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0-05-13再娜甫·牙合甫
再娜甫·牙合甫
摘 要 数学思想在学生的数学学习生涯中可以说是较为重要的。为何如此说呢?也是与学生日后的发展有关,学生如果能够在以后的社会发展中可以合理地运用这一思想,那么学生自身的综合素养也是能够随之提高的,毕竟社会中需要的正是这种人才。本文就以数学思想这一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与讨论。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数学教学;数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2-0131-01
伴随着教育的不断改进发展,教育的质量问题也是领导们所重视的。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如果学生们可以受到良好的教育,那么出来后自然可以很好地为社会的发展做贡献,所以才引进了数学思想这一学习方式。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这一学习方式传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知识。
一、数学思想概述
数学思想是数学学习中的关键要素,它包含了各种数学内容。当然,数学思想也是抽象的、无形的,毕竟思想这种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可是它却影响着每一类的数学知识。可以说,一个数学题中,能拥有无限个数学思想。因此为学好数学,掌握数学思想是必要的。
二、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学校以及政府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也是越来越重视。但是,学生在课堂中,接受的数学知识也只是通过老师所讲述的,他们没有意识到这其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即将要升学的学生,随着他们的升级,他们在高年级之中,比拼的不单单是成绩,而是个人自身的综合素养。而且普遍来说,教师和家长也对于孩子的成绩要求较高,然后就因为过度关注成绩而让学生的自身综合素质受到了忽略。为了学生今后的发展,教师和家长必须重视这个问题,让学生在数学教学的学习中,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利用数学思想解决问题,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提升数学综合素养,能为以后的发展做铺垫。
三、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应用数学思想的建议
(一)做好课前准备。考虑到小学生的思维理解能力以及控制力的严重不足,所以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好好思考,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轻松地学习数学并且完成对数学教学所授知识的接收。为此,教师应该对教学中的教材以及资料进行一些了解,运用比较有趣的方法使学生接受对于数学思想的学习。比如,对加法交换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应用实际生活进行举例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让学生在数学思想上的理解也有所提升。这样进行趣味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变得更容易。久而久之在长期影响下,学生的理解能力也会因此有所提升,让学生对数学的深度学习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利用分类的思考方式。世界上的事物是千变万化的,当然数学也是很广阔的。在小学数学的学习阶段,学生面对的数学问题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的。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对此类问题有清晰的认识,并且知道该采用何種方式让学生容易接受这一问题,这些都是教师在教学过程应该做到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分类思考的学习方法引导,让学生能够通过这一方法,解决在数学学习中面临的不同的数学内容,并且让学生可以通过分类思考的学习方法可以对数学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和学习,更好地领会到数学思想。例如,学生在学习基本图形这一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现实中的课本、球、黑板等实际,让学生更轻松地理解,并让学生根据现实更快地对于各类图形进行分类,从而对学生进行分类知识的讲解,让学生更全面地掌握知识,让他们对于数学思想可以有更好的学习。
(三)在实践操作中应用数学思想。仅仅通过书本上平面知识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到数学思想是不够的,毕竟如果想要掌握这一方法,就要对其进行实际操作,才能够将这一方法牢记在自己的脑海中。所以,为了让学生对于数学思想有进一步的掌握,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逐渐地运用这一数学思想,从而将其掌握。以《体积的认识》这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利用杯子、水以及苹果或其他事物做实验,将两个杯子中一个用水将其填满,另一个杯子用实物放入其中,之后进行对比。然后再通过学生的讨论,让他们在自己的讨论中获得答案。这样学生就会明白每个实物所能占据的空间大小,然后将这一课程掌握。之后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做实验,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实践,这样能让学生对于自己所学课程有更清晰的认识,对自己学到的知识有了深层次的记忆。这样就让学生在今后解决问题的时候,更清晰地运用,从而加深了对数学思想的理解,为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以及其他日常问题时能够更好地将之解决。
四、结语
在小学阶段打好数学学习基础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小学阶段数学综合素养的学习决定了学生以后的学习以及工作的发展。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教师让学生学会对数学思想的运用是必要的。学生们在今后的发展中,可以运用数学思想,更全面地接受知识,为以后学生的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江学攀.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的渗透与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02):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