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科竞赛为依托的高职“学赛创”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0-05-11郑士基

教育界·A 2020年3期
关键词:学科竞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郑士基

【摘要】依托学科竞赛,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打破传统框架,牵引学生实践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将教学、竞赛与创新创业相结合,以学科竞赛为导向,将竞赛融入教学中,将企业加入到竞赛备赛中,通过学生创业来反哺、提升竞赛和教学,从而达到培养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学科竞赛;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创新创业

一、引言

在“互联网+”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社会越来越重视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本课题研究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但能提升学生在学科竞赛中的成绩,而且能有效促进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推动教学改革,深化校企合作,提升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将竞赛资源转化、固化为教学资源,扩大了职业技能竞赛的受益面,实现了“以赛促教、促建、促改”的效果,从实质上提高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为新一轮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为创新性人才培养方式的教学实践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借鉴。

二、现状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高职学生的重要能力,对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有巨大促进作用的学科竞赛历来受到各个学校的重视。因此,无论是“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还是学校、企业、行业举办的各类比赛,都得到了学生和教师的积极响应,他们都将参加学科竞赛视为提高自身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正处于高速发展和变革的阶段,在教学中,实践教学的比重不低,但其实际效果往往得不到有效的检验。同时,课堂教学也未能完全与实践相结合,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也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另外,虽然各类学科竞赛提升了职业院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学生技术水平和校企合作紧密度,但是目前学科竞赛对学生的覆盖面还不够大。现在需研究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信息时代,技术、知识更新速度快,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适应快速发展的行业变化,成为专业人才培养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专业学习难度大,企业用人要求较高,毕业生与企业的实际用人需求存在差距,如何将学、赛、创融合分级培养学生,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以适应企业的需求。

3.为获得竞赛的大奖或好名次而参赛,举全力打造极少数“精英”选手,而其他学生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技能训练,如何解决竞赛受益面有限的问题。

4.仅仅为了“因赛而赛”,没有将比赛过程和成果应用到专业建设、教学改革中,如何在组织学生参赛的各环节充分发挥行业、企业的作用。

5.学生毕业后能否应用掌握的技术实现自主创业,在教学及竞赛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如何对学生创业企业进行孵化。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要将各种技能竞赛很好地融入课程体系中去,形成一种有效的保障机制。“学赛创”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为我们提供了解决的方法。

三、“学赛创”人才培养模式

“学”指与理论教学融为一体的实训、课程设计等职业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在掌握职业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对专业知识有初步的整体感悟,培养职业兴趣。竞赛与日常教学相融合,竞赛资源转化、固化为教学资源。如将比赛标准转化为课程标准,比赛任务转化为教学任务,按比赛标准配置实训设备,保障竞赛成果为全体学生共享。

“赛”指每年组织的校级技能竞赛、行业技能竞赛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比赛,做到校内比赛、行业比赛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赛并举。专任教师及企业工程师共同指导学生参加竞赛,指导学生组织比赛及担任比赛评委。请企业为学生参赛提供实训设备、训练指导等方面的支持,不但提高了参赛选手的技能训练效果,而且为企业提供了选人用人的机会,实现校企以及学生的三赢,同时实现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学赛结合”的目标,创建了品牌。

“创”指通过各层次的竞赛,选拔一些职业素质好、协调能力强、有自主创新精神的优秀学生成立创业公司,并联合企业对公司进行孵化,公司由学生自主管理和运营,对外承接、实施项目及品牌推广,达到锻炼学生自主创业能力的目的。教师和企业为学生提供行业动态、市场需求、人才咨询等信息,为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帮助。

“学赛创”三个环节,“学”是基础,“赛”是提高,“创”是升华,实现了人才职业技能培养的全过程和全要素的深度融合。

高职院校以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为平台,积极与企业合作把新技术引入到课程中去,使教学质量与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兴趣,同时在竞赛过程中一些项目也可以很好地转换为生产力。在参加各类技能大赛的过程中,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团队合作精神、创新创业能力都得到很大的提升,教师在指导学生竞赛或者学生在参加竞赛过程中会有很多新发明或新发现,这些新发明或新发现也促使了这几年高职院校专利申请、新技术应用到企业生产中的比例逐步增加,学生在参加竞赛过程中知识技能得到提升无形也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优势,一些在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好成绩的同学直接被一些大公司录用。

四、实施的过程

依托学科竞赛系统地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训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需要对教学和竞赛进行系统的组织,实施过程如下。

1.将竞赛内容融合到教学中,将竞赛与日常教学相融合,把竞赛资源转化、固化为教学资源。向学生宣传竞赛的作用,营造人人争先的学习氛围。

2.教师到企业进行调研,了解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挖掘企业岗位所需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和竞赛活动,并组织企业工程师、技术人员到学校进行指导。

3.深化竞赛人员选拔机制和培养机制。成立竞赛创新人才培养兴趣小组,制订培养方案,专任教师、企业工程师及学长共同提供指导。选拔学科竞赛参与人员,可以在学科競赛创新人才培养兴趣小组基础上,并通过举办校级的学科竞赛,从中选出成绩优异或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作为参加学科竞赛的人员。

4.鼓励、促进在竞赛中选拔出来的优秀学生创业,通过创业促进就业,并反哺、提升学校的竞赛和教学。促进职业素质好、协调能力强、有自主创新精神的优秀学生成立创业团队或创业公司,联合企业对创业公司进行孵化,创业公司由学生自主管理和运作,达到锻炼学生自主创业能力的目的。教师和企业为学生提供行业动态、市场需求、人才咨询等信息,为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帮助。创业学生和企业反哺、提升学校的竞赛和教学。

五、本研究的创新点

“学赛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师教学的主动性,在过程中实现结果,在结果中优化过程。加强校企合作,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竞赛活动,做到竞赛与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切实满足“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其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了思想解放与观念提升,实现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更新。“学赛创”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加强了校企协作,打破了学校与社会相互分割的状态,加深了学校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支持,強化了学校为企业、为社会服务的意识,改变了学校教师、学生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观念。

2.丰富了实践教学队伍结构,提高了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教师全面参与竞赛项目的方案设计和竞赛的组织,尤其是在教学中和竞赛前,联合企业工程师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广大教师进一步明确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和相关标准。同时通过派出教师深入企业调研,与实际紧密结合,锻炼和提高了教师自身的实践教学指导能力。

3.优化了课程体系结构,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在该人才培养模式的促进下,不断结合竞赛知识、学生反馈和对企业岗位的调研来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和修改,致力于从根本上调整课程体系。“学赛创”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大大强化学生的技能水平,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学生的就业、创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通过各层次的竞赛,选拔一些职业素质好、协调能力强、有自主创新精神的优秀学生成立创业公司,并联合企业对公司进行孵化,达到锻炼学生自主创业能力的目的。

六、结语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学赛创”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加强了校企协作,促进了教学改革,开设企业讲座与企业课程,改革课程考核方法,切实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另外,通过对学生的选拔和培训,让优秀的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很多学生通过培养,参加广东省、全国的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大赛,均获得优异的成绩。实践结果表明,“学赛创”人才培养模式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提供了参考,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吕文静,宋佳.学科竞赛在高职高专课程改革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9(34):133-134.

安达,崔红芳,陈萍.基于“训练-项目-竞赛”的高职多元化互动式教学模式——以《软件工程导论》课程为例[J].河北职业教育,2019,3(04):71-75.

孟苓妍.基于学科竞赛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9(01):172.

猜你喜欢

学科竞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浅谈独立院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组织与实践
“学研赛”并重的计算机类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以学科竞赛为抓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