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医院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回顾性分析及护理对策探讨

2020-05-14李玲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插管病原菌我院

李玲

作者单位:435002 湖北 黄石,爱康医院重症医学科

院内感染是指入院前排除感染诊断,而在入院48 h后出现的感染[1]。重症监护病房(ICU)作为医院重症患者收治的中心,由于患者病情危重且常接受各种侵入性操作,因此是院内感染发生率较高的科室[2]。长期以来,ICU感染防控工作一直是ICU护理工作的重点[3]。为此,回顾性分析我院ICU近年来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总结相关护理工作心得体会,以期为进一步提高感染防控工作质量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表1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各项基础资料

1.1 对象 回顾性选择我院2015—2019年ICU收治的诊断为院内感染的危重患者215例作为感染组。纳入条件:入住ICU时间>48 h;入住ICU前无明确院内感染诊断;入住ICU后侵入性操作记录完整;院内感染部位诊断明确;有明确的病原学和耐药性诊断结果。排除条件:院外感染合并院内感染;院内感染诊断不明确;病原菌(细菌、真菌)并病毒、支原体、衣原体复合感染;死亡病例。此外,选择入住ICU且未出现院内感染的患者732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各项基础资料见表1。

1.2 方法 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ICU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静脉插管时间、气管插管时间、胃管插管时间、尿管插管时间。无论ICU接诊还是转科患者,如果入住ICU时如未接受插管操作,则以实际留置管道时间进行统计;如果入住ICU时已接受插管操作,则以整体留置管道时间进行统计[4]。此外,收集观察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部分和病原学诊断情况,并进行汇总统计。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30.0作为数据处理工具,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符合正态分布方差齐的数据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计数资料以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1。

2 结果

2.1 两组I C U住院和侵入性操作情况比较 观察组平均ICU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静脉插管时间、气管插管时间、胃管插管时间、尿管插管时间均长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院内感染患者感染途径和病原菌分布 本组215例院内感染患者,共发生393例次院内感染,平均感染1.83例次,感染途径以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见表3。共分离出病原菌437株,平均感染2.03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最为常见。见表4。

3 讨论

ICU是医院收治重症患者的主力科室,日常工作中要尤其要做好感染防控工作。近年来,随着抗生素滥用情况的加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越来越高,这也直接导致ICU院内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增加。因此,我们开展本项研究以探讨我院ICU近年来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

结果显示,在全部947例入组患者中,发生院内感染215例,占22.70%,与陈大洋等[5]的研究数据基本一致。我们通过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ICU住院和侵入性操作情况后发现,发生院内感染的患者入住ICU时间和侵入性操作持续时间均长于未发生院内感染的患者,这与丁珠云等[6]的研究结论类似。而在对院内感染途径和病原菌分布进行统计后发现,感染途径以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最为常见,这与丁翠芳等[7]的研究结论相符。

导致ICU院内感染发生的因素多种多样,结合我院ICU近年护理实践工作,我们认为如果想提高院内感染防控效果,至少需要做到以下几点。①加强ICU病区内人员管理。首先,应严格执行探视制度,要严格限制探视时间和探视人员数量。在非探视时间,应该做到无陪管理,禁止医护人员之外的任何人员在这一时间段进入ICU病区。②提高日常清洁工作质量。建立健全日常消毒工作规范,如进出病区严格更衣换鞋、室内卫生湿式清扫、清洁器具一人一用一消毒、每天定时开窗通风等。③严格进行手卫生监控。在ICU每张床头和治疗车上配备快速手消毒剂,定期考核医务人员手卫生激素操作,不定时抽查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并将之纳入到ICU管理评估体系中。④加强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每月对ICU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使用中的消毒液、消毒后的氧气湿化瓶及各种管道等进行细菌学监测,如评估结果不佳应查找原因并作出反馈,直至达到标准要求。⑤严格掌握侵入性操作适应证。对于没有必要进行侵入性操作的患者,应该避免进行侵入性操作;对于已经进行侵入性操作的患者,在病情缓解后应该尽早终止侵入性操作,以减少院内感染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ICU发生院内感染是一个多因素作用的结果,这里面包括环境因素、患者因素和医护人员因素,只有进行多方位的防控才能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保证患者顺利度过疾病危险期[8]。

表2 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ICU住院时间和侵入性操作持续时间比较(d)

表3 感染途径分布情况

感染途径 例次 构成比(%)呼吸系统 191 48.60泌尿系统 83 21.12血行感染 59 15.01消化系统 37 9.41神经系统 15 3.82其他 8 2.04合计 393 100.00

[2] 王玉芳,范亚霞,陈超,等.中心ICU院内感染质量控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34):73-75.

[3] 吕玉莲,罗连平.综合性ICU控制和预防院内感染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16):130-131.

[4] 张丽娟,林永芝,徐晓红.某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ICU医院内感染危险因素调查及防范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18):131-133.

[5] 陈大洋,高永友.我院ICU病房的医院感染特点[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7):204-207.

[6] 丁珠云,韩亮亮,程炎芳,等.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资料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2,15(6):915-916.

表4 病原菌分布情况

病原菌 株数 构成比(%)革兰阴性菌 314 71.85 肺炎克雷伯菌 116 26.54 嗜麦芽假单胞菌 53 12.13 阴沟肠杆菌 43 9.84 铜绿假单胞菌 37 8.47 鲍曼不动杆菌 29 6.64 大肠埃希菌 21 4.81 其他 15 3.43革兰阳性菌 101 23.11 屎肠球菌 34 7.78 表皮葡萄球菌 23 5.26 金黄色葡萄球菌 19 4.35 溶血葡萄球菌 15 3.43 肺炎葡萄球菌 7 1.60 其他 3 0.69真菌 22 5.03合计 437 100.00

[7] 丁翠芳,赵茹.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及护理对策[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36(7):778-780.

[8] 潘琴山.监护病房院内感染控制的护理管理新进展[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3,7(4):185-186.

猜你喜欢

插管病原菌我院
杧果采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研究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多重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6种常见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血清白蛋白和膈肌移动度与二次插管的相互关系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调查与预防浅谈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急诊内科危重患者气管插管时机与方法分析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
我院田径运动会顺利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