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本细读视角的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2020-05-12曹荣彬
曹荣彬
摘 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有很好地推进文本细读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引导学生全面细致了解文章行文结构,及时发现贯穿全文的思想脉络、感情脉络,帮助学生深刻领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思想,发掘出文本之下潜藏的文学价值,从而更好地成就有效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文本细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5-094-1
所谓的文本细读,其实质是强调对文本的解读要做到全面且详细。即要求教师在进行文本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文本词句的具体涵义,同时也要兼顾上下词句之间的细微联系,由小及大,从而确定整个文本的中心思想及审美价值。
我国《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要求,即“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语言文字作品,探究和发现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形成自己对语言和文学的认识”,这恰恰也是文本细读的探求之道。运用文本细读的教学方法,能有效引导学生在全面细致了解文章行文结构的前提下,及时发现贯穿全文的思想脉络、感情脉络,帮助学生深刻领会文章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思想,发掘出文本之下潜藏的文学价值。
一、培养学生对文本阅读的专注态度
要想做到对文本的细读,教师必须要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用思考的态度对待文本教学,养成他们在文本阅读中的专注力。很多情况下,文本在字面表示出的作者态度之外,可能还隐藏着作者多层次、多维度的感情表达。而要彻底理解这种感情表达,就必须要求学生在进行文本细读的过程中保持专注态度,一步步挖掘文章中的线索而非只是简单地通读文本,这样才能为我们文本细读的开展做好铺垫。
二、引导学生剖析文本的结构
在保持对文本的专注态度下,教师就是要从文本的标题、语言、段落结构和描述客体这几个层面入手:先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文本,把握文章的主旨,消除在研读文本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不确定性和多义现象。在对文章进行解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到角度的多元,用客观的态度辅助学生判断和赏析作者的真实情感。
想要对文章的主旨表达把握准确,剖析文本标题是很重要的一步。标题往往是对本文内容主旨的一种概括,统领文章内涵。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数优秀的文学作品,在题目上总有别出心裁的设计,文章的题目可以是本文内容的写照,也可以是本文主旨内涵的高度概括。在文本细读的框架之下,对于题目的把握可以及时帮助学生把握行文构文的大致思路,对文章的中心内容进行初步的提炼。
此外,想要深入理解文本的主旨,字斟句酌也不可或缺。教师要从文章具体的词、句、段以及他们的联系着手,营造专属于这个文本的语言环境,结合文章写作和作者所处的背景,探求文章所要传达的精神内蕴。作者的情感往往可能蕴含于文章的某一关键词句或者关键意象,需要通过细读才能发掘出来。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发掘文本的关键信息,发现其隐藏或是象征的涵義,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体悟文本所要传达给受众的思想情感。
在对文章的词句段进行剖析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到教学形式的与时俱进,不用完全按照一套已有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活动。教师可以设计更为综合性的教学方式,包括开展文章背景的拓展教学,让学生分角色领读文章内容等形式的课堂内容,提高在文本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良性互动,更好的彰显出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作用和价值,让教师和学生都在教学中思考,在分享中感悟,达到更好的实际教学效果。
三、引导学生品读和体会文本
以上这些只是阅读的入门途径。要想真正读懂文本,最重要的还是要利用文本隐藏的价值符号,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章的内涵,帮助学生培养一种鉴美赏美的语文意识。文本细读的题中之意,就是引导学生仔细的品读文本,并做到及时的回味,在回味之中感悟文本的感情走向、文学价值。当然,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所要扮演的更多是一个引领者而非单纯的灌输者的角色,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帮学生打开了解文本、品读文本的一扇窗,让学生沉浸到文本所营造的意境之中,获得个性化的感悟和体会。
四、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时代背景
教师可以联系到作者本人的经历、创作文本的环境以及文本所带来的社会影响等方面,探究文本在人文情感、价值取向等方面所要传达的具体信息,通过获取阅读文本带来的体验感,提高学生自我的美学涵养,让学生能体悟文字之美、文学之美,从而为文本细读创造更好的情感铺垫。
五、依据文本的内容和特质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当然,我们在强调文本细读的教学模式的时候,也不是一味的提倡将所有的阅读教学都盲目的以细读的方式推行,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注意区分文本的细读价值,依据文本的内容和特质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我们提倡在对经典文学作品进行赏析的过程中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在体悟经典人文的过程中,培养出良好的阅读意识和阅读习惯。
可以说,文本细读改变了原有的以题目为导向、唯答题论英雄的高中语文文本教学模式,帮助学生从原本的由题目找线索的应试受体,转变为从语文文本获取美学体验的感悟个体,符合了当前对于学生核心素养养成的整体要求,可以说是现阶段高中语文改革要取得成效的必由之路,也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培养专注阅读能力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朱玲.多元细读 于追问中发掘阅读视角[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12).
[2]山世华.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文本细读实施策略[J].内蒙古教育,2019(05).
[3]沈坤林.高中语文教学视域里的文本细读[J].语文教学通讯,2019(04).
[4]黄立.阅读之钥:关注文本细读——也谈高中语文文学类文本的阅读教学[J].文学教育(中),2014(01).
(作者单位:海门市证大中学,江苏 海门22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