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育人:高中历史教学贯彻民族精神教育之实践
2020-05-11史桂荣
史桂荣
[摘要]充分挖掘历史教学的民族精神教育功能,是当下历史教学的研究热点与实践重点之一。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可通过介绍鲜活历史人物,让学生走近民族精神;通过解读典型历史事件,让学生理解民族精神;通过特定历史主题教育,让学生感悟民族精神;通过试题训练,让学生内化民族精神。这些实践路径能有效帮助学生认知和理解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认同和民族自信。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学科育人;民族精神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20)12-0017-02
对于中学历史教学而言,民族精神教育是题中应有之义,是立德树人理念扎根落地之举。高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此时民族精神教育的任何缺位,都会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学生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拓宽历史视野,发展历史思维,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能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并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由此,明确了中学历史课程在培育学生民族精神方面所承载的重任。从学科育人的特性看,在中学阶段,民族精神教育正可以借助智育的外壳,通过历史教学培养中学生的民族精神,做到以史育人,让民族精神在历史教学中焕发应有的光芒。
一、通过介绍鲜活历史人物,让学生走近民族精神
高中历史教学会涉及历史人物的评议问题,尤其是在落实“家国情怀”培养的过程中,许多教师会把对历史人物的评议作为主要的切人口。在教学中国近现代史时,历史教师通常都会聚焦反侵略、求民主的民族英雄、政治家、实业家、革命人士等进行民族精神教育。人教版必修3第七单元的课题是“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依据其在教材中的地位,常规的处理方式以整理线索、识记知识为主。其实这一时段的科学家和文化群体也是我们值得挖掘的、可供培育民族精神的历史人物资源。比如,在教学《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一课时,笔者先将教材中涉及的钱学森、杨利伟、袁隆平等重要历史人物汇总,再查阅其生平事迹,然后将资料整理好作为补充史料发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一边梳理线索,一边和学生结合相关历史人物的史料进行探讨。尤其是在介绍钱学森时,笔者借助“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钱学森的颁奖词“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五年归国路,十年兩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披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让学生知道,这就是对国家的大爱和担当。钱学森“大千世界、浩瀚长空,全纳入赤子心胸;惊世两弹、冲霄一星,尽凝铸中华豪情,霜鬓不坠青云志”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真实写照。
以重要历史人物为依托,引领学生在历史叙事中感悟历史人物的品性、精神,使学生自然受到历史人物爱国情操和民族精神的熏陶和感染,这样的民族精神教育可达到“教者不劳,学者不困,潜移默化”的效果。
二、通过解读典型历史事件,让学生理解民族精神
典型的历史事件能够提供多种分析视角,能够折射出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能够推进兼具激情与理性的民族精神教育。比如人教版选修1《北魏孝文帝改革》一课中,对于孝文帝改革的意义,学术界基本持肯定态度,但也不乏其他声音。笔者利用教材中的“学习延伸”,引导学生从民族融合、文化传承、理想实现等视角进行探讨。学生各抒己见、热烈讨论,主要提出了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孝文帝改革体现了落后民族的文化必然会被先进民族的文化所征服的历史规律,孝文帝的汉化政策自觉地顺应了历史发展规律,值得肯定;另一种观点认为,孝文帝改革虽然符合发展趋势,但其全盘吸收汉文化,不加区别兼收汉文化的精华和糟粕,丢弃了自身民族文化的长处,这是其不足之处。在学生讨论后,笔者适时展示史料:
北魏在中原建立政权以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等问题。是继续保存拓拔氏旧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习惯,还是捐弃旧俗,接受先进的文化,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获得新生,北魏的统治者必须做出抉择。
依托史料,帮助学生了解:孝文帝在面对鲜卑族与汉族文化的巨大差异时,对外来先进文化的学习与借鉴的信心与勇气都将成为影响改革效果的重要因素。孝文帝改革是在民族融合的条件下进行的。孝文帝采取的一系列汉化措施,推动了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有利于汉族、鲜卑族以及其他民族之间的融合,为国家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和封建社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笔者建议学生课后查寻有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文章,做成一篇专题目录索引,如学生有兴趣,还可归纳关于孝文帝改革评价方面的不同观点。笔者还建议学生将自己所思所想形成文字,同时提示学生:研究者的观点往往会受到政治因素、时代发展、史学研究方法、史料占有、史观差异、个人因素等的影响。这样教学既可以让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去除狭隘性,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民族精神的认识。
三、通过特定历史主题教育,让学生感悟民族精神
历史主题体现价值观判断。特定历史主题是指那些在传导、弘扬民族精神方面极具张力的内容,革命、抗战、改革等都属于这类主题。比如,人教版必修1第四单元中“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这一专题,既是中华民族的抗争史、血泪史,也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史。如五四运动,作为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它所蕴涵的爱国精神、为真理和正义而战的精神、不畏强暴和黑暗政治的精神值得任何时代的青年和学生学习。在教学中,笔者让学生朗读北洋政府为了扑灭五四爱国运动的行为表现,从而使学生感悟五四运动时期青年学生的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又如抗日战争,其是中国人民近代以来争取独立自由史册上可歌可泣的一页,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中饱经沧桑的一章。在教学中,笔者不仅讲述了淞沪会战、平型关大捷等正面战场上的事件,而且讲述了敌后战场母亲送儿打日寇、妻子送郎上前线、男女老少齐动员的历史故事。正如习近平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仪式上指出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冒着敌人的炮火共赴国难,无论是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千千万万爱国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各界民众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奏响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抗击日本侵略的英雄凯歌,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感天动地的反抗外来侵略的壮丽史诗。”在教学中笔者始终围绕民族精神这一主题,让学生在历史情境中真切地感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四、通过试题训练,让学生内化民族精神
近年来历史高考试题愈发关注对历史核心素养的考查与渗透,坚持立德树人导向,凸显历史学科的家国情怀。如2019年江苏省高考历史试题第9题选取了丰子恺的漫画《不许戎衣有泪痕》,其选项充满历史感,浓墨重彩地体现了中华儿女英勇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第21题,通过汉字的形成、发展和传播的简要历程以及汉字在推动中华民族文化、东亚文化乃至世界文化发展中的作用进行提问。小切口的设问,却需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涵方可获得正确答案。这些试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又如2018年江苏省高考历史试题第8题,以近代四川一首民谣,考查辛亥革命中四川保路运动,反映了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主斗争,增强了学生的历史使命感。第9题,以1920年陈独秀的演讲,考查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反映了当时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影响,增强了学生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高考命题立意的价值导向,给予笔者诸多启示。首先,历史试题本身就是一种育人资源,许多试题可以用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其次,试题在考查学生情感时所展现的思路、技巧,包括选材等,都起着积极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容易引起学生的重视。再次,“人格立意”的指导思想和命题原则在试题中已成为“不可逆”趋势,教师在平日应对学生多加训练,这样,当他们在面对“家国情怀”“民族精神”这类试题时,就可以将历史知识与自己平日的所思所悟相结合,从而实现情感转化和提升训练效果。
总之,在学生树立正确历史观的基础上,如何发挥历史课程在“民族精神”方面的育人功能,让学生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和正确的国家观,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正确的民族观,具有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这仍是历史教师面临的一大难题,需要历史教师为之上下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