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部地区农民信息化素养的现状分析及其对策

2020-05-13张璐王跃李骏琳张倩杨丽邓秋红

新西部下半月 2020年3期
关键词:解决措施农民

张璐 王跃 李骏琳 张倩 杨丽 邓秋红

【摘 要】 本文论述了提高农民信息化素养的意义,以四川雅安为例概述了西部地区农民信息化素养现状,分析了农民信息化素养较低的原因,探讨提高农民信息化素养的对策:完善西部地区农村教育体系;健全西部农村地区信息素养的基础服务体系;优先培养信息技术能手

【关键词】 农民;信息化素养;解决措施

一、提高农民信息化素养的意义

1、农民信息素养的提高有利于降低信息泄露的风险

在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农民的信息安全意识薄弱,信息知识缺乏,信息道德与信息能力水平较低,很大程度上危及信息的安全,由于农民信息化素养较低,信息安全风险经常发生,农村地区诈骗案不断增多,相当多数的农民对个人隐私的保护问题毫不知情,普遍缺乏应有的信息安全意识。提高农民的信息化的素养,有利于增强农民保护个人信息的意识,维护信息的真实性与保密性,进而打击不法分子的诈骗行为,降低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提高信息安全。

2、农民信息素养的提高有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

2019年2月19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在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指出“今明两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三农领域有不少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农民信息化素养的提高,对我国新农村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同时农民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新型农业,可以改造我国农村传统产业的结构,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对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巨大的作用,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全面振兴。

3、农民信息素养的提高是适应新型职业农民的必然要求

信息素养是新型农民的必备素养,为适应新时代信息社会的发展,农民信息素养的提高对新型职业农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信息时代,一个人获得信息的手段和途径的多寡影响着他在社会中获得机会的多寡,农民只有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才能拓宽获取信息的渠道,为实现自身全面发展,从而成为新型职业农民打下坚实的基础。信息时代的今天,网络信息对农民的生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要让农民们正确对待与使用这些信息,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的作用并不产生其他不利的影响,就必须提高农民的信息素养。

二、西部地区农民信息化素养现状分析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年报,2018年我国农业(农业牧渔)总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已经下降到7.2%,但是农村人口占比为40.42%;从国家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的数据来看,2018年中西部地区农民工数量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63.74%,东部地区的农民工数量占比为27.33%。西部地区外出务工的人员较多,年轻的劳动力外出,剩下的多数为年迈的老人和儿童,西部地区农民信息化素养现状不可避免的比较低下。

1、农民信息化素养的内涵

信息素养的概念最早是在1974年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 Zurkowski提出。信息素養从功能角度而言,是指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和一种综合信息的能力,[1]信息素养可以通过教育培养所得,更好地在信息社会中获得、利用和开发信息,农民信息化素养就是指农民在农业生产和生活过程中,通过外界各种传播信息的渠道,比如电视,乡村广播,报纸等获取信息、筛选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的一种能力。农民具有良好的信息化素养应具备以下的能力:能够有效地获取信息,能够对信息做出相应的评判,寻找个人感兴趣的信息,能够创造性的使用和利用原始信息。

2、当前农民信息化素养基本情况——以雅安农民为例

雅安是一个地级市,经济水平较低,同时雅安也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地方,据雅安市扶贫和移民工作局统计,“4.20”芦山地震后,贫困人口进一步加剧,全市贫困人口高达51.85万人,占农村人口的42.95%。据201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从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看,雅安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含大专以上)的人数为9912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为13883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为40515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为30727,市民整体受教育的水平比较低。雅安还面临一个问题就是无法回避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据雅安市统计局、四川省共同编写的《2018年雅安统计年鉴》中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来看,65岁以上的人口为16.4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10.88%,意味着每10个人中,就有一个65岁以上的老年人。

三、农民信息化素养较低原因

1、农民文化水平、受教育程度不高

据雅安市统计局按照1%抽样调查数据显示,雅安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含大专以上)的人数为9912人,占比为0.099%,可见雅安的基础文化教育水平明显较低,全市的人口文化素质与综合素质水平距离高层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农业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社会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雅安从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就步入“老年型”人口阶段,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止2010年11月1日零时,雅安老年人口达16.4万人,占总人口的10.88%,雅安老龄化高于全国8.87%的水平(高2.01个百分点)。在我国现行的城镇化路线下,农村大部分青壮劳动力进城务工,留守人员年龄普遍偏老,老年农民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差,[2]农村从业人员的老龄化,导致信息能力相对较弱,对于当今时代的新的信息手段、信息技巧、信息设备的掌握程度也比较差。

3、缺乏信息化素养相关培训、农村基础信息设施不够完善

据《雅安市公共图书馆》调查报告显示,雅安市目前公共图书馆共有8个,馆藏各类文献55.86万册,年接待进馆阅读者57936人次,年外界阅读者39296次,凸显出基础设施滞后、硬件设施严重不足,整体水平偏低。各级乡镇财政大都是“吃饭财政”,政府对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投入远远不够,我国农村地区公共服务的基础信息设施投入不够完善。

四、提高农民信息化素养的对策

1、完善西部地区农村教育体系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振兴发展最根本的事业,由于我国农村教育体制的缺陷,导致农民整体信息知识水平偏低。在21世纪的今天,半文盲的人群无法涉及到较多的信息知识,因此需要社会在思想观念上培育农民的信息素养,政府需要加大在西部农村地区教育的投入,指定相关规定促进信息素养教育的开展,营造主动成为有信息素养的人氛围,促进农民主动提高自身信息素养。

2、健全西部农村地区信息素养的基础服务体系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农民用上了富有多功能的手机,文化水平较低的他们常常只是将他们作为一种通话工具、娱乐设施,这时候就需要政府加大财政投入,为农村地区构建基础的信息服务体系,比如乡村广播、图书馆文化角、多媒体教室等,为农民提供能够获取信息的资源,同时完善信息素养的软硬件服务设施,营造书香氛围,使广大农民主动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3、优先培养信息技术能手

如邓小平同志曾说:“先让部分人富起来,带动大部分地区,然后达到共同富裕”,提高农民的信息素养也可以采用先培育文化知识水平较高的农民,让他们成为信息利用技术小能手,成为典型模范,从而带动其他农民,让他们树立信息素养的观念,认识到提高自身信息化素养带来的好处与重要性。

五、结束语

在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上,我们不仅要面对来自国际上的阻力,还要解决好国内的矛盾,打铁还需自身硬,从国人自身做起,搞好西部地区信息化建设,提升农民信息化素养,缩小东西部差距,共同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提高西部地区农民信息化素养是一项长期性任务。

【参考文献】

[1] 杨秀平.农村公共信息服务与农民信息素养培育问题研究—以西北农村调查为例[J].农李智勇.落后地区农民信息素养的现状与培养措施[J].社会发展,11JK0076(2014).

[2] 吉万年,陆彩兰.信息时代培养农民信息素养的影响因业图书情报学刊,1002-1248 (2016) 09-0005-04.7.

【作者簡介】

张 璐(1998.7—)女,汉族,重庆人, 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信息时代的教育素养.

邓秋红(1985.10—)女,汉族,四川旌阳人,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本文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解决措施农民
耕牛和农民
秦末农民大起义教学设计
农民
取消农业户口,农民还是“农民”吗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方式方法研究
浅谈城市道路设计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谈谈如何杜绝矿井测量事故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已达1200万(等10则)
做农民的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