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探究 合作学习
2020-05-11刘素平
刘素平
【摘要】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进行数学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交流协作能力的同时,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是学生提高数学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初中数学;研究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许多国家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方法,它是指学生在学习小组中为了完成既定的共同任务,进行交流合作、自主探索和动手实践等,是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强调学生学习的合作性、参与性和亲历性,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协作能力,而且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是学生提高数学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本文将具体阐述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以及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实施。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1.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1]但是,由于数学学习具有抽象性、理论性的特点,学生比较容易感到无趣和枯燥,从而缺乏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让课堂教学氛围在师生互動、生生互动的过程中活跃起来,而且可以通过这些互动活动,激发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中“正数和负数”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对正、负数的理解更加深刻,笔者设计了小学合作学习教学活动,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让学生分组统计一个月内体重的变化情况。有的学生一个月体重增加了2公斤,有的学生体重减少了1公斤,有的学生体重没有变化。同时告诉学生,体重增加2公斤用+2表示,体重减少1公斤用-1表示,从而引出了正、负数的概念。开展这样的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传统的“满堂灌”数学教学课堂不重视学生的参与性,教师课堂提问一般也总是由学习拔尖的学生回答,课堂互动局限于教师与优等生之间,许多学生游离于课堂之外,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比较低。小组合作学生是把学习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的成员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参与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
3.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小组成员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学生可以在自由的、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中提出自己的意见,表达自己的看法,锻炼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等,从而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促进了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
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中“余角和补角”一课时,笔者设计了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个小组的成员都参与其中,并有机会代表自己的学习小组上讲台来讲解自己对“余角和补角”这一概念的认识。学生先在学习小组内讨论、解答问题,再选出小组代表上台讲解,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小组成员在进行小组讨论时,互相学习,互相讨教,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不仅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提高了教学效率,促进了自身综合素质的发展。
4.小组合作学习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总喜欢把自己放在教学权威的位置,对学生的教育大多数是灌输式的教育。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导者,而是教学的引导者、协助者,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二、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实施
1.科学合理地进行分组,确保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
科学、合理地进行分组,不仅影响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而且直接影响到初中数学教与学的质量。因此,要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活动,教师首先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
(1)关注学生平时的学习成绩、课堂表现和其他教师的意见反馈,深入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性格特点以及学习态度、意志品质等,以此作为学习小组分组的依据,使每个学习小组的综合实力都保持在比较同等的水平之上,确保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
(2)教师在进行小组分组时,要明确提出比较细化的学习要求和学习任务,让每一个学生明确自己在小组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责任,按相对公平的原则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学生提供全面参与的平台,确保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3)在小组管理方面,每个小组必须设一名组长。组长应当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创新意识,负责带领小组成员开展合作学习和进行小组日常管理。小组长可以通过学生投票并结合学生自荐、教师推荐等方式产生,推选的过程务必公平、公开、公正。
(4)学生分组要建立在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基础上,尊重每个学生的意见与建议,定期进行调整,从而使小组合作学习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好模式,实现数学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2.选择合适的学习任务,凸显合作学习的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但是整个教学活动不能缺少教师的引导。为了让课堂效果更加理想,体现合作学习的意义,教师需要给学生设计、布置具体的学习内容,选择合理的学习任务,让小组合作学习真正发挥出能量。
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三角形”中“三角形的内角”一课时,笔者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论证“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小组1直接运用两个三角板拼(如图3)。
小组2认为用三角板拼有局限(局限于直角三角形),他们运用画出来的任意三角形进行证明(如图4)。
小组3运用对折的方法来论证(如图5)。
分组合作学习,不仅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还大大节约了课堂时间,让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合作学习的意义,一举多得。
3.展开小组学习竞赛,凸显合作学习的效果
数学学习是比较枯燥和单一的,教师可以利用初中生具有强烈好胜心的心理特点,开展小组学习竞赛,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下册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一课时,笔者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让学生进行学生体育成绩的统计和分析:学校规定学生的学期体育成绩满分为100,其中,早锻炼及体育课外活动占20%,期中体育考试成绩占30%,期末体育考试成绩占50%,让学生分组统计、分析,并计算出自己的体育成绩是多少,比一比哪个小组完成得最快。每个学生在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的过程中计算出自己的体育成绩,不仅提高了学习热情,而且对“数据的分析”有了切实的体会。
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地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考查目标的教学活动[2]。初中数学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不仅能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且可以在课堂的积极交流、探讨过程中,实现不同层次学生的相互补充、相互启迪和相互学习,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数学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综合、全面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俄)列夫· 托尔斯泰. 童年·少年·青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
张素兰,李景龙.合学教育:突破合作学习的5大瓶颈[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