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苦难、奋斗与爱情

2020-05-13张春艳

关键词:奋斗苦难平凡的世界

张春艳

摘要:《平凡的世界》是路遥创作的一部鸿篇巨制,将其纳入高中生“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范畴,具有重要的意义。苦难是小说中的悲歌,可引导学生关注小说对苦难的书写;奋斗是小说的主旋律,对比现实,这一主题对学生有警示和启迪意义;小说中对青年爱情的描写浪漫而苦涩,可借助这一主题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爱情。

关键词:《平凡的世界》 整本书阅读 苦难 奋斗 爱情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创作的一部鸿篇巨制,是现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著作。作品描绘了一幅广阔的社会生活图景,塑造出一连串平凡而真实的人物形象,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变迁。问世三十余年来,受到一代又一代读者的青睐。开篇时,人物孙少安、孙少平与高中生年龄相仿,他们的人生遭遇与心路历程更能唤起高中生的情感共鸣。将《平凡的世界》纳入高中生“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学习任务群,既符合高中生的心理特点与阅读需求,又能够让经典重新焕发活力。

不过,作为一部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共3卷6部,阅读量巨大,让很多学生望而生畏。有些教师也因为篇幅的原因,不愿意选择这部书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实际上,这本书的阅读任务并不重。作为一部现实主义著作,它通俗易懂;三条主线齐头并进,有序交叉,减轻了读者阅读长篇小说难以理清线索的困难;曲折的故事情节,鲜活的人物形象,牢牢抓住读者的心,让人能够一气呵成、酣畅淋漓地阅读完此书。《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为每学期的“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任务设置9个课时。因此,通读《平凡的世界》全书的时间应该尽可能压缩,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每天至少阅读5章,1个月左右读完整本书,将更多的时间用来研讨。教师可以采取主题研讨的形式,启发学生思考,让阅读潜入深处。笔者认为,可从苦难、奋斗、爱情三个主题入手,开启《平凡的世界》整本书阅读教学。

一、苦难——书写沉郁的悲歌

路遥用沉郁的笔法书写了古老高原上的忧伤。苦难包围着那个年代,包围着整个高原,以及生活在那里的平凡的人。以小说主人公孙少平为例。孙家从祖辈起就贫困不堪,温饱无法解决,家中连一口睡觉的窑洞都凿不起。学生时代的孙少平穿着破烂的衣服,吃着最差的饭菜,艰难地完成了高中学业。毕业之后,孙少平结束了短暂的教师生涯,便去黄原县揽工。在那里,他做着最重的活儿,住在四面开窗的建筑工地上,衣服、床被沾满泥污,还要不时为下一份工作而担忧。摆脱揽工汉身份后,孙少平来到大牙湾,成为一名煤矿工人。本以为他会逐渐摆脱苦难,但师父王世才和女友田晓霞的相继意外身亡,又给了这位青年沉重的打击;而他自己也在一次矿难中毁容。总之,苦难一直伴随着这位年轻人。

小说中的其他人物也同样生活在深重的苦难之下。孙少安的砖厂经历破产,好不容易复兴后,妻子秀莲却被查出肺癌,刚刚有点起色的家庭再次陷入困境之中。田润叶心仪与她青梅竹马的少安,却只能无奈地同李向前结婚。婚后的润叶一直跟丈夫处于分居状态,直到向前因车祸住院,截去双腿,润叶才开始逐渐接受这位法律意义上的丈夫。而向前与他的父母也都历尽苦难。即使是路遥心中理想的政治家田福军的人生也非一帆风顺:在原西县,他的政治才能得不到施展,好不容易在政治上稍有起色,却又遭遇女儿溺水身亡的打击。

苦难美学与悲剧精神充斥小说的字里行间。在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关注小说对苦难的书写,并从美学的角度来审视苦难生活下每个平凡人物的痛苦、卑微、无奈与坚韧,同时,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苦难。正如孙少平写给妹妹兰香的信中所言,“不要怕苦难,如果能深刻理解苦难,苦难就会给人带来崇高感”。孙少平自己确实做到了这一点——有一套自己的“苦难”学说,认为“自己历尽千辛万苦而酿造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轻而易举拿来更有滋味”,用汗水、血水、毅力、忍耐、奋斗抗击生活的苦难,最终完成人生的蜕变,成长为保尔·柯察金一样的人。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主选取小说中对苦难书写较为动人的段落,反复研读,并向学生推荐同类著作,如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培根的随笔《论厄运》、周国平的散文《直面苦难》等。教师还可以采用读写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完成一篇以苦难为主题的文章,文体不限,留足自主发挥的空间。从读到写的迁移,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苦难、理解苦难、战胜苦难,进而热爱生命,塑造顽强的品格。

二、奋斗——体会拼搏的价值

如果说苦难是压在这些平凡人身上的大山,那么奋斗则是他们对苦难命运的有力回击。黄原時期的孙少平极力掩饰自己乡村教师的身份,凭借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忍受着肉体的疼痛,摸爬滚打,将自己磨炼成了一名结结实实的揽工汉。在大牙湾煤矿期间,孙少平靠辛勤的劳动在工资上超越了曾经优越感极强的工友,并且当上了班长。在孙少平看来,“只有劳动才能使人在生活中强大”。孙少平的奋斗并不限于闷头出苦力,不论在什么时候,他都坚持靠阅读来丰富精神。此外,他的哥哥孙少安,十三岁便挑起家庭的重担。他努力经营庄稼、大胆开办砖厂,将家庭“烂包”的光景过得红红火火。田福军为了改变黄原百姓贫困的面貌,力排众议,在辖区内摸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兰香、金秀、郝红梅等双水村的其他普通农民也都在默默地奋斗着、拼搏着。

选择“奋斗”这一主题,符合小说的价值取向,能够对学生起到引领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就曾勉励青年,“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教师可以选取孙氏兄弟奋斗的典型情节,编制课本剧,让学生切身体会奋斗的意义。例如,可以将黄原时期孙少平“揽工市场等待被选”“建筑工地挥汗如雨”“电影院门口邂逅晓霞”“地委办公室畅谈”“回到工地休息”等场景编排到一起,充分展现奋斗者孙少平的形象。以课本剧的形式呈现本主题,不仅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还能锻炼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在结合这一主题进行阅读时,教师应当设置一些深度问题供学生思考,如“劳动对孙少平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如果只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为何不通过田晓霞父亲的关系,或是妹妹兰香男朋友吴仲平父亲的关系?”“我们今天该如何看待孙少平的奋斗与人生选择?”等。对比当下社会通过投机取巧、回避奋斗、依靠小聪明便可赚得盆满钵满的某些现象,这些问题对学生具有警示和启迪意义。

三、爱情——品味苦涩的浪漫

《平凡的世界》既是一部青年的奋斗史,也是一部青年的爱情史。凡是小说中出现的青年,路遥都交代了他们的爱情状况。孙少平与郝红梅的初恋朦胧而羞涩、短暂而隐秘,与田晓霞的爱情则充满浪漫色彩与青春的火热,是两颗温暖的心的融合,是基于共同理想的相吸;孙少安与田润叶青梅竹马的爱情单纯浓厚,却不能相依相守,与山西女子秀莲的爱情则温厚绵长,相互扶持,符合传统世俗的特点;田润叶与向前的爱情,温情而感人;田润生与郝红梅的爱情坚定决绝;金波与素未谋面的藏族女子的爱情炽热真挚;兰香与吴仲平的爱情,基于相互尊重和理解;兰花对王满银的爱情痴傻又单纯;杜丽丽对古风铃的爱情则是超越现实的理想主义……《平凡的世界》向我们展示了众多青年的不同爱情选择。总体来看,可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是孙少安式的传统爱情模式,讲究门当户对,崇尚男尊女卑,这样的爱情更多带有亲情的味道;一类是孙少平式的超现实爱情模式,敢于冲破礼法风俗和社会阶层,追求心灵的契合与浪漫。小说关于爱情的整体基调是温情的,每个人物都在爱情中展现出人性的纯真、善良与美好,同时不乏苦涩与悲凉。如,田晓霞的突然离世,让孙少平的深情难以安放;少安热烈地爱着润叶,却又碍于双方的身份,不得不选择放弃。

爱情是这部小说不容忽视的主题,也是高中生较为感兴趣的话题。青春的懵懂让学生对爱情有着或浅或深的感触,但是思维的局限与经验的缺乏,让他们不懂得如何认识与处理爱情。孙少平爱情的悸动就发生在高中阶段,他当时的欢喜与不知所措,肯定能够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指向这一主题的阅读,教师可以采用研讨会的形式,如以“色彩斑斓、浪漫苦涩的爱情世界——《平凡的世界》的爱情研讨会”为主题,让学生品读小说中的爱情。对爱情这一话题,每位学生都有话可说,但是要说好也并不容易。教师可引导学生挖掘小说中的青年男女的爱情追求体现出的对黄土地的深恋和对儒家传统文化的承袭;对小说中的爱情模式展开批判性思考,如是否赞同孙少平最后走向嫂子(惠英)的爱情选择。小说中田润叶的爱情选择,也可以拎出来让学生深入探讨。理解这一主题,能训练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爱情观,让他们意识到爱情是美好的,只有对待爱情的态度、方式合理恰当,才能守住这份美好。

当然,除了上述主题,《平凡的世界》的阅读主题还有很多。例如,小说描写的是“文革”后期至改革开放初期的故事,处于山乡巨变的关键时期。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个人命运与时代密切相连,一些优秀的人物或推动时代发展,或顺势而为,积极投身新时代的建设之中。教师可以选择“改革”这一主题引领整本书阅读。又如,黄土高原上传統文化色彩浓厚的春节秧歌比赛,各种灯会,双水村的打枣节等等,无不体现出质朴的民情与纯美的人性,在乡村文化式微的当下,教师可以选择“乡村社会风俗”的主题,带领学生回味古老乡村的文化风俗,别具意义。

猜你喜欢

奋斗苦难平凡的世界
浅析《许三观卖血记》的苦难意识
历史齿轮上的累累伤痕
铁骨柔情——论《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形象
从蒙克看向朱耷
《平凡的世界》之魅力评析
浅析穷二代大学生怎样奋斗
电影《乌云背后的幸福线》体现出的西方文化价值观
创新:当代青年的“中国式奋斗”
《平凡的世界》(双语加油站●跟我学)
《平凡的世界》里的4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