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甲双胍联合瑞格列奈治疗社区2 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2020-05-16芶天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8期
关键词:列奈瑞格胰岛

芶天君

糖尿病是一种非传染性疾病,该疾病现已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疾病后第三位威胁人体健康的重要疾病[1]。根据临床数据显示,我国>60 岁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20.4%,且发病年龄逐渐呈年轻化。2 型糖尿病主要是由多种因素所致的一类多基因遗传性疾病,主要以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抵抗、胰岛β 细胞功能呈进行性减退等作为临床表现,目前临床对于该疾病一般以口服降糖药治疗,但无法使胰岛β 细胞功能得以逆转,且存在较多不良反应,比如体重增加、低血糖等[2,3]。本研究通过分析二甲双胍联合瑞格列奈治疗的优势,并对其效果进行探讨,详情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2018 年本院收治的社区2 型糖尿病患者200 例作为研究对象,予以随机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66例,女34 例;年龄60~75 岁,平均年龄(67.51±2.51)岁。对照组患者中男67 例,女33 例;年龄61~75 岁,平均年龄(68.22±2.60)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糖尿病诊断和分型标准;均为2 型糖尿病初诊患者;年龄≥18 岁。排除标准:1 型糖尿病;伴有全身系统疾病和严重肝肾疾病;合并其他严重并发症。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二甲双胍单一治疗。于餐后0.5 h 口服,0.5 g/次,2 次/d。观察组患者行二甲双胍联合瑞格列奈治疗。二甲双胍的用法用量同对照组;于餐前15 min口服瑞格列奈,初始剂量为0.5 mg,3次/d,后与患者血糖浓度结合对药物剂量进行调整。两组均治疗12 周为1 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水平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实验室指标的测定:治疗前后测定患者各项指标,包括BMI、FPG、2 h PG、HbA1c、空腹C 肽、餐后2 h C 肽,FPG、2 h PG检测方法为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仪器和公司为AU60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奥林巴斯公司。其中HbA1c采用NycoCardII 型HbA1c 快速定量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空腹C 肽、餐后2 h C 肽采用磁微粒分离酶联免疫法进行测定(由北京倍爱康生物技术有效公司提供C 肽试剂盒)。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MI、FPG、2 h PG、HbA1c、空腹C 肽、餐后2 h C 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BMI(22.12±0.32)kg/m2、FPG(6.12±0.32)mmol/L、2 h PG(8.12±1.52)mmol/L、HbA1c(6.21±1.32)%、空腹C 肽(0.56±0.21)nmol/L、餐后2 h C 肽(1.50±0.01)nmol/L 均优于对照组的(22.98±0.21)kg/m2、(7.89±1.54)mmol/L、(9.89±1.14)mmol/L、(8.22±1.54)%、(0.45±0.21)nmol/L、(1.62±0.14)n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水平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在临床常见内分泌疾病中,糖尿病十分常见,而随着我国人们经济条件的提高,导致该疾病不断呈年轻化,严重影响患者健康[4,5]。而2 型糖尿病主要是由于环境和遗传双重因素所致的胰岛β 细胞受损和胰岛素抵抗。在我国临床指南推荐中,二甲双胍为治疗2 型糖尿病的一线药物,若单独应用该药物无法使血糖得到有效控制,指南建议应以联合用药方式进行治疗[6-8]。二甲双胍联合瑞格列奈是临床常用联合方案,其中二甲双胍能够使人体胰岛素敏感性得以提高,促进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增加,降低人体肝糖输出,从而达到降低空腹血糖的目的;瑞格列奈能够将胰岛β 细胞上的三磷酸腺苷(ATP)依赖的钙通道进行激活,从而促进早相胰岛素分泌,从而使机体餐后血糖得以降低[9,10]。瑞格列奈是治疗糖尿病的代表药物之一,其作用机制是通过结合胰岛β 细胞上的三磷酸腺苷敏感性钾通道(KATP)位点,从而产生较好的刺激作用,促进胰岛素分泌的增强。将上述药物联合应用,能够产生协同作用,机制互补,对控制血糖具有重要作用[11-13]。

综上所述,社区2 型糖尿病予以二甲双胍联合瑞格列奈治疗,其效果与单一治疗更为显著,且安全性和有效性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与探究。

猜你喜欢

列奈瑞格胰岛
临床胰岛制备研究进展
绚烂北极光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方案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的应用
危化品停车场选址及运营
瑞格列奈与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人工胰岛成功用于小鼠
糖基化终末产物对胰岛β细胞的损伤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不同格列奈类药物的药代动力学比较
格列奈类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综合评价
把“赠品”当“正品”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