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探析

2020-05-13梁贵春任洪岩宋征宇

理论观察 2020年3期
关键词:大众化马克思主义

梁贵春 任洪岩 宋征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人民大众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0)03 — 0046 — 0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1〕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传播的现实结果,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接地气”是马克思主义不脱离人民群众、不脱离现实社会的内在要求。因此,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的考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要从基本追述、主要特征、多重路径三个方面来展开论述。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追述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502。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解释与探究而在于将马克思主义“带入人间”。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考察是具有现实意义的,这其中首要的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方面的追问即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界定及其对象进行追述。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界定

1.大众化不是庸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是将马克思主义庸俗化,二者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马克思主义庸俗化或者说庸俗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庸俗的、片面的完全置于经济生活之中理解,而使马克思主义失去“活性”、“现实性”和“辩证性”。“(庸俗马克思主义)实质上取消意识形态、国家和政治行动的真正现实性,而把本质的现实性仅仅置放在所谓经济生活的领域中。”〔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庸俗化是针锋相对的,他是对实践的、科学的、革命的、辩证的马克思主义的坚守,同时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到人民群众当中。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庸俗化的结果就是形成“庸俗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过程,是一端连接着“正确理论”另一端连接着“人民大众”的过程。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结果不仅是一种理论,还是一种合乎理论的现实结果。

2.大众化的理论内涵

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什么”的问题,陈曙光从“大众化”的语言或语境的理解出发来理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他看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说‘大众话‘说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话……;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贴近大众,而不是沦为少数精英自娱自乐的智力游戏。”〔4〕而另一种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出发来看,从本质的视角来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先进理论掌握群众,以此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改造群众的主观世界,推动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由抽象到具体、由精英到大众、由理论到实践的过程。”〔5〕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象

1.理论对象:理论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先要面临的是一个对象就是“理论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首先要面临的对象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对象以“通俗”而不失“鲜活”、“易懂”而不失“深刻”、“形象”而不失“根本”的方式表现出来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之所在。

2.客观对象:人的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指向理论大众化的同时,作为理论大众化的“接收端”的“人民大众”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为直接的、客观的对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终归要落到人的身上,落到社会的基层群众当中。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来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种从精英过渡到大众、从理论过渡到到实践的过程。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问题必然要以人民大众为其根本指向,将问题的核心归结到人民大众身上。

人民大众广泛的接受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群众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象的核心要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大众”不仅要求人民大众作为其对象,并且提出了新要求。人民大众不仅要在其自身的量上实现大众化即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出了量的规定。而且,还要在质的层面要求对马克思主义在多方面的加以理解。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特征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当代中国在新时代的重要命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地指出,“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6〕。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新时代的发展表现出了其主要的特征即表现出了“意识形态的指向性”、“理论表达的通俗性”与“广大受众的分层化”的特点。

(一)意识形态的指向性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意识形态指向性是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指向性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向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意识形态指向性的提出是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发展现状。“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澤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7〕马克思主义及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的指导思想已被写入党的章程。这在思想层面上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与支撑。

(二)理论表达的通俗性

马克思主义要想实现大众化就必须要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将理论内容表达出来,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表达的通俗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是让抽象的理论形态“去仙气,接地气”的过程,这一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能否实现以及实现程度的“关键一步”。

从逻辑顺序上来看,只有先将马克思主义以通俗的形式表达出来,才会进一步的去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的实现。不以通俗的形式表达出来,如何能够使大众化具有可能性呢?理论表达的通俗性虽然在逻辑上是先在的,但是通俗性始终贯穿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始终。

(三)广大受众的分层化

“党和国家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注意到了分众传播的重要性。不同群体在利益诉求、问题关注、认知水平上往往具有差异性”〔8〕。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良好的实现必然要进行分众传播即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象分层化。

广大受众的分层化是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上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辩证观点。在中国人口众多、问题复杂的现实国情之下,只有将作为大众化的对象的人民大众分层化才能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予以详尽的考察。作为受众的人民大众来自社会的不同阶层,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当中应当结合其所处分层的一般特征加以考察。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多重路径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要特征的揭示,不是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探究的终点,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问题。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构建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的关键一步,是其实现对象化的关键一步,是理论向现实转变的一步,这一步的成功与否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功与否的关键一步。

(一)网络平台的建设

近些年来,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网络化建设的有效开展与普及程度的快速提升使得我国拥有数量巨大的网民。与之相伴而生的是多种多样的网络平台层出不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着新的社会现实,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然要推进网络平台的建设。

新时代下,网络平台已然深入社会各界中,而且大多数事业单位、国企、政府机关等都拥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微博”或“抖音”账号。这些平台在其服务范围内与人们广泛的接触,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二)红色文化的注入

“红色文化的注入”是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层面开辟出来的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更加侧重于对实质内容的考察,而非形式的构建。“红色文化在精神层面代表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以及红色革命精神等”〔9〕,红色文化是契合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形态。将红色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相结合起来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要求。

将红色文化注入到各种“有趣”的外在形式之中使之发挥其本质力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红色文化便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米”,只有把红色文化以各种形式表征出来才能做到真正的“入脑”、“入心”。

(三)思政课堂的开展

在学校之中的思政课堂上展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不可缺少的一环。思政课堂是党在学校当中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战略阵地”。思政课堂的对象不仅仅是在校的学生,同时学校的老师、领导干部也是思政课堂的重要对象。在加强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同时也要对教师队伍进行持之以恒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而在学校当中能够有效的展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便是“思政课堂”。在校园内开展思政课堂不可以将思政课堂完全等同于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思政课堂是对大学、中学、小学落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领域。

(四)传统媒体的发力

传统媒体的持续发力始终推动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人民日报》、《求是》等媒体始终走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前线。这些传统媒体在“宣传阐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解读党的文件及各项具体政策、分析时事与形势的发展、纠正群众中不正确的认识”〔10〕等方面与其他媒体相比更加具有权威性、专业性。因此,传统媒体的发力主要聚焦于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容与大众化方向等专业性领域予以通俗化的解释。

结语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新时代下推进马克思主义传播与发展的重大议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基本追述”的阐述到对“主要特征”的考察,再到“多重路径”的构建,始终围绕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核心展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开展是推进国民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重要的、基础性的一步。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19(02).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徐琴.柯尔施对马克思哲学的阐释及其存在论基础〔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6):21-25.

〔4〕陈曙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若干误区辨正〔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07):42-47.

〔5〕骆郁廷,孙婷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及其实现〔J〕.江汉论坛,2013,(09):60-64.

〔6〕習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7〕习近平.中国共产党章程〔EB/OL〕.http://www.12371.cn/special/zggcdzc/zggcdzcqw/,2017-10-29.

〔8〕高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经验阐发

——以新中国成立70年为视角〔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4):1-8.

〔9〕许婕,王晓宇.红色文化符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视点——以天安门广场为例〔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9,(03):15-18.

〔10〕李祥兴.《边区群众报》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选择及启示〔J〕.学术探索,2019,(08):114-120.

〔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大众化马克思主义
新媒体技术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影响研究
浅析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发展状况
新时期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路径研究
如何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大众化教育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探究
浅谈新时期群文辅导工作的特征
关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思考
用大众化方式推进理论大众化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