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确立适切的观察点

2020-05-13吴江林

关键词:观察点课堂观察

摘要:观课议课的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适切的观察点,是否抓住了课堂教学中的核心问题。对于比较专业的、有严谨程序的课堂观察,主要由课前会议来确立观察点,可从教学策略和能力培养两个视角来梳理;对于日常的、没有严谨程序的听评课,主要通过分解师生行为来确立观察点,可以时间为横轴,以教学环节为节点,以思维发展水平为纵轴来分解。

关键词:观察点 观课议课 课堂观察 听评课 课前会议

基于证据,是专业化(科学化)的一种重要特征,观课议课也不例外。“课堂的复杂性决定了任何观察者都不可能获取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所有信息,这就要求观察者找到某个切口来开展课堂研究,这个切口便是观察点。因此,找到适切的观察点,或者说找到一个教学过程中的‘真问题,是开展基于证据的课堂观察(观课议课)的前提条件。”然而,如何找到一个适切的观察点,却是广大教师观课议课时横亘在面前的难题。

一般来说,从专业性的角度考虑,观课议课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比较专业的、有严谨程序的课堂观察,一类是日常的、没有严谨程序的听评课。但不论哪种类型的观课议课,以适切的观察点切入课堂研究,都是有效观察的关键。

一、专业的课堂观察——通过课前会议确立观察点

有严谨程序的课堂观察一般由课前会议、课中观察、课后会议三部分组成。课前会议是专为观察者与执教者搭建的就课堂教学进行专业交流的平台,以便观察者在进入课中观察之前,对将要观察的课堂有较为全面的理解,进而找到观察课堂的切入点。所以,课前会议是观察者找寻适切观察点的有力抓手。

例如,一次课前会议上,执教者做了如下陈述:

本节课是高三一轮复习课。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策略是问题教学法:通过问题驱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升能力,形成知识结构。按照这种复习策略,我设计了五大问题,通过五大问题复习巩固三大知识点,并选用五道例题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每个问题的解决都按照四个环节展开:(1)呈现问题,提出要求;(2)学生自主解决问题;(3)获选学生的典型错误;(4)师生分析典型错误,得出正确结论……

根据执教者的课前说课,我们可以怎样确立观察点?

(一)教学策略视角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策略是问题教学法,该教学法的关键在三个方面:一是问题的设计,二是问题的解决过程,三是知识体系、思维方法的总结升华。而这三个方面里,第二个方面是核心——只要抓住了第二个方面,问题设计的质量如何,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生的知识体系是否形成了、学科思维方法是否获得和感悟了、能力是否得到了提升等,都能被观察到并从中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观察点似乎可以定为“问题的解决过程”。但如果模拟课堂教学情境,就会发现,这个观察点很难操作,需要处理的信息可能非常庞杂——师生的所有信息、教室中其他的信息都要获取。这对于主要依靠眼睛和耳朵等原始感官来获取信息的单个观察者来说,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事情。而且,过于庞杂的信息会使处理数据并得出观察结论也变得非常困难。可见,把“问题的解决过程”作为观察点,还是不够清晰、不好操作,难以真正成为研究课堂的切入点。只有对“问题的解决过程”进一步解析,梳理出其中的关键要素,才可能找到适切的观察点。

从上述问题解决的四个环节来看,学生出现的典型错误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关键线索:环节一、二,让学生有机会暴露知识和能力上存在的缺陷;环节三,让教师有机会在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其中最重要的是学生的典型错误;环节四,是以学生的典型错误作为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认知,提升能力,获得学科的方法,感悟学科的基本思想。通过这样一系列的环节,帮助学生形成结构完整的知识与能力体系。因此,“教师获取和利用学生的典型错误”就是一个操作性强、目的明确、能够由点带面切入课堂研究的观察点。

(二)能力培养视角

本节课的能力培养主要是通过五道例题来实现的。例题教学的关键有三点:一是例题的选择,二是例题的解决,三是例题的总结。其中的核心是例题的解决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可以倒推出例题的选择是否科学合理,观察到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能力发展水平,了解到例题总结的基础是否具备。那么,“例题的解决过程”是不是一个适切的观察点呢?

深入分析“例题的解决过程”,如果要收集到足够的信息,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1)教师出示例题的时机是否合适;(2)例题以何种形式出现;(3)例题出示后,教师是否有时间提示,学生的解题时间是多少;(4)解题过程中,学生出现了哪些基本解法、哪些好的解法、哪些困难;(5)学生解题时,教师是否提供了指导,提供了什么指导,给谁提供了指导,指导了多长时间;(6)学生解答的情况如何,有多少人解出來了,有多少人解不出来;(7)教师对学生的解题过程和解答情况是否知晓,知晓了多少人的,知晓了哪些人的;(8)教师选取了哪些学生的哪些解题信息作为后续的教学资源,采取了哪些技术手段来获取这些解题信息。

显然,如果是一个人观察“例题的解决过程”,是很难收集到如此庞杂、全面的信息的。我们可以把“例题的解决过程”作为一个大的观察主题,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组内分工,每人观察一到两个方面。如果不能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主题式观察,一般可以从以上八个方面中选择一到两个开展观察。如:(4)和(6)组合,提炼的观察点是“学生的解题策略与结果”;(5)、(7)和(8)组合,提炼的观察点是“教师指导解题的过程与结果”。观察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采取不同的组合,形成不同的观察点。

当然,还可以采取不同的视角对课前会议的说课内容进行分析,寻找不同的观察点。但不管哪种分析视角,都要建立在对将要观察的课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所以,课前会议的重要性也就凸显出来了,通过课前会议确立观察点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抓住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核心因素,深入分析后,再模拟观察,就可以找到关键信息,提炼要点,进而找到可观察、可记录、可推论的观察点。

二、日常的听评课——通过分解师生行为确立观察点

在日常的听评课中,囿于时间和人员集中的困难,专业的、严谨的课堂观察模式一般较少开展——往往有课中听课(观察)和课后会议,没有课前会议。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听课(观察)者在课前对将要听的课是不了解的。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确立适切的观察点呢?

深入分析课堂教学可知,听课者和执教者有一个共同的时间维度,在同一时间维度里,“师生发生了哪些行为”“学生的思维水平发展到了什么层次”这两个关键因素观察到了,课堂的要害就抓住了;执教者和学生之间的桥梁是教学内容,“教和学的内容是否匹配”“教学内容是否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这两个关键因素观察到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就抓住了。因此,以时间为横轴,以教学环节为时间节点,以思维发展水平为纵轴(如图1所示),分解师生主要行为,就可以有序地、相对系统地记录下课堂的关键信息。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没有课前准备的状态下,进入课中观察时,按照时间、教学环节、思维发展水平、师生行为等要素,也可以提炼出一些较好的观察点,如“教学时间分配的合理性”“教学环节与思维水平的关系”等。

可以看到,在课前无准备(无课前会议)的情况下,面对纷繁复杂的课堂,能否快速确立适切的观察点,听课(观察)教师的教学经验和理论基础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对于同一学科的教师而言,他们对将要听的课有自己的教学经验,对教学中的一些关键点有自己的理解。他们进入课中观察时会在快速的类比、对照中进入体验状态,依据自身的教学经验与课堂中正在發生的教学进程进行比较性理解。这种理解的深刻性与教学经验的丰富程度是密切相关的,与听课(观察)教师的理论基础也有紧密关联。因此,要想提高听评课能力,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应该注重积累,勤于反思总结,从而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同时也要注重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加强学科知识、方法与思想的积累,切实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

无疑,对任何人来说,确立操作性强、切入性好、有专业深度的观察点都是有一定难度的。这需要我们在大量的观课议课活动中,不断地学习和反思,努力提高自己的课程素养和观察技能,才会有对课堂的独特理解,才能精准地确立适切的观察点。而这也恰恰是观课议课的重要意义之一。

参考文献:

[1]吴江林.课堂观察的三个关键环节[J].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2019(3).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2020年第2期百家讲坛

猜你喜欢

观察点课堂观察
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分析实验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高职教学“课堂观察”方法的有效性探究
高中数学“课堂观察”教学有效性初探
教师提问有效性的课堂观察探析
高中英语课堂中教师提问的有效性观察研究
清明节期间全国祭扫民众达1338.7万人次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课堂观察例谈
听评课的专业化探讨
博士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