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能力导向下的大学英语多元分层教学改革实证研究①
2020-05-10任婷
任 婷
一、 引言
研究以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以应用型和分级教学为主要方向,探索适应产教融合形势下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及职业英语应用能力。研究以建构主义理论和内容教学(CBI)理论为基础,旨在创新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根据学生未来职业需求的英语应用能力和专业能力,开展大学英语多元化分层次教学。使学生在掌握基础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基础上,进行专业性英语的学习,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英语应用能力。
二、 研究相关调查及结果分析
(一)职业岗位需求调查及结果分析
课题组对长春光华学院2013~2015 级毕业生所在的单位展开了问卷调查,采用线上和线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问卷样本地理位置分布在我国吉林、江苏、广东等多个省市;样本单位性质包含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私营企业等。本次问卷调查共设置了8 个问题,内容主要包括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英语能力的要求和评价等。其中,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英语能力的需求和其对毕业生英语能力的评价是问卷调查的重点内容。如图所示(以第6、7 题为例):
图1 【多选题6】:贵单位认为应用型本科人才哪些方面的外语能力最为重要
图2 【多选题7】:贵单位认为目前高校本科毕业生最缺乏的是哪些外语能力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英语能力需求因单位性质不同而体现出一定差异,但是对毕业生“口头表达和沟通能力”“听力能力”“文献阅读能力”和“英文写作能力”等几方面能力都有所需求,其中以“良好的口头表达、沟通能力”最为重要。此外,部分用人单位还提出了对毕业生“专业外语能力”的需求迫切。
针对“贵单位认为目前本科毕业生最缺乏的是哪些英语能力”的问题(该问题可多项选择),75%的用人单位选择了“英语口头表达能力”,57.76%的用人单位选择了“与所从事职业相关的英语能力”,其后依次为“日常翻译技巧” (25.86%)、“商务信函书写”(24.1)%和“阅读日常性外语应用文”(18.1%)。通过对问卷调查及访谈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发现目前英语教学中职业能力导向不明显,毕业生的英语能力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差距较大,英语教学与实际需求相脱节。
(二)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通过调查2017 级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共发出调查问卷1580 份,回收有效问卷1422 份,问卷回收率为90%。调查数据采用EXCEL 和人工核查进行统计,并对所得出的各个百分比进行比较,来分析学生对于当前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环境下的英语教学需求,如表1 所示。
表1 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续表
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对目前的大学英语课程并不满意,认为缺乏实用性。学生最希望开设的课程是“和自己专业相关的专门用途英语课程(ESP)”。
教学方式上,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学生希望教师采取“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训练”(63%),并能“以小组合作方式”(49%)“组织多种课堂活动”(48%)。由此可见,学生不但注重英语基础训练,还渴求更高效和新颖的教学方法。此外,学生普遍希望能通过线上线下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调查还显示,大部分学生(72%)认为应该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
三、 职业能力导向下大学英语多元分层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大学英语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实施
多元化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是采用课堂面授(真实课堂)、课外英语活动(隐形课堂)及多媒体网络辅助学习(虚拟课堂)三者相结合的模式。教学实施步骤:①立足真实课堂。首先,教师对课文进行基础性讲解;其次,布置任务,让学生分组、分工合作进行演示。最后,共同评价出优秀小组,给予加分奖励。②丰富隐形课堂。设置多梯度程度的第二课堂活动。例如:开展英语竞赛、戏剧表演、歌唱比赛等活动。同时,结合就业需求开设职场英语、商务英语等选修课程。③开发虚拟课堂。 可利用如MOOC、E-mail、QQ 群、微信、App等网络教学媒介丰富教学的形式和内容。
(二)大学英语课程分层内容体系的优化和实施
大学英语课程分层内容体系的优化是指使课程内容由低到高分为基础英语教学(EGP)和专门用途英语教学(ESP)两个阶段。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学生都可以得到适合自身实际需求的英语教学模式。教学具体实施步骤如下:①教学形式根据教学需求将学生分成两类,进行A(高级班)和B(普通班)两个层次分层教学。②教学内容。对于A 层次学生,第一阶段为ESP 教学的基础阶段。即大一年级采用英语基础知识教材,目标是打牢英语基础和提高英语四级通过率。第二阶段为ESP 教学阶段。大二课程可所选用的偏专业性教材,让学生能听懂专业英语基础知识,并能适当应用,如撰写商务信函、阅读产品说明书等。对于B层次普通班学生,在教材选择上难度可低于A 层次。在大一年级主要是进行英语基础知识学习,到了大二年级,即进入ESP 教学的基础阶段。教师则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渗透与其专业领域相关的英语知识和内容。③教学方法。在实施分级教学的基础上,研究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特点,制订不同方案开展ESP 课程教学。以机械专业学生为例,教师可实施一体化项目教学,即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进行英语学习活动。这种方式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于B 层次学生,教师可探索变换教学形式,开展诸如小组讨论、戏剧、演讲、辩论、职场模拟面试等富有兴趣性的教学活动。将教学重点从“语言知识”转到“语言运用”上来,并适当渗透ESP 教学内容。
四、 教改实践结果分析
以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425 分作为及格线,对学生的成绩进行了筛选,计算出三个年级的四级通过率,分别为13.9%,11.4%和20.3%,2017 级教改年级的及格率大大高出其他两个年级。需说明的是,2017 级教改班只参加了3 次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过级率却高于前两个年级近10 个百分点。表明参加教改的班级,教学成效突出。对学生访谈的调研结果表明,学生普遍认为“真实+隐形+虚拟”教学组合模式富有实用性、趣味性和挑战性,能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五、 结语
职业能力导向下的民办高校大学英语多元分层教学模式以英语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培养为原则,积极推行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构建多元化教学模式、优化课程分层内容体系,根据产教融合新形势和市场的需求来设计课程,使学生所学与实践所需相吻合,使课程紧贴实践,让学生学以致用。这将有助于拓宽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研究范围和完善相关的理论体系,确实提高民办高校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英语职业方向能力,最终将有助于实现民办高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