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朋辈教育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发展的路径研究

2020-05-10宋文婷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18期
关键词:朋辈社团辅导员

宋文婷

[摘           要]  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阵地,高校承担着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努力构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生态,开辟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境界成为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方向。将朋辈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将成为开拓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成效的新途径。据此,阐述朋辈教育的内涵及朋辈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意义,并提出朋辈教育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发展的路径。

[关    键   词]  朋辈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8-0004-02

一、朋辈教育的含义

“朋辈教育”源于英文短语“peer education”,也有学者翻译为“同伴教育”。所谓朋辈教育是指为达到一定的教育效果,一些年龄相同或相近,生活环境、教育背景或社会经验等相似的受教育者自发参与形成或者由教育者组成形成的朋辈群体和组织,是群体成员通过彼此之间的经验分享、观点交流等实现教育目的的一种教育形式。因此,可以说朋辈教育不仅是朋辈成员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方式,还是教育者帮助受教育者学习、成长和进步的一种辅助教育方式。朋辈教育最初是以朋辈心理互助的形式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领域,自20世纪60年代诞生于美国之后,因教育成效日益凸显,迅速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朋辈教育进入我国之后,逐渐从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延伸到其他领域,如医疗救治、学科教学等。朋辈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成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又一创新方式,在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新生入学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对提升教育活动的成效,促进大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以及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二、朋辈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越性

受中学时期被动教育的影响,学生进入大学一时难以形成自我教育的思想和习惯,加之远离父母的管束以及相对轻松的大学生活氛围,很多学生自控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不足的问题凸显出来。有些人遇到问题不愿与家长和辅导员沟通交流,导致出现了很多的问题,给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在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对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效率、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和模式选择来说,大学生朋辈教育拥有极大的优势。

(一)朋辈教育是适应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教育方式

第一,大学生朋辈群体中的成员有着相近的年龄,学习和生活在同一个学校环境,所经历的学习过程和任务相似,所处的环境相同,彼此更易产生共同语言。第二,大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开始集体生活,远离父母,与父母和家人交流的时间少,跟舍友、同学、朋辈友人接触的机会多,容易互相产生影响。本人曾在所任教的5个班共计400余人的大一新生中做过一个投票调查:“如果遇到困难时,只能寻求一个帮助,你会选择向谁求助?”结果显示52%的学生选择向朋友同学求助,15%的学生选择向恋人求助,28%的学生选择向家人求助,向所在班级辅导员求助的比例仅为5%。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向朋友倾诉已成为大学生沟通和交流的主要形式,朋辈教育方式符合大学生的心理需求,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性和有效性。第三,心理学上有同龄人压力概念,指的是同龄人互相比较而产生的心理压力,一个同龄团体对个人施加影响,会促使个人改变其态度、价值观或行为并遵守团体准则。而这种影响在10~19岁的青少年群体中尤为显著。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这些特点非常适合发展朋辈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标杆学生朋辈的先进思想政治教育事迹,优秀学生的典型示范都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内容。

(二)朋辈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师资力量的有益补充

从1999年中国高等教育扩招以来,全国普通高校招生人数逐年递增,从1998年的108万已经上升至2019年的820万。而主要承担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任务的辅导员和思政教师的数量却没有同步跟上。教育部规定高等学校应按照总体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专职辅导员岗位,专职思政课教师与学生比不低于1∶350。但现实是很多高校辅导员和专职思政教师的数量远远没有达到要求。所管理的学生数量大、背景复杂,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线工作者造成了繁重的工作负担和巨大的工作压力。就工作分工来说,辅导员的工作行政事务较多,而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政教师其工作范围很多时候都止步于课堂,课下与学生接触的时间并不多,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机会有限。因此,探索朋辈教育模式,培养一批三观正、思想觉悟高、政治素养好的大学生朋辈群体,作为朋辈辅导员,充实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不失为解决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师资力量不足的好办法。

(三)朋辈教育是发挥大学生主动性、实现自我教育的有效方式

新时代、新变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和理念已经难以满足大学生对教育内容和形式的需求。朋辈教育模式之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成为课堂教育之外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大学生朋辈自发建立或是借助一定的平台组成某些團体,团体内部成员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学习,每个人都既是受教育者又同时是教育者,学习方式以主动学习为主,潜移默化中成员不自觉地更新自己的思想,规范自己的行为,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帮助自己和他人共同成长成才。通过开展自主性学习,大学生无论是对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还是对内容的接受度都有所提高,大大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效果。因此,朋辈教育是践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原则、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的有效途径。

三、朋辈教育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发展的实现路径

(一)完善朋辈教育工作制度,保障朋辈思想政治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提出了五条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其中第五条提出:“坚持改革创新,推进理念思路、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创新,增强工作时代感和实效性。”朋辈教育是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而朋辈教育的开展需要相关制度的保驾护航。一是完善朋辈教育管理制度,成立朋辈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校团委、学生处、思政部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职能部门协同管理大学生朋辈教育工作。二是完善高校朋辈教育评价制度。全方位评估和调控学生朋辈教育过程,对朋辈教育辅导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过程进行评价,同时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和水平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制定和调整相应的政策。

(二)搭建朋辈教育平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开展朋辈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需要依托一定的载体,为学生传递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供平台。如最基本的朋辈教育平台是班集体,每个学生都可以囊括在内。在班集体内班干部和优秀榜样的影响和作用是巨大的,他们通过日常的学习交往和班集体活动向其他学生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的观点和内容。另外形式各异,活动内容多样的各种社团组织也是开展朋辈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平台,学生社团在开展各种活动的同时,成员之间也在不停进行着思想的交流和理论的碰撞。从学长到同伴,每个人身上蕴藏和传达出来的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都成为成员们完善自身的积极因素和正能量。基于社团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学校、团委、各学院一定要严格管理各社团组织,时刻掌握社团的活动内容和成员的思想动向,做好社团领袖的思想引领工作,定期对他们进行一定的培训和指导,对社团滋生的不良思想及时予以纠正和正确引导。

(三)建设朋辈教育队伍,补充思想政治教育师资

高校要不断发掘优秀朋辈资源,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定期选拔组织一批思想素质高、政治觉悟强、学习成绩优异、乐于助人的大学生充实朋辈教育队伍,改变传统的说教模式,通过朋辈之间的交流、学习和影响,使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开展朋辈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朋辈教育并不是说学校和教师可以撒手不管,而是要做好引领和指导工作。在社团工作方面,建议由专职思政教师和辅导员“承包”各社团,不直接管理和干涉社团事务而是要成为社团思想动态的把控者和引领者,及时对社团出现的不良思想进行掌握并对社团领袖进行思想引导,提升朋辈教育队伍思想政治素质。

(四)精选朋辈教育内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朋辈教育的内容关乎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因此精心挑选合适的教育主题和内容很重要。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群体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任务选取教育主题。如针对大一新生的“适应大学生活”“转变学习方式,重新起航高飞”“大学,我该如何度过”等为主题的朋辈教育活动;再如,针对大三、大四学生所关注的考研、就业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又如,针对大学生经常会面临的关于爱情、友情方面的困扰开展的一些主题朋辈教育等。帮助大学生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更好地应对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困难。另外,思政指导教师、辅导员、朋辈辅导员等都要积极挖掘一些朋辈教育典型人物和案例,充实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库。为培训朋辈教育骨干,开展朋辈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优秀素材。

参考文献:

[1]何小梅.同伴教育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法制与社会,2019(12).

[2]吕文彬.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朋辈教育路径探究[J].党史博采(下),2020(1).

[3]陳平.民办高校开展朋辈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以无锡太湖学院为例[J].智库时代,2019(12).

[4]磨有积.朋辈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及实现路径[J].教育现代化,2019(11).

编辑 郑晓燕

猜你喜欢

朋辈社团辅导员
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朋辈教育制度的运用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社团少年
“有为”也应“有位”
论朋辈辅导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文学社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