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学习自主水平调查报告及策略研究

2020-05-11赖小燕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45期
关键词:调查问卷提升策略小学生

赖小燕

【摘要】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学习自主水平,即主动学习的倾向性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当前不少学生学习动机来源倾向外部,学习自主水平较低,认为是别人“要我学”。学习对他们而言是一种负担,缺乏内在驱动力,这使学生容易产生厌学心理,继而出现各种不良心理或行为问题。本文通过对笔者所在的小学学生开展一次与学业自我调节相关的问卷调查,分析测试结果,研究学生的学习自主水平高低,提出提升学生学习自主水平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生;调查问卷;学习自主水平;提升策略

一、调查的背景

素质教育重视培养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包括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全面综合的能力、健康的心理等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除了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引导与培养以外,关键在于学生要有良好的学习动机和明确的学习目的驱使他们主动去学习,从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研究表明,具有内部动机的学生学习更具有自主性和自发性,对学习的兴趣更浓厚,对知识更为渴望,学习活动更为有效。具有外部动机的学生学习倾向于诱发性和被动性,对学习内容的兴趣较低,学习效果较难保证。

从教以来,笔者和身边的同仁都感觉到越来越多学生学习的动机倾向于来自外部(包括奖励和压力等),学生并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学习,认为是父母或老师“要我学”,而不是自己想学。被动的学习心态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容易产生厌学心理和不良行为,学习效果也并不理想。也因为如此,在学习的问题上,我们所见的情况通常是父母和教师比学生更为着急。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笔者对所在小学的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学生学习动机的自主倾向性,并尝试提出应对策略。

二、调查的方法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问卷调查法,所用问卷是由R.M.Ryan和J.P.Connell编制的《学习自我调节问卷(Academic Self-Regulation Questionnaire,SRQ-A)》。这是一个反应不同内化程度的学习动机水平的量化表,分别以三种自我调节形式表示不同的内化程度的学习动机水平。问卷分别从外部监管、内部调节、认同調节、内部动机四个维度对学生的学业自主学习水平指标进行测量。本问卷经过国内学者唐本珏修订,修改后问卷的个体区分度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验证结果显示,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三、调查的对象

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是笔者所在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全校学生共2263人,有效回收问卷2105份,有效问卷占全校学生总人数的93%。

四、调查的结果及结论

通过对本次调查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笔者得出如下结论:

1.大部分学生学习动机来自外部,学习自主水平较低

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总体结果分布

因子“相对自主指数”主要反映学生个人的自我调节倾向及程度,分为控制性调节和自主性调节。控制性调节指个人的自我调节倾向于外在要求,即学习的动机倾向于来自外部。自主调节性是指个人的自我调节倾向于内部动机,即学习的动机来自于内部。从上面的饼状统计图来看,笔者所在学校超过七成学生的学习调节属于控制性调节,即学习的原因更多是收到外部因素的控制,包括来自家长老师的期望、同学的眼光、老师的要求、可能获得的奖励等等。只有不到30%的学生学习调节属于自主性调节,即学习是因为学习很有趣、学习对自己很重要等等。

2.总体上学生学习自主调节能力与年龄成正比

正因子代表被测者相对自主性指数为正数,相对而言,他们的学习自主调节性较高,学业自主水平也较高;负因子代表被测者学业自主水平较低。从上面的统计结果来看,学生学年段越高,正因子百分比越高,学业自主调节能力更高一些;反之越低。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是由于学生年龄和心智特点有阶段性差异,低年级学生独立性较差,比较依赖父母和老师,学习上也更加受父母和老师的影响。高年级学生心智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自主调节的能力提高,学习自主水平相对较高一些。

3.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大小与年龄成反比

本次问卷中有部分题目针对学生对于学习和功课的兴趣提出问题。根据统计结果分析,得出的结论:总体上学生学年段越高,对学习的兴趣越小。以第27小题为例,问学生做好功课的理由,描述是“因为我把做好功课当作一种乐趣”,学生可选的符合程度有5项,分别是A完全不符;B基本不符;C难以确定;D基本相符;E完全相符。统计结果如下:

随着年龄的增长,认同做好功课是一种乐趣的学生人数总体上呈递减趋势。当学生把做作业当成一种乐趣的时候,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就强,学习自主水平就高;当他们把做作业当成一种不得不完成的任务时,容易在压力之下丧失对学习的热情,学习主动性就弱,学习自主水平就低。

笔者留意到三年级的数据比较异常,对此特别向三年级的部分老师和学生进行了访谈,初步了解了原因:三年级增多了英语学科,许多学生难以适应,加上语文和数学的难度也增大了,学生卷面的成绩远不如一二年级时,造成了心理的落差,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有所减弱。其实学生在一年级到六年级的成长阶段,学习上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都会越来越多。这些问题和困难如果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学生就容易丧失信心和耐心;如果没有良好的学习动机和明确的学习目标引导,他们对学习就会丧失动力和兴趣,更加觉得学习是“不得不学”,是家长和老师“要我学”。

4.女生学习自主水平高于男生

以受测学生中的五年级和六年级的数据为例,女生测试结果为正因子(即学习自主性较强)人数所占百分比明显高于男生。这与已有的许多相关研究结果一致,这主要是男女学生的性格和思维特点不同所致,特别是小学阶段,男生往往更为活跃好动,更容易被学习以外的事物所吸引,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正确的引导和督促,就会渐渐丧失学习的主动性。

五、提升策略——化“被动”为“主动”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结论,笔者认为,要让学生提升学业自主水平,关键在于触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即让学生明白是“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化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求学。通过参考已有研究和实践,笔者提出以下几种策略:

1.引导学生正确归因

归因理论认为人们会对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归到不同的因素。心理学家韦纳将这些因素按稳定性进行了划分:能力或天资、客观的任务难度是稳定的;努力程度和机遇和运气则是不稳定的。不同的归因对人的后续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例如,一个学生某次测验成绩不理想,他把原因归为学习太难和自己能力不足,那他对以后的学习也不会持有信心;如果他把原因归为自身不够努力和运气不好,那他对下次的测试就抱有成功的希望,在之后的学习就会更加努力。另外,学生如果把要学习归因于父母的期望、老师的要求,他们的压力会增大,动力却会不足;如果把要学习归因于提升自我,为自己的未来做好准备,为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梦想努力,他们就会更主动地去学习。

在小学阶段,教师应该重点引导学生把学习成败归因于自身学习的努力程度,这个因素是学生自己可控的;要让学生明白学习是提升自我的过程,自己的未来就在自己的手里。有了正确的归因,学生就能更好地把握学习的主动权。

2.激发学生有趣学习

有的学生上课无精打采,让他集中五分钟的精神听课都十分困难。但如果给他一部手机,他可以兴致勃勃地玩一整天。这种现象并不少见,除了要对学生进行引导以外,我们也应该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的状态有如此大的反差?其实归根结底就是学生是否感兴趣的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认为他所学的知识十分有趣时,他就能集中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因此,教师应该致力于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针对自己的学科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打造精彩有趣的课堂,通过设置悬念、制造认知冲突、开展游戏和竞赛、及时反馈等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想要学。

3.关注学生学习体验

学习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并且小学知识难度在不同年级有阶段性的提升。例如,三年级开始加入主科英语,语文开始要写大作文,很多学生感到学业难度和压力增加;五年级英语语法点增多,难度系数加大等等。学生面对的困难和问题越来越多。因此,教师需要时刻关注学生学习时的体验,即他们的感受,对遇到困难和出现不良情绪的学生要及时地给予关怀和引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同时,我们要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鼓励学生探索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方法,让他们更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充分享受主动学习的快乐。

4.了解学生,因材施教

在教学或平时的教育中,教师可以多利用课前或课余时间,深入了解學生的方方面面,特别注意要尊重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学生的心理、性格和思维特点,因材施教。例如,对低年级学生应更重视训练学生自主自立的能力;对高年级需更多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对男生要加强学习引导和监管等等。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手段,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参考文献:

[1]伍世艳.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04,9.

[2]王加元.归因理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3.

[3]周小珠.浅谈归因理论与课堂教学[J].教育与职业,2008.

[4]李瑞.小学生学习动机、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及其干预研究[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19,6.

[5]黄福生.促进有效学习 关注学生体验[J].小学教学参考(综合),2008,04.

猜你喜欢

调查问卷提升策略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大学生手机成瘾与人格特质分析
微信订阅服务中信息过载的调查与防控机制研究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研究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