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全切术后尿流改道与膀胱替代常见护理问题及干预措施
2020-05-15齐璇
齐璇
【摘要】探讨膀胱癌全切术后常见护理问题,进行护理干预,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促进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从而提高膀胱癌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膀胱癌;膀胱全切术;术后常见问题;并发症;干预措施
【中图分类号】
R969.4【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2095-6851(2020)05-223-02
膀胱癌是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它的病理类型包括膀胱尿路上皮癌、膀胱鳞状细胞癌、膀胱腺癌,其中最常见的是膀胱尿路上皮癌,约占膀胱癌患者总数的90%以上,通常所说的膀胱癌就是指膀胱尿路上皮癌。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年龄有低龄化倾向,且具有易复发的生物学特点。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后尿流改道与膀胱替代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以及反复复发的浅表膀胱癌的标准方法,但该手术过程复杂,创伤较大,并发症较多,因此,在术后护理过程中积极发现护理问题,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是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1 术后护理
1.1 术后护理常规:术后按全麻术后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去枕平卧6小时,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心电血压监测,低流量吸氧,同时,急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及电解质,掌握全身情况,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准确记录24h出入量。
2 常见护理问题及干预措施
2.1 继发出血 若每小时出血量超过100ml且颜色为鲜红色,应考虑继发出血,及时报告医生进行相应处理。
2.2 切口感染与逆行感染 保持敷料的清洁干燥,及时采用无菌技术进行包扎、换药,密切观察切口处敷料的渗出情况,记录好渗出物的颜色、性状及量,鼓励病人多饮水,及时倾倒尿液,定期更换造瘘袋,防止感染的发生。
2.3 紧张、焦虑、恐惧 由于手术会改变其正常的排泄方式,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自我形象,病人会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护士应做好术前及术后的健康宣教,积极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讲解,让病人树立信心,消除其紧张、焦虑的情绪,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2.4 尿失禁 由于代膀胱容量相对较小,加上功能不能在短时间内恢复,术后早期常出现尿失禁的现象。这时,护士可以指导患者进行功能训练:①腹肌训练,每日练习4~6次,呼气时收缩腹肌,保留3秒,吸气时放松。每次10组。目的是当代膀胱胀满时利用横膈肌和腹肌的收缩,使代膀胱内压力增高引起排尿。②肛提肌训练,每日练习4~6次,30分钟内收缩肛提肌10下,深吸气的同时收缩,每次收缩保留3秒,呼气时放松。目的是加强肛提肌收缩力,提高尿道与代膀胱的张力,改善尿失禁。③多饮水,增加液体摄入量,使代膀胱的容量增大,排尿逐渐恢复正常。
2.5 尿瘘 一般出现在术后5~10天,主要与尿囊肠黏液分泌有关,黏液易堵塞尿管,引起尿流不畅,出现尿瘘。可根据患者的肾功能状况放置输尿管支架管,鼓励病人多饮水,密切观察患者的尿量及造口处皮肤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6 肠梗阻 由于经腹腔的手术影响患者术后脏器的生理功能的恢复,引起肠蠕动减慢,导致肛门排便、排气障碍。可术后常规留置胃肠减压管,定期挤压、抽吸管道,避免堵塞,待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后方可拔除。鼓励患者床上活动,病情允许可进行早期下床活动。
2.7 营养不良 由于患者手术后禁食时间较长,术后需采用静脉高营养治疗一周,以维持正常生理机能。待肛门排气后,无腹胀及胃肠功能良好后可拔除胃管。指导患者进食流质饮食,少食产气性食物,少量多餐,逐渐过渡到半流食、普食。鼓励患者多饮水。
2.8 肺内感染 由于术后患者卧床时间较长,或者手术及麻醉等原因,造成坠积性肺炎等肺部感染的发生。应遵医嘱给予患者雾化吸入,应用化痰药,指導患者体位引流及扣背排痰的方法,以促进痰液的稀释和排出。早期进行痰培养、血常规等检查,明确肺部感染的情况,准确、及时、合理的应用抗生素。病人早期活动可很大程度上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
2.9 深静脉血栓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是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它可以引起肺栓塞危及生命。因此,术后应定时翻身,应用气囊间断进行下肢按摩,指导患者进行下肢锻炼,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并遵医嘱合理应用抗凝、抗栓药物,尽量避免下肢静脉穿刺,减少下肢静脉的损伤,并告知患者及家属活动的必要性。
2.10 引流管脱出、引流不畅 膀胱癌全切术后尿流改道会在患者体内留置多种引流管,因此护理时一定要注意妥善固定,标记清楚,
密切观察,保持引流通畅,防止逆行感染。
2.10.1 留置胃管连接负压吸引,每日进行口腔护理2次,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待肠蠕动恢复及肛门排气后方可拔除。
2.10.2 输尿管支架管护理时标记好左、右引流袋,分别记录颜色和量,注意观察引流管有无折叠、弯曲、堵塞、受压等情况,如发现引流不畅,可用生理盐水冲洗,翻身与活动时需注意,防止牵拉引发脱管,一般术后3周拔除。
2.10.3 盆腔、腹腔引流管可去除手术部位的异物、坏死组织、渗血、脓液及分泌物等,可促进伤口愈合,防止感染。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及量,经常挤捏引流管,保持通畅,下床活动时,引流管位置应低于出口平面,防止逆流感染。引流管一般术后5~7天可拔除。
2.10.4 留置的导尿管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每日进行会阴护理2次,定时进行膀胱冲洗,每天更换引流袋,密切观察尿液的颜色、性状及量,向患者和家属交代各种引流管的作用及重要性,避免活动时造成脱管。导尿管一般术后7~10天排尿无异常后可拔除,拔出后鼓励病人多饮水,以达到自然冲洗膀胱的作用。
2.10.5 如果是肛管引流的同时,每日需进行扩肛训练,直至肠功能恢复方可拔除肛管。
2.11 疼痛 由于麻醉、手术方式等原因引起的疼痛,应注意倾听患者主诉,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如果影响患者正常休息与睡眠,可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或止痛泵对症治疗。
3 结语
膀胱癌根治术后尿流改道与膀胱替代的目的是在解决排尿问题的同时,更好地保护上尿路的功能,并能极大地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但由于手术后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较多,因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加强相应的并发症的护理,采用合理的干预措施对患者预后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要求护士在临床工作中要做好全方位的优质护理,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陈丽莉,黄碧萍,蔡雪影.腹腔镜下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后并发症观察与护理[J].全科护理,2010,8(10):2660-2661.
[2] 韩宇,肖序仁,张磊,等.改良式乙状结肠代膀胱术的临床应用[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7,22(10):767-768,771.
[3] 李娜.长期卧床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性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2007,9(23):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