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在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0-05-14陈秋红李卉
陈秋红 李卉
作者单位:618000 四川 德阳,四川省德阳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
瓣膜性心脏病是指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引发的心脏瓣膜结构或功能异常,最终导致瓣口狭窄和(或)关闭不全的一类常见心脏疾病。心脏瓣膜置换术是瓣膜性心脏病最根本、最有效的治疗方案,可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心功能,提升患者生存质量[1-2]。值得注意的是,手术的成功并不代表治疗的结束,瓣膜置换术后需长期进行抗凝治疗及心脏功能维护,否则可能发生栓塞、出血等并发症,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目前,我国多数患者疾病相关知识匮乏,且对术后配合治疗的重要性重视不够,导致术后遵医嘱治疗依从性较差。住院期间尚有医护人员监督,出院后自我管理能力更差,影响预后。由此可见,术后积极遵医嘱治疗对提高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将延续性护理应用于我院收治的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中,试探讨延续性护理在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护理方法的选择提供更多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的80例瓣膜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确诊为瓣膜性心脏病,诊断标准参照《内科学》中相关标准;均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且手术成功;术后均口服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年龄18~65岁;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排除标准:1个月内有不稳定性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的患者;合并严重内科疾病、认知障碍、精神疾病、恶性肿瘤及凝血功能异常者;合并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或器质性疾病者;妊娠及哺乳期女性;术前中风或并发偏瘫者;糖尿病患者;不能配合完成研究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知情同意。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遵医嘱口服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健康教育、饮食指导、用药指导、运动指导等)及出院指导;强调出院后继续遵医嘱进行抗凝治疗及心脏护理的重要性、复诊时间及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嘱患者出院后需遵医嘱继续治疗,按时复诊;出院后对照组患者不再给予主动护理,仅在复诊时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出院后继续进行以微信平台为基础的延续性护理,具体如下。
1.2.1 成立延续性护理小组 成立延续性护理小组,所有组员均经专业培训且考核通过后入组。1.2.2 建立微信群 出院前对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评估,为其建立健康档案并制定护理方案。出院后建立微信群,微信群中包含我科资历深厚且善于沟通的护理人员5名,5名护理人员分工明确,安排好每天的微信群工作。患者入群后为保护隐私以床位号代替姓名作为群昵称。
1.2.3 健康宣教 每日采用图片、视频、文字及语音等多种形式进行疾病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等的健康宣教,对于宣教中需要个别患者特别注意的事情可在群中“@”患者以提高患者关注度。指导患者遵医嘱服药并做好用药记录,以小视频的形式指导患者做好自查工作及自测心率、血压等。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做好运动指导,告知运动注意事项及禁忌。指导患者建立健康规律的作息时间表,鼓励患者在群中分享自身感受,提出疑问及问题,当天负责护士进行问题收集并于晚间7点进行定时解答并“@”提问者。做好人文关怀及心理护理,主动关心患者,了解患者具体情况,让患者感受到关爱。术后多数患者需长时间休息,不能完全参与社会活动,很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应及时帮助其排解不良情绪,在微信群中主动建立话题,鼓励患者参与讨论,帮助其建立生活的信心,乐观面对疾病。
1.2.4 出院随访 每周电话随访1次,每月进行1次家访,了解患者具体情况(用药情况、身体状况、恢复情况、饮食情况等)并进行指导。家访时对患者治疗依从性、自我管理能力、体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并及时对治疗及护理方案进行调整。
1.3 观察指标 出院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及心功能进行对比分析。
1.4 评价标准 服药依从性采用8条目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8)进行评价,该量表得分满分8分,得分与服药依从性呈正比[3]。生活质量采用改良WHOQOL-BREF生活质量量表进行评价,得分0~100分,得分与生活质量呈正比。心功能采用6 min步行距离试验(6MET)进行评价,6MET越高表示心功能恢复越好,6MET的禁忌证包括1月内有不稳定性心绞痛或心肌梗死,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可用6MET进行评价。
1.5 统计方法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1.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方差齐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出院时两组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及心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P>0.05),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及心功能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成功也是抗凝治疗的开始,经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术后多数需要进行长期的抗凝治疗,且需要定期对凝血功能各指标进行复查,以及时评价患者用药有效性并对药物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的风险等进行及时评估,有利于降低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患者预后。但出院后没有医护人员的监督,出现了“护理断层”,而患者及家属多数缺乏疾病相关知识,且自我管理能力较低,且常有手术成功即疾病治疗结束的心理;因此,出院后遵医嘱治疗依从性较差,更有患者甚至自行停药且不按时进行复诊,严重影响患者远期预后,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寻找有效方案提升患者出院后的治疗依从性,从根源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升预后,显得尤为重要[4-5]。延续性护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过渡性护理过程,是院内护理向院外家庭护理的延伸,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微信平台、电话随访、家庭随访等方式及时了解患者出院后的疾病发展情况、遵医嘱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对患者情况进行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治疗及护理方案。同时通过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饮食指导、生活指导、用药指导等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达到提高治疗依从性,控制疾病发展,提升患者预后的目的,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慢性疾病的临床护理[6-7]。本研究将延续性护理应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术出院患者中,通过提高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服药及用药记录习惯,提升了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同时通过饮食、生活、运动等指导,也提升了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更有利于出院后的康复训练。服药依从性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患者康复,降低了患者生理上的痛苦,同时经过人文关怀及心理护理,提高了患者的自我认知,帮助患者排解了负面情绪,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生活质量的提升。本研究结果显示,出院时两组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及心功能比较差异不显著,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及心功能均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延续性护理应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术出院患者中可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及心功能恢复,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表1 对照组和观察组一般资料比较
表2 对照组和观察组干预前后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及心功能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