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智能设备的实时停电监测与保护技术研究∗

2020-05-15陈少梁陈恺妍李韫莛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20年2期
关键词:馈线电源配电网

李 慧 陈少梁 陈恺妍 李韫莛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广州 518000)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数字化、自动化等技术的发展,智能电网技术日渐成熟,传统的电网结构慢慢被取代。一方面,智能电网的应用对供电的效率提出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人们对供电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突然的停电会带来严重的经济和社会影响,因此,提高供电可靠性,不仅是广大客户的需要,也是电力企业提高企业效益的需要[1~3]。

电力网络供电可靠性要求,尽量减少电力网络停电,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停电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发电站故障、输电线路损坏、变电站或配电系统的其他部分、短路或电力超载等。有数据显示,95%的停电是配电网的故障造成的[4]。

智能配电网是直接面向用户的关键环节,在智能电网中控制着供电功能,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系统发生故障时,分布式用户对故障电流的振幅、方向、分布和自动重合闸的作用影响很大。传统的配电网故障定位、保护方法将不适用。为了克服这一局限性,使智能配电网更加完善和广泛应用,必须对故障监测和控制方法进行重新设计。智能电网通过智能设备(IED,文中以下部分将使用简称)强化信息交换,在用户单元之间及用户单元与站台之间实现交互,实现运行状态和故障状态的实时监控功能,并具有数据处理和计算、故障的确定和处理、故障隔离、负载重定向等控制能力[5~6]。

本文首先介绍智能配电网中的组成设计,以及智能设备在智能配电网中的应用,并详细说明智能设备的布置及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断电保护策略,完善智能配电网的设计。

2 智能设备在智能配电网中的停电监测设计

根据智能电网的要求,智能配电网主要由变电站、开关站、环形主机组、极点安装开关、微电网(MG)、分布式发电装置(DG)、馈线,智能设备及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组成。智能配电网采用ADA系统,由先进的配送操作(ADO)和先进的配送管理组成。ADO实现了配电监控和数据采集(DSCADA)、馈线自动化(FA)、无功控制、DG 调度等功能。ADM以地理图像为背景信息获得数据输入、编辑和网络拓扑数据[7]。

在该智能配电网设计过程中,每一个负载中都内置了智能设备,从而可以检测和避免每个负载中的电源需求和功率缺失。并且如果在任何负载发生电力缺失,相应智能设备进行保护和故障隔离,从而智能配电网系统的其他负载仍然不受影响。

如图1所示,智能设备及子站通过光以太网连接到分布式控制系统。通过智能设备将操作命令发送到交换机,ADO系统实现了故障定位、隔离和电源恢复。智能设备以两种形式发送命令信号。包括变电站、传输极和负载在内的组件从自己的服务器发送和接收信号,并通过主服务器与其他服务器进行互连[8],所有的发电站都连接起来监视其网络系统。服务器从智能设备得到故障信号,并通过与智能设备相连的GPS定位位置。故障分离在延迟时间内自动工作,或者需要一些手动操作来纠正故障或更换设备,通过智能配电网恢复正常的连续供应。

图1 智能设备在智能配电网中的应用结构图

智能设备的主要作用是状态监测、故障检测、故障定位、故障诊断、信息交互和开关控制[9~12]。通过检测馈线的电压损耗、过电流、瞬态电流和电压,检测故障的位置,并操作各自的开关,隔离故障,恢复供电。如图2所示,为智能配电网中智能设备的结构图。

图2 智能设备结构图

与传统的FTU相比,智能配电网中的智能设备具有以下特性:

1)智能设备实现完全信息交互。分布式控制网络由光纤以太网连接,并辅以微波和电力线载波。在一个智能设备之间及智能设备与主站之间实现完全信息交互。交互的信息内容不仅包括节点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频率、谐波、电压波动、电压闪变、开关位置信号、断路器故障信号、所有更多的非限制信号、重合闸和故障记录信号,还有保护和故障隔离输出信号、网络重构和故障诊断、决策信号等。通过这种广泛的信息交互作用,智能设备可以提高保护动作的速度和故障定位精度,避免保护继电器的误操作。

2)实现分布式控制。智能设备执行保护跳闸、故障定位、功率恢复和故障分析决策等一系列动作。控制主机的远程调制顺序起备份作用。这不仅改善了实时监控,而且提高了配电网络的可靠性,避免了控制主机故障导致的整个网络的控制故障。

3)自我修复功能。由于智能设备具有分析功能,为自我修复功能奠定了基础。并且通过相邻的智能设备监测掉线的故障设备。当整个配电网出现故障时,智能设备可以自动隔离故障区域,恢复无故障区域的供电,实现配电网的自我修复功能。同时,该智能设备可以诊断局部节点的设备。利用馈线和设备的实时数据,检测出薄弱环节或可能的故障环节,及时报警,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进行连接[13]。

3 保护及控制策略

3.1 继电保护策略

在智能配电网中光以太网和智能设备,采用电流差动保护法作为继电保护算法,具有操作简单,可靠性好,能快速保护和免受电力系统干扰等优点。但对于高阻抗故障,此算法将失效。由于这种方法需要大量的信息传输,所以当通信网络拥塞时,保护时间会过长。因此,很难满足配电网保护的实时性要求。为了克服传统电流瞬时跳闸保护无法保护整条线路的缺点,提出了方向电流保护算法。这种保护算法仅当保护方向与下行保护方向相反时才会起作用。因此,保护具有选择性。当输入电压接近零或非常小的相位故障时,这种保护不起作用,称为“截止电压”。当通信过程受到某种方式的干扰时,智能设备接收到的下行电流的方向可能与实际电流方向相反,本地保护的操作可能会失败。因此,主保护选择电流差动保护和方向电流保护,提高保护可靠性。最后的保护输出是通过执行“或”操作获得的。通信网络故障时,选择过流保护作为常规的电流跳闸保护。

图3 智能配电网保护图

方向电流保护过程如下:从总线到馈线的方向被认为是正向方向,从馈线到总线的方向被认为是负方向的。如图3所示,当BC段中K1发生停电故障时,IED2和IED2都能感觉到故障电流,但其电流方向为正方向,因此下行IED2将通过通信网络锁定上行IED1,保护IED1不运行。如果DG容量较小,IED3不会感觉到故障电流,也不会感觉到IED2的阻塞信号。IED2起保护作用。如果DG容量大,IED3能感觉到故障电流,但感觉故障电流的方向为负。IED3不会将阻塞信号发送到IED2。所以保护IED2起保护作用。因此,只有当智能配电网分布式电源相邻馈线或本地馈线出现故障时,方向电流保护算法才能成功运行[14~16]。

电流差动保护过程如下:如图3所示,当BC段故障的K1时,IED1中的电流与通信网络中IED2电流及L1电流总和相比。如果电流的差异不超过指定值,IED2起保护作用。当前其他保护的差异都不超过指定值,则不起作用。

当保护系统起作用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延迟。然后各自子系统保护开始,并且各自开关被关闭。如果IED没有诊断故障,故障类型为瞬态故障,配电网恢复正常运行。如果IED仍在诊断故障,则故障类型为永久性故障。各自子系统保护行动重新开启,相应的断路器也将打开。

在保护动作后,通过通信网络,相应的IED通知下行分布式网络,上游分布式电源将留在网络中。例如,当DE段K2发生故障时,IED4将远程控制命令发送到DG1,以便从网络退出,因为它是一个上游分布式电源,并且不会将远程控制命令发送到IED6,DG1仍然有效。

3.2 故障隔离与恢复供电

如图3所示,当连接到线性系统的BC段中K1发生永久故障,IED2打开并锁定断路器2。同时,IED2将打开和锁定命令发送到IED3和断路器3,并被打开及锁定,从而实现了故障隔离。由于DE段是非故障区域,因此需要恢复电源。IED5和IED7-9将向电力系统端的IED10发送恢复电源命令。IED10关闭环路交换机10,DE段由新的电源系统2提供。但是,当产系统1中发生永久故障时,电源的连续性就会中断。因此,智能配电网连接在环路主配电系统中,系统2和系统3将保证电源的连续性,以防发电系统1发生永久故障。例如,当系统1发生故障时,IED1-3将恢复电源命令发送到 IED4,因此 IED4将关闭环路开关,IED1-3由系统2配置。同时IED14和IED15将恢复电源命令发送到IED13,以便关闭环路交换机1,IED14-15从系统3供电。当DE段中的K2发生故障,IED7和IED8预测故障点位于节点7和节点8之间,但节点7和节点8中的开关无法切断故障电流。IED7将直接跳转命令发送到IED5,IED5打开断路器5。如果IED7检测馈线中没有电压,则打开节开关7。在延迟时间段后,断路器5重新被关闭。然后,节开关7也关闭。如果检测到的故障是瞬态类型,则配电网恢复工作。如果检测到的故障是永久性类型,IED7再次监测到故障电流,并将直接跳转命令发送到IED5。断路器5重新被打开。节点5及节点7之间工作段恢复供电。同时,IED8将恢复电源命令发送到IED10,环路交换机10被关闭,并从系统3供电。节点8及节点10之间工作段恢复供电。

3.3 故障隔离后续保护

当BC段中K1发生故障,断路器2和断路3隔离故障部分和DE部分是由电力系统2供电。对于具有更多电源和更多分支的配电网,馈线和电源容量的负载水平、负载量、容限电流容量必须整体考虑。通过不同智能设备的交互信息,构建新的网络结构[17]。

在网络重构后,智能设备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例如,当BC段中的K1发生故障,在网络重新配置之前,节点5是节点7的上行节点,节点7是节点8的上行节点。在网络重构后,节点5是节点7的下行节点,节点7是节点8的下行节点。在方向电流保护中,下游节点检测故障电流锁定上有节点进行保护的方案必须修改。修改后的方案是节点5锁定节点7,节点7锁定节点8,从而实现了保护复位。

4 结语

高效稳定地供电是智能电网的重要要求。配电网是智能电网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实现向用户供电,配电网故障是停电的首要原因。

图4 智能配电网停电监测图

如图4所示,本文提出一种在配电系统中采用智能设备进行停电监测及故障诊断的应用结构,并提出相应的停电保护。经过测试证明,所提方案有力提升了配电网管理水平,为提高用户供电可靠性提供了有效的支撑,具有很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馈线电源配电网
基于充电桩选择策略的双馈线负荷优化和削峰潜力分析
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智能处置关键技术及成套装置
浅探地铁直流牵引供电系统馈线的保护技术
隧道口正馈线绝缘距离的理论计算及分析
Cool Invention炫酷发明
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技术特点与系统结构
等效电源法的应用
基于启发式规则与和声搜索的配电网重构算法
10kV配电网现状及智能化改造
新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