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哪得清如许,“会学善思”活水来

2020-05-11郭莉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高效课堂课堂

郭莉

【摘要】為实现高效课堂的目标,在教学工作中我们要注意以生为本、以学定教、为学而教,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指导学生真正做到“会学善思”。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一、以生为本,自学为先,为“会学善思”提供舞台;二、革新课堂,合作互动,为“会学善思”创造契机;三、归纳总结,自主探究,为“会学善思”拓宽渠道。

【关键词】会学善思  语文教学  高效课堂

所谓“会学”就是在教学中学生能做到自主学习、善于提问、能与同伴合作学习。“善思”就是善于思考,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能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有所得、思有所得。在教学中,笔者认真指导学生真正做到“会学善思”,让自己的“教”为学生更好地“学”服务。

一、以生为本,自学为先,为“会学善思”提供舞台

每一篇课文学习之前,教师要设计科学、有效的自主学习任务单,通过学生独立完成课前的“自主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切实有效地做好课堂学习的准备。教师在设计自主预习单时,要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情、知识结构和思维水平,避免无效或低效的课前学习。教师备课之前,还要对学生课前研究性学习的情况及时检查、反馈,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和自主发展水平,调整教学设计,在课堂上实施差异性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情。因此,笔者在自己的教学中设计了如下多层面的自主预习单:

学生自主预习单:

(1)我会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有感情。我已读   遍,做到    。

(2)我会认:找出易错字音、字形、形近字、多音字。

(3)我会写:写出本课生字,做到正确、工整、美观。

(4)我的思考:侧重于课文大意的概括、思维导图的绘制、文章段落的划分。

(5)我的疑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课文内容、字词表达、文章写作方式等方面)。

(6)我的收获:找出文中你认为精彩的语句并作批注。

(7)我会搜集:侧重对文章相关成语、诗句、名言警句、作者、课文资料的搜集。

(8)我会创作:侧重在学生学完课文之后自主选择和本文有关的练笔内容。

一张小小的“自主预习单”既为“会学”提供了大舞台,又撬动着学生主动提升的大宇宙。

二、革新课堂,合作互动,为“会学善思”创造契机

课堂要改变,以“先学后教”的教学程序来实现课堂转型。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让学生做到“能学的,自己先学”,即:目标让学生定、问题让学生提、活动让学生做、收获让学生讲,对于更为困难的情况则等待老师的指导。

1.小组互助,先学后教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第一课时的教学可在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内容的概括、词语的理解、长句的朗读等),展示预习成果,并以小组形式展开讨论,由各组组长带领成员评议预习成果等级。各小组交流后进行全班交流,交流的内容就是自主预习单上的内容,或将最有价值的学习所得在全班交流,或将疑问抛给大家,求得解答。一个小组汇报时,其他小组认真倾听,可补充、可质疑,课堂重点及教学中心就是讨论学生的问题及问题的解决情况,教师只作组织与适当的引导。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片段一:

师:下面请各组长组织,结合自主预习单在组内交流初读收获,并试着在小组内解决老师整合的问题(问题是同学们在预习中提出,教师梳理的)。解决不了,也不要着急,待会提交全班探讨。请各组长的同桌对讨论的情况作简单记录,组内其他同学做发言的准备。

出示学生的问题:

(1)文章写的是天游峰的扫路人,为什么浓墨重彩写天游峰?

(2)天游峰的扫路人到底累不累、苦不苦?

(3)老人除了“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青菜配米饭、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有花鸟做伴”,他就没有别的原因想留下来吗?

(4)文中描写扫路人的穿着有什么好处?可以删去吗?

(5)第四自然段为什么要写茶?

(6)为什么老人会一直在天游峰扫路呢?

(7)文中老人已经70多岁了,30年后就100多岁了,为什么“我”说30年后再来看扫路人?

小组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

师:刚刚的小组预习交流分享,相信每组都有所收获,现在请各组汇报员和全班来进行分享。

小组1:我们小组想提醒大家,文中有个词特别容易读错,就是“瘦削”的“削”,应该读“xuē”,它还有一个读音就是“xiāo”。

小组2:我们小组解决了第5个问题“第四自然段为什么要写茶?”请大家看文章第四自然段,茶很热、很香,从中可以感受到老人的热情和友善,一下子拉近了两人的距离。

……

生生互动的合作学习促进了学生的个体与群体的协同发展,会学善思。

2.依托学情,目标分层

杨振宁曾说:“问题提得好等于成功了一半。”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的思维火花得以碰撞,再只作适当的点拨和引导,真正实现从以教为主到以学为主的转变。

笔者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往往是在第一课时学生预习单中提出的问题,讨论解决之后制定的。教师结合教学重点提炼中心问题,作为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

《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的设定:

通过第一课时小组及全班交流之后,及时进行学情梳理,学生预习时提出的问题还有三个问题没有解决,即:

(1)文中描写扫路人的穿着有什么好处?可以删去吗?

(2)天游峰的扫路人到底累不累、苦不苦?

(3)文中老人已经70多岁了,30年后就100多岁了,为什么“我”说30年后再来看扫路人?

根據学生的语文水平,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笔者把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

(1)基础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重点目标:引导学生通过文中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通过朗读体会天游峰的扫路人攀登不止、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

(3)发展目标:续写“我”30年后再来看扫路人的情景,进行小练笔。

3.聚焦核心,思辨合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让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针对学生在讨论时提出的核心问题,我们要让学生展开不同意见地说辩,产生思想的碰撞。笔者在执教《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后引导学生围绕“天游峰扫路老人的生活究竟累不累,苦不苦?”这一话题展开辩论。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片段二:

正方:我方认为天游峰扫路老人的生活并不累,也不苦。因为老人说“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他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所以不累,老人的心态好,乐观开朗地享受生活。

反方:我方认为天游峰扫路老人的生活很累,也很辛苦。因为通过课文中“天游峰——武夷山第一险峰。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可见天游峰那么高、那么险。去年,我就去过天游峰,我爸爸不到四十岁,登天游峰都会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中途甚至想过半途而废。而天游峰的扫路人却已是七十岁的老人了,体力和精力肯定比不上年轻人,况且他还要爬上爬下扫台阶,一趟就是1800多级,那该是多么的辛苦呀!难道你们家里的爷爷奶奶干这样重的活吗?你们说,难道这位老人不累吗?

正方:老人伸出七个指头,然后悠然地说:“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做伴,我能舍得走吗?”老人不舍得,不累。

反方:我觉得累,但是心不累。

……

在唇枪舌剑中,学生们豁然开朗并达成了共识:老人的工作量还是比较大的,所以在身体上是劳累的;可是因为老人热爱这份事业,热爱这天游峰,热爱着山山水水,所以他把扫路当作一种享受。

三、归纳总结,自主探究,为“会学善思”拓宽渠道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是叶圣陶先生一以贯之的教材观,对语文教材进行必要的拓展与延伸是语文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一篇课文的学习、一节课的学习,只是冰山一角,很多时候它是学生学习某一内容的起点或学习兴趣的激发点。我们在课后将学习由课本向生活延伸,由课堂向大自然拓展,引发学生探索学习,将文本内涵延伸拓展,从课文走向课程。

如学习《天游峰的扫路人》后,笔者让学生谈谈“自主预习单”中“我会创作”部分可以写哪些内容,有的说要续写作者30年后再来看扫路人的情景,有的说要给天游峰的扫路人写一段颁奖词,有的说要写一篇读后感,还有的说要对比阅读类似的文章《挑山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的兴趣越来越浓烈。

我想,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热心合作,真正做到“会学善思”。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成为高效、愉快的课堂,我们的学生才能更好地享受语文、享受成长。

【参考文献】

[1]成尚荣.儿童立场:教育从这儿出发[J].人民教育,2007(12).

[2]王鑫.扎实推进语文教学,实现高效课堂[J].小学教学参考,2017(9).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高效课堂课堂
欢乐的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