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本化大课间活动的设计与实践探索

2020-05-15何伟刚

新一代 2020年10期
关键词:校本化大课间核心素养

何伟刚

摘 要: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对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伴随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区中小学学生骤增,学生增长与活动场地不足的矛盾已严重制约大课间活动的实施,阻碍学生核心素养在学校层面的落实。为打破困境,我校围绕“篮球”主题,创设了“千人花式篮球操”这一校本化大课间活动,本文结合实例,阐述其设计与实践过程,以期起到参考示范的作用。

关键词:校本化;大课间;核心素养;篮球操

一、实施的背景

“阳光体育大课间”实施以来,在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近年来,伴随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涌入,城区中小学学生数量骤增,短期内,城区学校受占地面积、地理位置、布局等条件限制,扩容空间有限,仅靠“两操”支撑的大课间活动形式,根本无法满足学生运动需求。《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成为新时代学生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而学生增长与活动场地不足的矛盾已严重制约大课间活动的实施,直接影响学生核心素养在学校层面的落实。以我校为例:生均运动场地0.85㎡(运动场地3360㎡,学生2855人),仅达到省定标准7.5㎡/人的11.3%。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明确指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为盘活学校现有资源,我校深入挖掘学校传统体育优势项目——篮球,创编了校本化大课间活动——千人花式篮球操。

二、设计思路与实施过程

(一)围绕体育资源评估整合,力求因地制宜

场地、器材、师资是提升大课间品质,增进学生健康的三大支柱。学校必须充分发挥现有场地设施的实际功用和开发潜在功能,有创造性的发明和利用各体育资源,为大课间的开展提供硬件保证[1]。首先,我们对大课间现状做了细致调查,发现师生们对大课间功能认识不够,大课间活动流于形式,内容单调,评价模式陈旧,学生参与热情不高。为此,我们重新对学校体育资源做了科学而详细地评估:我校活动场地可分前后院两块,其中后院有标准操场1块,内有5个篮球场;全校学生每人自备一个篮球,低年级学生和女生为5号球,其他为6号球;有10名专职体育教师和53名班主任,能够为篮球操开发、编排和后期训练提供师资保障。

(二)围绕办学理念精准定位,力求特色鲜明

学校在自身办学理念的指引下将国家层面对于核心素养的要求进行校本化解读,转变为学校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诉求[2]。本着“科学治校、教研兴校、特色强校、質量立校”的办学理念,紧盯“健全体魄、精诚合作、积极向上”的育人目标,努力构建篮球大课间文化。选择音乐时,把健康向上、团结协作、勇于进取的精神融入其中,《小松鼠》《健康歌》《亚洲雄风》《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四首歌曲有机结合,节奏明快,寓意深刻,既具有时代气息,又贴合学生年龄。编排动作时除篮球基本运球、控球技术,还融入街舞、健美操等动作,彰显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围绕篮球主题精心编排,力求简单易学

篮球操动作简洁新颖,配合动感十足的音乐,提高学生学习和运动时的适宜性和趣味性。涉及踏步、摆球、提踵、持球前点、身体绕球、持球下蹲、左右运球、腹背、胯下绕球、传接球、向上抛球、整理等动作。

三、收到的效果

(一)学生方面

目前,学生们能够做到拍球节奏准确、运球动作流畅、步伐整齐划一、技巧专业娴熟,为普及篮球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增强了协调能力,对于全面发展身体素质,促进正常发育,增强体质,提高机体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激发了学习篮球的兴趣,提升了欣赏篮球艺术魅力的水平,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仪式感和荣誉感,历练了团结奋进的优良的作风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二)教师方面

从思想上、认识上对大课间活动有了全新的转变,唤醒了自身的健康意识、运动意识,积极主动走出办公室,和学生们一起参与到活动中来,自觉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活动,拖堂、挤占学生活动时间的现象明显减少。

(三)学校方面

既走出了师生活动场地不足的困境,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又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以其西小特有的精神写照和文化特性,展示了学校新的教育样态。2018年,我校将这一校本化大课间实践成果拍摄成记录短片——《花式篮球操掠影》,被中国教育电视学会、中央电化教育馆评为校园专题类一等奖,学校在“甘肃省快乐校园示范学校”、“甘肃省、全国全民健身先进单位”“甘肃省文明示范校园”基础上,又被教育部确定为“青少年篮球示范校园”。更为我校赢得“小篮球,大梦想”定西赛区分赛举办权,我校四年级“西北小牛”、五年级“七色花”队赢得定西赛区第一名的佳绩,并代表定西市参加省级比赛,双双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

四、结语

校本化是学校落地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关键。我校深挖“篮球”这一资源,寻出路、做文章、创特色,对大课间活动进行了校本化实践探索,使学生从文化、科学与教育的视角体悟到了运动学习的真谛,升华了运动情感,提升了运动文化素养与体育学科能力[3],既破解了学生多活动场地少的困境,为学生提供核心素养发展的条件与途径,也实实在在地推动了学校的不断发展,其实践过程对城区其他学校实施校本化大课间活动具有诸多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成兵.阳光体育背景下常州高级中学大课间校本化的设计与实施策略[J].运动,2011(2):69.

[2]张蕾.课程转化的视角:校本化落实核心素养的思考与行动——以辽宁省实验学校为例[J].现代教育管理,2018(8):125.

[3]赵富学,程传银,储志东.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的国际经验与启示[J].体育学刊,2019(1):97.

猜你喜欢

校本化大课间核心素养
体育游戏在教学中的运用
国外高水平教材的引进与“校本化”的改造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能力探究
解析初中体育大课间的开展策略
农村中学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问题与对策
校本化视角下初中“阳光体育”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