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掩饰和粉饰,抵达尽可能真实的课堂
2020-05-13陈大伟
陈大伟
摘要:一线教师绝大多数的课,都是没有掩饰和粉饰的常态课,这样的课更有观察、研究的意义。我们在课堂观察中要穿越掩饰和粉饰,抵达尽可能真实的课堂。具体方法有:不仅要观,而且要察,这样才能够更真切地认识、理解和把握观察对象;注意询问和对话,通过对话了解执教者真实的意图、背后的观念;注意运用实践还原的方法。
关键词:观课 议课 真实的课堂
一、被观察的课堂,存在掩饰和粉饰现象
2005年10月,我应邀参与一个区域的科研项目开题会。开题会的时间是10点,我大约9点就到学校了。这一个小时干什么呢?我向校长提出了观察一节课的要求。校长有些为难:“课已经上了一段时间了,不大好办。”我不合时宜地坚持:“没有关系,能听多少是多少。我平时没有太多的时间到学校。”在我的坚持下,校长只好随手推开一间教室的门:“好吧,你就听听这位老师的课。”事后反省,这种不打招呼的“推门”听课,缺乏对教师的尊重,下不为例。但也正是这次“例外”,让我有了新的发现。
这是一节八年级的语文课,大致在期中考试之前。教师正组织学生复习“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等名句。在大家读过、背过之后,教师想找一些学生在黑板上默写,以检查复习效果。这时,教师征求大家意见:“同学们,现在我们要找几个同学到黑板上默写,先找一个最可能写错的同学上来写‘长风破浪一句。大家說,让谁来写呀?”
学生几乎异口同声:“某某某。”
这位“某某某”就坐在我的身边,被点名后极不情愿,磨磨蹭蹭,但还是上去了——结果是“沧”字错了,“会”写成了“又”,在同学们的哄笑中,灰溜溜地走下了讲台。随后,教师点评,第一句就是“果然写错了”。
各位老师,如果您观过课,请您回忆一下:您是否观察到类似“找最有可能写错的同学来”的教学处理?现场和老师们交流,我多次提出这个问题,没有一位老师说观察到过这样的教学处理。工作几十年,观察了几千节课,就我来说,这也是唯一的一次。
为什么我这次观察到了呢?因为,这一次我是课堂上的不速之客。上课教师没有想到会有其他人来听课。当她说出“找一个最有可能写错的同学”时,她有目光的暗示。当她目光转向这位学生时,也发现了我,我注意到了她吃惊的表情。但箭在弦上,来不及调整,她只能继续执行原有的计划。
这次的观课经历,让我有了这样的认知:只要有听课教师在(或者有机器录像),课堂都会有掩饰和粉饰行为。所谓掩饰,是平常课堂教学中经常做的,此时要掩盖起来,不再做了。所谓粉饰,就是平时的课堂不会这样做(比如精雕细琢的语言,比如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比如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做的课件),有人来观察了,就要采取诸如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行为、新的教学工具和手段粉饰一番。
这种掩饰和粉饰行为不仅在教师身上存在,在参与公开课教学的学生身上也同样存在。
我曾经组织一批校长观课、议课,上课教师执教的是冰心先生的《一只小鸟》。课堂上,坐我身边的一位学生频频举手,参与教学互动,积极回答问题。但就在这期间,我听到了他的一句嘟哝:“无聊。”我轻声问他:“什么无聊呀?”这位学生眼珠转了一转,想了一想,说:“这就是无聊的作品。”我想:首先,这篇文章是很有趣的;其次,对一个简单的问题直接回答就好了,为什么他要想一想,眼珠还转了一下?我突然意识到,这里的眼珠转一转、想一想是在掩饰,“无聊的作品”不是他本来的所指,“无聊”应该另有含义。“无聊”是指什么呢?追根溯源,我在2006年12月,一个周五的下午5点和上课教师取得了联系。这位教师跟我说了这么几个问题:临近期末,新课已经上完;学生已经放学回家,没有时间另选文章;这次活动有很多校长参加,水平很高,她不能冒失败的风险。基于这样一些原因,她要上一节学生上过的课。就此,我可以推断,学生嘴里的“无聊”是对学过的、熟悉的东西感到无聊;当我问他什么无聊时,他用“这就是无聊的作品”来掩饰这是已经学过的课文。那为什么他不直接说教学无聊呢?再想一想,我就明白了:学生很爱护他的老师和学校,他不愿意直接说教学无聊。我同时意识到,他的频频举手,只是在配合老师把一节上过的课演得更像一节新授课而已。
电影《楚门的世界》启示我们,很多时候“你所看到的,只是别人想让你看到的”,因为有着种种的掩饰和粉饰。我们也可以说,在课堂上你所观察到的,只是上课教师想让你观察到的。因此,对于被观察的课堂上的表面现象,以及机器收集和整理的数据,可以借鉴,但不可以全做依据,可以部分相信,但是别迷信。
二、为什么掩饰和粉饰
被观察的课堂存在掩饰和粉饰行为,大致有这样一些原因:
一是“爱美”之心。有教师问:“怎么杜绝公开课的这种掩饰和粉饰现象?”我认为,这是杜绝不了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就像有客人要到你家里来,你总要打扫一下房间,总要略略收拾一下自己。虽然杜绝不了,但可以有所改变,比如,献课的目的可以由向别人展示调整为发展自己。如果想发展自己,就不妨原生态一些,让观察者来发现你真实的问题,这样,对你的成长和改善会有所帮助。
二是为了自身的“安全”。当下的很多课堂观察都带有评判的性质——这节课有哪些优点,有哪些缺点;课堂上哪些地方处理得很不错;哪些地方处理得有问题……这样的评判,让上公开课的教师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公开课只能上好,只能让观课教师满意。因为如果出了问题,观课教师就可能吹毛求疵。要知道,课堂是教师人生的舞台,批评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可能成为对其职业追求、教学投入、教学能力水平的间接否定,使其未来的教学生涯受到影响。从安全角度,一种理想的选择就是掩饰和粉饰。调整执教公开课的“利害关系”,尽可能地少评多议,在议课中讨论现象规划未来,这也有出于减少掩饰和粉饰的考虑。
三是为了有所贡献。从更高尚动机的角度,课堂上的掩饰和粉饰也有希望对观课老师有所启示、有所帮助的原因。比如,一些名师对一些课精雕细琢、反复打磨,一年做一节、两节课去展示、去讲解。这里面有没有反复打磨的掩饰和粉饰?我以为也是有的,但也可以说是必要的。
三、如何在课堂观察中抵达更真实的课堂
在问及“是观察经过掩饰和粉饰的课堂,还是观察原生态的课堂更有价值”时,绝大多数教师都会认为要观察原生态的课堂。因为一线教师绝大多数的课,都是没有掩饰和粉饰的常态课,这样的课更有观察、研究的意义。一方面,我们需要观察原生态的课;另一方面,粉饰和掩饰又是难以杜绝的现象。基于这样的动机和现实,我们在课堂观察中就需要穿越掩饰和粉饰,抵达尽可能真实的课堂。
一是不仅要观,而且要察。观察观察,一方面,是运用多种感觉器官以及必要的观察记录工具,有效地收集和整理课堂信息(“听”也是观察的一种重要方式)——“观”;另一方面,要运用感性和理性的力量感悟、体验和分析,以获得对课堂教学的认识和理解——“察”。孔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也就是说,要认识人和事物,既要看他的作为,了解他的思路,更要考察他的动机和价值追求,这样才能够更真切地认识、理解和把握观察对象。北宋哲学家邵雍在《观物篇》中说:“夫所以谓之观物者,非以目观之也;非观之以目,而观之以心也;非观之以心,而观之以理也。”“以目观物,见物之形;以心观物,见物之情;以理观物,见物之性。”这样,真正的“观”就不只是用眼睛看,用耳朵听,还要用心灵感悟和体验,用头脑思考和判断,去“察”。日本教育家佐藤学先生说:“必须读懂看起来单纯的事件背后所隐藏的复杂性。”
观察的对象不仅要指向教师的行为,更要有对学生学习行為、学习效果的省察,要坚持以学论教。在《一只小鸟》的课堂上,正是对学生课堂行为的观和察,才让我们发现了学生身上的掩饰现象,发现了学生对教师粉饰现象的不满——“无聊”。
二是注意询问和对话,通过对话了解执教者真实的意图、背后的观念。在让学生默写“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案例中,笔者事后询问上课教师:“你这样处理,有什么样的思考和想法?”她的回答是:“某某某同学语文成绩不好,我和他多次交流他都不以为然。这次我想用这种办法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使他想办法赶上去。‘请将不如‘激将。”她的回答使我意识到:尽管一些教师的教学行为不合理、教学效果不理想,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怀有想让学生学得更好的良善动机,只是他们不了解还有其他的方法,不知道寻找、选择和运用更好的方法;因此,对这些看似不合理的行为,我们应该尽到指导、帮助的责任,而不是随意批评。
三是注意运用实践还原的方法。这就要站在实践的角度,站在实际可能的角度去观察、去思考,剥掉“公开课”“展示课”上掩饰和粉饰的“画皮”,还原到真实的实践情境中去。比如,对于课堂上的教师行为,提出这样的问题:“这样的课在平时的教学中会是什么样的状态?他平时会这样教吗?”“设计这样的课需要什么样的条件?有什么样的投入?平常教学是否有这样的条件,一线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能否这样投入?”……之所以要做真实的还原,主要是因为平时我们课堂观察的主要目的,不是要解决课堂教学的认识问题,而是解决课堂教学的实践问题,即如何在真实课堂中做出可行的改进性实践。
参考文献:
[1] 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
[2] 邵雍.皇极经世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
[3] 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M].李季湄,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