37.5 kg/hm2,在定植行中间开沟撒入,然后覆土踏实。

(4) 药剂灌根。幼苗期出现局部植株受害时,可选用1.8%阿维菌素乳油1 500 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 500 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1 000 倍液浇灌发病植株。20~30 d 后可视情况再次浇灌药剂1 次。

3.3.4 施药管理 建立并保存农药施用档案记录,包括农药的名称、来源、使用地点、使用时间、使用量、使用方法、防治对象、生产者姓名等信息。

3.4 废弃物管理

废弃物管理应符合NY/T 2798.1[8]。

4 包装与标识

番茄采摘、贮运过程中包装材料应符合GB/T 34344—2017[13]。产品包装后贴上标签,注明产品名称、产地等级等相关信息。

5 产品贮运

按照NY/T 2798.1[8]的要求执行。

猜你喜欢

黄化病斑乳油
“60%敌畏马乳油”农药对家蚕残毒性调查
盆栽沃柑生理型黄化现象分析
两种敌敌畏乳油对家蚕的毒性和残毒期比较*
基于OTSU算法的苹果果实病斑图像分割方法
广西鹿寨县科普惠农乡村e站站长韦忠献:流翔高钙来了,黄龙病、黄化树奇迹般的走了
黄化安全性保障
八仙花黄化对CO2响应参数的影响
套袋对柠檬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
10%啶虫脒乳油防治黄瓜蚜虫效果试验
轻松治愈花斑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