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梗塞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措施分析

2020-05-16于桂红

关键词:脑梗塞溶栓神经功能

于桂红

(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北京 102600)

众所周知,及时准确地对脑梗塞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大意义。本次研究的目的就是从护理角度出发,研究脑梗塞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干预措施,并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具体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救治的60例脑梗塞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并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53~77岁,平均(65.21±6.18)岁;发病时间2~6小时,平均(4.13±0.73)小时;采用常规护理,不加以任何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55~78岁,平均(65.76±7.03)岁;发病时间2~6小时,平均(4.37±0.79)小时;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全程实施护理干预。经过对比分析后发现,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前期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家属同意参加本次研究,并自愿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已经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不加以任何护理干预,即开放绿色通道对患者进行救治,以最快的速度完善相关检查,与患者家属沟通并签署溶栓知情同意书,配合医生进行及时的溶栓治疗。

实验组实施护理干预,即在常规脑梗塞患者治疗流程的基础上加以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①完善脑梗塞救治的流程,制定紧急预案,接到急救电话后,立即启动脑梗塞紧急预案,尽最大努力让患者第一时间得到治疗。②对患者家属进行心理护理,缓解家属的心理压力,并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指导家属签署治疗同意书。③前期工作准备完毕后,及时对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密切关注患者瞳孔变化和生命体征。及时建立筋脉输液通道,保持静脉输液通道通畅固定。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溶栓治疗。④患者溶栓治疗后,应严格卧床休息,护理人员积极巡视病房,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指导并协助患者翻身,预防压疮的发生,双侧床挡固定好,预防跌倒坠床。⑤对溶栓成功的患者,指导患者进行肢体的康复训练和言语的康复训练,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康复后的生活质量,同时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意识与肢体活动情况,若患者脑出血或脑梗死再次出现,应报告医生进行及时快速的救治。⑥对于溶栓不成功的患者,护理人员加强对患者的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以增加病人的痛苦和治疗成本。⑦加强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恐惧、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使患者建立与疾病做斗争的信心和勇气。⑧患者溶栓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决定患者进食的性质和量,饮食以清淡、低脂、低盐为主,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1.3 观察指标

将患者的治疗疗效、患者生活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指标。患者治疗疗效主要通过患者溶栓成功率、患者脑梗塞复发或加重发生率、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三个方面进行评定。其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MESSS量表进行评分,得分越高,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高,得分为31~45分为重度缺损,16~30为中度缺损,0~15分为轻度缺损[1]。患者生活质量评价采用自制生活质量评分量表从患者语言、肢体、行动、心理、饮食等方面进行评价,满分为10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高。本次患者满意度调查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满分为100分,根据患者得分高低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其中总满意=非常满意+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产生的数据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进行分析,计量资料运用t检验进行分析。若P小于0.05,即显示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患者治疗疗效

研究发现,实验组溶栓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脑梗塞复发或加重发生率都不同程度的低于对照组,且对比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具体详见表1。

2.2 患者生活质量

实验组患者语言、肢体、行动、心理、饮食等各项生活质量得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具体详见表2。

表1 患者治疗疗效对比[n(%)](±s)

表1 患者治疗疗效对比[n(%)](±s)

组别 例数 溶栓成功率 脑梗塞复发或加重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实验组 30 21(70%) 2(6.7%) 13.27±1.39对照组 30 11(36.7%) 9(30%) 18.41±3.18 x2/t 6.696 5.455 8.1120 P 0.010 0.020 0.0000

表2 患者生活质量对比(±s)

表2 患者生活质量对比(±s)

组别 例数 语言 肢体 行动 心理 饮食实验组 30 8.7±1.2 8.3±1.4 8.6±1.1 8.5±0.88.8±0.9对照组 30 5.8±1.7 6.1±1.5 5.9±1.2 6.2±1.3 6.3±1.4 t 7.6333 5.8728 9.0845 8.2530 8.2274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3 患者满意度

实验组患者总满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详见表3。

3 讨 论

脑梗塞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主要为患者脑部供血不足,致使患者脑部组织缺血性坏死,进而使患者出现偏瘫、失语、昏迷等一系列临床表现[2]。目前临床上最直接有效的治疗方法为静脉溶栓治疗。根据有关资料显示,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患者治疗后的恢复具有重大意义[3]。

表3 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n(%)]

本次研究在整个溶栓治疗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结果显示,患者治疗疗效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改善,患者满意度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综上所述:在脑梗塞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中实施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猜你喜欢

脑梗塞溶栓神经功能
超早期脑梗死痰瘀阻络证患者经活血化瘀法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发现腔隙性脑梗塞怎么办
溶栓期血压变化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疗效及预后的关系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分析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情绪护理在改善28例脑梗塞患者治疗配合性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