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别样假期之下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策略
2020-05-12段燕超
摘 要:2020年寒假,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等方方面面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其中对于幼儿园的冲击在于:开学一再延期,孩子宅家不出,线上导学活动接连开展。在这样的情况下,做好别样假期之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便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别样假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一、 盘点梳理—资源在哪里
在当下特殊的生活背景中:当前孩子们知道些什么?面对延迟的假期,孩子们了解些什么?面对别样的寒假,孩子们能做什么?还想做什么?……
(一)线上调查,梳理共性资源
面对丰富且杂乱的资源,教师需要内心感知:“幼儿的学习主要是靠与周围客观事物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在这一理念的支持下,我们就需要时刻关注延迟假期动态以及当下的实际状况,再通过适宜的手段如问卷星、视频家访等方式,全面了解幼儿的兴趣、需求,从而梳理、发现有价值的资源与线索,为下一步的导学活动提供线索。
(二)深入访谈,梳理个性资源(访谈记录、个性资源)
在初步调查后,继续借助QQ、微信、电话等手段进一步与家庭、幼儿进行线上的深入交流。班级教师借此机会分时段与孩子们聊一聊,关注每一个孩子、洞悉每一个家庭的独特性,从而更为精准的了解个体的实际情况,制定丰富多元满足不同需求的导学活动。(面向全体、兼顾个体)
在“摸底”的过程中,班级教师要充分站在幼儿的立场,联系自己及家人真实的生活,对纷繁复杂的资源要有专业的敏感度,用适宜的方式多种途径进行调查了解,对比分析。借助调查触摸到幼儿之间不同的生活背景及经验表现的隐性资源,也收集到有关各类游戏、绘本、视频及可感知操作的显性资源,形成初步的“资源库”。这些资源如何转化为幼儿的多元活动,进而成为他们的经验,需要我们进一步对各类资源做价值剖析,探寻与之匹配的体验通道、探究方式和表达载体,支持幼儿的自主探索和需求个性满足。资源选择运用的原则和方式是“家园协同、需求导向、兼顾个性”。
二、 开发建设—资源怎么用
建立了基础的“资源库”后,我们要做的就是对资源进行一个筛选。由于导学活动针对的是家庭教育,活动场所在家里,面向的群体不光是幼儿还有家长,其中不光是父母还有祖辈,这就导致活动的安排和选择与幼儿园的活动是有极大的不同的。我们应该尽量选择操作简单、取材便捷、易于指导的活动,在此前提之下,我们还需要践行“对接幼儿,把准兴趣需要——对接指南,预设发展可能——对接审议,明晰方法策略”三部曲,基于儿童的视角、课程的视角,将资源与幼儿活动、经验勾连。
(一)對接幼儿,把准兴趣需要
通过班级QQ群、微信等网络平台发布线上“话题式嗨聊”,线下绘画表征,面向幼儿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面向家长了解当下幼儿在家庭的生活讯息以及家长的“诉求”。
分析后我们发现大部分幼儿对于延期开学有一定基础的了解,包括我们面临的困境、应该如何做,他们也知道这个假期中有很多人在为之不懈地努力着。但同时他们依然渴望出去玩,吃好吃的,想要见到自己的朋友等等,对整天在家的生活感到无趣、无聊。而家长方面,他们主要对于孩子的假期现状感到担忧:过多地与手机、电视等电子产品为伍、作息不规律、自理能力差等等,他们希望得到一些专业的指导,帮助合理安排、规划孩子的一日生活。由此可见,线上导学活动面临了许多问题与挑战:幼儿家庭存在多方面的差异性:家长如何科学看待与安排幼儿居家生活;家庭存有的资源不同且具有局限性;幼儿家庭的陪伴者,祖辈逐渐增多……
(二)对接指南,预设发展可能
通过对接幼儿的实际生活,我们确定了资源蕴含的价值与利用的线索;我们还需要对接指南,进一步明晰资源生发的课程活动会带给幼儿哪些具体的核心经验发展,提供我们将要陪着、引着孩子去哪里的行动依据,也让每一位老师努力在课程建设中做到“眼中有孩子、心中有目标”。
《指南》(以中班为例)中社会领域:情绪安定愉快:中班幼儿愿意分析表达情绪,从中产生积极情绪;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保证喝水量,不偏食挑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养成规律的作息。具有初步的归属感—能关心和体贴身边的人。科学领域:亲近自然,喜欢探究——提出各自问题。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支持幼儿的探究行为,鼓励幼儿寻找答案。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引导幼儿感知和理解生命、生态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珍爱生命、敬畏自然。
《指南》的对接与运用,会让我们的判断从宽泛走向精准、从教育者的一厢情愿转变为对这个年龄段幼儿年龄特点与发展需要的尊重。如此,我们会发现有些活动可能看起来很有意思,但是未必能真正贴近幼儿的心理需求,调动幼儿内在的学习动机、引发幼儿积极参与和持续投入……《指南》会不断追问我们:我们对于资源的利用到底要达到什么目的?开展什么课程活动才能够达到目的?!
对接指南的过程也是对课程资源进一步判断、取舍、利用的过程,这时我们发现资源不仅是“延迟假期”本身,还会延伸到“宅家”时光,透过活动我们还看到生命教育、规则教育、爱国教育、人与自然的关系、健康生活的习惯养成等,也会认识到幼儿自主生活、学习的品质,家长科学育儿的观念和行为等需同步关注。这个过程的具体行动:跟随“儿童经验识别”的整合,将目光触及到幼儿在延迟期间真实的生活和成长需要;结合《指南》与幼儿经验整合,寻求幼儿发展的机会和学习的可能。“资源点、《指南》、幼儿经验”三者之间不断融合转换,这个过程包括动态的观察发现和大脑的思维判断,再形成具体的课程实施的建议方案。即在多听一听、多看一看、多想一想、多等一等的过程中预设到后续发展可能。
(三)对接审议,探寻方法策略
掌握幼儿的现实证据及《指南》的科学指引,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是链接审议,和所有课程实施者共同审议目标定位,可能发展线索以及组织实施的要点。在整体审议的基础上,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线上的一些特有资源和活动进行具体的审议。
1. 审课程目标
目标是一个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属,课程是否适宜,目标起着决定性作用。有时我们会迷失在课程的领域目标中,而忽略了课程目标本身的最核心的要素:其一,课程目标是否建立在了解本班幼儿现状的基础上?其二,是否针对幼儿当下的实际生活与发展需要?其三,有无兼顾现实需求与长远发展(指南是方向)。
2. 审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的设计与选择是落实课程目标的关键,在审议时,我们需要重点考虑以下几个要点:其一是否符合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其二能否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其三是否能支持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并符合其年龄特点;其四有无兼顾幼儿发展差异,提供自主发展的空间。当下幼儿居家生活课程,还要考虑是否适合幼儿在家自主开展?
3. 审课程资源
课程的开展离不开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关键在于资源是否丰富、适宜,能否在与幼儿的互动中转化为有益的经验。面对当下教育的主要场所由幼儿园转移到家庭中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家庭中是否便于收集此类材料、是否有替代性的材料?其二是家庭环境是否支持相关课程活动的开展?其三围绕家庭现有的资源还可以拓展哪些活动?其四,其他的资源诸如节日、季节家庭人力等资源如何巧妙应用?围绕着这四个问题,幼儿园级组可以借助网络开展教研审议。
经过审议,我们也总结了线上导学活动的三个一点点。
操作简单一点点。快速调整前期制定的活动预案,力求操作材料、操作程序简单化。例如绘本阅读,教师将原有单调的PPT制作成一节简单的微课,孩子只需打开播放即可独立完成互动式的阅读。再比如亲子游戏,选材首先考虑家中常备易取的材料如大米、筷子、鸡蛋等,再由教师亲自录制操作视频,将所需材料、操作过程、原理解释等涵盖其中,大大减轻了家长的负担。
活动全面一点点。前期,教师对家长、孩子的需求进行了初步的调研,发现孩子们的兴趣点主要在于玩游戏,而家长则希望提供更多亲子活动。针对这两点,我们将活动设计再次修改,以游戏式贯彻始终,将亲子陪伴有效结合,并提前设定小任务,进一步完善了我们的活动方案,力求活动全面、丰富,可支持不同孩子(包括特殊儿童)的不同需求。此外,我们还积极提供优质网络资源如相关App等,支持幼儿自主去安排、去探索、去体验、去操作。
互动多样一点点。除去原有的群相册反馈、点赞等交流方式,我园又新增了QQ视频、电话访谈、线上答疑、在线直播等多种互动方式,确保在全面交流的同时,做好个别交流,如每天家访2~3个孩子,每个家庭10分钟。互动方式从单向到双向再到多向,加强了师幼、幼幼、家长、家园等多方的联系,有效增进了彼此之間的亲密关系,促进了孩子参与线上活动的激情与热情。
三、 反思总结—收获是什么
通过一系列的资源开发与利用,我们形成了一套延迟假期时期专用的线上导学活动。自开展以来,我们切实地发现,家庭是幼儿园密切的合作伙伴,人民群众和孩子的力量与想法是无穷无尽的,他们给了我们许多的惊喜和思考。我们在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同时,要注意留存过程性资料,借助互联网新技术将一些好的做法、妙的故事保存并呈现,与其他姐妹园或其他同事多做交流分享,面向社会展现幼教界的正能量。
在整个过程中,我们老师收获了对于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践、实操,更深刻地认识到资源与孩子互动之下的奇妙,能更好地静下心来倾听孩子,与家长进行更深入的对话。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参与其中的过程正是人生中最奇妙的一次体验,同时其自主生活、爱国爱家爱自然的情怀、感恩守则、亲子感情等也都有了更多充实的收获。
假期仍在延迟,我们的导学活动也在如火如荼地继续进行中,还有很多话题值得我们继续去探索:开学后,幼儿需要什么?我们可以做什么?有哪些有价值的资源?我们又该如何将它转化为幼儿的成长经验……
我们始终在路上!在行动背后,我们始终秉持儿童在前的理念,始终相信家庭教育的智慧,始终在践行家园合作最大化的尝试。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我们一定会负担好一个基层教育者的职责,一定能促进孩子高质量的游戏、有规律的生活、学会自主安排和管理!
作者简介:段燕超,江苏省常州市,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新桥镇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