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独白”到“对话”: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到移动新闻直播的叙事嬗递

2020-05-15易油均

新媒体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叙事结构

易油均

摘  要  技术更迭带来新闻叙事的变迁,从广播电视到移动互联网,新闻叙事的内容、主体、结构都因为技术的迭代呈现出新的特征。文章从内容的丰富、叙事主体的拓展、叙事结构的变迁三个角度梳理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到移动新闻直播的嬗递变迁,并对移动新闻直播叙事主体间的关系、叙事结构的特征等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技术风格;新闻叙事;叙事主体;叙事结构

“叙事就是某人在某个场合出于某种目的对某人讲一个故事”,而“新闻叙事”则是其作为“新闻”这一独特文类的强调,是“运用一定的语言系叙述、重构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的活动”。

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理论认为,对人类社会而言,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并非彼时媒体所传递的内容,而是其时所使用的工具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保罗莱文森紧随其后,用“补偿性媒介”理论勾勒出了媒介技术的进化路径。不断演进的媒介技术,在改变传播形态、重塑新闻传播格局的同时,凸显了“用户本位”价值,满足了受众除信息需求外的多样化诉求,也进一步丰富了新闻叙事的想象空间。

1  从“单一”到“丰富”,内容的拓展

1997年被称为中国电视“直播年”,中央电视台完成了三峡大坝截流、香港回归等重大新闻事件的直播报道工作,反响强烈。“现场”这一电视新闻至关重要的元素开始为电视新闻工作者重视,直播理念深入人心。伴随着福建电视台新闻频道、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凤凰卫视资讯台等专业频道的成立,以突发事件、“媒介事件”等重大新闻为主要内容电视新闻直播成为常态。

2002年,江苏电视台直播民生新闻栏目《南京零距离》正式开播,各地地面频道民生新闻节目随之遍地开花。这一类具有平民视角,反映民众生活的消费类新闻,是媒体在市场和技术的双重驱动下对内容的适位调整,严肃新闻逐渐被地域性更强、平民化色彩更浓重、娱乐化程度更高的新闻所取代,话语样态也从高高在上的讲话变成了更具亲和的对话。

2016年,以社交为主体,涵盖电商、新闻资讯、手机游戏等多元内容的直播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新浪新闻、腾讯新闻等网络资讯平台以及新华社、财新网等传统媒体先后推出移动直播产品,这一年被称为“移动直播元年”。

移动新闻直播的内容较传统电视直播更丰富,既有传统电视时代已然成熟的重大主题策划直播、现场调查报道、突发动态报道,也有一些更接地气、更具网感、动态感的直播类型,如社会热点追踪、话题外采、配合电视的网络视角的直播以及慢直播等。

2  从“独占”到“多元”,叙事主体的变迁

2.1  叙事主体的多元化

从“香港回归”开启“电视直播时代”到《南京零距离》成为民生新闻的滥觞,电视新闻的叙事主体始终是职业新闻工作者,其背后存在着“把关人”严格控制的审查制度。为提高新闻的吸引力,增强新闻的可听可看性,编辑记者在叙事结构、叙事话语上做了诸多有益尝试;为了提升用户参与感,电视新闻工作者曾尝试通过书信、短信、热线电话甚至“两微一端”将受众纳入到自己的内容生产机制中,但始终没能跳出职业传播者主导的叙事结构。

得益于技术的赋权,资本的推动,移动直播的门槛不断降级。目前,很多广播电视报业集团都已经具备两微一端、直播、短视频的新媒体矩阵。数量可观的非职业传播者也参与到移动新闻直播中,实现了叙事主体的多元化,形成了职业传播者加非职业传播者的移动新闻直播图景。

专业记者也注意到“互动”在调动用户积极性以及丰富新闻体验中的作用。在移动新闻直播过程中,在确保安全播出以及叙事流畅、完整的情况下,让渡部分叙事的权力,使曾被动的受众以相对主动的姿态参与到直播来。当然,这种“专业+非专业”的多元叙事主体在丰富直播内容、形态的同时,也增加了直播的风险及不可控。

2.2  “互动仪式链”下的主体关系变迁

零时差、跨时空对话的交互场景,连接起来多个叙事主体及叙事接受者,通过弹幕、语音、表情包以及二维码等形式,移动新闻直播中的记者与用户,用户与用户共享信息、探讨问题、分享感受,建立起了相对平等的互动关系。有学者认为,移动直播在生产内容的同时也在生产一种“关系”,信息共享、情绪互动使得用户的社交需求得到满足并获得了存在感,甚至形成了社群。

柯林斯认为:“互动和仪式能不断产生情感力量,并将这种情感与符号相联系,从而形成组织信仰、组织思想、组织道德规范以及组织文化的基础。而组织中的人,又利用仪式所产生的情感和符号,引发后续的社会互动。经过一定的时间,这种循环成为固定的模式。”互动仪式的发生需要具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身体在场、对群体外的个体设定界限、群体中的个人将注意力集中于共同的议程或者主体上、群体中的人分享共同的情绪和情感体验四个条件,其中物理空间的身体在场无法通过线上操作实现。但伴随着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广联接等特征的5G网络正式商用以及高清手机、VR、AR等智能终端的普及,技术将在“媒介即人的延伸”的指引下,丰富用户的体验,弥补物理空间身体不在场的缺陷。尽管用户各在天涯,但是技術及时、持续以及真实的在场感仍然能为互动仪式链的形成提供可能,叙事主体之间,叙事主体与叙事接受者间将形成更加平等且紧密的强关系。

3  从“独白”到“对话”叙事结构的变迁

“结构是对人物生活故事中一系列事件的选择,这种选择将事件组合成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序列”。将结构的概念引申到新闻学中,则可以理解为“一篇新闻的材料组合、段落安排的总体设计”。

在传统的新闻叙事中,基于对安全播出、时段资源有限性以及新闻价值的考量,常参考模板进行结构,叙事呈现出非线性特征;而移动新闻直播的叙事则呈现出以线性为主体,非线性融合穿插的特征。

3.1  传统的新闻叙事结构

为提高新闻生产效率,增强新闻的条理性、可视性,电视新闻记者往往会根据新闻的类型选择适合的新闻模板。

常见的新闻叙事模板有倒金字塔式、沙漏式、递进式、悬念式、典型集合式、逻辑板块式、复线式以及华尔街体。这些叙事模板或按照事实重要程度次第排布、或为凸显电视新闻现场感将重点信息分置头尾,还有从个体生活经历的角度切入,由小渐大,用典型场景、细节勾勒事实全貌。模板各有侧重,但共同特征是将“线性”发生的事实打破并重构成“非线性”的新闻作品,故事的时空被打乱,并按照叙事者对于新闻价值的理解进行重构。即使出镜记者现场报道,也会在了解现场后对已知内容进行选择、调整。虽形式是直播,但叙事却是近乎全知视角的结构安排。

近年来,新闻遭遇叙事“无创新”的尴尬境遇。媒介竞争加剧,受众对于新闻产品真实感、沉浸感、互动性、获得感等新闻体验的期待值将逐步提高。

3.2  移动新闻直播的叙事结构

从电视新闻直播到移动新闻直播,叙事结构因移动互联网技术移动、互动、数字化的特性呈现出的不同以往的特征,最终形成了以线性叙事为主要脉络,以悬念叙事为推动力,以互动叙事为聚合力的三位一体的叙事结构。

3.2.1  线性叙事为主要脉络

移动新闻直播根植于互联网平台,因跳脱电视频道时段资源的束缚而获得更大的自主性,直播平台的可选择、直播时长及流程可控制为叙事结构创新提供了更大的施展空间。

目前主流媒体的移动新闻直播多采用“线性”直播方式,展现新闻事件的全过程,略去中间切割、调整及重构的过程,可以说“移动新闻直播打破了嚴肃精英的电视直播方式,不仅能够传达核心信息,还可以展示直播者获取信息的准备过程”,实现了叙事时空与故事时空重合,为受众带来了真实感、在场感。2020年2月1日,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总台记者探访武汉市红十字会仓库》的直播中,主播被仓库保安“请”出了现场,1 400万在线网友亲历了这一过程,随后#央视记者遭遇武汉红会保安阻拦#话题登上微博热搜,舆论发酵。

时空一致性契合了新媒体环境中新闻的透明性观念,将传播主体新闻生产的过程、方式方法以及内容展示给公众,以消解新闻业所面临的信任问题。

将线性直播的过程感发挥到极致的是慢直播,其特征是长时段、自然态、强调视觉感受。2020年1月23日,湖北武汉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开工修建火神山、雷神山两座医院,建设周期7至10天左右。“中国电信”官方账号在央视频平台开设了两个现场,四个视角的直播间,《慢直播l与疫情赛跑——全景直击武汉雷神山医院建设最前线》《慢直播l与疫情赛跑——全景见证武汉火神山医院崛起全过程》的慢直播采用了类似监控录像的俯瞰视角,记录医院建设情的实况。直播频道里没有镜头切换,没有解说词以及背景音乐,嘈杂的现场施工音响甚至影响观看,但截至笔者写作此文时,该直播已经吸引了将近6 647万网民在线“云监工”。将新闻现场的画面近乎原生态地呈现,仅留下评论区供网友互动,取得了良好传播效果。

3.2.2  悬念叙事的推动力

线性叙事犹如一把双刃剑,呈现事实全貌固然能给受众带来真实感、在场感,但新闻事实发生发展,核心信息出现,重要细节的显露需要一个过程,诸多未知的不确定因素也会增加了直播的风险。

记者与用户一样面对未知,身在现场的他们只能带领镜头前的受众一起摸清事实的来龙去脉。叙事者的时空与叙事接受者的时空几乎同步,记者在现场的发现、提问、思考、判断以及新闻方向的选择都将实时呈现在镜头前,这种半知视角带来的未知、悬念是吸引用户保持关注并参与互动的核心要素。

当然,线性叙事也很容易出现单位时间内信息浓度低、节奏拖沓无重点、逻辑断裂等问题。2019年8月28日,浙江省杭州市建国北路发生路面塌陷,疑似道路天然气管道破裂形成黄色烟柱,“浙视频”立即开启了长达4小时的移动直播,由于事故原因调查及后期处理需要时间,且现场被封锁信息密度极低,直播画面有3/4的时间处于定帧或播放先前画面的状态。发挥悬念叙事的正向推动力,需要建立“预案—总控—调整”的直播机制。所谓预案,就突发事件提前做好应急准备;总控,以新闻价值为标准,把控直播总体进程;调整,发现新情况,迅速进行价值判断,发掘鲜活的信息。

3.2.3  互动叙事的聚合力

从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到移动新闻直播,最大的变化是传统单一、线性以传播者为主体的传播模式被传播者与用户、用户与用户多向互动的多主体传播模式所取代。在以互动为基础逻辑的互联网平台上,传播主体间的对话成为现实。

作为“使用与满足”的互动。受众的触媒行为基于特定的动机,通过媒介内容、媒介接触本身或媒介接触氛围得到满足。移动新闻直播中用户观看直播、参与互动的动机是多样的。喻国明的互联网“价值标尺”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从市场的角度锚定用户需求的另一种参考。他认为一项传播技术或者形态是否具有市场空间或者社会价值需要看它是否能够增加人的社会链接的丰富性;是否扩大了人的社会实践的自由度;是否强化了对纷繁现实的把控力,简化人把握现实的成本。可见,除了获取信息、服务,获得参与感、群体归属存在感,寻求陪伴外,互联网时代用户的新需求也应纳入直播设计的考量。

作为直播内容的互动。直播中,用户使用弹幕、留言、点赞、送礼物与主播建立关系。用户可以就直播中的任何疑惑提问,记者则可以选择其中一些问题进行回答,也可以在直播中提问让用户回答,作为信息的补充;双向的感受分享、情绪回应也是互动内容的一部分。这样的互动能使用户获得参与感的同时保持对直播的关注。直播中的直接对话,及时反馈,带来了用户对话题内容的无限衍生。一次提问与回答,分享与回应既是上一轮对话的完结,又是下一个话题的开启,也可能是中断既定叙事策略,开启另一轮对话。二者都在互动中推进叙事的进程。

区别于传统电视直播时代封闭的内容生产,移动新闻直播内容的生产更倾向于在“半知视角”下提供一个“半成熟”的文本,围绕这一文本,用户和记者都可以设置具体的议程,两者在对话中完成内容的生产。

参考文献

[1]詹姆斯·费伦.作为修辞的叙事:巧,读者,伦理,意识形态[M].陈永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4.

[2]王佳航.叙事变迁:技术驱动下的新闻表达重构[J].新闻与写作,2016(6):9-12.

[3]常江.中国电视史1958-2008[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

[4]王浩任.互动仪式链视角下的网络亚文化——以《创造101》中的“菊文化”为例[J].视听,2018(10).

[5]罗伯特·麦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天津,2014:31.

[6]曾祥敏,刘日亮.移动新闻直播:临场交互下的信息传播[J].电视研究,2018(9):18-22.

[7]詹晨林.移动新闻直播的叙事特点与语态创新[J].新闻战线,2017(8):86-88.

[8]何纯.新闻叙事学[M].长沙:岳麓书社,2006.

猜你喜欢

叙事结构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空间叙事的结构与功能
圣经叙事结构指导下的欧·亨利小说
《哈利·波特》的魔幻叙事解析
贾樟柯电影叙事的板块结构分析
浅析《喜福会》的叙事结构
以微电影《调音师》为例谈中国微电影在叙事上的改进
电影《明日边缘》叙事动力解读
《西厢记》与《春香传》的叙事比较
话题类视听新闻作品的叙事策略分析
南昌采茶戏《南瓜记》的叙事艺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