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美学视域下我国主旋律电视纪录片发展探析
2020-05-15徐蕾常晓洲王召
徐蕾 常晓洲 王召
【摘要】主旋律电视纪录片的发展不仅反映了我国历史文化的变革,也折射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方式的转变,以及国家与时俱进的文化策略。通过以改革开放以后极具代表性的三部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再说长江》《辉煌中国》为案例,从传播美学的维度来分析我国主旋律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历程,以及新时代的创新与突破。
【关键词】电视纪录片;主旋律;传播;美学
1958年,纪录片《到农村去》在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播出,拉开了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帷幕。在其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电视纪录片记录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变革和科技的进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其中,体现国家意识形态、弘扬时代主旋律的纪录片占很大比重,被称为主旋律电视纪录片。这些作品通过选择符合正面价值的主题,体现积极、乐观、健康的价值观,力图激发观众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民族凝聚力。
从早期“形象化政论”的模式,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打捞文化地理的深层意象,到90年代纪实美学和平民视点的浸润,再到当下多元共生的市场转型,主旋律电视纪录片的发展不仅反映了我国历史文化的变革,也折射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方式的转变以及国家与时俱进的文化策略。本文以改革开放之后极具代表性的三部纪录片《话说长江》《再说长江》《辉煌中国》为案例,在传播美学的视域下回顾我国主旋律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历程,分析其發展趋势及面临的挑战,以期找到合理有效的解决途径,促进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
一、《话说长江》:打捞文化地理的深层意象
1983年12月,一部名叫《话说长江》的电视纪录片出现在荧幕上,以40%的收视率创下了我国电视纪录片的收视奇迹。该片不仅令国家文化地理的意象深入人心,更是激发了亿万观众的爱国主义情怀,被盛赞为一幅“激动人心的爱国画卷”。
这部纪录片有25集,从长江源头出发,沿着上游、中游、下游的顺序对流域两岸的山川地理、民俗风情、名胜古迹和社会风貌进行了介绍。以单线式渐进结构来组织内容,叙事单元之间由主题线索连接,通过空间关系来实现内容的逻辑构建。其主题明确,主题文本先行于选材、拍摄与制作,由主题线索串联起宏大叙事,体现了传统纪录片“主题先行”的特点。
在表现手法上,《话说长江》采用传统“画面+解说”的形式,解说为主,画面为辅。长镜头的大量使用营造了画面意境,真实地再现了长江的壮美,而散文式的解说词则起着向观众传递思想和倾述感情的重要作用。“话说”是一种将议论、抒情、陈述结合在一起的全新方式,是知识性、文学性与趣味性的结合,避免了高高在上的空洞与说教,体现了极高的艺术性。这种饱含文化意韵的“话说”形式,再现了当年长江流域的生活画卷,彰显了纪录片的真实与真诚,使观众获得了一种全新的审美体验。
在传播方式上,《话说长江》的电视传播特性明显。主持人的设置,每周固定时间播出一集,每集30分钟,这些今天看似平常的特性在当时都是创举。[1]另外,令观众感动的不仅仅是它的艺术感染力,更是一种爱国情怀,是通过展示长江壮丽的风光和多彩的风土人情,被激发的爱国热情。[2]《话说长江》作为同时期主旋律电视纪录片的代表,抓住了文化地理的深层意象,重新审视了传统伦理,激发了民族感情,也开启了纪实美学的新局面。
二、《再说长江》:展现大众审美的人文情怀
2006年夏,继《话说长江》播出23年之后,一部中央电视台摄制的纪录片《再说长江》再一次掀起了收视热潮。这部作品不仅体现了我国电视纪录片从宏大叙事向个人叙事的转型,更是直观展现了大众审美与平民视点对主旋律电视纪录片的浸润,以及以人为本的人文情怀。
与《话说长江》相比,《再说长江》虽然也有着宏大的叙事主题,但其着力点不再是长江所代表的文本意象,而是长江沿岸二十多年来的变化,是生活在长江岸边的人。将具体的个人作为国家的重要组成单元,透过个体呈现宏大叙事,透过有血有肉的平凡百姓来展现长江的生命力,展现民族的凝聚力,展现国家的繁荣进步,这是《再说长江》为代表的主旋律电视纪录片在适应这一时期大众文化崛起时所做出的转变。
从叙事上看,《再说长江》打破了单线式渐进结构,整体的叙事纵横交错,空间与时间相交织,结构复杂多变,使整部片子充满了层次感、立体感。与《话说长江》散文化抒情的叙事方式不同,《再说长江》故事性陈述更加贴近现实生活,更加清晰地还原了时代变迁下长江两岸的社会进步。叙事视角由单一转向多元,拓展了内容传达的空间,也丰富了视听组合的方式。
在表现手法上,《再说长江》不再启用主持人,有意识地淡化了解说,却大量使用了“同期声”的手法。“同期声”比后期的配音更加自然、逼真,也更能体现纪录片的特点。在看到画面的同时,还能听见许多“不同的声音”,使观众感受到了作为受众甚至参与主体应有的尊重,大大激发了观众的参与意识。[3]除采访外,作品中还有大量的人物原声。这些带有市井气息的家乡口音如实地反映了当地的生活,而且更加“原生态”,更具亲切感。从“话说”到“说话”,我国主旋律电视纪录片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立的话语方式。
从《话说长江》到《再说长江》的转变,不仅是技术和表现方法上的转变,更是体现着观众审美追求的进步,以及主流意识形态书写方式的不同。《再说长江》跳出了单向性、灌输性的传播模式,将本应作为观众的百姓的反馈也记录其中,更有纪实性的抓拍和无预测的细节展示,已经打破了“主题先行”的模式。体现着这一时期主旋律电视纪录片对大众审美的尊重,对平民意识的迎合,跟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实现了自身的突破。
三、《辉煌中国》:打造全民自豪的国家形象
2017年9月19日至24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的《辉煌中国》,一经播出就收获了广泛的关注与好评。作为一部向党的十九大献礼的纪录片,《辉煌中国》紧贴时代潮流,坚守主流价值传播,将十八大以来五年间我国所取得的成就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示。让观众更好地了解了身处的时代,国家的进步,也感受到了精神的振奋和内心的自豪。
在创作手段上,《辉煌中国》最大的创新之处就在于,采用了“创作众筹”的方式。2017年5月20日,央视网与人民网、优酷、腾讯等12家网站正式推出“全民开拍了”众筹征集活动,鼓励公众通过票选话题,上传相关案例、照片、视频等材料的方式,参与影片内容的创作。“创作众筹”不仅实现了在最广泛范围内获取创作素材的目标,而且强化了公众对作品的参与度,增加了公众对作品关注的黏性,为影片之后的播出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运用了新時期互动创作的先进理念,也体现了对公众的智慧、兴趣、关注点,以及审美的极大尊重。
在叙事手法上,《辉煌中国》做到了点面结合,虚实结合。作品将200多组国家成就的准确数据与65个生动的基层故事完美结合在一起,既高屋建瓴又脚踏实地,消解了主题过于宏大给观众带来的突兀感和空洞感,通过细节的客观、真实、典型、细腻,触动了观众的内心,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富有典型意味的、具有独特形象和情绪的真实细节,传达出不可抵抗的审美魅力,让整部电视纪录片充满了光辉。
《辉煌中国》还创新性地将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同期声自然、流畅地穿插在解说词中。《创新活力》这一集中,在谈到我国的科技创新时,解说词插入了习主席2015年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这样解说与同期声的虚实结合,不仅没有破坏整部纪录片的叙事,反而令细节展示和思想传递毫无违和感地融合在一起,既有内容呈现的真实性,又有语言表达的艺术性。
在传播模式上,《辉煌中国》在融媒体背景下,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整合传播,形成传播矩阵,短期内即获得了较高关注。在传统媒体电视端,《辉煌中国》首先在央视综合频道以每天一集的形式播出,随后央视财经频道、新闻频道、中文国际频道进行了重播,英文频道也播出了影片的英文版。而新媒体平台不仅在《辉煌中国》的创作阶段就参与其中,在播出推广阶段也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不仅央视网设立了官方网页,人民网、优酷、腾讯、爱奇艺、哔哩哔哩等12家视频网站也实现了同步展播。社交网站上,关于“辉煌中国”的微博话题,更是达到了数以亿计的阅读量和几十万条评论。这种多渠道联动、互动性传播的模式在我国主旋律电视纪录片历史上也是史无前例的。
《辉煌中国》在内容的呈现和形式的表达方面,都体现了强烈的互动性,表现出新时期的巨大变革与进步。观众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不仅仅是在欣赏的阶段发挥主观的创意功能,而是直接参与到了创作的过程中,消解了创作与鉴赏的明确划分。
四、我国主旋律电视纪录片的发展与未来
回顾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主旋律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历程,能深刻地感受到意识形态领域文化自信的不断提升。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主旋律电视纪录片先后经历了从自然景观中挖掘民族精神、于生活变化中体现社会进步、在辉煌成就中再塑全民自豪这三个阶段,主题不断深入,立意更加高远。
在表现手法上,从“画面流畅,解说为王”的模式,发展到“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再到“创作众筹”,个体表达、互动表达逐渐取代了单纯的教化指导。在叙事结构上,从“主题先行,单一线性”,到“纵横交错、立体多元”,进化到“点面结合、虚实结合”,不仅兼顾了电视纪录片的表现效果,而且实现了叙事上的美学追求。在传播模式上,从依靠传统媒体进行单向传播,到结合观众的需求适度互动,发展到利用新媒体平台构建传播矩阵,国家话语的讲述也更加平易近人,更重视观众的参与、互动与反馈。在审美倾向上,从传统的观念表述,发展到纪实美学,经历了演绎美学,走向了多元的态势。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新时代的媒体属性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融媒体背景下电视纪录片的创作和传播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首先,纪录片频道的推出虽然为纪录片提供了更好的播出平台,但也对其市场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在市场化的背景下,纪录片的创作会更加注重观赏性和娱乐性,也就相应地降低了其社会批判的功能。再次,融媒体时代,纪录片的创作和传播理念被改变,电视特技、情景再现、舞台表演等非纪实性表现手段被大量引入,导致传统纪录片严格纪实的理念也开始松动。[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主旋律电视纪录片作为讲述中国故事,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自信的有效手段,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
第一,弘扬主旋律,丰富影片内容主题。主旋律电视纪录片肩负着唱响时代主题,讲述主流意识形态,增强民族凝聚力,激发观众爱国热情的使命,虽有其特殊的选题范围,但要避免内容和主题的单一与重复。无论技术如何创新,叙事手法如何多样,传播模式如何变革,“内容为王”都是无须质疑的。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并不缺少好的素材和故事,深入挖掘“好故事”,讲好一个“好故事”,才是纪录片创作的关键。借助互动性、开放性的新媒体平台,开拓思路、开阔视野,拓展影片的主题,丰富影片的内容,才能创作出更加多样的作品。
第二,突出艺术性,注重形式寓教于乐。“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对于主旋律电视纪录片而言,形式的创新和突破,也是吸引观众的有效手段。当代纪录片中,特技、表演、动画等多种非纪实手段的使用,普遍增强的艺术性和娱乐性,已得到了观众的认可。而新技术的推动下,交互式纪录片和VR纪录片的出现,用技术的力量改变了传统纪录片的形式,甚至承担起意义建构的重任。娱乐性、艺术性、多样性的增强是纪录片发展的趋势,主旋律电视纪录片只有体现艺术的美感和适度的娱乐,才能更好地传递思想,寓教于乐。
第三,适度市场化,增强观众互动黏性。当主旋律电视纪录片逐渐摆脱了传统“形象化政论”的模式,市场化成为其生存与发展的必经之路。从了解观众,分析观众,适度迎合观众,到引发互动,黏合观众,当代纪录片已经形成了用户意识,能够做到从观众出发,为了观众。新时代“互联网+”语境下,大数据技术为全面了解观众的需求提供了可能,也为纪录片的精准传播提供了条件。关注市场,以观众为中心,在创作、制作、传播的过程中加强与观众的互动,才能制作出兼具市场价值和社会效益的影片。
第四,整合新媒体,构建立体传播网络。新媒体的出现和繁荣,不仅为纪录片的大众化、碎片化、多渠道传播提供了条件,衍生出了纪录片的新类别,如网站自制纪录片、商业订制微纪录片、观众原创纪录片等,而且有效地扩大了受众群体,吸引了偏爱新媒体的年轻观众群体。媒介融合局面已经形成的新时代,主旋律电视纪录片应当有效整合新媒体资源,借助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联动,加大传播路径,构建全面立体的传播网络,增强与观众的互动,才能实现有效传播,扩大自身影响。
[本文为2017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学一般项目“大数据时代高校审美教育个性化研究”(A1713)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张同道.中国电视纪录片50年[J].电视研究,2008(10):13-16.
[2]李灵革.纪录片下的中国:20世纪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与社会变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99.
[3]谭天,陈强.记录之门:纪录片创作理念与技能[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150.
[4]柯泽.新媒体时代科学纪录片的创作与传播[J].新闻爱好者,2015(8):25-29.
(徐蕾为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文理学部副教授,哲学博士;常晓洲为河南电视台卫星频道综合科科长,主任编辑,哲学硕士;王召为天津市西青区富力中学教师,哲学硕士)
编校:王 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