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视域下提高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质量研究

2020-05-10吴成林于晓

党政干部学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建设质量农村基层党组织乡村振兴

吴成林 于晓

[摘  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提高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质量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当前,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质量在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等方面与乡村振兴的要求还存在差距,只有不断提高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质量,才能切实地发挥党组织引领乡村振兴的作用。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路径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20)07-0040-07

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等文件中,都突出强调了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发出通知指出:“推动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必须把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1]。可见,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对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条例》中提出“提高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质量”[1]这一崭新命题,本文尝试从党的建设质量这一视角来探讨乡村振兴背景下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一、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质量的内涵

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党的建设质量”这一概念之后,学术界关于新时代党的建设质量问题研究不断升温,“质量建党”“质量兴党”“质量强党”等概念也不断呈现。就“党的建设质量”研究,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苏州大学方世南教授从数量与质量、质量意识与导向、质量管理与规范、质量标准与品位等概念出发,论述了质量强党的理念、重大价值和基本遵循,他从比较宏观的视野来研究质量建设,认为已经进入了“质量强国”阶段,在“经济、政治、文化……党的建设”等方面都必须要有“过硬的质量”[2]。复旦大学刘红凛教授认为不能孤立地看待“党的建设质量”,必须要与“政治建设”“组织力”这两个概念联系起来理解,才能准确理解新时代“党的建设质量”的科学内涵。他反对简单地从物质生产意义上来理解党的建设质量,如“数量与质量”“质量管理与规范、标准与品位”等,他主张“必须结合党的建设的政治性、根本目的、突出问题”等方面来理解,其本质内涵可以理解为“管党治党过程中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把握管党治党规律、按规律办事,切实提高党的建设的系统性……实效性。”[3]华东师范大学齐卫平教授认为“质量强党”是我们党在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的“战略新思维”,关于“党的建设质量”这一概念的理解,他从全面从严治党的视角梳理了党的建设历史上党员“数量与质量”的关系,但并未特别观照“质量标准”“质量规范”等技术性概念,而是从政治性视角来审视“党的建设质量”,他认为质量强党要求“从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全方位提高质量。”[4]

因此,从几位党建研究专家的观点可以看出,理解“党的建设质量”的基本内涵时需要把握以下几方面:一是科学理解“党的建设质量”中“质量”的要义。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将“质量”一词用到党的建设上来,表明新时代党的建设要求处于“提质增效”的阶段,需要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相关研究者要借鉴政治学、管理学等学科的技术知识、概念、方法,丰富“党的建设质量”的内涵。与此同时,要充分考虑到政党建设的政治性背景,与企业的质量标准建设相比具有特殊性,必须要避免陷入生产性技术标准的概念旋涡。二是合理借鉴相关学科的概念体系。质量标准、质量规范、质量体系都是企业生产的概念体系,在研究“党的建设质量”中“质量标准”应是必须借鉴的概念,因为没有最基础的标准,就谈不上所谓的质量,党的建设质量就没有了衡量标准,“党的建设质量”就被虚化。但是,又不能完全照搬,如果将“质量体系”“质量品位”“质量管理”等概念全盘接收,这样就会模糊了“党的建設”的政治性,也就无法理解“党的建设质量”的实质,反而有可能因为一系列的标准、规范、管理、体系,让党的建设陷入无休止的标准化考核之中。三是从全面从严治党的视角来把握“党的建设质量”。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下,结合党的政治建设、组织力提升等,来理解“党的建设质量”提高问题,因为全面从严治党本身就是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根本举措之一,从这个角度就可以理解“党的建设质量”必须是从“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进行全面提升的过程。

通过对“党的建设质量”基本内涵的梳理,我们可以将“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质量”理解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在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等方面开展的各项工作所取得的实际成效。一般而言,上级党组织对党的建设各方面有相应的要求、规范和评分标准,由群众和上级党组织进行考评,最终结果作为评判党的组织建设质量高低的依据。

二、乡村振兴视域下提高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质量面临的问题

乡村振兴的总要求、总目标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4]与精准扶贫相比,乡村振兴是升级版的扶贫工作,是防止返贫、彻底脱贫的根本举措。在精准扶贫阶段,“输血”与“造血”并重,重在输血;在乡村振兴阶段,“输血”与“造血”并重,重在造血。因此,乡村振兴阶段对于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质量要求大大提高,需要全面提高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质量。

(一)政治站位不高,领导乡村振兴的动能不足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5]。党的政治建设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比如政治方向、政治领导、政治生态、政治能力等方面。党的农村基层组织由于农业生产的分散性和农业人口外出务工的流动性等原因,造成“能人流失”现象,其组织建设很难像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学校等规范,因而其政治建设的重心也呈现一定的差异。部分党的农村基层组织的政治站位不高主要表现在政治领导力不强、政治引领力不够、政治能力不足等方面,存在虚化、弱化、边缘化现象,导致有些党组织有名无实,无法很好地贯彻执行党的农村政策,难以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现代化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今后长时间内需要坚持的农村改革发展方向。但是,在具体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部分党的农村基层组织认为“乡村振兴”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精准扶贫”等没有很大差别,是对原有农村政策的延伸,没有认识到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的功能和作用缺少全面的认识,不能将上级部门对于乡村振兴做出的部署同农村的具体发展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存在政策学习不透、宣传力度不够、动员能力不足、发展措施不力等问题,针对广大农民群众对乡村发展的诉求,致富思路窄、办法不多,无法通过产业振兴切实增进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农村的长远发展。由此,农民群众对基层党组织的认同度、认可度、信任度大大降低,从而削弱了其领导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乡村发展的综合影响力。

(二)思想认识滞后,理解乡村振兴的政策不全面

1.政治理论学习质量不高。“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6]153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是贯彻中央精神、落实党的农村政策的前提,由于农村党员干部文化素质不高、组织相对松散等原因,部分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对政治理论学习不够重视,对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级党委政府出台的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措施了解不够深入,相关文件精神学习不到位,因而党员自身的思想也缺乏先进性,在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不能很好地领悟、学习乡村振兴的规划和精神。

2.思想觉悟不高,宗旨意识不强,服务能力弱。有的党员干部存在懒政、怠政思想,认为乡村振兴不是个人的事,等着上级给政策、给资金,有钱就有所作为,无钱就消极怠工,严重损害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有的党员干部存在能力不足现象,尽管工作态度积极,但面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要求,缺思路、缺方法、缺技能、缺创新,在带领农民群众实现乡村振兴的各种要求上本领不足。有的农民党员和党员干部宗旨意识不强,农村党员兼具农民和党员的身份,在两个身份之间,他们首先要立足党员身份,才能增强党性观念,提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但是在具体的利益实现过程中,他们往往偏向满足自身利益的农民角色,从而无法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三)组织建设乏力,实现乡村振兴的人才短缺

1.领导班子建设质量不高。部分党的农村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建设存在短板,由于各种因素,留在农村的党员整体质量不高,在选班子成员过程中只能采取“矮个中找高个”的办法,班子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在致富能力上有所欠缺,而乡村振兴的基础就是“产业兴旺”,没有一个强有力的能带动产业兴旺的领导班子,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就难以实现。有的领导班子建设机制尚未健全,难以形成发展合力。长期存在于“两委”之间的矛盾就是“谁是一把手”的问题,即谁执掌村里事务的决策和管理权力,尽管村级建制不是公务员体系,但是,随着国家反哺农村力度的加大,特别是各类资金项目下乡,“村官大贪”的实例屡见不鲜。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如果基层治理机制不完善,缺乏规范性,极容易滋生各种矛盾。

2.党员发展质量不高。党员发展质量不高与班子建设质量密切相关,没有综合素质高、致富能力强的党员留在农村,很难组建出高质量的领导班子。“党员发展难”“党员难发展”“党员乱发展”等现象交织存在。在城乡二元化发展的背景下,由于传统农业种植业附加值低、农村就业机会少,除了拥有工业或特色产业的地方,其他农村普遍存在“空心化”现象,留在农村的都是“386199部队”成员,青壮年劳动力都选择外出务工。因此,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在发展党员时有时存在无人可发展现象。有的村党支部存在“乱发展党员”现象,抱着“不浪费指标”的原则,发展亲戚党员、关系党员或者违规发展党员,这种情况下发展的党员质量可想而知。由此,部分基层党组织的党员存在年龄结构、学历结构、性别结构等不合理现象就是必然趋势。这与乡村振兴进程中对党员这一骨干群体的要求大相径庭。

3.党员管理质量不高。一方面,留村党员管理不规范。村级党组织在“三会一课”、支部大会等方面管理质量不高,按照党章规定,“三会一课”是最基本的管理制度,但是农村由于居住分散、缺乏中心工作目标等原因,对于“三会一课”、日常管理等方面落实不到位,管理呈现弱化、虚化的趋势。另一方面,流动党员管理不规范。流动党员由于外出务工地点、行业不一致,进行日常管理的难度可想而知,本来外出务工党员由于视野相对开阔、能力相对较强等原因,能够为村里发展出谋划策,但是目前仅仅靠QQ群、微信群、短信息等方式的管理和学习方式,很难发挥实效。乡村振兴是一种全方位的振兴,基层党组织必须发挥凝聚人才的作用,才能从根本上引领乡村振兴。

(四)作风建设不实,组织乡村振兴的能力不足

“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7]党的农村基层组织直接面对的是农民群众,也是各种问题和矛盾的处理者,农村党员干部在工作中的作风直接关系党在农民群众中的形象。

1.理论联系实际不够。有的基层党组织存在“理论不够”和“实际不够”的双重现象,“理论不够”体现为理论学习走过场,对于乡村振兴相关政策理论学习不够深入,停留在看看、听听阶段;“实际不够”体现为对本村具体情况了解不透,对农民所需所求了解不透,不能够结合自身特色与上级政策有效对接,主动出点子、谋出路,助力乡村振兴的实际进程。

2.密切联系群众不够。农民群众是农村党员的服務对象,是党员发挥先进性的群众根基。但是,部分党员自我定位不明确,服务意识不高,带头作用不强。有的党员宣传能力有限,无法正确、主动地宣传党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无法发挥思想引领作用,使群众对党的政策无法充分理解。有的党员与群众争利,在党的惠民政策实施过程中,有的党员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在“危旧房改造”等各种惠民补贴上捞取好处,严重损害了党员形象。

3.批评与自我批评不够。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的优良作风,围绕工作而开展的批评至关重要,可以说批评就是为了工作的进步。但是,部分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存在“不批评”“假批评”“乱批评”等现象,在工作和政治生活中存在“老好人现象”,这种“弱化”现象不利于组织凝聚力的提升,也不利于各项工作的推进,本质上是一种官僚主义作风。

(五)纪律观念淡薄,助力乡村振兴的动机不纯

没有规矩和纪律,就不可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党的农村基层组织中,存在日常的工作纪律性、会议纪律性不强的状况,如工作中不担当、不作为,上下推诿扯皮,开会、上班迟到或早退等,一个重要的违纪违法现象就是微腐败。在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都会有大量的资金和项目下乡,部分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纪律意识淡薄,导致微腐败现象时有发生。

1.村党组织书记纪律意识淡薄。村党组织书记作为村党组织的带头人,若缺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廉洁自律意识,将会严重影响村级党组织发挥作用。如黑龙江某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于某贪污金额达2亿元,是典型的“村霸”,既挪用拆迁款又存在涉黑行为,这样的村党支部书记完全垄断了“村两委”的权力,一手遮天,欺压群众,纪律意识淡薄到了极点。[8]

2.村党组织集体纪律意识淡薄。如安徽省某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等10名村干部集体贪污,8人受到开除党籍处分。[9]这些现象反映了村级党组织和农村党员干部虽然级别低但数量多,往往成为监督、监管的盲区,造成了村级“权力失控”结果,损害了党在农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条件下必须要加强对党的农村基层组织的监督与管理。

三、乡村振兴视域下提高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质量的路径

全面提高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质量,发挥党的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落实好党的农村政策,促进农村现代化发展。

(一)切实增强理论学习的实效性,夯实领导乡村振兴的政治思想基础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是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的基础,理论学习既要有形式更要有效果。众所周知,农村党员普遍存在文化程度不高、学习意愿不强的实际情况,因此,政治理论学习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院校的基层党组织有较大的差异性,必须要充分考虑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特殊性,结合具体工作来创新理论学习方式,才能切实增强学习效果。

1.抓好村党组织书记的培训。过去对村党组织书记培训主要以县乡为主,以参加会议为主,对村党组织书记的专门培训相对较少。目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要千方百计地提高培训质量,组织村党组织书记到大学、党校进行培训,开阔视野,既学习理论知识,又掌握技术本领,从而更好地掌握抓党建促经济发展的本领,抓好村级党组织“领头雁”的培训,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

2.利用“互联网+党建”平台,抓好农村党员的培训。培训学习重在效果,普通农村党员作为农村的先进分子,只有强信念、懂政策,才能助力乡村发展。要通过“学习强国”、微信公众号、网上党校等新媒体平台及时推送党建的创新举措、乡村振兴的相关政策等,让农村党员掌握较为前沿的乡村振兴政策和知识。

3.与农村工作结合起来,继续发挥传统学习形式的作用。由于农村工作的分散性,农村党员有相对宽松的自由时间,可以通过专题学习、业余党校、支部会议等形式,将党章党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乡村振兴战略等作为主要学习内容,结合本村的产业状况提出实施乡村振兴的建设思路,有针对性地学习,切实增强学习效果。

(二)切实建强农村党员队伍,发挥引领乡村振兴的头雁作用

党员队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力量,党员中既要有带领乡村实现振兴的领头人,又要有农业专家、技术能手等。

1.选好村党组织书记。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质量,关键在书记,书记强则队伍强。在选拔书记时,既要坚持政治标准,如对党忠诚、公道正派等,同时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又要坚持“能力标准”,按照“五好”干部标准选好村党组织书记,必须是精通农业或产业发展的技术能手,是能够带领农民群众致富、深受群众信任的党员。

2.发展好农村党员。针对农村“能人流失”的现状,要切实做好乡村振兴的宣传工作,讲解乡村振兴所带来的发展机遇,提高党员发展质量,注重从本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人员、大学毕业生、复员军人等不同人群中吸收优秀分子和先进代表,充实到农村党员队伍中,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输入新鲜血液,要坚决杜绝发展党员过程中的各种不良现象。

3.充分发挥好“第一书记”的作用。“第一书记”制度作为一项长期性的制度安排,必须充分发挥好这支队伍对农村党建的帮扶作用。第一书记来源于各级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他们都是原单位的党员骨干,在知识素养、工作经验、工作能力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要切实发挥第一书记在培训、传帮带等方面的作用,加强农村党员能力素质的培养,从而提高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质量。

(三)切实做好服务群众工作,筑牢实现乡村振兴的群众基础

党群关系是党组织建设的晴雨表。[10]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是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作风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党的农村基层组织要以为“农民群众谋幸福”为工作主线,结合乡村振兴的主题,切实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从根本上提高党的作风建设质量。

1.以“接地气”的方式做好宣传群众工作。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上级党组织与农民群众的“传动器”,要以“接地气”的方式将乡村振兴战略传达给农民群众,增强他们对政策的理解和认同。“接地气”就是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做好鄉村振兴战略宣传工作。比如成立“乡村振兴”巡回宣讲队,从高校、乡镇干部、村民中招募具备一定特长的志愿者,通过诗歌、朗诵、情景剧、山歌、戏曲、晚会、宣讲会等形式进行巡回宣传。鼓励和引导农民群众结合当地彩调、山歌等民族艺术,将乡村振兴主题以原创音乐、广场舞、小品、相声等通俗易懂的形式融入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

2.以“民主参与”的方式做好组织群众、凝聚群众工作。实现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仅仅依靠党员干部是无法实现的,必须要让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其中,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具体而言,党的农村基层组织要广泛吸收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到本村关于乡村振兴的各项政策宣传中,要领导并积极支持村民自治,通过创新村级议事规则和形式,将本村声望高、致富能力强、热心参与公共事务的村民代表吸收进村民议事会,广泛听取他们关于乡村振兴的意见、建议,确保村级党组织做出的决策更加科学化、民主化,更加能够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

3.以“党建+惠农”的方式做好服务群众工作。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基层党建工作的重心就是要围绕“产业兴旺”做好服务群众的工作。党的农村基层组织要在把握上级党委、政府关于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的基础上,充分结合本地实际,整合本村的优势资源或产业,带领村民在“集体经济”上大做文章。具体而言,就是要带领广大农民群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充分挖掘本村特色产业,通过“党建+”模式做强、做大集体经济,创建“党建+产业等项目,形成特色产业链。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平台,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主动联系相关企业、商家,做好农产品销售的服务工作,使村民既能“富口袋”又可“富脑袋”。

(四)切实健全监督机制,提供护航乡村振兴的纪律保障

1.加强纪律检查。常规性的纪律检查就是要求在村两委中任职的党员按照相关纪律规定开展各项工作,例如,有的地方推行“村干部职业化”,在提高村干部待遇的前提下,实行轮流值班制度。这就要求哪怕村党员干部不是公务员,也必须按照工作纪律按时到岗,请假也必须按照相关手续报批,做好方便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

2.抓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工作。“三会一课”是党内组织生活重要的制度安排,既要抓理论学习、抓党建业务,又要加强纪律建设,只有在理论上清楚,才能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也才能在具体的工作中自觉遵守纪律。

3.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杜绝“微腐败”现象。根据各级政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文件可以看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也可以理解为乡村振兴是一场农村经济战线上的持久战。因此,必须狠抓农村党组织的党风廉政建设,通过民主参与、制度建设等途径,坚决杜绝“微腐败”现象的发生。为确保实际效果,必须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方面,要实行党务、村务公开。建立村级“阳光工程”,实现党务、村务、财务公开,是做好监督工作的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制度规则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的监督。对于农村党员干部而言,要坚持“教育常抓、执行硬抓、问责严抓”的工作思路,试点建立《村干部廉政规定》《村级集体经济管理规定》等制度规范,加强对集体经济财务上的严密管理,杜绝财务管理上可能存在的各种漏洞。試点对农村党员干部推行实绩考核制和小微权力清单制,将考核和奖惩细化,建立线上公开平台和线下公开栏,充分保证本村党员和村民的监督权利,构建全方位的监督管理体系。

综上所述,提高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质量对于新时代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结合乡村振兴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五个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在政治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等方面的质量,切实发挥好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政治引领和战斗堡垒作用,推动农村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EB/OL].http://www.12371.cn/2019/01/11/ARTI1547162185106193.shtml.

[2]方世南.不断提高新时代党的建设质量[N].辽宁日报,2018-03-13(10).

[3]刘红凛.政治建设、组织力与党的建设质量[J].思想理论教育,2018,(7):74-79.

[4]齐卫平.质量强党: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的战略新思维[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26-34.

[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N].人民日报,2017-10-28(1).

[6]列宁选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7]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7/01/c_1119150660.htm.

[8]这村官涉案两亿,建国以来官蝇巨贪记录或被刷新[EB/OL].http://news.sina.com.cn/c/nd/2017-08-12/doc-ifyixtym2353298.shtml.

[9]蚌埠:村干部集体贪污10余万元,8人被开除党籍[EB/OL].http://ah.people.com.cn/n2/2017/0908/c358428-30712035.html.

[10]吴成林.乡村振兴与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提升[J].长白学刊,2019,(1):16-22.

责任编辑  攻  克

猜你喜欢

建设质量农村基层党组织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政策演进及完善建议
浅谈电力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管理
浅谈工程招投标过程中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党组织怎样下好“基层治理”这盘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