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党形象建设视域下苏共垮台原因及警示

2020-05-10陶厚勇

党政干部学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意识形态

陶厚勇

[摘  要]苏共垮台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没有搞好党的形象建设,突出体现在四个方面:思想理论僵化、创新停滞,与时俱进形象受损;经济发展战略失误,民生恶化,发展兴国形象受损;党的领导地位动摇,民主集中制异化,团结和谐形象受损;特权阶层贪污腐化,监督弱化,清正廉洁形象受损。苏共形象建设的深刻教训对加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新时代,进一步塑造和维护党的优良形象,根本在于练好“内功”,加强自身建设。加强党性修养,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关键;全面增强执政本领,坚持发展兴国,提高执政绩效是基础;密切联系群众,执政为民是根本途径;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加强理论创新是思想保障。

[关键词]政党形象;苏共垮台;意识形态;警示

[中图分类号]D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20)07-0021-05

现代政治生活中,政党是最为有力的政治组织,其形象自然会受到各方密切关注。政党形象,是指政党及其成员的理论与实践活动在社会公众中所形成的整体印象以及社会公众对于政党做出的评价。它包含着政党及其活动的所有方面。对执政党而言,其形象更是关乎其执政地位是否牢固、甚至是兴衰存亡的大事。良好的执政形象是执政党拥有的无形的、也是最为宝贵的执政资源。“一个政党留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就是这个政党执政的道义基础。”[1]230从这一视角出发,苏联共产党(以下简称苏共)垮台和苏联解体,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苏共没有充分重视自身形象建设。总结苏共形象建设的深刻教训对加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思想理论僵化,创新停滞,与时俱进形象受损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任何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指导思想或理论纲领方面的背景。“说到底,动员人们采取政治行动并从而塑造世界的正是思想。”[2]241指导思想正确,党就坚强有力,行动就会取得成功。反之,思想混乱,党便会涣散,凝聚力和战斗力就会下降,政策和行动也就必然会发生失误。

苏联解体悲剧的发生首先是从思想理论和意识形态领域开始的。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人始终要遵循的根本指导思想,但马克思主义绝不是僵化的教条,而是一门开放的、不断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坚持和维护马克思主义,内在地要求共产党人能够在基于时代发展要求以及充分结合本国国情的基础上,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苏共早期是一个善于进行理论学习、勇于进行理论创新的党,列宁主义就是该党根据时代发展变化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产物。列宁之后,苏共几代领导人虽然也一直强调要与时俱进地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但在实践中,并不重视理论的学习和创新。他们往往拘泥于马列主义的个别论断,习惯于把马列主义的一些具体理论、观点、预测绝对化、教条化,从而导致思想日益僵化,以至于在许多重大问题认识上出现了偏差。由于苏共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未能及时作出正确的理论回答,从而导致人们在思想上产生了困惑。正是在这样一种情形下,苏联人民群众对苏共开始产生怀疑和不信任。

苏共的意识形态呈现高度的封闭性。长期以来,苏共独揽了对马列主义的解释权。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在经济学界、哲学界以及史学界开展了大批判,用行政命令压制学术讨论,造成学术界“死水一潭,噤若寒蝉”“使学术创新探索和理论创新几近停止”[3]234。赫鲁晓夫上台后,通过揭露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现象,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思想界的解放。然而,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苏共仍然教条主义地固守传统的苏联模式,对莫洛托夫等人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提出的较为符合实际的看法予以严厉批判。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又开展了对所谓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批判。苏共意识形态的封闭性还表现在严格的书报检查制度上。一本教科书、一部电影、一个剧本往往都要由苏共中央直接插手、干预或审定,甚至作出专门决议。总之,苏共在意识形态上的“大一统”的管理格局造成了整个思想理论界以及学术界陷于“万马齐喑究可哀”的局面。理论一旦僵化,就无法正确反映和回答不断变化的现实问题。

戈尔巴乔夫执政期间,苏共在指导思想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从一个极端滑向另一个极端。戈尔巴乔夫发动的所谓“新思维”改革,打着“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幌子,极力鼓吹民主化、多元论、公开性,使苏共在指导思想和理想信念上开始彻底抛弃马克思列宁主义。随之,一股以“历史热”为标志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迅速泛滥开来。书刊检查制度逐步放松、甚至完全取消,从而造成大量自由出版物的出现。比如《新世界》的销量竟然达到了150万份之多(即使在俄罗斯诞生后完全放开官方書报检查制度的情况下,该刊物的印量也不过1万份左右)。对舆论和媒体领导权的放弃导致了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日益多元化,社会思想和舆论一度混乱不堪。正如雷日科夫在其《大国悲剧——苏联解体的前因后果》一书中指出的,“在推行言论自由的那几年中,人们不是寻找建设性的办法来医治社会疾病,而是利用言论自由来毁灭这个社会”,“在意识形态领域,破坏性倾向战胜了实证主义倾向”[4]15-16。

二、经济政策失误,民生恶化,执政绩效形象受损

当一个政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并成为执政党后,应当以大力发展经济,不断提高民众生活水平为首要任务。“政党执政是一种公共(民众)利益的执政,它必须有能力发展经济,给民众以实际利益。经济增长关系着全体国民的生活水平,执政党一定要把 ‘发展作为执政的第一要务,因为发展经济不仅是一种执政绩效的实际表现,也是执掌政权的政治资格。”[5]206-207

党的执政能力强不强,关键是看党领导国家经济建设的能力和取得的执政绩效如何。苏共在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严重失误,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其执政绩效形象严重受损。20世纪30年代,随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形成,苏联在经济发展战略上制定了赶超战略。这一经济发展战略就是把集中全国所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作为苏联工业化建设的核心。赶超型经济发展战略在苏联早期的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确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卫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二战”结束后,苏联的赶超型经济发展战略得到进一步发展,为苏联的经济恢复与国家重建作出了重要贡献。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东西方“冷战”的国际背景下,苏联国民经济军事化趋势日益显现。赫鲁晓夫时期,苏共强调要继续保持重工业的高速发展,保证重工业的优先发展。勃列日涅夫时期,出于同西方国家进行军备竞赛的需要,苏联更是倾尽全力发展军事工业。20世纪80年代中期,戈尔巴乔夫在经济改革过程中也提出并实行以加快发展机器制造业为重心的“加速战略”。然而,急功近利的经济发展战略导致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经济效益低下。很长时间里,苏联的农业总产值增长极为缓慢。由于经济效益持续低下,苏联经济发展的潜力逐步被耗尽,经济发展停滞不前。

经济体制僵化和经济发展战略的失误,不仅造成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更是严重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斯大林时期,在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中,数百万的农民失去了土地和生产资料,流离失所,甚至有人失去了生命。赫鲁晓夫时期,国家对农民利益的剥夺进一步加重。为了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为国家多做贡献,政府甚至连身份证都不发放给农民。勃列日涅夫时期,由于国民经济军事化战略的进一步强化,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未能得到显著改善,严重背离了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长期的军备竞赛终于拖垮了苏联经济,人们的实际收入一度出现零增长局面。面对困难,苏共政府不得不压缩、削减消费品供应,人民的生活愈发艰难。人们对物质生活状况持续恶化日益不满,对改革也产生了怀疑态度。

三、党的领导地位动摇,民主集中制异化,团结和谐形象受损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所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是党的政治建设的核心内容。20世纪80年代后期,戈尔巴乔夫担任苏联最高领导人期间,尽管在口头上宣称要坚持党的领导,但实际上却在政治体制改革过程中不断削弱党的领导。第一,改组党的领导机构,削弱书记处和政治局的权力。这导致苏共中央机构形同虚设,不仅不再是国家大事的决策中心,而且也失去了对国家事务的影响。第二,采取议会民主制,实行总统制。不仅如此,戈尔巴乔夫甚至在苏共中央全会上提出修改宪法,取消苏共法定领导地位。这实质上等于排除了党对国家大事的决策权。

民主集中制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党的政治生活的制度依托。列宁在继承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组织建设的理论学说基础上,第一次提出了“民主集中制”这一概念,并且对其进行了系统的理论阐述。斯大林执政初期,基本上能够正确贯彻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比如,正常召开中央会议,坚持集体领导原则,进行民主决策。然而,随着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以及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的建立,苏共在貫彻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上开始走样、变形。赫鲁晓夫上台后,在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的过程中,党内民主一度有所恢复,定期召开党代会和中央全会,重大问题由领导集体决定,但在把马林科夫等对手赶出政治舞台后,他又搞起新的个人崇拜。勃列日涅夫后期,大肆揽权,个人崇拜现象进一步蔓延。戈尔巴乔夫时期,民主集中制原则发生变异,从过分强调集中转向倡导极端民主。在“公开性”“多元化”“民主化”的口号下,苏共党内要求取消民主集中制的论调甚嚣尘上。1990年7月召开的苏共二十八大,对民主集中制原则进行了公开批判,并且将其从这次会议所通过的新党章中彻底删除。在极端民主化思维的指引下,党内派别分化不断加剧,党内团结和谐荡然无存。取消民主集中制和越来越多的党内派别活动不可避免地会引起苏联政党体制的巨变,即从一党制向多党制转化。颇有讽刺意味的是,戈尔巴乔夫虽然极力鼓吹绝对的民主化和自由,但他在许多时候都是凭借个人意志做出涉及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重大决定,包括宣布苏共中央自行解散这样非常重大的事情。正如研究者指出的那样,“苏联的解体首先是从党的瓦解开始的”[6]17。

充分发扬民主,实行正确的集中内在要求加强党内监督。列宁晚年曾确立了苏联党和国家监察制度的原则。但到斯大林执政后期,党的监察机构功能逐步弱化甚至被严重扭曲。中央监察机构的职责只是监督中央决议的执行情况,而不再对领导人进行监督。中央监察机构地位也逐步下降,被置于中央委员会的领导之下,权力不断被弱化。赫鲁晓夫时期,虽然决定重建党和国家的监察组织系统,但是各级监察机构是由党委书记主管或兼任,这与列宁的有关主张相去甚远。勃列日涅夫时期,进一步放弃党内监督,党的各级监察机构形同虚设,流于形式。譬如,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的安德罗波夫准备开展打击贪污腐化的斗争,但却遭到了勃列日涅夫的强烈反对和严厉批评,他甚至不与安德罗波夫会面,也拒绝通话。戈尔巴乔夫时期,同样还是因为党内监督机制的缺失,使得他可以肆意推行所谓的“新思维改革”,进而一步步把苏联推向解体的深渊。

四、特权阶层贪污腐化,权力监督缺失,清正廉洁形象受损

特权阶层,是指“苏联共产党后期产生的一个利用职权谋私者群体”[7]303,因为他们掌管着某些权力,所以也被称为“官僚特权阶层”。苏联党内的官僚特权阶层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苏维埃政权成立之初,尚处于严峻的国内外战争环境之中。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下,布尔什维克党内还不可能产生一个官僚特权阶层,但党内少数人的腐败现象还是存在的,并且引起了列宁的高度重视。他对党内少数人搞特殊化深恶痛绝,并主张要予以严厉惩治。斯大林时期,随着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确立,在苏联党内开始逐步形成了一个官僚特权阶层。这一阶层把持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个要害部门,拥有绝对的、不受监督的权力。在工作、生活等方面,他们享受着无比优越的条件。苏联党政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除了可获得高额薪水外,每月还能获得一笔数额不菲的、且无须缴税的“红包”。另外,在住房、用车和医疗等方面还享受名目繁多的待遇。赫鲁晓夫上台后,对于日益严重的官僚阶层的腐败行为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如一定程度上降低高级干部的过高待遇、实行干部任期制和定期轮换制等,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触动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加之,由于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机制不完善,使得党内官僚特权队伍进一步扩大。勃列日涅夫时期,苏共党内的官僚特权现象日趋严重。由于实行官员岗位终身制,导致特权阶层完全垄断了国家政权。戈尔巴乔夫时期,失败的经济和政治改革引起了社会秩序的混乱,同时也给官僚特权阶层谋取私利提供了绝好的机会。他们趁国家和社会处于转型之际,借经济上的全盘私有化之名行谋取一己私利之实——利用手中的权力千方百计、竭尽所能地将国家和集体的财产转化为私人财产,并且依靠权力和各种关系开办公司,大肆敛财。于是,“部长成为康采恩股票的持有者,财政部管理局局长成为商业银行行长,国家物资技术委员会的领导人成为交易所总管。”[3]470面对逐渐背离人心的事情的发生,苏共的声望也几近丧失。特权阶层中一部分人看到党员身份失去了利用价值后便纷纷宣布退党,还有一部分虽然仍留在党内,但干的却是鼓吹多党制这样完全背离党的宗旨、分裂党的事。有学者指出,苏联后期,党内庞大的官僚特权阶层“充当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和苏联共产党的掘墓人”[7]33。

不受监督和约束的权力往往会被滥用,最终必然会产生腐败。长时期内,苏共党内的一些高级领导干部不仅自己带头贪图享乐,大肆收受贿赂;而且还任人唯亲,大搞裙带关系,结党营私,纵容和包庇自己的下属和亲属作奸犯科。苏共党内官僚特权阶层严重的腐败问题日益引起了一些党员和广大群众的强烈不满,党与民众之间隔阂也越来越大。然而,苏共领导人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一些党员和群众对党的认同感不断下降,一旦这种认同感完全消解,党的执政合法性基础就会丧失殆尽。

五、结束语

全面总结苏共形象建设的深刻教训对加强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具有重要的警示意义。从中国共产党成立起近百年来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来看,重视党的形象建设,树立和维护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是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事业胜利的基本经验。在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国际竞争压力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中國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面临的挑战将是长期的、严峻的。正确应对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带来的各种风险与挑战,始终坚守党的宗旨,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摆在全党面前的重大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要抓好自身形象的塑造与维护,并将其上升到事关党和国家的兴衰存亡的高度加以论述,他指出:“党的形象和威望、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仅直接关系党的命运,而且直接关系国家的命运、人民的命运、民族的命运。”[8]

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党的形象建设,进一步塑造和维护党的形象根本在于练好“内功”,即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加强党性修养,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塑造和维护党的形象的关键;全面增强执政本领,坚持发展兴国,提高执政绩效是塑造和维护党的形象的基础;以解决人民内部矛盾为抓手,更加密切联系群众,执政为民是塑造和维护党的形象的根本途径;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加强理论创新是塑造和维护党的形象的思想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君如.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新认识[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

[2]王章维.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体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周尚文.苏共执政模式研究[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4][俄]尼古拉·伊万诺维奇·雷日科夫.大国悲剧:苏联解体的前因后果[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3.

[5]奚洁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与领导哲学[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有限公司,2011.

[6]黄苇町.苏共亡党二十年祭祀[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13.

[7]李慎明.居安思危:苏共亡党二十年的思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8]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10-09(1).

责任编辑  宋桂祝

猜你喜欢

意识形态
从意识形态角度对《麦田里的守望者》两译本的研究
广告语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新媒体时代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创新路径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存在合理性解析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