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管理学导论》课堂体验式教学实践探析

2020-05-13段佳

新西部·中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实践方法体验式教学教学效果

本文为西安科技大学2016年度校级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青年教师教改专项)《<管理学导论>课堂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编号:JG16112)

【摘 要】 本文以“学习通”软件的使用为例,简单阐述了在《管理学导论》课程中采用体验式教学的具体实践情况,并作了反思。采用“学习通”软件进行课堂管理,大幅提高课堂效率;采用“学习通”软件,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实时对知识点进行讨论;在课后进行案例分组讨论或大作业,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在课程开展过程中,布置直播、互动学习等内容,帮助学生自主学习。针对其存在的功能缺陷,建议重点知识点的教授还需以纸质形式留档保存。

【关键词】 《管理学导论》;体验式教学;实践方法;教学效果

一、引言

《管理学导论》课程是西安科技大学非管理类学生的选修课,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管理学基本理念和基本方法,该课程具有扩展非管理类学生知识面、培养其管理思维、促进其管理生活实践的作用。因为大部分非管理类学生在该课程开设前并没有系统地接触过管理概念,对管理思维更是陌生,同时,管理学教育的目的即为了培养具有较高素质、能有效地进行管理活动的职业管理人才,因此,在《管理学导论》课堂中应多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这与一般的理论教育是有区别的。

针对《管理学导论》课程兼具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的特点,本人尝试在教学中运用最基础的案例教学来引导学生参与讨论,而在这一过程中发现,学生课堂注意力得到了集中、并逐渐可以自主的解决管理过程中的问题,但同时因为一些限制因素(学生思维刻板、参与度不够、课堂设计不利于讨论等),教学效果并不如期待的丰厚。因此在接触到“学习通”软件后,本人认为,可以以该软件作为平台,从管理学的学科属性出发,在课堂教学中系统建立体验式教学模式,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二、《管理学导论》课程中体验式教学的实践方法

1、采用“学习通”软件进行课堂管理,大幅提高课堂效率

首先,传统的点名非常占用课堂时间,且效果不佳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而在学习通软件中教师课上可以采用扫码打卡、随机点名、位置打卡或手势打卡的形式进行点名,或者实时布置随堂练习,直观看出课堂学生到课情况。

其次,利用“学习通”软件进行案例讨论时可以随机进行分组,不需要老师再点名选择或者等待学生自由组合,保证了学生们每次都可以和不同同学一起讨论,培养其团队协作能力。

再次,在传统课堂大多对于知识点的考察采用随机点名的形式,这种情况的回答效果往往不理想,老师无法直观掌握所有学生的回答情况,因为大部分没叫到的同学都觉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会去认真思考、主动回答,而使用学习通软件则可以采用选择题形式,要求所有学生都必须作答,教师端直接收到答案反馈,直观看出错误主要集中在哪里,以此进行针对性的重点讲解。案例1:在第一章管理概念讲解完之后发放选择题,让学生从“部队中班长与战士谈心、企业的主审计师对财务部门进行检查、钢琴家制定自己的练习计划、医院的外科主任主持会诊、两个人共同抬重物”这几项中选出属于管理活动的选项。很多学生会将钢琴家制定自己的练习计划也认为是管理活动,此时在对学生重点强调管理活动是针对别人进行的而非自己,学生就会深刻的掌握这一概念。

最后,傳统课堂在进行案例讨论时,现场讨论非常占用课堂时间,本来对非管理类学生来说《管理学导论》课程只有32个学时,如果大幅度进行案例讨论,知识点的讲解会很受影响。在采用学习通软件后,很多案例讨论的内容可以放至课后,每组同学只需在软件上提交自己的讨论报告和照片记录即可,其他同学也都可以看到每组的讨论情况,教师在课后就可以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批改,了解其对课堂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实时调整下节课的重点讲授内容,只需在课堂上对新颖观点和重点错误进行讲解即可。案例2:在第四章决策理论的课程结束后布置如下案例,“一家有四层楼的百货商店,在安装了两部电梯以后仍然听到顾客、特别是女顾客的抱怨,说等电梯的时间太长。老板不想再减少铺面来增加自动扶梯或电梯。请每组为该商店设计几种创造性的解决方案”。课后讨论完了只在第二节课上提出了一个组的新颖观点,比如商店将电梯的“挤”作为广告宣传点,建立网红效应,以此让顾客产生猎奇心理来增加客流量,这样在下节课就可以重点只分享这一个组的讨论结果,大大节省课堂时间。

2、采用“学习通”软件,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实时对知识点进行讨论

将重点知识点及相关案例随时发到网上供学生学习、讨论、回答,并要求学生限时以文字形式反馈回软件中。通过学习通软件进行讨论分析时每个学生需要限时提供自己的观点,因此无法参考他人意见,也没有时间上网搜索答案,保证每个同学都会带着自己的理解、产生自己的思考,这样做可以帮助大家将课堂所学知识点进行应用,以此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保证上课的有效性。

案例3:在讲解完“什么是管理者”章节后发放讨论题,“当高层管理者看到某一个员工工作不当时,你认为应该如何做”,要求大家限时5分钟在软件中提交个人看法。教师在教师端可以实时看到每个学生的观点,并可选择性的将学生的独创性内容或错误回答实时进行分享、讲解。比如,有个学生就提出一个新颖回答,“这个高层管理者可以突然请大家喝下午茶适当休息后再鼓励大家加油干,激励员工让其充满激情”,课上将这个答案念给大家听也是对其他同学的一个思维发散。

3、在课后进行案例分组讨论或大作业,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案例4:在计划理论章节后布置大作业“请为你的学业或职业生涯等个人多个方面设立目标,并针对你设立的目标,写出达成目标的计划。当环境变化时如何改变目标”,学生以论文的形式在学习通软件上提交该报告。使用该软件教师不用再收集非常多的纸质资料,只需要携带手机就可以实时对学生的大作业进行批改,但软件中无法完成批量批改的功能,主观题只能一份一份打开,非常浪费时间。

案例5:因为大部分非管理类学生未接触过管理类实践,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章节结束后用两至三节课的时间进行大型分组模拟面试。利用软件划出20个学生以4人一组形成5个企业,每个企业设置自己的招聘启事和面试队伍及面试题目。其余学生每人准备一份简历,在课堂过程中根据自主意愿和5所企业在教室中的张贴告示选择其一进行模拟面试,在此过程中作为面试企业的同学们因为对同班同学的了解,所以会提出很有针对性的问题,而面试同学也在这个过程中更好的了解了自身能力,也对课堂中所讲的面试技巧有了实践。同时教师在整个面试过程中会对面试题目及面试回答实时点评和分析,通过此项活动为学生以后的企业面试打下基础。

4、在课程开展过程中,布置直播、互动学习等内容,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案例6:每周会对学生进行一些管理学专业书籍推荐,提出一些管理学问题,要求大家课后思考讨论,并将思考内容以书面形式发送至学习通软件。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扩大知识面,对管理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案例7:每周让学生在学习通软件上发布一个直播视频,内容可以为对管理学任一知识点的讲解,也可以为对一案例的讨论,或是对某一现象的管理角度分析,或是对某篇新闻的解析。通过这种方式首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进行管理学知识的搜查,并加入自身的理解,对课堂知识点融会贯通;其次所有学生都可以实时看到其他同学准备的内容,增加自身的知识面和理解度;最后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直播视频中选择一些知识点在课上进行重点分析、讲解,让所有学生对管理的重点内容可以更深入的运用。

三、关于《管理学导论》课程体验式教学效果的思考

对于非管理专业学生来说,管理学知识点大多枯涩难懂,通过使用“学习通”软件进行体验式教学方式整体课堂讲授效果明显增强,学生参与度也大幅提高,自主观点也很新颖。这种形式可以让学生直观使用到管理学知识点,帮助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建立自己的管理学思维,同时通过分组讨论也可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采用“学习通”软件,不光是进行了知识点的大梳理和大整合,而且所有学生的一学期表现全部有迹可循,是给学生给出学习成绩的很好依据。

但在使用学习通软件过程中也发现如下问题:其一,该软件对信息的整合能力不强,无法将学生作业中的重点内容进行合并,教师对有用信息点的收集会很难保存;其二,主观题作业无法批量批改,会带来很多的重复工作;其三,软件中不能对成绩和评分进行全盘体现,主题讨论内容得分不出现在最后的成绩,这对学生的平时成绩考勤结果会有误差。因此在《管理学导论》课程的实践过程中,应将学习通软件作为体验式教学的一部分内容,重点知识点的教授还需以纸质形式留档保存。

【参考文献】

[1] 段佳.《管理学导论》课程案例教學的应用研究[J].新西部,2015(32)157.

【作者简介】

段 佳(1988—)女,汉族,陕西合阳人,管理学硕士,西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研究方向:物流管理.

猜你喜欢

实践方法体验式教学教学效果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究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初中历史翻转课堂实施策略探索
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效率的实践方法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创新探究
分析体验式教学在中职会计课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建筑结构抗震鉴定及加固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