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意趣STEAM”课程体系的英语阅读教学过程详解

2020-05-13张震戈向红

小学教学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读写能力

张震 戈向红

【摘要】学生的读写能力和STEAM技能的高低,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高等院校的入学标准和职场准入门槛的重要指标。这两种能力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而是需要经过专业的训练,逐步提升的。“意趣STEAM”课程体系提出了融合两种能力的可行性方案,并在课堂中予以实施,取得了成效,达到了预设的目标。本文将通过解析特级教师戈向红的一节绘本课,向读者展示“意趣STEAM”课程落地实施的三大途径,旨在促进学生的读写能力和STEAM技能的发展。

【关键词】读写能力 STEAM技能 意趣STEAM

“意趣STEAM”课程(见图1)隶属于特级教师戈向红的“意趣英语课程体系”。“意趣”, 英文表达为MI, 由Meaningful 和 Interesting两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组成。该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英语读写能力。通过系统地学习该课程,学生将具有获取、理解、分析、评价信息的能力;能够正确、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思想和情绪;具有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并能够用英语做有意义的事。“STEAM”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s)和数学(Mathematics)五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它提倡通过综合性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探索真实世界的能力。

无论是撰写科学观察报告,还是进行数学分析,都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读写能力。本文将以戈向红老师执教的一节小学低段绘本示范课Hello, butterfly!为例,探究“意趣STEAM”课程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施途径。

Hello, butterfly!是一本为英语初学者准备的科普类分级读物,全文一共10页,23个单词,句型单一。戈老师执教的这节课,为英语阅读和STEAM活动的落地提供了范例。下面将从教学流程的设计、技能的培养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多维度的教学流程规划

“科学(Science)”在STEAM教学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意趣STEAM”课程实施途径之一就是将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步骤,合理、有序地规划进阅读教学中。

科学研究步骤(Scientific plan)如表1“科学方法”一栏所示,按照先后顺序分别为:观察、提出问题、预测、制定计划、执行计划、数据记录、再次尝试和下结论。戈老师将这八个步骤通过简约的语言和易操作的课堂活动,在读前、读中和读后分别体现出来。

对于低段的学生来说,有些问题是隐性的。比如,在“提出问题”这一步骤中,教师并没有将“All butterflies are different. Is it true?”这个问题直接抛给学生,而是通过阅读前的铺垫,让学生隐隐地察觉“蝴蝶是不同的”。 经过阅读中的引导,即读和看不同的蝴蝶,到最后“悟”出本文的中心思想。学生在阅读的同时,也经历了科学探索的过程,不知不觉地站在科学家的视角完成了阅读。

教师在读后环节,使用“再次尝试”和“下结论”这两个科学方法,以“说”和“画”为语言表达形式,设计了适合初阶学习者尝试的写作活动。具体内容见表1。

二、多元的学习策略與技能指导

在“意趣STEAM”课堂中,学生不仅仅要学习阅读策略(Reading strategies),还会学到科学过程技能(Science process skills)。戈老师在这一课中主要运用了八种阅读策略和科学过程技能。

1.观察

观察(Observing)是指通过五感认知物体、事件和周边环境,是学生认识真实世界的第一步。教师通过以下几类课堂阅读活动,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将蝴蝶的图片放在PPT上让学生们仔细观察并进行口头描述反馈;展示绘本封面,让学生仔细观察;用watch and match做观察结果的反馈,这样的观察在整个课堂教学中随处可见。良好的观察反馈,是进行后续学习的基础。

2.对比和分类

教师将绘本中展示的7种蝴蝶分类成三组。再对比每一组中两或三只蝴蝶,指导学生精读。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纵向分类:从大小、颜色和类别将7种蝴蝶归类。

横向对比:将每一类别内的两或三只蝴蝶进行对比学习。如:将big和small两种蝴蝶放在一张PPT页面,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big butterfly和small butterfly尺寸大小的不同,然后进行朗读和表演,并配合必要的肢体动作。

3.数据记录

提到数据的记录,我们会想到用笔填写各类表格或文档。但对于低龄儿童,不具备熟练填写各类表格和文档的能力,如果要让他们进行数据的记录,该如何操作呢?戈老师对这一难题,给出了解决方法。

方法一,口头描述加肢体动作。教师在教授new butterfly时,做了怀抱婴儿的动作,边做边让学生说。在随后的talk in 2和retell的反馈环节,有些学生说到时,记忆有些模糊。这时,教师做出了怀抱婴儿的动作,学生立刻脱口而出:“Hello, new butterfly.”

方法二,口头描述加身体部位。教师在教最后一幅图时,让学生想象自己的额头也有一只蝴蝶。当复述文本时,学生不由自主地指着自己的额头说:“Hello, butterfly.”教师引导学生将自己的身体部位作为记忆桩来记录信息,对于低龄的孩子来说,是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方法三,口头描述加对比同类物品。在学习red时,教师指着学生的红领巾说:“Red scarf.”红领巾是红色的,蝴蝶也是红色的。通过知识迁移,学生不仅学会了描述蝴蝶的颜色,同时也学会了描述其他相同颜色的物品。

4.建模

教师引导学生:“Today, Im a butterfly too. How can you say hello to me?” 学生观察该翅膀,用学过的语言描述翅膀模型。戈老师用蝴蝶翅膀做模型,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建构了关于蝴蝶的知识库,为后面的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5.沟通交流

通过talk in 2, lets show,say one by one,act in turns等教学活动,学生学会了如何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信息交换。

6.测量

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教师该怎么教会学生运用测量工具来测算蝴蝶的大小呢?戈老师匠心独运,她借助手臂和手指,帮助学生测量、对比,进而理解大和小的概念。

在教big时,教师以双臂为测量工具,一边张开手臂,一边教big;教small时,教师向学生展示手指上绑着的蝴蝶道具,并让学生指着自己的指尖,想象自己的指尖上也有一只蝴蝶,对着指间上的蝴蝶说:“Small.”

7.探究

教师将科学探究的方法融合在精读教学的整个流程里。带着学生观察、对比、做口头的数据记录,最终得出结论。学生不仅仅是在阅读绘本,他们更是在进行深入的探究性学习。

8.下结论

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学生意识到:蝴蝶确实是各不相同的。

戈老师的课堂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在进行策略和技能的教学时,教师要创设真实的情境,让沟通和交流自然地发生;同时,有针对性地设计相应的课堂活动,使得学生自然习得目标策略和目标技能。

三、多学科的知识拓展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学到多学科的知识。

1.数学分析

对一年级学生来说,能够使用数字描述物体的数量是基础的数学分析方法。戈老师在读中环节,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How many butterflies can the boy see? 她智慧地借助手指,引导和帮助学生运用加法(借助手指辅助计算),得出了蝴蝶的数量。

2.科学探究

贯穿整个阅读活动。详见表1。

3.工程设计

在读后环节,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活动:Make a new story. 要求:画出自己喜欢的蝴蝶,并表达All butterflies are different.的思想。 这个活动需要学生在脑海中进行设计和建模,并将自己的设计动手画出来。这样的实践活动,真正地锻炼了学生的设计能力,使他们受益终身。

4.其他

本课还涉及其他学科的内容,如多媒体技术、音乐和美术。PPT中的蝴蝶都是动态的,非常传神,这得益于多媒体技术。在导入环节,教师与学生一起唱歌曲Hello!,这是用音乐辅助阅读教学。在读后环节,学生要给自己创编的绘本涂上颜色,这是对学生审美的培养。

戈老师的这堂课,简约而不簡单。她把阅读教学和STEAM进行了有机的整合,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落实到了课堂中。通过阅读,使学生具备探索世界的能力,为今后的求职和就业做好准备。这正是阅读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郑葳.中国STEAM 教育发展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读写能力
信息技术贯通小学语文读写教学策略
Letter time 书 信 时 光
国际扫盲日
读写结合 让经典阅读演绎人生
在职人员读写能力的自我修炼
爱尔兰推出新的在线资源协助教师提高儿童早期读写能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呼吁建立全球读写能力联盟
音乐能为儿童早期读写能力培养提供模板
关注对话体文本,提升读写能力
小学高年级语文读写教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