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加强政治建设的历史演进
2020-05-13张玙
张玙
【摘 要】 文章梳理探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加强政治建设的历史演进。1949—1956年,党的政治建设在社会主义过渡中探索前进;1956—1976年,党的政治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文革”中面临严重挫折;1978—2012年,党的政治建设在恢复发展和改革创新中向前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政治建设在全面从严治党中不断完善。
【关键词】 政治建设;党的建设;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纪律
2019年1月31日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对新形势下党的政治建设各方面工作作出部署,这是对长期以来党的政治建设历史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是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各项建设的重要抓手。回顾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以来的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所提出的新要求,深刻把握政治建设的内涵,积极探索加强政治建设的新途径,始终把加强政治建设放在党的建设工作的重要位置。
一、1949—1956年,党的政治建设在社会主义过渡中探索前进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重视发挥党的政治建设的引领作用,强调维护党中央权威,主要体现在建设和巩固党的组织,整顿党的作风,坚持党的统一领导上。1949年11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在中央人民政府内组织中国共产党党委会的决定》,提出在中央人民政府党委会下暂分设六个分党委,并且按照党章规定来明确中央人民政府内中国共产党党委会的基本工作,教育党员保守国家机密,防止破坏分子和反动分子的活动,坚持统一领导。
1950年5月1日,面对取得全国胜利的局面,面对更加错综复杂的形势,面对党内出现的一些居功自傲情绪,命令主义作风,特别是面对极少一部分人消极堕落,贪污腐化,违纪违法,破坏党和人民政府的威信的行为,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全党全军开展整风运动的指示》,要求各级党组织广泛开展整风运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以带动全党作风好起来。1951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上通过了《关于整顿党的基层组织的决议》和《关于发展新党员的决议》,指出我们党长期所处于被敌分割的农村和紧张的战斗环境中,对党员缺少关于党纲和党章的教育,使原有的党员中有少部分人出现思想腐化堕落的情况,在发展新党员时,由于分辨不清,疏于管理,导致一些觉悟不高、思想落后以及某些坏分子加入了党组织,破坏了党在思想上和组织上的纯洁性,因此提出用三年的时间整顿党的基层组织,对党员普遍进行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的教育,使其了解党的性质和目标,明白做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这一时期,政府机关一些党员干部在不法资本家的侵蚀和影响下,开始滋长贪污腐化、消极浪费的思想,因此中央决定从12月开始在党政机关中开展“三反”运动以及时遏制这些不良风气的蔓延。在“三反”运动进行的过程中,党中央提出同一时期在私营工商业者中进行“五反”运动,打击资产阶级的嚣张气焰和进攻图谋,保持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经过这两个运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充分明确了公仆身份,个人职责,自觉与贪污贿赂,腐朽堕落的行为划清界限,进一步增强了政治意识,净化了政治生态。
二、1956—1976年,党的政治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文革”中面临严重挫折
1956年9月,党的八大召开,会上提出探索中国自己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阐述了国内主要矛盾的转变。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了党的政治领导权问题,并将执政党建设问题重点提出,强调党在思想上、政治上、方针政策上的领导权,坚持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和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反对个人崇拜,要求保持政治定力和清醒头脑,体现了党对政治领导、政治建设的重视。1956年11月,党的八届二中全会,毛主席也告诫广大党员干部,警惕官僚主义的不良作风,脱离人民群众。
1956年底,党领导全国人民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1957年4月,针对党内存在的官僚主义、宗派主义、主观主义错误思想,党中央发布《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目的在于通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推进党的建设。可是,由于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局限,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不足,以及长期以来高强度政治动员,使党和国家生活“过度政治化”。这一时期出现了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反革命分子向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进行进攻,扬言推翻党的领导,实行西方政党政治,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问题,针对这些情况,党中央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反右派斗争,按照当时的形势来看,反击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的进攻对于巩固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维护党的团结统一领导是有重要意义的,由于对阶级斗争形势严峻程度的过度估计,这场反右斗争被严重扩大化。1963年又在农村进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通过一系列措施,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形成政治认知力,准确把握政治方向,从思想和政治领域巩固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成果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推进。此后,党的政治建设出现“左”的倾向,尤其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四人帮”反党集团的极“左”理论,将党的政治建设更是引入歧途,这也影响社会主义建设其他各个方面的发展,因此全党和全国人民都意识到,把握政治方向是事关前途命运和事业兴衰成败的重要问题。
三、1978—2012年,党的政治建设在恢复发展和改革创新中向前推进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们党努力探索加强政治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加深对党的执政规律、自身建设规律的认识,充分发挥党的政治领导作用。1978年5月10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文章发表,之后《光明日报》、《人民日报》、《解放日报》相继刊发,转载,一场全国性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拉开了序幕。这次大讨论使人民的思想从“两个凡是”的禁锢中脱离出来,为冲破个人崇拜思想束缚,解放思想,重新恢复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和党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提供了重要思想武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做好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准备,党的政治建设也在这一时期得到恢复和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重新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80年2月29日,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首次以党内法规的形式对党内政治生活加以规范,提出坚持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坚持集体领导,严格遵守党的纪律,通过规范党内政治生活,进一步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保持党的团结。1982年1月,党的十二大召开,这次会议上提出了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制定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纲领和方针政策。这次会议上修订的党章,首次将入党誓词写入党章,首次完整规定党的领导原则,即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进一步明确了党员义务与权利,对党员在政治方向、政治信仰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特别强调党的干部在培养选拔任用中应当遵循的原则,强调严明党的纪律,这是党的建设史上最完备的一部党章,对于加强党的政治领导和政治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1987年10月25日,党的十三大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在政治方面,提出以安定团结为前提,努力建设民主政治,1989年的政治风波也让我们党认识到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极端重要性。这一时期,受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等一系列影响,党内一些党员干部出现了理想信念滑坡、政治立场动摇的情况,一些党组织出现纪律松弛,组织涣散的情况,党中央高度重视,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针对新旧矛盾突出和执政中存在的风险和考验,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从解放思想,坚定信心,姓“资”姓“社”问题,两个文明建设共同发展,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加强廉政建设,实现共同富裕,大胆实干、总结经验、小心纠错等方面,解决了长期以来禁锢人们思想的很多问题,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准备。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召开,这次会议上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执政环境和历史任务发生了变化,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各个方面都面临新的挑战。这次会议上修订党章,强调在思想上、政治上巩固党,为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讲政治”的意识。1996年,按照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的决定,对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开展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三讲”党性党风教育,以保证政治过硬,头脑清醒。此后党内开展的一系列主题教育、先进性教育、党性教育活动等,都体现了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员干部的政治教育和党性锤炼。
进入新世纪以后,我们党也没有放松和忽视过自身的政治建设,党中央多次强调全体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做到“讲政治、守纪律、顾大局”。党的十六大以来,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与之俱来的具有新特点新表现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党中央作出一系列重要战略部署,并提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大命题,使党的建设事业取得新成就。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并提出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新思路,这次会议上修订的党章也形成了“五位一体”建设布局,党风廉政建设十六字方针首次被写入总纲。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全面加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强调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政治建设在全面从严治党中不断完善
旗帜鲜明讲政治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突出特点和优势,强调政治性也是我们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中心任务。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围绕党的政治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党中央也先后发布了坚持和加强政治建设的党内法规,开展了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增强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让党员干部在理论学习上有收获,在思想政治上受洗礼,继续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常态化、制度化,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增强党性锤炼,密切联系人民群众,转变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帮助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把准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增强政治定力和鉴别力。开展政治巡视,着力以巡视发现问题,形成震慑,倒逼改革,促进发展,以政策措施整治不良风气,净化政治生态。围绕党的政治建设,从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从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从提高干部的政治能力等方面都进行了理论研究,加强了制度保障。
关于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是核心要义。2013年1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中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要确保全党意志、行动、步调高度统一,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2016年10月,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上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确保党始终纵览全局、协调各方。2019年1月31日,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中坚决做到“两个维护”里,强调“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最关键的是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关于强调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2013年1月22日,习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纪委二次全会的讲话中指出,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严明党的纪律,首要的就是严明政治纪律,坚持党的领导。2016年10月27日,在十八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其中单设“严明党的政治纪律”一节里,强调纪律面前一律平等,执行纪律没有例外,明确党员的“九个不准”。在2018年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更是为违反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行为划出了负面清单,体现出党的纪律划底线标红线,约束和监督的作用。关于强调党内政治生活,全面从严治党顺利推进,需要严明的党内纪律和规矩,也需要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党内政治生活是党组织教育管理党员和党员进行党性锻炼的主要平台,党内政治生活是否严肃认真,直接影响党员干部的作风和党组织的战斗力。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第十二节“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中,也提出强化政治教育和政治引领,创新党组织活动内容方式,提高“三会一课”质量等方式,防止和克服党内政治生活忽视政治、淡化政治、不讲政治的倾向。关于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习总书记曾经明确指出,党的高级干部要提高政治能力,坚定政治理想,坚持政治方向,站位政治立场,把讲政治贯穿党性锻炼的全过程。对此,党中央高度重视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素养和党性修养。对于如何提升政治理论素养和党性修养,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要学习党史、国史,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第十一节就特别强调了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加强政治能力训练和实践历练,提高把握方向、大势、全局的能力,提高政治定力和驾驭局面,防范风险的能力,做与错误言论不良风气斗争的勇敢“战士”。
历史实践表明,正是因为党一贯重视政治建设,不断提高的政治能力,我们才能够成为今天依然执政并将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才能够经受住各种风浪考验,顽强坚忍,生机勃发。在新时代,更要坚定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决心和毅力,把我们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2]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4] 習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5]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历次全会工作报告汇编[C].北京:法律出版社,2016.
[6] 张灿.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统领地位[J].求实,2018(1).
【作者简介】
张 玙(1990.10—)女,汉族,重庆万州人,中共重庆市涪陵区委党校马列教研室讲师,研究方向:党史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