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于“无味”中品“深味”

2020-05-12吴丽萍

考试周刊 2020年36期
关键词:新课程

摘 要: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的核心素养目标,以培养学生终生学习能力为出发点。要让核心素养落地,语文的高效教学必须渗透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进而引导学生在学习上走向知识的深度、思维的深度、情感的深度。为了让教学从浅层走向深度,有赖于老师引导学生破解表层语言符号,深度阅读、深度体验、深度思维和深度反思,促进深度学习真实发生。本文尝试从“无味”的语言中深度揣摩,品出“深味”,作为高效学习的一个触发点、落实点。

关键词:无味;深味;新课程

新课程标准倡导:“教师的角色渐渐由知识传播者向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转变,教师的工作重心由完成教学计划向促进学生发展转变,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也由原来的提问、评判及监督者转变为合作与对话者。”基于此,一线语文教师尝试转换教学模式,把课堂主阵地让渡给学生。同时暴露出来的问题是就算有独到见解,也不敢批判不敢灌输,唯恐违背新课程理念,成为新一轮教学改革中的守旧者与阻抗者。

然久而久之,当我们发现学生在有限的课堂空间无法占有大量资源时,学生们的课堂活动大多行事热烈丰富,内涵却显贫乏;学生积极发言,态度端正确,观点粗略肤浅……长此以往,何来语文的深度学习?语文的核心素养又如何落地?基于此,我们作为一线教师,当大力思考实践,积极探索高效课堂之路,依笔者一孔之见,于“无味”中品“深味”,当是高效课堂路径之一。

南宋大儒朱熹曾云:“观书不可只观紧要处,闲慢处要都周匝。”又云:“专看紧要,而遗却四边亦不可。”大概说读书不能只看其中紧要的地方,看似无味、无关紧要之笔,也要周密地品读;专看紧要的地方遗漏边边角角也不可以。结合课程内容深味朱子之语,实在是妙不可言。

在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中,大至均有看似无味之语言。所谓“无味之语言”即那些看似与正事无关、似是繁冗之笔、可有可无、无足轻重、极易被读者忽略的语言。可是作者为什么会在文章中写出这些语言呢?其中定有其妙处。而作家贾平凹说过,所谓闲话,是作者在写作时常常把一件事说清楚,之后又说些对主题可有可无之话,但是这些话恰恰增加了文章的趣味。书中的“无味处”也即此说吧。

那么,文章中“无味”的语言到底蕴藏有哪些“深味”呢?

一、 透视作者用意之深

(一)开拓主旨意蕴

主旨是文章的灵魂,它决定了一篇文章和作品的质量高低、价值大小、作用强弱,“意,犹帅也”说的就是此理。探寻文章的主旨,需要通读文章,全方面的思考,虽然不能局限于一段或几句话来考虑,但是文章意蕴的丰富、升华等,却往往要重视那些“关键的一句话”,而这“关键的一句话”往往不是那么显露出来的,甚至是会被我们认为是无关重要的一句话。鲁迅先生的《纪念刘和珍君》,有多少学生会注意“学生者,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这句话?该处看似无聊,却正凸显作者用意之深!学生嘛,能干出什么大动静?这是刘和珍君遇难之前,鲁迅先生对学生的印象。刘和珍君的牺牲让作者转变了对学生的看法:原来学生是能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鲁迅先生纪念刘和珍君,更是纪念整个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二)文章内容的无缝接洽

一篇文章再好,若是在语言上、在语段上无视前后逻辑,让读者感觉语义割裂,那么这篇文章自然也不能列入好文章之列。而事实上,很多文章的句与句、段与段之間的关系由内在或外在的线索贯穿,而有的文章,如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怎么在“月下荷塘”中体会“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定然不是为写景而写“月下荷塘”,那么“景语”如何体现“情语”呢?请看一句很不起眼的文句:“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几天心里不宁静,白天到底有哪些不想做的事不得不做?白天到底有哪些不想说的话却不得不说?再看前文的描写,小煤屑路、白天少人走、阴森……被作者描绘得如诗如画的荷塘,原来在现实世界中并不令人陶醉。看来我们不能只单单赏析这篇文章的写景名段,否则的话,会割裂整篇文章的文脉,文章也会被解读得支离破碎,更无法体会作者笔下人格化、文学化的荷塘月色。

二、 体会文章用情之真

古人云:“动人心者,莫先乎情。”真情挚感的文章最能打动人,也最能教育人,最能引起大家的共鸣。如何体会文章的动情处、如何触发学生的动情点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当今倡导情景式教学,就是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情景表象,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置身其间,如临其境。清人梅曾亮曾说归有光“借一阁以记三代之遗迹”。睹物思人,悼亡念存,笔意清淡,用情极深,但是怎么才能让学生阅读中没有散漫琐碎之感,反而是字字关情呢?文章的几处细节描写动情处显而易见,然文章倒数第二段“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这样依时间叙述能打动学生吗?母亲走了,作者“语未毕,余泣”。瞻顾祖母遗迹时,“长号不自禁”,妻子走了,为何写得如此平静?细细体会,只有在极度悲痛、形容枯槁时,才“无泪”。而“室坏不修”应是精神已经彻底崩溃,无心料理;“其后二年久卧病无聊”,当是思人成疾,“复修,其制稍异于前”,可是作者的内心选择太艰难了,不修吧恐睹物思人又添新疾;修吧,又恐破碎了曾经的美好回忆,而这么多的情感,作者只是用一句看似平淡不在意的语言去表达,若不深深品味,怎么能感受作者的真情挚文?

三、 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课程标准要求在基础性课程部分要让学生形成扎实的实证推理,批判发现等逻辑思维品质,而现状却是,逻辑思维力的培养依然是中小学语文教育的短板,总认为思维品质只需在作文课中去培养,实则逻辑思维的培养应贯穿学习始终。欧阳修《伶官传序》最后一句,“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两位散文大家都用了同一个句式“岂……乎”,且他们到此为止,要么转换下一话题,要么收束全文。我们在学习的时候,是不是也到此为止呢?实则宜再仔细揣摩,让学生结合古今史实或类似的生活体验,进行类比联想、发散思维,一者可以发现作者行文运思之妙,二者得到了体验式学习,思维力也得到了大大提升。

四、 开启民族文化心理之密钥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语文核心素养之一,课程标准指出,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共同记忆,是民族之根,如何更好地了解并理解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心理呢?且看《望海潮》,柳永以大开大合之笔法,波澜壮阔、诗意地叙述了当年杭州的繁华富庶,读罢让人心生向往之情,也明白“手持子牙板低吟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婉约代表作家也会做出如此豪放之诗,突破对诗人诗风的刻板认识。然词最后一句“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我们常常是一笔带过。干谒诗呀,知道就行!如此则实为可惜。不妨同几首有名的干谒诗进行一个比较阅读,如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和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柳永朱庆馀孟浩然他们生在什么时代,他们那么有才气,为何一心只想谋求一官半职?读书人本来自命清高,为何需放下身段?层层追问,就能挖掘出当时的社会文化,“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学好了,文才也罢,武才也罢,最终都要贡献给封建最高统治者,由这种社会文化的浸润,自然演绎出普遍大众心理学:学而优则仕,汲汲于功名!难怪窦天章为春榜在即,用40两银子将女儿窦娥卖与菜婆,难怪范进中举后发疯,难怪封建时代那么多“怀才不遇”之说……从看似无味的词句,一步一步走下去,学生便能触摸到历史,接近我们的文化传统。由此可见,从文章的边角文字出发,去深层探寻,不仅能让学生很好的浸润式阅读,还能触摸到民族审美文化心理。

在教学实践中,“無味”之语言能品出作者用意之深,用情之真,能发展和提升逻辑思维,也能尝试找到一把开启民族文化心理的密钥,那么对我们老师又提出了哪些要求呢?

(一)整合课程资源,优化教学设计

对一线的老师来说,教材内容已熟稔于心,如何让自己的课堂、让学生的学习走向深度、呈现线性螺旋式上升而非如零散的颗颗珍珠有赖于老师深度整合课程资源、优化教学设计。如人教版必修1诗歌单元的四首诗歌《沁园春》《雨巷》《再别康桥》《大堰河,我的保姆》,有很多共同点,也有诸多相异处。是着眼于共同点然后以一带多式的学习、还是立足不同点挖掘独到之处式的学习?不管采取哪种学习方式,初心只有一个: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让学生学习能力得到大大提升,又能及时课堂反馈检测,同时大大节省课时,能有更多的时间空间去拓展其他学习内容,使文章边角无未之语言也能得到不断的发挥其作用,这都需要老师整合课程资源,优化教学设计。

(二)永远“虚其心”

此处“虚心”一直永远虚心、认真钻研;二指在一轮又一轮的重复教学中,每次均怀育人情怀,不人云亦云,不被经验左右,不被教参束缚,不炒剩饭;对同一篇文章,永远带着全新的视角来看待,认真打造美打磨每一处语言,不仅仅紧要处要细品,边角处、“无味”处语言也要品读,如此才会日益精进。

(三)引导学生熟悉课文

朱子云:“读书,且当随文熟看,未可遽舍本文,别立议论,徒见虚见,无异于实也。”意思是读书应该先把课文看熟,不可把原文抛在一边,另外,凭空提出观点,只不过白白堆砌肤浅之见,或在自家田为别人种庄稼。在当今语文学科越发边缘化的情况下,学生很难有时间把文本读清楚,由此老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熟读课文。读精彩的语言,读乏味的语言,让其抓出来赏析探究、质疑,让语文的阅读与理解、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三大活动贯穿语文学习始终。

很多时候文章中那些“无味”语言真好比是冰山一角,不能认为它本来就是这样可有可无,定要潜下心来仔细思考,反复揣摩体会,不要被其轻易迷惑,错过了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的契机。

参考文献:

[1]王开东.深度语文[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5.

[2]黄卿毅.以多维引导实现深度阅读:浅谈高中语文课堂引领深度阅读的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8(5).

作者简介:吴丽萍,福建省建瓯市,福建省建瓯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打造
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兼谈语文工具性的另一面
浅谈新课程下的课外阅读
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新课程背景下正确使用语文教材的思考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新课程下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
谈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