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高专院校医德教育探究

2020-05-12姚瑶

西部学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医德教育高职高专院校课程思政

姚瑶

摘要:高职高专院校医德教育融入课程思政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从对云南省6所公办医药类专科院校护理专业的调查来看,存在专业课教材资源挖掘不够、专业课教师意识欠缺、课程思政氛围不浓等问题。将医德教育融入课程思政,应把握人才培养方向、充实课程内容、发挥教师作用、完善保障制度,为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医德教育;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20)03-0106-0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本文针对云南省6所公办医药类专科院校护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实际,在对全省21家医院共计123人进行访谈和对6所院校的52名护理专业课教师和145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基础上,对高职高专院校医德教育融入课程思政实现路径进行探究,以期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有机融合。

一、高职高专院校医德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

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的主要目标是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能用上、留得下的医学技术人才,将医德教育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对实现“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具有重要意义。

(一)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高等教育要解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高举社会主义旗帜这样根本性和全局性的问题,就要求高校明确办学目标,培养社会所需、民之所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职高专院校要始终确保党对高校的绝对领导,确保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落实党中央对高校办学方向的指导,落实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这充分体现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高职高专院校需结合专业型与应用型的培养特点,将课程思政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将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明确发展思路和办学方向,确保社会主义大学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具体体现。国之强盛在于人才,而育人根本又在于铸魂。高校教育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让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切实参与到中国梦的实现和社会主义建设当中。特别是面对当前各种思潮、多元文化与环境的挑战,正确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加强青年学子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尤显重要。对高职高专院校而言,学生具有重专业轻文化、倾向于实践教学的特点,对职业道德方面表现出更为强烈的需求。因此,在立德树人方面更应该注重对该类学生的引导,培养他们成为既具有社会所需之“大德”又具有个人所需之“小德”的高素质专业型人才,确保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最终实现。

(三)找准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的落脚点

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主要是应用技能型人才,它的生源主要来自于初中、中职、高中等三类学校,随着“三校生”(职业高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等技工学校)的比重在逐年升高,生源及培养目标的特殊性也决定着学校的培养方式。因此,以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护理专业为例,找准专业教育与课程思政结合点至关重要,只有切实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起来,让南丁格尔等精神和医德教育融入课程思政中,遵循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认知规律,才能使我们的青年学子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知识和观念,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

二、高职高专院校课程思政融入医德教育现状

当前,在高职高专院校的教育中,仍存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对独立现象,以医药类高职高专院校为例,医德教育与课程思政的融入还存在一定差距,具体表现在:

(一)人才培养目标体现较为宏观

当前,医药类高职高专院校已成为我国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输送人才的主力军,制定符合实际的人才培养方案、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已成为各院校在专业申报、发展评估等环节的重要内容。但从云南省6所公办医药类专科院校三年制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看,对学生在医德教育目标培养上较为宏观,从具体落实到课程方面看,除落实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3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具体要求,在落实到专业课课程上体现较少甚至没有体现。有个别院校也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的选修课或限定必修课,但由于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在人才培养目标中也被淡化,甚少提及。在对21家医院的123人访谈中发现,当问及对大专护理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时,只有11.38%的人认为很好,认为一般的人有45.53%(详见表1),这说明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上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仍有差距或缺乏评价标准。

(二)专业课教材资源挖掘不够

教材是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载体,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强化医德教育,对生命的尊敬和对人的温情等融入专业课程内容中,使专业课有温度、有效度。但在具体调研中发现,云南省6所公办医药类专科院校的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一般分为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类,對于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教材选定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一般由该校组建的教材委员会决定,导致教材的选择种类多样、参差不齐,也导致教师和学生对三类课程的评价意见不一(详见表2)。且专业课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基本是按照自己的授课方式进行,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的选择上也基本处于各有各的章法现状,没有深入挖掘专业课教材资源,将医德教育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起来。

(三)专业课教师意识欠缺

在高校教育教学中,课程是主渠道,教师是关键,二者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对云南省6所公办医药类专科院校的护理专业教师问卷中发现,更多专业课教师还是将专业知识培养、护理技能和能力的培养放在首要位置(详见表3),对思想道德素质和其他素质目标放在次要位置,认为思想政治工作仅仅只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学校领导班子、班主任、辅导员和党团组织的事,甚至个别教师觉得思政课挤占了原专业课的课时学分。当然,当问及专科护理专业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目标时,98.08%的专业课教师非常认同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详见表3),但由于长期从事专业课教学,出现了对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对专业技能与人的全面发展等关系把握不够,出现了医德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生硬、甚至是“只教书不育人”的现象,难以将专业教育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起来。

(四)课程思政气氛不浓

育人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服务好学生成长成才是目标,要确保育人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但在对云南省6所公办医药类专科院校的调研中发现,虽然学校党委班子已将“三全育人”“课程思政”等提升到了全校高度,职业院校也落实了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但还是在人才培养中机械地将公共课和专业课分开,致使课程思政不能得到较好体现。且在关于各部门和各院系的协调配合、专业课教师的培养、课程思政教学基本功、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制度的保障与奖励等方面都和课程思政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效果不佳,导致气氛不浓,难以形成合力。

三、高职高专院校医德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

在医药类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中,将医德教育有效融入课程思政,可从人才培养目标、教材资源、教师、制度保障等方面进行探究。

(一)明确目标,把握培养方向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开设专业的行动指南,各高职高专院校应该在国家人才培养的统一指导下,制定并及时修订本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医德教育目标明确纳入人才培养目标,将课程思政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具体化、明确化,使之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对医药类高职高专院校而言,对学生的教育教学要秉承“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的医学誓言,既要体现专业导向和能力培养需求,又要体现思想价值的引领,使之在专业建设、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中落实到位。同时,要切实结合地方实际,将学校校史、校训等资源与学生培养结合起来,最终达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目的。

(二)挖掘资源,注重课程内容

高职高专院校是以“应用”为导向来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的,在社会需求背景下,注重实践性、技能性和职业性,这就要求努力构建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结合,与医学知识、职业技能同向同行的课程体系。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要做好改革创新,坚持好“八个相统一”(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价值性和知识性、建设性和批判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统一性和多样性、主导性和主体性、灌输性和启发性、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增加思政课的亲和力。以医学类专业为例,还可以在思政课程体系中加入当前医患关系、人际沟通交往、器官移植等与医学专业相关的案例供学生讨论并进行正确引导,将公共课的“共性”和专业课的“个性”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德育与智育的效能最大化。高职高专院校的专业课要着重开发好各门课程的思政资源,特别是在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设定上,可探索与思政课教师共同讨论在教学目标当中加入德育目标的内容,对课程进行设计,深度拓展教学内容。同时,也可探索建立案例库,以专业知识为基础,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使专业课充满人文味道。

(三)突出关键,体现教师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切实承担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使命和根本任务,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使学生从专业人才转变为综合型人才。对思政课教师而言,就是要做到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和人格正,从涵养道德、锤炼品质、提升技能等方面严格要求。对专业课教师而言,增强他们的德育意识和价值教育能力,根据自己所授课程的特点挖掘德育内容,充分将理想信念、核心价值观等有机融入专业课教学内容,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对兼职教师而言,要切实增强他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在深入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基础上,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明确自身在课堂上的德育责任,使思政教育与德育融为一体。医药类高职高专院校要切实做好将医德教育融入课程思政中,以上三类教师的作用最为关键,它对学生全面发展与成才的作用至关重要。

(四)加强保障,完善制度建设

高职高专院校要切实建设好课程思政,将医德教育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建设行之有效的学校制度至关重要。如学校党委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上做好顶层设计,打通院系课程开设和行政部门之间的壁垒,整合资源与教师队伍,形成自上而下的课程建设格局。注重“第二课堂”的重要作用,整合宣传、团委等力量,在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方面将医德教育融入进去,形成浓厚的思政教育氛围。制定课程思政的激励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学科和专业课教师加入课程思政中,通过集体备课、教学示范、教学比赛等方式,提高课程思政的影响力和作用力。加大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培养,定期组织专业课教师参加课程思政培训,切实提升专任教师的价值教育能力。

四、结语

综上,要切实推进高职高专院校医德教育融入课程思政,需在明确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基础上,围绕立德树人这一中心环节,紧扣医学发展需求和医学人才培养目标的主线,坚持医德为先的教育教学理念,切实增强当代医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和社會责任,培养明辨是非、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精神[N].人民日报,2016-12-09.

[2]王海威,王伯承.论高校课程思政的核心要义与实践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7).

[3]李明珠,赵祥坤,周顺鑫.“90”后医学生医德教育探析[J].医学与社会,2015(3).

猜你喜欢

医德教育高职高专院校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体育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分析
医学院校辅导员在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浅谈高职高专院校《基础会计》教学方法
基于考证与实操并举的会计专业改革与实践研究
卫生类高职院校医德教育现状调查
在医学类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融入医学英语的有效途径初探
“中国梦”在民族地区医德教育中的现实意义初探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