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习作教学有效评价探究

2020-05-15赵春兰

江西教育C 2020年2期
关键词:有效评价习作教学小学

赵春兰

摘要:在小学习作教学中,教师要重视习作评价环节,有效评价能让学生获得成就感,调动他们写作的积极性,促进他们作文水平的提高。在小学习作教学中要做到有效评价,教师需要改变全批全改的习惯,重视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评价内容不能空洞俗套,力求语言情真意切,丰富多彩;评价主体应充分体现多元性和互动性;评价形式要追求创新。

关键词:小学    习作教学    有效评价

习作对于大部分小学生而言,是一件令人厌烦的苦差事;不少家长在辅导孩子作文时也是束手无策,颇感头疼;大多教师也表示作文不好教,花了不少心血却收效不大,徒劳无功。怎样才能改变这种局面,让习作成为学生发自内心的主动需求?实践证明,在小学习作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习作评价这个环节,因为有效的评价能让学生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的潜能,调动习作的积极性。

一、评价需要开放性

传统的小学习作评价要求教师精批细改、全批全改,既要眉批,又要总批,可这样的习作批改模式对发展学生习作能力而言,效果是很不尽如人意的。其一,教师批改完全班的作文需要一定的时间,等几天之后批改完发下作文,学生对自己所写的内容已印象不深;其二,大部分学生拿到教师发回的作文都只是关注一下分数和等级,然后就把本子往书包里一塞了事,对于教师绞尽脑汁、加班加点在作文本上批改得满满当当的红色字迹都不屑一顾。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直率地道出:“我当过教师,评改过学生的作文不计其数,得出一个深切的体会,那就是徒劳无功。”真可谓“教师累得慌,学生任逍遥”。

另外,教师的不当评价也是造成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无法提高的原因之一。教师经常以成人的标准来评判学生的习作,要求过高,因此很多学生努力写出的习作仍然得不到认可。还有就是教师习惯用同一个标准对所有学生的习作进行评价,没有实施个性化评价。更主要的原因还是教师没有发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逐步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习作的能力,教师要重视指导学生学习修改自己的作文。”叶圣陶先生也说:“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更新习作评价观念,尝试教给学生修改习作的基本方法,然后让其先自行修改自己的习作,从而达到逐步培养学生自批自改习作的能力。

二、评价内容要多元化

首先,评价语言要情真意切。很多教师写出的习作评语千篇一律,老调重弹:内容不够具体,中心不够突出,语句不够生动,结构不够合理,书写不够端正等。这样的评语完全不能吸引学生,也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从何改起。对此,教师要改变这种空洞俗套的评语,取而代之的是根据捕捉到的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对习作做出情真意切的评价并提出中肯的建议。如:“老师现在也会自制笔筒了,这得益于你具体详细的叙述,谢谢你这位小老师!如能把字写得端正些就更棒了!”“老师有机会一定也要去一趟湖南的张家界,因为你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它描绘成了人间仙境,实在是太美了!如能在结尾处再点一下题就更完美了!”

其次,評价符号要丰富多彩。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作文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教师要努力探索符合孩子特点的评价方式,力求评价符号丰富多彩。当孩子们看到教师用一些生动形象的评价符号对其习作进行评价时,一定会比较兴奋,这样就能起到激发孩子习作兴趣和写作积极性的作用。比如,只要学生习作有一点点进步就要给予鼓励,哪怕用了一个好词,就可以在旁边给画上一个红色的五角星;优美的句子可以标上红双线;对于文通句顺的习作,就在文末给画上一个甜甜的笑脸;对于文笔很出彩的习作,画上红旗,或画上一个点赞的大拇指……甚至教师的签名都可以成为对学生习作的评价和鼓励。总之,评价习作的符号要尽量直观形象、丰富多彩,能吸引孩子的眼球。

在习作评价中,把多元化的评价内容、形式与对学生的鼓励融为一体,能让学生从中找到自信,从而使他们初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三、评价主体要有互动性

传统的习作评价都是教师作为唯一的评价主体,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情感需求。而习作评价应充分体现互动性,把评价主体扩展到学生、家长,创造一种多角度、全方位、充满活力的习作评价环境。

学生完成一篇习作后,教师首先要让学生自己反复读几遍,指导他们使用恰当的修改符号从错别字、标点、书写、行文格式、遣词造句、主题等方面进行修改,文后再写上总批。学生自评自改之后,再让他们互评互改,形式可灵活多样,比如写作水平高低不同的几个人组成互改小组,小组中每个人的习作都要接受其他组员的评价。“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学生在互动交流中,习作能力和评改能力都会得到相应提高。

教师还应要求孩子把习作带给家长评价。由于学生家长文化程度不一,素质参差不齐,所以对他们的评价不做统一要求,主要目的在于让家长了解孩子的书写习惯、习作能力,加强家长与孩子间的沟通,使家校教育协调统一。

最后,教师统一再批阅。这时,教师重点要抓住学生习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点评,比如对选材、立意的点评,对字、词、句和内容风格的点评,抑或是对学生习作态度的点评。总之,教师要充分发挥评价的引领和激励作用。

四、评价形式要有创新性

教师对学生习作的评价不能仅停留在传统的书面评价上,还要尽力探索新的习作评价形式,努力提高评价的有效性。

“每个人都有渴望别人赏识的愿望”,教师要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需求,在习作讲评过程中,尽最大可能地拓展赏识空间,给每个孩子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其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这样会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我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功更能激发人的潜能和斗志,也会让人更自信,可谓“成功是成功之母”。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到自己习作中最满意的亮点,可以是一段精彩的片断,可以是一句优美的话语,甚至是一个好词,在小组或班上读出来。这样的朗读能增强学生对习作的兴趣,对其他学生也能起到激励和促进作用。

对于比较优秀的习作或进步较大的学生习作,可以让学生工整地誊抄后,粘贴在班级“我是小小作家栏”里;有些优秀习作可以推荐展示在“校园佳作专栏”里,或通过校广播站播出展示。当学生的习作达到较高的水准时,教师还应不失时机地引导、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作文比赛或是向适合的刊物投稿。这些美篇佳作教师平时都要收集起来,学期末可以把它们装订成一本作文小册子——《优秀作文选集》。多途径地展示学生的习作,既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又能让学生在自我肯定中增强写作的自信心,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进而把写作当作一件快乐的事,使其逐步过渡到勤于表达和乐于表达。

不管使用哪种评价方式,目的无外乎让学生对习作感兴趣并促进其写作能力的提高。教师的评价激励始终是外因,最后还得回归到学生自己身上,学生要努力消化吸收每一次、每一篇习作的评价,对自己的习作字斟句酌。“文章不厌百回改”,教师对此应该更要有深刻的认识,引导学生正确修改自己的文章,培养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帮助他们发展语文核心素养。(作者单位:江西省安福县平都第二小学)

责任编辑:万永勇

猜你喜欢

有效评价习作教学小学
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研究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我见
有效评价, 滋润学生心灵的雨露阳光
新课标下有效音乐课堂策略探究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学生习作难题之解决策略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