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思考
2020-05-10高结怡
高结怡
[摘 要]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辅导员的重要工作之一。以一则因原生家庭引发抑郁症的案例为例进行分析,探讨高校辅导员面对此类事件时应该如何处理,并指出高校辅导员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需要增强自身专业素质、做好统筹联动,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档案,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做好群体心理健康教育,坚持育德与育心相结合、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努力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心理问题高危人群预警机制,加强师生间与家校间联系。
[关 键 词] 原生家庭;抑郁症;心理健康工作
[中图分类号] G4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8-0138-02
一、案例介绍
徐某,大二学生,女,性格内向,自我评价低,人际关系一般,学习成绩较差,有多门科目不及格,与母亲关系差。
2019年1月5日,徐某的宿友给我发消息说,徐某有三门课程缺考,而且已经三天没有外出宿舍,基本都躺在床上睡觉。得知此消息后,我立马到徐某的宿舍了解情况。到宿舍时,徐某正在凳子上坐着,我看出徐某精神状态不好,而且发现其手腕有十来道用小刀自伤的浅划痕。在与徐某交谈中,我了解到徐某情绪低落,睡眠不佳,经常失眠,一般等到凌晨五点才能入睡,早上又起不来,学习状态不佳,因此有三门考试缺考了,同时有轻生念头的状态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星期,前几天自己实在控制不住就做出了自伤行为,她意识到自己患上了抑郁症。同时,我还了解徐某原生家庭并不和谐,父亲在外做生意,较少关心徐某,母亲性格比较强势,从徐某童年开始,母亲就经常批评徐某,对徐某取得的成绩也没有及时肯定,对徐某选择的专业也十分不满意,经常让徐某转专业,徐某慢慢不愿意与母亲交谈,对母亲发来的信息也不回复,徐某认为自己目前的自卑性格和心理疾病与母亲有很大的关系。
综上所述,该案例反映的是原生家庭教育和心理疾病引发的学生学业和身心发展受阻等问题。
二、解决思路和实施办法
在案例中,有三个关键问题需要解决。(1)帮助徐某治疗抑郁症,使其正常生活,顺利完成学业;(2)引导徐某正确认识原生家庭,处理好与母亲的关系;(3)帮助徐某重建自信心。我遵循研判、转介、疏导、恢复的思路努力帮助徐某。
(一)合理研判,及时转介
结合徐某近两周的认知、情绪、生理状态以及出现的自伤行为,我初步判断出徐某正处于抑郁发作状态,她的情况比较危险,随时都有轻生行为发生的可能,需要及时转介。于是,我立马向学院领导以及学校心理健康中心如实反映了徐某的情况。学校心理健康中心评估后,建议尽快联系父母,去往医院精神科就医。
我立马联系了徐某的家长,告知徐某的情况,并让他们尽快到学校带徐某到医院看医生。当天下午,徐某妈妈到学校把徐某带去医院看医生。医生诊断结果为重度抑郁发作、恶劣心境,建议服药治疗,暂可继续在校就读,过程可能出现虚弱和嗜睡情况。考虑到徐某留在学校不安全以及快要放寒假的情况,徐某妈妈提出要把徐某带回家休养,等开学状态好了再回校。
(二)家校联动,共同做好学生的人生导师
美国著名“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曾经说过,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基于徐某的情况,我多次与其父母取得联系,分析因为家庭教育而导致她自卑、内向性格的形成,并希望家长能多关心、多肯定徐某。徐某父母也慢慢意识到不恰当的家庭教育对孩子造成的伤害,开始反思如何与徐某更好相处,重新建立理解和信任。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徐某与其父母之间的关系有所缓和。
寒假后,徐某回到学校学习。我每周与徐某进行面谈,了解她的学习、生活情况,并把情况及时告知其父母,坚持家校联动,共同做好学生的人生导师。
(三)用爱疏导,治愈创伤,活出力量
在与徐某的多次面谈中,我有意识引导徐某认识到,可能由于父母的教育方式不當给自己形成很多的创伤,导致自己变得自卑,变得不爱与人交往等,但是我们在长大的过程中,应该理性地面对创伤,学会治愈创伤。在徐某慢慢接受这个观点之后,我帮助徐某一起治愈创伤。(1)帮助她认识并正视原生家庭的问题,徐某认识到母亲的不当教育确实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自己自卑的性格,现在在大学,自己可以多点尝试、多点挑战,使自己重新获得自信;(2)理解并接纳不完美的父母,我引导她认识到每个父母都是普通人,都无可避免地存在弱点和短处,在面对自己的原生家庭时,要去理解父母做过的一些错误事情,然后去接纳他们不足的地方;(3)练就治愈创伤的能力,我引导她认识到自己是一名成年人,不能总是活在过去的创伤中,要积极练就治愈创伤的能力,使自己变得更加强大。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徐某慢慢接受了原生家庭曾经给自己带来的创伤,也表示自己将努力尝试走出过去的创伤,重新活出新的力量。
(四)多方助力,持续做好帮扶工作
(1)叮嘱徐某遵照医嘱按时服药,有需要就去学校心理健康中心做心理咨询,要学会及时求助;(2)在徐某宿舍安排一名同学做心理委员和联络员,告知她徐某在心理上以及学业上有压力,需要室友的理解与包容,平常得多关心她,外出活动也记得带上她,同时,如果发现徐某有任何异常的情况记得及时上报,并做好陪伴和倾听工作;(3)为徐某制定了“一对一”的学习帮扶计划,为她安排一名学习成绩好、为人热心的同学,专门帮助她解决学习上的疑问,并带她一同去图书馆学习;(4)鼓励徐某发挥自己会写毛笔字、会制作视频的特长,多参加相关比赛,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经过半年多的帮扶,徐某虽然还得服药,但她的精神状态好了很多,跟班上同学和谐相处,期末考试也顺利通过了。
三、对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启示
(一)增强自身专业素质,做好统筹联动
在大学生中,抑郁症、躁狂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时有发生。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的一线工作人员,辅导员应采取多种方式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知识,掌握大学生教育及心理规律,不断增强发现学生心理问题、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在工作中顺利、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此外,辅导员要学会做好统筹联动,积极联合学校心理健康中心教师、医院医生的力量,共同处理好学生心理问题。
(二)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档案
健全的大学生心理档案有助于辅导员及时排查有心理问题的同学,采取心理干预措施,避免出现心理危机。因此,在新生入学时,要多方面收集学生的信息:(1)学生的基本信息;(2)家庭信息:家庭成员情况、家庭经济情况、家庭所在地等;(3)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的相关信息,如入学时进行的心理测量,包括测量表、数据、结果分析等。还可以布置学生写一份自我成长报告,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辅导员了解学生的家庭氛围以及成长中遇到的重要事件。
(三)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做好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
(1)要推进心理健康知识教育,辅导员可以通过主题班会、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方式大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激发学生心理学知识的兴趣;(2)要开展宣传活动,辅导员要积极动员学生参加心理健康宣传日或宣传周、心理剧场、心理沙龙、心理知识竞赛、心理讲座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3)要支持大学生成立心理健康教育社团组织,发挥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互助和自助的重要作用。
(四)坚持育德与育心相结合,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作为辅导员,面对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要开展深入细致的谈心活动,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同时,要从思想政治工作的角度去做好学生的关怀与帮扶,注重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帮扶的意识培育,引导学生养成自尊自信、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
(五)努力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心理问题高危人群预警机制
一方面辅导员要健全心理危机预防和快速反应机制,建立学校、院系、班级、宿舍“四级”预警防控体系,完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预案;另一方面要定期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摸排工作,积极做好心理问题高危人群的跟踪服务,做到心理问题及早发现、及时预防、有效干预。
(六)加强师生间与家校间联系
一方面辅导员要建立健全学生干部舆情搜集机制,充分利用资源,拓宽信息收集渠道,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动态信息,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同时,积极培训班干部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同学,应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随时掌握同学的情况,防止因延误时机而导致不良后果。另一方面建立家校合作工作机制,辅导员要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共同做好学生的帮扶关爱工作。
参考文献:
[1]沈威,范伟杰.高校学生工作案例分析的方法与技巧[J].高校辅员,2014,6(3)::40-44.
[2]高治军.辅导员工作100个怎么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社,2014:212.
[3]刘赪秀.原生家庭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8(6):166-167.
编辑 赵瑞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