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仪式感:媒介事件中短视频新闻的报道创新
2020-05-15巩晗
巩晗
摘 要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融媒体报道中,短视频新闻不只是对国家庆典的简单呈现,还以构建的姿态参与了国庆这一媒介事件塑造。这是短视频新闻第一次在国庆报道中被规模化运用,并成为融媒体报道的主流形态。以人民日报微博为代表的主流社交媒体账号,探索出“点—线”结合的短视频呈现形态,将宏大密集的仪式浓缩为一个个信息点和情感点,通过现场解构、内容赋值、走出仪式等创新表达,“串珠式”呈现一组突破时空限制的全景式报道。在“去中心化”的社交媒体上,短视频新闻发挥共情、反馈、干预等功能,不但没有消解国庆仪式的主旋律,反而让用户注意力和情感流向同一个中心,在社交媒体多元语境下重塑媒介事件万众瞩目的仪式感。
关键词 短视频;社交媒体;国庆;人民日报
1 序2019年10月1日,亿万民众通过媒体直播见证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这是中国媒体发展进入深度融合阶段①的首次国庆报道,一系列仪式报道在传播方式上发生有了新变化:观众不仅可以通过电视、广播、网站收看收听直播盛况,也可以在微博、客户端等新兴媒体平台看到同步直播报道。
国庆作为一种国家仪式被直播,在大众媒体上呈现一个“令国人乃至世人屏息驻足的电视直播的历史事件”,是一个盛大节日和一次集体感情宣泄,这符合戴扬和卡兹早期定义媒介事件的脚本特征②。但不同的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报道是在新媒介环境中进行的,媒介事件不再只有电视独家直播,而是由多媒介共同营造的“景观”。结合新的媒介环境变化,媒介事件理论也在修正中发展。卡茨等学者提出存在另一种破坏性的媒介事件③,有学者将其定义为“新媒介事件”,并成为大部分围绕网络舆情现象应用研究的理论基础④。戴扬完善了媒介事件理论成书时的观点,认为仪式性媒体事件以新的特征依然存在⑤。随着媒体融合发展进入纵深阶段,以国庆、春晚为代表的仪式性媒介事件也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介平台上成功实践,相关应用研究还不充分,尤其是社交媒体上“仪式”构建过程缺少实践论证。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微博是被广泛运用的社交媒体之一,其中主流媒体开办的媒体微博在微博平台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微博平台的“社交”和“媒体”双重属性更加显著。一方面,基于转发、评论、点赞功能,用户只需实名制注册即可具备拥有微博发布与互动权限,这是微博的“社交属性”。另一方面,媒体微博在微博发布新闻内容,热门话题和热门搜索等议程入口,也赋予了微博“媒体属性”。作为媒体微博的一员,人民日报法人微博粉丝数量达9 800万⑥,是微博平台粉丝数最多的媒体账号,也是微博新闻资讯和重大事件报道的排头兵。
如今,短视频新闻已成为社交媒体上资讯内容的主要形态。在国庆当天,短视频是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账号的优先报道形态。截至2019年6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为6.48亿,占网民整体的75.8%⑦。2019年9月,人民日报微博日均发布2条原创短视频微博,2019年国庆当天,人民日报微博共发布164条微博,其中短视频微博94条,占比达到了57%⑧。这是历次国庆报道中,首次大规模出现短视频新闻,其新闻报道的功能得到了全面纵深展示。本文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当天人民日报微博报道文本为研究样本,探析这一新兴新闻生产的路径,以期为未来短视频新闻报道提供有用经验。
2 “串珠式”呈现:短视频新闻的报道模式创新
让观众有机会在“非现场”体验现场,成为“事件”的见证人⑨,这是媒介事件中 “现场直播”的意义。短视频国庆报道中,既要能同步现场直播,又要能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为此,人民日报微博短视频探索出“串珠式”报道模式,在再选择、再生产和全景呈现三方面创新报道。
2.1 现场再选择:复杂仪式的“碎片化”呈现
每发布一条微博,都会公开显示发布时间,这为媒体微博账号发布新闻信息提供了“时间流”的变量,也与国庆仪式的“现场直播”发生有功能上的结合。但必须承认,以“短平快”为特点的短视频,在形态上恰好是“反时间流”的,具体表现在两组要素矛盾:
一是现场仪式的线性发生和新媒体非线性处理的矛盾。现场仪式是随时间线性发生的,而短视频则是打破时间线的非线性内容。
二是密集仪式与新媒体碎片化传播的矛盾。国庆活动有一组密集且复杂的环节,它包含了纪念大会、阅兵、群众游行、群众联欢等多个活动,每一个活动中又包含了诸多细节,时间长、信息多,而短视频的时间短、内容少、节奏快。如果短视频发布打乱国庆活动顺序,会造成新媒体塑造的仪式与现实仪式的“时空错乱”;如果机械式地流水线发布,就容易主次不分,产生“内容堆积”。
为此,人民日报微博在直播中探索出“线—点”结合的报道方式。具体就是一方面保证长时间的公共信号直播,一方面对直播信号实时剪辑,发布直播碎片,形成“直播流+直播碎片短視频”的内容组合。其中,直播碎片本质就是短视频。碎片短视频在报道数量、频率和及时程度的差异,就能反映编辑对现场的“再选择”和媒体的议程设置。
国庆阅兵的分列式,是国庆仪式中最具框架结构的部分。以该部分仪式内容为样本,以分列式每一个独立方队为单位,能显著感知短视频和线性直播的议程差异。分析样本后发现,分列式脚本总数就达到59个,而人民日报微博选取的直播碎片为12个,占比仅20%。
这反映出,在阅兵分列式报道中,人民日报微博短视频呈现“数量少、重点报道”的报道特点。15个徒步方队中,直播碎片短视频呈现的仅有4个(占比27%)。对装备方队、空中方队的报道比例更低,31个装备部队中仅报道6个(占比19%),且大多集中在战略打击方队;11个空中梯队仅选择了1个(占比9%)方队报道。
相比一份平铺罗列的“菜单”,一份要点突出的“推荐菜单”,更能满足用户的观看需求。三军仪仗队、女兵方队、民兵方队、维和部队都取得较好传播效果,短视频《东风快递使命必达》转发达44 113次,成为当天所有直播碎片短视频的传播峰值。
这种“线—点”结合的直播模式,解决了“现场直播”与移动新媒体的两个主要矛盾,既保证了现场直播在媒介事件中的基础地位,又用短视频报道体现了媒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能力。
2.2 内容再生产:“再剪辑”源于现场,高于现场
短视频的“再生产”,就是通过声音、画面、文本的二次处理,增加信息和情绪,实现视听效果上的再升级。国庆节当天,人民日报微博共发布17部作品“二次剪辑短视频”,10部短视频转发量突破1万,3部短视频转发量超过10万,实现了刷屏式传播。其中系列混剪短视频《90秒看完大阅兵徒步方队》《90秒看完大阅兵装备部队》《45秒看完大阅兵空中梯队》,在微信、客户端等多个平台同步发布,成为当日短视频融合传播的一大亮点。这类视频呈现以下特点。
2.2.1 时效优先
作为直播内容的补充,成功的“二次剪辑短视频”都依靠明显的首发优势。《90秒看完大阅兵徒步方队》制作完成仅在徒步方队结束后2小时内完成,在直播结束前发布。
2.2.2 呈现“瞬间”
此类视频往往关注仪式中的“细节”,而非呈现一段叙事情节。这是因为作为媒介事件的国庆活动,时间和空间都已经是公认的背景信息,因此短视频将不再拘泥于传统新闻要素中的时间、地点、前因后果交代,例如短视频《郎平演唱我和我的祖国》《群众游行撒狗粮》时长都不超过15秒,不传递冗杂信息,直奔核心内容,提炼重点。
2.2.3 渲染情绪
相比简单的字幕,音乐是更具感染力和抒情意义的叙事元素,使用音乐成为短视频新闻中直接抒情的极致化表达。用声音与画面提升情绪,要求视听要素高效率使用,画面、同期声、音乐、字幕最大效率地融合运用。例如,竖屏视频对手机屏幕利用率高,可以起到强化主角的作用;激昂的配乐可以很容易激活“高燃”“踩点”等感官情绪。
2.2.4 创意取胜
短视频创新,就是要创作打破传统剪辑语法,用独特形式实现视频内容“质变”。短视频《天安门前,跨越70年的两场阅兵》开创式地用分屏短视频对比70年前后的两场阅兵,镜头的组合效应,直观呈现到70年发展的巨大变化,使简单的拼接也有深度,有力量。
“二次剪辑短视频”使短视频创作源于现场、高于现场,也不干扰国庆活动按既定脚本运行,有适配移动短视频的传播力,使短视频的仪式报道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2.3 全景式报道:“走出仪式”,打破时空限制
不同于电视直播有着严格的时空内容设计,移动新媒体可以打破仪式时间空间限制,制作属于新媒体的原生内容,做“全景报道”。这需要主流媒体的短视频主动“走出仪式”。
2.3.1 做预告报道
先睹为快,媒介事件预告报道的魅力在于独家新闻,而短视频报道的视听呈现,还让不在场的观众也有“提前”入场体验。例如,在前期彩排中曝光的民兵方队一直身着淡蓝色服装,阅兵当天早晨却身着红色制服训练惊喜亮相,这一幕被记者拍摄并迅速制作短视频《女民兵方队服装全新亮相》,成为阅兵式开始前的一大亮点。以此为代表,还有5组在天安门前进行最终训练视频画面以短视频的形式呈现,成功“点燃”用户期待。
2.3.2 做拓展报道
此类短视频的特点是草根化、去脚本化和祛魅化。草根化指拍摄主体是普通人,大部分素材来自网友手机拍摄,不用讲究视听语言,拍摄者自己本身也是视频内容的一部分(如解说)和参与者。而超脱国庆官方活动本身的人性化内容,有很强的“去脚本”属性。活动结束后,一些网友拍摄的片段,如《兵哥哥表白中国女排》《兵哥哥与小狮子击掌》《结束后,女兵们红了眼眶》,也被制作成资讯短视频。此外还有一些短视频关注鲜为人知的暖心幕后,充满了人情味,如《和平鴿会自己认路飞回家》,用“周到的细节”补充国庆的仪式信息,用背后的故事感动人心。
这些原创、独家的短视频,在空间上已经“走出”了天安门广场和东长安街,也“超过”了规定的表演时间。这种“全景呈现”的短视频报道拓展了庆祝活动时空属性,呈现了一个逻辑更完整和内容更立体的国庆活动。
短视频走出仪式的“全景报道”,并不意味着解构仪式或分散仪式的注意力,无论是预告报道营造的期待值,还是外围报道为阅兵留下的“轻松注脚”,都从根本上在为仪式服务。它的现场指向和情感表达,最终都转换为对国庆活动强有力的向心力。
3 共情、反馈、干预:短视频新闻的功能突破
由电视主导的媒介事件,为保证仪式不受干扰,观众要素往往无法体现在仪式内容本身。经过精心设计和多次演练的现场观众镜头、解说词,是构成仪式与观众关联的主要载体。而短视频的媒介事件报道则与用户联系更紧密,在报道上呈现出不同于传统媒介事件的功能特点。
3.1 共情:情绪化的多元视角切换
媒体的新闻生产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人民日报微博在多年短视频生产中会自觉形成符合媒体定位的价值观,突出表现在报道视角的选择和对用户情绪的判断。从2016年开始,人民日报微博的短视频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复杂到全面、从单一类型到全类型覆盖的发展历程。既有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主旋律报道,又用“网言网语”与网友共情,这种多元视角的切换,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报道中也得到充分运用。
3.1.1 仪式视角
仪式是注意力的汇集点,短视频对仪式的呈现,就是强化“万众瞩目”的媒体景观,从而进一步强化对国家、民族符号的呈现,引导用户表达爱国情感。此前历次重大直播报道中,“仪式”都是人民日报微博短视频生产的核心内容。包括升旗仪式、鸣礼炮、三军仪仗队、阅兵、分列式等在内的国庆“仪式”呈现,都为了表达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人民军队的情感符号。在今年的特殊语境中,“阿中哥哥”“护旗手”成为短视频报道的高频词,这是媒体与网友在国家话语层面的共同表达、共同情感。
3.1.2 新闻视角
国庆仪式虽然有既定脚本,但它每一个环节的实时发生,仍是一种新近发生的事实,用户高度关注,具备新闻价值。例如,彩排中从未出现的中国女排惊喜亮相,短视频《中国女排压轴出场》就具备新闻属性,此外同样被镜头捕捉到的《香港光头阿Sir挥舞国旗》也是新闻视角的短视频代表作。短视频的二次生产,就是追求首发报道和独家报道,进而提高媒体竞争力,塑造媒体品牌。
3.1.3 人文视角
捕捉国庆活动中的人情味要素,是媒体与互联网用户共情的关键。庄重的阅兵式中设计了充满人文气息的战旗方队,欢乐的群众游行中特意设计的老兵方队、广场舞大妈、快递小哥,这都是适配短视频报道的人文内容。除此之外,“人文情怀”还体现在,短视频不仅关注仪式规定的军人、游行花车这些“主角”,也关注观众、工作人员、媒体、甚至和平鸽背后的养鸽人这些“主角背后的人”,进而扩展为所有可能的参与者。短视频新闻,正因为有“人”的参与,才更有温度。
在短视频的新闻生产实践中,三种视角相辅相成,又互相交叉,“与用户共情”的理念贯穿始终,形成了“仪式视角为核心,新闻视角与人文视角并重”的报道格局。
3.2 反馈:用户及用户内容的呈现
传统媒介事件中,作为见证者的电视观众几乎无法影响事件内容,即便是现场观众的出现,也是电视报道经过多次排练后形成的“规定表达”。相比之下,短视频报道则更加灵活,它能在互动中实时收集网络用户反馈,并作为媒介事件报道的一部分,使用户和用户生产的内容成为报道的主角。
从生产过程来看,国庆当天的短视频报道中,存在用户生产内容(UGC),经过媒体加工后成为新媒体独有的专业生产内容(PGC)。短视频《1949空车》原本是来自网友的创意,经人民日报微博二次剪辑短视频加工,实现刷屏式传播。当老兵方队出现时,有网友自发晒出家里小孩与电视里阅兵老兵镜头的合影,人民日报微博将其混剪进催泪瞬间短视频,让观众也成了国庆活动报道中的主人公。除视频内容外,文案撰写也常常从用户评论、转发中汲取灵感,统计当天微博文案发现,国庆当天“网友”一词在人民日报微博文案的出现次数就达11次。
这说明短视频的仪式报道并不仅仅沉浸在仪式本身,还关注用户反馈,尊重和重视用户创造的内容;此外,对用户生产的短视频内容不是机械搬运,而是专业改造,使它具备媒体传播的属性。这个过程中,重视“再传播”的能力,继续引导用户生产,形成媒体和用户一起“在场”“参与”“感动”的滚动新闻生产传播。
3.3 干预:短视频话题矩阵的设置
李普曼的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具备设置公众讨论议题的能力,但在新媒体语境下,自发围观和讨论也能形成媒介事件⑩。具体在微博平台上,就是以话题词为核心,以热搜与话题排行榜的形式呈现出热点事件排序。对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活动报道,微博强化了热搜与话题榜对媒体话题的权重支持,这是微博通过强化话题运营,重塑媒体影响网络讨论议程的功能。
由于单个微博短视频存在呈现速度快、传播周期短的缺点,利用平台议程规则可拓展微博短视频曝光渠道,进而影响平台的讨论议程。国庆当日的92条短视频报道中,带话题词的微博占比达94.6%,这说明带话题发布短视频,已经是人民日报微博贯穿国庆全天始终的运营。
为加强短视频的话题设置能力,人民日报微博探索出“1+N”的短视频发布矩阵,“1”指一个话题词,“N”是多个短视频,把短视频的规模生产与重点新闻话题结合,最大限度增加话题权重。例如,话题#这不是复制粘贴这是大阅兵#,在发布一条资讯短视频后,后续的直播碎片短视频、二次剪辑短视频不断补充,实现了同一话题、多个内容的矩阵式内容运营。除此之外,议题类话题#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为重大主题报道提供了置顶曝光资源。
短视频矩阵使短视频不再是“单兵作战”,而是通过组合效应延长了传播周期,扩大了传播范围。在用户注意力有限、仪式内容各媒体共享的情况下,单一媒体在短视频的传播能力终归有限。做短视频报道要有“四两拨千斤”精神,掌握并利用好平台规则,扩大报道影响力,最终影响社交媒体的生态,形成“媒体—用户—平台”三方共庆节日的媒介景观,实现聚集用户注意力的目的。
4 精准分类:短视频新闻报道效率的提升路径
相比更加“轻量级”的图文信息,短视频生产成本更高、制作周期更长,虽然有不少产品取得突出成绩,但由于短视频与媒介事件的现场直播存在天然时间差,部分短视频投入产出比低。如何精准选择报道形式和提高短视频的生产效率,这是媒介事件中短视频新闻生产面临的突出问题。
4.1 组合形态,做有取舍的“轻量传播”
在人民日报微博国庆当天164条微博转发量样本中,直播内容部分短视频比图片的传播功能强。转发量后10位里,以图片形式发布的微博就占了6席。而在去掉当日产品转发极值后的统计结果显示,短视频转发量占全天总转发量的53%,直播流数据占18%,共71%的互动数据是由视频流实现的。
在非直播内容的“转评赞”等互动行为表现上,图片又比视频能够实现更高位的传播。全天人民日报微博共有2条微博创下了互动峰值,第一和第二分别是海报《生日快乐,14亿人为你庆生》(转发量超1 454万)和《今天,今天我们有个共同的心愿》(转发量超213万)。而最高的视频产品转发量,也仅达到19万。
可见,在短视频占据绝对篇幅的空间下,依然需要识别平台对不同内容形式的传播权重。在微博这个综合发布了视频、图片、文字等多形态内容平台,短视频在现场传递、情感传达上有突出优势,适合的传播场景越来越多样。但也不可忽略图片在形态上更加“轻量级”,反而具备全民参与传播的能力,从战略意义上来看,图片并不会被短视频所取代,新闻不可盲目追求“全面视频化”,在报道形态选择上要有所取舍。
4.2 精準分类,打造短视频新闻矩阵
以媒介事件中“现场”的概念为参照,可以根据新闻编辑加工的层次,分为4种报道落点。这4种落点分别适用于4种细分类别的短视频:直播碎片短视频、二次剪辑短视频、资讯短视频和主题短视频。4种类型交叉生产、综合传播,短视频新闻矩阵化生产。
“第一落点”就是忠于现场呈现的短视频呈现,直播碎片短视频是最典型的细分形态。“第二落点”则是基于现场的二次剪辑短视频,突出特点是体现编辑的选择,有显著的立场、观点或情绪。“第三落点”则是现场仪式之外的资讯短视频,此类报道延伸媒介事件的时空,使新媒体报道有额外信息量。“第四落点”则指服务主题报道、营造氛围的主题类短视频,它与“现场”无关,但在氛围和价值上仍然服务于“现场”。
结合国庆当天发布的4种短视频的发布频数与截至2019年10月8日的微博转发数据,可得出短视频细分类型传播效率分布。
结果显示,直播碎片短视频生产总量大、互动数量高,证明此类视频在直播报道中的重要性。强化瞬间、带有强情绪的“二次剪辑短视频”在国庆报道中凭借较低产量获得了高互动,仅16条短片就创造了高达66万转发量,平均每条转发量达4.1万,效率最高;资讯短视频因报道内容受限,产量低,但平均转发也突破1万。用于营造节日情绪与氛围的主题类视频,受生产周期影响,产量和转发都较低。
通过类型细分可以看出,不同类别的短视频在媒介事件中存在着显著的传播效率差异。针对新闻报道的实际情况,要有灵活发挥不同短视频类型的功能优势,避免短视频生产报道内容“失焦”和生产资源浪费。
4.3 有意思又有意义,明确短视频新闻的价值共性
什么样的短视频能称之为好的短视频?对不同类型的短视频而言,答案可能不尽相同,但作为新闻的短视频,存在新闻价值判断上的共性。作为新闻的短视频,具备以下三种特征。
其一,短视频只需要“传播少量信息”。传播信息是作为新闻存在的短视频的基本要义,是一部短视频作品“有意思”的前提。没有信息的短视频就没有新闻价值,也就不具备媒体发布的属性。“少量信息”意味着短视频不求大而全,追求小而精,这是短视频不同于长视频的显著特点。
其二,短视频需要“传递更强情绪”。这是短视频新闻“有意思”的表现形态。由于时间短,情绪表达不再具备长视频起承转合的叙事能力,需要创作者最大程度地用视听语言调动情绪,用短时间内的爆发式情绪,让短视频变得更生动、更有趣或者更有感染力。
其三,短视频需要“传达一种价值观”。这是短视频“有意义”的追求,就是短视频内容服务一个话题或观点,或成为一个仪式的组成部分,最终服务于一个价值观。它同时要求屏蔽干扰,对仪式进行中出现的“疑惑”“反对”提出正向解读。从“有意思”到“有意义”的实践之路上,短视频需要建立起新闻价值评判标准,明确短视频报道中的价值共性,这将反哺短视频创作,更有利于制定规模化的短视频生产计划。
具体在国家仪式报道中,短视频新闻可以是服务于新媒体用户观礼行为的第一现场;或者是有着广泛的用户基础的“网红”“流量担当”;或者是短视频技术或创意上有长足进步。任何一个维度的突出表现都可以取得传播效果的成功。
以短视频《空车1949》为例,短片点出车牌号为“1949”的检阅车这一细节信息,这是电视解说词也没有提及的新信息;此外,激昂的配乐、包装,赋予了短片极强的情感冲击力和情绪感染力;在网友对空车解读有所偏颇的情况下,这条短片以“空车1949”为题,转发网友正向评论,排除负面话语干扰,表达怀念英雄之情,强化了国家认同感,实现了从“有意思”到“有意义”的升级。
总的来说,具备一定的信息量,是短视频传递情绪的基础;明确的主题传达,才能让短视频实现和用户的情感共鸣。
5 结语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报道中,主流媒体在社交媒体上的短视频新闻并不只是对国家仪式的简单呈现,而是以构建的姿态参与了国庆活动的媒介事件塑造,这是人民日报微博短视频报道最大的创新点。其中,短视频将宏大、复杂的仪式脚本,浓缩为一个个信息点、情感点,创新运用了“点—线”的线形内容生产、“1+N”的传播矩阵设计,适应了新媒介环境的传播需要。这种新的新闻表达方式,构成了不同传统媒介事件的语态,在新媒体平台形成了“媒体—用户—平台”三方良性互动、庆祝共同节日的媒介景观。
国庆当天,去中心化的社交媒体短视频“狂欢”式生产,并没有让“共襄盛举”的观看共同体衰落,反而为全民聚焦的国家仪式提供了更多层次、更全景的观测角度。这顺应了移动新媒体传播环境需求,成为重塑新媒介事件仪式感的排头兵。在这个过程中,主流媒体短视频以“共同的现场”实现了观众的注意力凝聚,以“共同的情绪传达”确保用户的情感流向同一个中心,以主动的话题运营,重新争取多元化话语体系下公众议程设置“高地”,重塑新媒介事件中的仪式感,最终实现了通过报道国庆纪念活动凝聚爱国情、奋进新时代的传播目的。
注释
①人民日报:《推进媒体深度融合 打造新型主流媒体》,2017年1月11日06版。
②【美】丹尼尔·戴扬 伊莱休·卡茨,麻争旗译:《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③【美】Katz,E. Liebes,T,“No More Peace!”:How Disaster,Terror and War Have Upstaged Media Event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ummunication,2007.
④宋祖华,从共识性仪式到冲突性事件:新媒体环境下“媒介事件”的解构与重构,《新闻与传播》,2015年11月。
⑤【美】Dayan,D.Beyond Media Events:Disenchantment,Derailment,Disruption,Price M. & Dayan D. Owning the Olympics:Narratives of the New China.Ann Arbor,MI,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2008.
⑥截至2019年10月9日,数据来源:http://weibo.com/rmrb。
⑦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ww.cnnic.cn,2019年8月30日。
⑧本文研究样本转发量等数据均截至2019年10月9日,数据来源:http://weibo.com/rmrb。
⑨丹尼尔·戴扬 伊莱休·卡茨,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⑩毛海俊:《新媒介语境下媒介事件的再发展与再构建》,青年记者,2018年第21期。
参考文献
[1]张兵娟.电视媒介事件与仪式传播[J].当代传播,2010(5):29-32.
[2]王英.国庆典礼及其媒介呈现中的象征符号[J].东南传播,2009(12).
[3]安平.戴扬、卡茨的新媒介事件研究[J].内蒙古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117-120.
[4]郑根成.社会热点事件的新媒介机制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18(7):7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