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020-05-15徐洁

考试周刊 2020年35期
关键词:班级文化小学核心素养

摘 要: 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它是班级的灵魂,是一种隐性的教育力量,对学生的成长和班级的建设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核心素养为理念,以竹文化为实践案例,从挖掘班级精神文化、确立班级制度文化、丰富班级行为文化和完善班级物质文化四个方面谈谈对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思考。

关键词: 班级文化;核心素养;小学

何谓班级文化?《教育大辞典》中是这样定义的:“作为社会群体的班级所有成员或部分成员所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班级成员的言行倾向、班级人际环境、班级班风等为其主题标志,班级的墙报、黑板报、活动角以及环境布置则为其物化反映。”它是一种隐性的教育力量,对学生个体的成长、班集体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核心素养视角下,人们对班级文化的功能愈加重视,对班级文化的价值取向更为明晰。班主任要立足班级实际,建设适宜核心素养生长的班级文化。

一、 挖掘班级精神文化,导航发展方向

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如班级目标、班级风气、班级舆论、人际关系等。它在班级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中起着引领性的作用,所以建设班级文化首先要立足学生,因地制宜,挖掘适宜学生成长的精神文化。

(一)依托校园文化,探寻方向

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校园的精神文化影响着班级精神文化的基本内涵和走向。借助校园文化的土壤来挖掘班级精神文化是一条不错的路径。

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江南小学,水多竹多,学校以“溪竹”为文化特色,注重学生灵动、包容、高洁、坚韧等品质的培养。笔者基于校园文化,并结合新时代核心素养的发展观,确定“以竹育人 做少年君子”这一班级文化的发展理念。并在“我的班级我做主”的主题班会上,民主商讨,确定了班级发展目标——奋进、虚怀、正直、坚韧。同时,将班级命名为翠竹班,设计班徽、班牌,确立班训等内容。

(二)聚合多方力量,形成核力

班级文化四要素理论认为,班级文化由四部分内容构成,分别是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这四要素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其中精神文化最具内在性,是更为上层的建筑,离不开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支撑。所以,在建设班级文化时,班主任要以精神文化为核心,多方聚力,通过班级一系列的制度建设、活动建设、文化建设,促使班级形成良好的班风和班级凝聚力等。

(三)把握成长时机,深化内涵

班级精神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班主任要做长远打算,因时因情而化,因时因情而进。

笔者将“竹”作为班级文化的代表,在形成前期侧重个体化发展,抓文明规范并鼓励孩子发展特长,突出竹之正直、奋进、卓尔等品质;而五六年级后,学生则偏向社会化发展,鼓励孩子参加志愿活动等,在各项文化建设中突出竹之善群、奉献品质,引导学生体会责任与担当。

二、 确立班级制度文化,保障运行机制

班级制度文化是由师生共同制定,全体成员认同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形态。它反映了主体活动的规则,对班级成员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班主任确立班级制度文化,可以为班集体的健康向上发展提供保障。笔者在制度文化建设期间除了与学生共同确立班级公约,还特别注重班干部制度、团队(小组)制度和家委会制度的建设。

(一)建立健全班干部建设制度

班干部是班集体的核心,班干部制度是班级制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从选拔、培训、工作三方面入手,推动班干部迅速成长。

班干部的选拔遵从“一听二看三观察”的原则,鼓励学生以自荐、他荐的方式选拔班干部候选人,再组织竞选活动,在民主投票的基础上选出班干部。并在班干部培训中,教给方法,引导他们进行班级管理工作。同时,在班干部工作中,明确分工、落实到人、大胆使用、严格要求。充分信任班干部,把他們放在工作第一线,如值日岗的检查、班级大型活动的组织主持等,督促班干部以身作则,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取得全班同学的信任。

(二)建立健全团队(小组)建设制度

基于核心素养的发展理念,笔者立足班级文化,打破原有的班级岗位设置,以班级活动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团队化组织及培养。具体设置如下:

依托班级文化,将每一位同学融进班级团队中,大大激发了班级凝聚力,促进个人及班级的发展。

(三)建立健全家长委员会制度

家委会,顾名思义就是由家长代表成立的组织,作为与学校沟通的桥梁,关注学生的教育。班级建设时,教师可以鼓励家长参与,建立健全家长委员会制度。在接班初,结合家长意愿和素质,成立家长委员会;召开家长委员会议,及时了解家长的想法,向他们反映班级、学校的情况。在家校融洽的气氛下,家长把自己当成班级群的主人,协助老师、其他家长做好班级的各项活动。如开学初,由于班内部分家长文化程度不高,个别同学只有爷爷奶奶在身边,有家长不会手机缴费,我们家长委员会的成员就主动站出来,指导其他家长缴费。

三、 丰富班级行为文化,搭建助力平台

班级行为文化,也被称为活动文化,是班级学生在班级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行为习惯,及其反映出来的文化气质。它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组织开展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兴趣,增进彼此友谊,凝聚班级向心力。

(一)从班级到学校、社会,丰富行为文化内容

班主任可以从实际出发,挖掘多方资源,创新活动内容,并鼓励学生走出班级、走出校园,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如笔者以“竹”文化为根,开展丰富多样的主题班会、晨会活动;并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大型活动,如“艺术节”“美食节”等;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科普宣传志愿活动”“重阳敬老活动”等。通过丰富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发展了素养,同时也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二)从教师到学生、家长,改变行为文化形式

学生是班级的主体,班主任在组织活动时应“以生为本”,鼓励学生参与,学会“放权”,还可以引入家长,让多方力量参与到班级行为文化的建设中。如,筹备运动会时,以体育委员为负责人,选拔参赛人员并组织训练。再如,筹备“美食嘉年华”活动时,由家委会牵头,鼓励家长参与学校活动,包括志愿者的征集、美食的制作等,促进家校的沟通。教师由台前的“演员”转入幕后的“导演”,促进了学生自主能力的发展,也增进了家校的情感。

四、 完善班级物质文化,营造生长环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努力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班级物质文化主要包括教室设施、环境布置、班级标志等,它是班级文化最直观的外在表现形式。它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所以,我们要围绕班级精神文化不断完善、美化班级的物质文化,让孩子在幽雅芬芳的环境中不断成长。

(一)保持班级环境整洁

保持班级环境整洁是班级物质文化建设中最基本的要求。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大多是在教室里进行的,时间一长,很容易产生垃圾,通常班内还会有几个小邋遢。班主任要引导学生保持教室的整洁,可以确立值日生轮岗制度,定时定期进行值日工作,若孩子还处在低学段,必要时还需亲力亲为,指导学生做好卫生工作。

(二)突出班级文化特色

班级物质文化的布置不是随意的,而是立足班级文化,结合主题进行独特、整体的构建。例如,笔者以竹文化为精神引领,“竹”深入土,让“竹”体现在班级的每一面墙壁上。在班级环境布置中设计了以下四方面内容:

1. 翠竹拔节争上游

這里既有个人的评比也有团体的评比,有学习方面也有行为规范方面的评比,让每个人的成长看得见,在班内形成良性竞争,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

2. 学习园地展风采

利用班级学习园地展现同学的作品,让孩子在欣赏他人作品的同时拓宽视野,也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3. 板报设计有启迪

结合学校和班级的文化,设计有主题的班级板报,利用板报宣传正能量,促进个人和班级的发展。

4. 绿植布置添生气

鼓励孩子为班级增添绿化,让孩子在勃勃生机中体会植物的朝气,这正如我们的孩子,引导他们在优美的环境中成长。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用环境和学生创造的周围情景,用丰富的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进行教育,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班级文化就是这样一个微妙的领域。班主任应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方向,把握当下,立足长远,建设班级文化,借“文”之手段达到“化”之效果!

参考文献:

[1]康永邦,李雪梅.基于核心素养的班级文化转型与创新策略[J].教育管理,2017(7):65-68.

[2]冯佳佳,张晓文.回顾与反思:我国班级文化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科学,2017(6):10-17.

[3]杨欣.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广州大学,2013.

[4]陈薇.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J].辽宁教育,2018(8):49-52.

作者简介:

徐洁,江苏省太仓市,太仓市沙溪镇第二小学。

猜你喜欢

班级文化小学核心素养
建设班级文化,增效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