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段教学衔接,培育学科核心素养
2020-05-11王宏建张秋娟
王宏建 张秋娟
【摘 要】 文章以河南省中招试卷《道德与法治》命题导向的变化为切入点,关注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从不同角度论证了初高中思政课教学衔接面临的问题,加强初高中教学衔接的必要性及具体要求。通过加强初高中教学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 初高中教学衔接 思想政治课教学 教学改革 学科核心素养
河南省2017年开始使用部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今年中考首次以新教材为依据命题考试。从河南省今年道德与法治的中招命题来看,与以前相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广大初中师生的教学产生明显的导向作用。今年依据新版部编教材《道德与法治》进行考试,虽然考试形式不变,但是考试的要求和立意有了明显的改变,难度有了较大提升。 大家一致认为,今年中招试题明显地传达一个信息就是:中招试题也有意凸显学科素养要求,这样加强初高中教学工作的衔接就显得非常必要。
一、中招试题有变化,命题导向引教学
1. 中招试卷的卷首提示语有了新变化
从中招试卷的卷首“温馨提示”引导语的变化,传导出一定的信息。河南2018年中招试卷——《思想品德》的卷首“温馨提示”的内容是:思想品德课程,关注国计民生,倡导道德践行,引领人生航程。唱响自信之歌,你我相伴前行,发挥最佳水平,祝你走向成功! 2019年的河南中招试卷——《道德与法治》的卷首“温馨提示”的内容调整为:道德与法治课,关注国计民生,培育核心素养,引领人生航程。唱响自信之歌,依道守法前行,担当复兴大任,有我必定成功!2019年的河南中招试卷突出了核心素养的培育和民族复兴大任,这对初中思政课的教学引导站位更高,与高中的新课标要求相一致,与国家对中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求相承接。这就要求在以后的思政课教学中要注重初高中的教学衔接问题。
2. 试题设问及作答要求有提升
2019年河南省中招《道德与法治》试卷第9题——“辨别与分析”,直接引用了总书记在全国思政教师座谈会的材料命题,紧扣社会热点问题。题目是:2019年3月18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对处于“拔节孕穗期”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
学习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同学们深刻意识到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下决心要学好初中阶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道德与法治课)。那么如何才能学好呢?
甲:记得牢固,考出高分,就是学好了道德与法治课。
乙:坚持知行合一,立德树人,才能学好道德与法治。
本题满分10分。给出的评分建议是:第一层答出思政课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意义,可得2分。第二层答出记得牢,考高分是学好道德与法治课的表现之一,不能划等号。可得2分。第三层要答出学好道德与法治课必须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实践中提升认识,树立正确的三观。可得3分。第四层结合时政答出学好道德与法治课还要从主观方面努力,树立理想,加强道德修养,实现立德树人。可得3分。参考答案(略)
在评卷过程中,初中教师们普遍反映此题具有一定难度,所考知识在课本中没有明确显示,学生翻看课本及资料也难以准确作答。此题跳出单纯靠知识迁移的惯例,要求考生紧扣时政素材,结合所给材料辩证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种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是大多初中生所不具备的,也是平时初中课堂教学中没有引起重视的,因此,此题平均得分不到6分。2018年中招试题第9题也是“辨别与分析”,考查的是父母与子女针对高考报志愿在不同观点,让学生们分析应该怎样对待报考志愿。此题考查初三教材中的“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相关知识点。此题难度不大,学生根据对课本知识的掌握,基本上都能答出主要内容。因而,此题整体上得分不低,平均得分接近8分。相比之下,2019年的中招命题有了较大的变化和调整。
从今年中招试题设问及答案设置的要求来看,明确传递出一个信息,在初中的日常教学中,仅仅满足于知识性学习,已经与新的教学改革不适应了,与新高考的要求也不一致。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初中的日常教学不仅要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培养学生们的综合素养,尽快与高中阶段的整体要求衔接,为学生进入高中阶段的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二、核心素养贯其中,教学衔接提日程
1. 初高中思政课教学衔接的必要性
(1) 加强初高中思政课教学的衔接,对于培育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和学科素养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2016年,北师大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结果,对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提出明确要求。2017年,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也提出了政治学科发展的素养:政治认同、公共参与、法制意识、科学精神。要真正落实学科素养的培育,需要尊重教育教学规律从基础做起,加强初高中思政课的教学衔接。通过从基础做起,初高中相互衔接共同培育学科素养。
(2) 加强初高中思政课教学的衔接,是实现教育根本任務立德树人的要求。2019年3月18日,在全国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习总书记强调指出:思想政治课作为培育学生思想认识、促成思想发展的关键课程,就不能搞成各自独立、相互脱节的课程,就应该加强大中小学思政课程的内容衔接,解决大中小学思政课程的衔接问题。
(3) 加强初高中思政课程教学衔接,也是落实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增强德育实效性的体现。国家颁布的中学德育工作指南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初高中的德育教育,实施课程育人、活动育人。因此,2017年实施的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重点发挥其德育功能。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标(2017版)也明确指出,要处理好与初中道德与法治、大学思政课的衔接,做到德育功能的一致性。在教学实践中,初高中思政课教学就应该顺应时代的变化,注重初高中教学的有效衔接,以便共同达到螺旋上升的德育育人功能。
2. 初高中思政课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
对于初高中思政课程的衔接问题,无论是专家研究人员还是一线教师都有相似的认识。但是由于初高中教学情况的多种差异,导致在初高中课程衔接的时候一直都存在着一定的难处。
(1) 教学内容及要求的不同。由于初中在学段划分上属于九年义务教育的范围,各学科的教学都是按照九年义务教育的要求组织进行的,具有相对独立性。高中教育没有被列入义务教育,各学科的教学内容与初中阶段相比都有较大区别。从初高中的思政课程来看,部分内容具有交叉性,但是要求水平有着明显区别。初中教材以前是多个版,现在统一要求使用的部编教材,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对理论深度要求不多,高中教材则体现出系统的理论性。因此,这些都对初高中课程衔接产生一定的影响。
(2) 教师教学方法的不同。由于初高中学生的年纪大小不同、身心特点也有较大差异,再加上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不同,因而任课教师在进行学科教学的时候,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有较大差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对相关知识的讲解相对简单,主要是以活动课为主,引导学生了解、体验相关知识。相比之下,高中课堂教学则注重知识的完整性和理论的系统性,教师在教学中所采用的方法与初中有所不同。因而,不同学段教学方法的差异也影响到初高中教学的衔接。
(3) 初高中不同学段学生学习方法不同。初中阶段,由于教材比较通俗易懂,知识的理论系统性不高,同学们在进行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的时候大多以记忆为主,对能力要求不高。高中阶段的学习,知识的系统性要求较高,新课标明确提出要求在记忆知识的基础上,侧重于理解和运用能力的培育,因此这就导致在初高中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们的要求有着较大的区别,学生们所运用的学习方法也就不一样。
(4) 学习测试方式的不同。目前,在河南省的中招考试中,思想政治课统一称为道德与法治课程列为中招的必考内容,但以开卷形式进行测试。在以前的中招考试中,主要考查学科基础知识,同学们不用刻意死记就能在中招考试中考出好成绩。但是高中阶段的思政考试则以闭卷考试为主,侧重于考查学生们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这不仅要求学生要熟悉教材知识体系而且更要理解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分析相关问题。
三、课程教学要改革,立德树人为初衷
习总书记在全国思政教师座谈会上,明确指出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因此,要解决初高中思政课教学衔接,要从四个层面着手:教材的组织与编写;教学活动的实施;学生的学习方法转变;学科评价标准的一致。
1. 根据初高中的教学衔接组织教材的编写。关于初高中思政课教材的衔接问题,需要政府主管部门做好顶层设计,对教材进行统一的组织和编写,以便做到教材内容由易到难,螺旋上升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8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强大中小学思政课程一体化建设,指出由国家教材委员会统筹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建设,注重提升思政课教材的政治性、时代性、科学性、可读性。这样通过不同学段相互衔接,共同围绕学生们的思想道德建设,实现立德树人。
2. 加强初高中思政课教学活动的衔接。国家相关部门根据中央精神,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的不同心理发展特点,编写出螺旋上升的思政教材系列。这样作为思政课程教学活动的实施者,广大思政课教师就要率先转变教学观念,加强初高中学段的交流与研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注重不同学段教学方法的对接。2019年6月份,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发布两个重要文件,分别对普通高中育人方式和深化教育改革提高义务教育质量进行了顶层设计。两个文件中都明确提出要实施情景教学,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们的身心特点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法,把学科逻辑与生活逻辑相结合,共同实现思政课教学的根本目的。
3. 加强初高中学习方法的衔接与引导。在初中,中招考试中的思政学科是开卷考试,老师们平时对学生们的要求侧重于知识的记忆,对理解要求不多,大多同学认为只要把主干知识记住到时候考试就可以答出较好的成绩。但是,不少学生到了高中以后就感到学习难度加大,甚至感到吃力,政治考试不及格的大有人在。因此,面对考试形式和难度的变化,初中思政课教师在平时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们注重学习方法的掌握,在知识记忆的基础上加强理解和运用,不断提升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注重初高中思政学科评价标准的调整与衔接。关于初高中思政课的评价标准,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基本上以知识性评价为主,直接表现为中招和高招考试中。在日常教学评价中,评价学生的标准就是依据考试成绩,评价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就是看学生的考试成绩,因此,就造成了思政课的德育功能被弱化。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思政课是实施德育的关键性课程,这就要求关于思政课的评价标准必须与时俱进,不能仅仅把知识性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要适应新时代变化的要求,加强综合评价,全面引导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助推民族梦的实现。
總之,我国社会发展进入了新时代,基础教育必须加强自身的改革,适应新时代的需要,把核心素养的培育贯穿整个基础教育阶段。思政学科在初高中教学中也应认真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加强学科素养的培育和引领,,把青年学生培养成具有家国情怀、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 包明明.也谈初高中政治课的衔接——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7(8):32-33.
*本文是2018年河南省基础教育研究重点课题《基于互联网+的中学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实践研究》 的阶段性成果。 课题编号:JCJYB18090009。
2016年河南省基础教育研究重点课题《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路径研究》 的后期成果。 课题编号:JCJYB1625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