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书面纠正性反馈对英语写作认知负荷的有效性研究
2020-05-10刘晓婧
刘晓婧
一、 引言
写作是个复杂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其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英语写作中,学习者考虑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内容、结构、句型、措辞、语法等。这一系列因素不可避免地会给学习者的心理带来一定的负担。认知负荷理论认为,总的认知负荷不应超出学习者个体所能承受的认知负荷,否则会影响学习与工作效率。在英语写作过程中,究竟是哪个板块使得学习者产生了认知超负荷,是英语写作的难点所在,这一问题引起了众多学者的探讨,但并未取得一致的结论。
二、 研究背景
纠正性反馈指的是帮助学习者改正习作中的错误,为学习者提供有效的指导并提升其写作水平的有效信息。近年来,随着过程教学法在英语写作教学的深入落实,教师的意见反馈已成为学习者二语写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书面纠正性反馈已成为二语写作研究的热点话题,早期研究的焦点是纠正性反馈是否有效,学界对此争议不断。一些学者认为纠正性反馈是无效的,甚至是有害的,必须放弃。然而,有些学者经过一系列的实证研究,肯定了纠正性反馈的有效性,认为纠正性反馈有效地提升了学习者的二语写作水平,应被广泛运用到英语写作教学中。之后,学者将研究中心转向何种纠正性反馈能够促进二语写作能力的发展(侯建东,2018)。
在众多纠正性反馈策略中,研究者主要比较了间接书面纠正性反馈与直接书面纠正性反馈以及集中书面纠正性反馈与非集中书面纠正性反馈。 Sheen(2007)考查了针对冠词错误的集中书面纠正性反馈能否提升学习者写作的准确性。实验虽证明附带元语言解释的集中反馈提升了学生写作中的语法准确性,但是实验中并未设置对照组,使得结论的说服力不强。Ellis et al.(2008)采用“前测—后测—延迟后测”的方式考查了集中与非集中书面纠正性反馈对大学生英语写作准确性的影响。集中反馈组仅接受冠词错误的集中反馈,非集中反馈组不仅接受冠词错误的反馈,其他方面的错误也进行反馈。研究发现两种反馈策略都提升了学习者的英语写作准确性,二者之间并未存在显著差异。Sheen et al.(2009)探讨了集中反馈、非集中反馈以及零反馈是否会对语法的准确性产生不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集中反馈组在冠词、介词、be 动词及一般过去时的规则动词与不规则动词的使用上的准确度高于非集中反馈组。国内有关集中书面纠正性反馈的研究相对较少。陈晓湘等(2013)探讨了集中与非集中书面反馈对英语非真实条件虚拟语气习得的影响,研究发现延时后测中集中反馈组比非集中反馈组在非真实条件虚拟语气使用方面准确度更高。
综上所述,文章认为集中书面纠正性反馈的相关研究随机选择一定类别的语法错误进行集中反馈,但是并未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使得研究的结果没有理论支撑。鉴于此,本研究基于认知负荷理论,首先揭示学习者在英语写作的认知负荷,然后进行实证研究,验证集中书面纠正性反馈对英语写作认知负荷的有效性。
三、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本研究的具体研究问题为:①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写作中的主要认知负荷是什么? ②集中书面纠正性反馈能否显著提高学习者在主要认知负荷层面的英语写作水平。
(二)受试
本研究的受试为两个班级81 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其中男生56 人,女生25 人,年龄在17~20 岁之间。
(三)研究过程
本研究分为“前测—认知负荷主观量表评价—反馈—后测”四个阶段。在前测中,实验对象须在30 分钟内完成一篇作文。作文题目选自大学英语四级的作文考试。作文测试后,受试会立即收到Cooper-Harper认知负荷一维量表,对自己在英语写作中的认知负荷进行评级,研究者从而获得学生认知负荷的主观数据。本次作文评分标准采用IELTS 写作评分标准,从任务回应、衔接与连贯、词汇资源以及语法结构的范围和准确性这四个维度评判。研究者将分别检测受试者在这四个板块的分数与认知负荷量表分数的相关性,进而判定受试者在英语写作中的主要认知负荷。
四、 实验结果
(一)前测
独立样本t 检验表明p =0.569(>0.05),数据分析表明两个班的写作水平差异不显著,所以一个班设置为实验班,而另外一个班设置为对照班。在接下来14次的作文练习中,实验班在主要认知负荷层面接受集中反馈,对照班接受非集中反馈,作文中出现的所有错误都会被直接改正。
(二)写作主要认知负荷的判定
表1 4 个板块的作文分值与认知负荷等级的相关性
研究者根据学生对任务回应、衔接与连贯、词汇资源及语法结构的范围与准确性的认知负荷评级,结合学生在这四个侧面的分数,分析主客观数据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词汇资源的相关系数r =-0.385,在0.01 水平上显著相关,存在显著的中等负相关关系。说明学生的最主要认知负荷在词汇资源部分,需要高度努力才能完成写作中的词汇的灵活运用。与此同时,受试者在衔接与连贯的相关系数r =-0.383,同样在0.01 水平上显著相关,与词汇资源的相关系数值极其相近,说明受试者同样在衔接与连贯方面拥有相对令人不快的认知负荷,需要较高程度的努力才能完成作文的衔接与连贯。
(三)后测结果
实验班在经历14 次针对词汇资源的集中反馈之后,后测中的词汇分值与对照班在该板块的分值存在显著差异(p=0.038<0.05),说明集中书面纠正性反馈确实显著提升了受试者在词汇资源方面的分数。但是仅仅根据分数来判断集中书面纠正性反馈可以显著提升学习者词汇水平说服力不强。因此研究者进一步考查了集中书面纠正性反馈对词汇复杂度的影响。词汇复杂度可以通过词汇变异度、词汇丰富度以及词汇使用错误量等维度来衡量。吴雪峰(2017)认为词汇变异度可以用型符类符比(type-token ratio)来衡量,3 个及以上音节的单词可视作不常用高级词汇,计算其占整篇作文的比例(Ratio of Hard Words,以下简称RHW)以此来统计词汇丰富度,而词汇使用错误量的衡量,可采用错误词汇比重(Ratio of Words of Errors,以下简称RWE)这一指标。
表2 实验班与对照班在词汇复杂度方面后测独立样本t 检验结果
由表2 可知,集中书面纠正性反馈对受试者后测的词汇复杂度存在不同的影响。实验班在词汇丰富度及词汇使用错误量与对照班存在显著差异,p =0.001<0.05,说明集中书面纠正性反馈显著提升了实验班的词汇丰富度与词汇使用准确度。在高级词汇的使用及单词的正确拼写等方面,实验班显然掌握得更好。然而实验班在词汇变异度层面与对照班并未存在显著差异,p=0.304>0.05,证明集中书面纠正性反馈在改善学生词汇变异度方面无效。该研究结果表明集中纠正性反馈确实在提升学习者写作的某些方面具有有效性,但是却不是万能的,亦有其局限性,应找到其他的方法,多角度帮助学生提升英语写作水平。该研究结果同时佐证了Truscott(1996)及Ferris(1999)这两大派别的观点。
五、 结语
研究结果表明,本次受试者在英语写作中的主要认知负荷是词汇,词汇方面的认知负荷处于最令人不快的程度,需要高度努力才能完成英语写作中的词汇运用。集中书面纠正性反馈能够对词汇成绩、词汇丰富度及词汇使用错误量产生显著影响,但对提升词汇变异度无效。在今后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基于学生的痛点,首先从词汇角度出发,为学生提供集中书面纠正性反馈,缓解学生在词汇方面的认知超负荷,优化学生的认知资源,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提高写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